长春市九年级下学期化学二模考试试卷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32893218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春市九年级下学期化学二模考试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长春市九年级下学期化学二模考试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长春市九年级下学期化学二模考试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长春市九年级下学期化学二模考试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长春市九年级下学期化学二模考试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长春市九年级下学期化学二模考试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春市九年级下学期化学二模考试试卷(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长春市九年级下学期化学二模考试试卷 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 (2019九上农安月考) 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 花生米霉变了B . 铜在潮湿的空气中有绿色物质生成C . 潮湿的衣服经太阳晒干了D . 银白色的镁条在空气中慢慢失去光泽2. (2分) 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 . NH4HCO3B . K2SO4 C . KNO3 D . Ca(H2PO4)23. (2分) (2017九上东平期末) 某地农业科技工作者在进行“酸雨对农业生产影响及其对策研究”中,得出酸雨的pH是( ) 酸雨的pH3.584.594.86

2、小麦减产(%)1053A . 酸雨的pH越大,小麦减产幅度越大B . 酸雨的pH越小,小麦减产幅度越小C . 酸雨的酸性越强,小麦减产幅度越小D . 酸雨的酸性越弱,小麦减产幅度越小4. (2分) (2017徐州模拟) 下列各组物质中,按单质、碱、有机物顺序排列的是( ) A . 煤、纯碱、葡萄糖B . 石油、硫酸、油脂C . 氮气、熟石灰、碳酸钙D . 液态氧、苛性钠、酒精5. (2分) 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分析推理正确的是( )A . 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B . 酸和碱的组成中一定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酸或碱C . 化合物

3、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D . 酸性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所以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的一定是酸性溶液6. (2分) 只用括号内的试剂就能将下列各组物质区别出来的是( ) A . 尿素、磷矿粉、硫酸钾(水)B . 氯化银、碳酸钙、碳酸钡(稀盐酸)C . 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氢氧化钙溶液(碳酸钠溶液)D . 氧化铜、二氧化锰、炭粉(稀硫酸)7. (2分) (2019九上北流期中) 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原子是不带电的粒子,所以不带电的粒子一定是原子B . 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C

4、 .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D . 同种元素的粒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则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8. (2分) 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例如: 反应前后,Fe和Cl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下列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 4P+5O22P2O5B . FeCl3+3NaOH=Fe(OH)3+3NaClC . Zn+H2SO4=ZnSO4+H2D . 2H2O2H2+O29. (2分) (2017九上莆田期末)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 CH4+2O2 CO2+2H2OB .

5、 Fe+O2 FeO2C . 2H2O2H2+O2D . C+CuO Cu+CO210. (2分) 轻轨电车是近年来城市发展的无污染的新兴工具。当轻轨电车开动时,轻轨电车与架空电线的接触点由于高速摩擦产生高温,因此接触点上的材料应该具有耐高温、不易氧化、能导电的性质,你认为接触点上的材料应选项用( )A . 金刚石B . 铝C . 石墨D . 铜11. (2分) 有甲、乙、丙三种纯净物,甲为黑色固体,乙、丙为无色气体。点燃时,甲既能生成乙,也能生成丙;丙点燃也能生成乙。以下关于这三种物质推断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 甲是一种化合物B . 乙是一氧化碳C . 丙是一氧化碳D . 丙是二氧化碳12

6、. (2分) 电解一定量的水,当某一电极上产生10mL的气体时,另一电极上产生的气体的体积可能是( )mL A . 5或10B . 10或20C . 20或30D . 20或513. (2分) (2018九下中山开学考) 下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反应中原子、分子个数都不变B . 该反应使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C . 反应物都属于氧化物D . 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N214. (2分) 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 . NaCl BaCl2 Na2CO3B . KNO3 HCl CaCl2C . H2SO4 FeCl3

7、NaNO3D . NaOH HNO3 NH4NO315. (2分) (2019九上文登期中)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 将氢氧化钡溶液逐滴滴入稀硫酸中至过量B . 向盛有少量硫酸溶液的烧杯中滴加一定质量的水C . 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D . 向稀盐酸中滴加硝酸银溶液16. (2分) (2019九下德惠月考) 下列实验方案中合理的是( )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分离 和 固体用足量的水溶解,过滤B制取少量的 用 溶液与 溶液混合,过滤C除去 中的 气体将气体依次通过过量的石灰水、浓硫酸D鉴别 溶液和 溶液分别取样,滴加酚酞溶液A . AB . BC . CD . D1

