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战略-供应链管理中的准时采购战略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32890804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战略-供应链管理中的准时采购战略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企业战略-供应链管理中的准时采购战略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企业战略-供应链管理中的准时采购战略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企业战略-供应链管理中的准时采购战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战略-供应链管理中的准时采购战略(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资源摘要: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企业的采购方式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实现准时化采购战略,可以提高供应链对市场需求的响应速度,构筑整个供应链及各个节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关键词:供应链管理准时采购采购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重点流程之一, 它在供应链企业之间原材料和半产品的生产合作交流等方面架起一座桥梁, 沟通生产需求与物料供应。 为使供应链系统能够实现无缝连接,提高供应链企业的同步化运作效率,就必须加强采购管理。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采购工作要做到五个恰当:恰当的数量、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恰当的价格、恰当的来源,实现准时化采购战略,提高供应链对市场需求的响应速度,构筑整个供应链及各个节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采购管理供应链管理环境下, 企业的采购方式和传统的采购方式发生了根本的转变, 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从库存采购转向订单采购在传统的采购模式中,采购的目的非常简单,就是为了补充库存。采购部门并不关心企业的生产过程, 也不了解生产的进度和产品需求的变化,采购过程缺乏主动性,难以适应制造需求的变化。 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采购活动以订单驱动的方式进行。制造订单是在用户需求订单的驱动下产生的,然后制造订单驱动采购订单,采购订单再驱动供应商。这种准时制的订单驱动模式, 使供应链系统得以准时响应用户的需求, 从而降低了库存成本, 提高了物流速度和库存周转率。从采购管理转向外部资源管理传统采

3、购模式中,供应商对采购部门的要求不能得到实时的响应,对产品的质量控制也只能进行事后把关,不能进行实时控制,这些缺陷导致供应链企业无法实现同步化运作,缺乏柔性和对市场需求快速响应的能力。供应链管理采购模式的外部资源管理就是贯彻系统性、协调性、集成性、同步性的供应链管理思想,实现精细化、零库存生产的要求。要有效的实施外部资源管理,企业应与供应商建立一种长期的、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通过信息反馈和教育培训, 在供应商之间促进质量改善和质量保证,并参与供应商的产品设计和质量控制过程。从一般买卖关系转向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传统的采购模式中, 上下游厂商之间是一种简单的买卖关系。双方之间缺乏相互信任,难以实现

4、信息和资源共享,供应链上游的节点企业得到的市场需求信息出现严重的时间滞后和信息失真, 提高了整个供应链的库存要求和市场风险,降低了供应链的整体运作效率。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 供需双方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实现资源和信息的共享, 采购管理决策更加透明, 减少信息失真, 降低交易成本, 提高整个供应链和各个节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准时采购准时采购又称为JIT(just in time) 采购法,是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和采购模式,其基本思想是:在恰当的时间、 地点,以恰当的数量、 质量提供恰当的物品。准时采购的运作过程是:制造部门提出制造需求,采购部门接到需求后,以采购订单的方式将需

5、求传递给供应商,供应商以此为依据进行备货发货。同时,制造部门将制造过程中影响采购的各项信息实时反馈给采购部门,采购部门据此对采购订单进行修正调整,同时将最新需求信息反馈给供应商,供应商据此进行备货交货。根据这样的操作模式,供应商必须实时响应制造过程中的不同需求,这也意味着供应商可能一天一次、一天两次、甚至几个小时一次提供采购物品。这一模式与传统采购在制造之前把采购产品大批量送到的方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具体而言,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准时采购战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供应商数量较少传统采购模式中企业一般是采取多头采购,供应商的数目相对较多。供应链管理环境下准时采购模式中的供应商数量较少,甚至采取单一供

6、应商。这种变化一方面可以使供应商获得长期订货和内部规模经济效益,从而降低产品的价格;另一方面有利于供应商与采购商之间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保证产品质量的可靠稳定。综合评价供应商在传统采购模式中, 供应商是通过价格竞争而确定的,供需双方的关系是短期合作关系,一旦发现供应商不符合要求,可以通过市场招标的方式重新选择。但在准时采购模式中,供需双方是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因而对供应商的选择非常慎