8、7. (2分) 将100g含 CaCO3质量分数为80%的石灰石样品(杂质不发生化学反应也不含钙),高温灼烧一段时间后,冷却,测得剩余固体中含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1%,则生成CaO的质量约为( )A . 28.0gB . 44.8gC . 56.0gD . 78.0g18. (2分) 如图是气体发生装置和气体收集装置,其中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收集选用的是( )A . 和B . 和C . 和D . 和19. (2分) 做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操作顺序为( )(1)加热(2)停止加热(3)通纯净的氢气(4)停止通氢气A . (1)(3)(2)(4)B . (3)(1)(2)(4)C . (3)(1)

9、(4)(2)D . (1)(3)(4)(2)20. (2分) (2018九上宜春期末) 下列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A . 用注射器压缩空气证明分子之间有间隔B . 用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的方法证明铁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能发生反应C . 将红墨水滴入水中证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D . 在敞口容器中进行铁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探究质量守恒定律二、 填空题 (共6题;共28分)21. (1分) 有一铁与氧化亚铁的混合物,其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0%,取该混合物7.0克,加足量稀硫酸完全反应,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为_克 22. (6分) (2017徐汇模拟) 下表是氯化钠和碳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回答:

10、 由表中数据可知,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物质是_,氯化钠与碳酸钠溶解度相等的温度范围是_。10时,分别配制表中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质量分数较大的物质是_;20时,100g水最多能溶解_gNaCl; 向烧杯中加100g水和50.0g碳酸钠配成40的溶液,再冷却到20,烧杯中析出固体为_g(不考虑结晶水);若在碳酸钠溶液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则分离的方法可采用_。23. (8分) (2017福州模拟) 请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气体的制取及性质实验 仪器b的名称_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为了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应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当产生的氧气从D的左边导管通

11、入时,很快看到G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D中白磷始终没有燃烧的原因是_;E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实验过程中,F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G中溶液由紫色变红色,G中颜色变化的原因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用H装置可以收集剩余气体,H装置收集气体的依据是_24. (3分) (2017闵行模拟) 某工厂排出的废液中主要含有硝酸银与硝酸锌。为回收金属银和硝酸锌晶体,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操作M是_;加入过量X的目的是_;滤液C的溶质是_。 25. (5分) 市售塑料袋有的是用聚乙烯(CH2CH2)n制成,有的是用聚氯乙烯(CH2CHCl)n制成,通过查阅资料可知: (CH2CHCl)n+ O2 2nCO2+nH

12、2O+nHCl,其中n是上千或上万的数值;HCl气体极易溶于水,有刺鼻气味,其水溶液即是盐酸;鉴别盐酸的方法是加入AgNO3溶液,观察是否产生白色沉淀通过点燃的方法可以鉴别聚乙烯和聚氯乙烯如果塑料袋点燃时有强烈的刺鼻气味,这种塑料袋可能是由_制成的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实验来探究塑料燃烧的产物若A瓶燃烧的是聚氯乙烯塑料,在B瓶中可以看到的现象是_,C、D两瓶中发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若A瓶中用的是聚乙烯塑料,则在C瓶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26. (5分) (2018烟台) 已知某品牌膨松剂的成分是碳酸氢钠、碳酸氢铵中的一种或两种,某化学兴趣小组为确定该品牌膨松剂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查阅资

13、料:氨气水溶液呈碱性浓硫酸和碱石灰都可做气体吸收剂;浓硫酸能吸收氨气,不能吸收二氧化碳;碱石灰是氧化钙与氢氧化钠固体的混合物,不与氨气反应。(1) 【设计实验】兴趣小组利用如下装置进行探究(装置气密性良好,各装置中气体吸收剂足量);依次连接A、C、D装置,点燃A处的酒精灯,将试管中的该膨松剂样品充分加热至完全反应后,通过观察到_、_现象可以证明该膨松剂中含有NaHCO3和 NH4HCO3两种物质。其中装置C的作用是_。(2) 【拓展探究】为进一步确定该品牌膨松剂中 NaHCO3和NH4HCO3的质量比,同学们取两份等质量的该品牌膨松剂样品,利用图提供的实验装置,设计并进行了如下两组实验:序号实验操作测得数据实验1将其中的一份膨松剂样品加入A装置试管中,将A装置依次连接B、C装置,充分加热至膨松剂完全反应装置C增重1.98g实验2将另一份膨松剂样品加人A装置试管中,将A装置依次连接C、B装置,充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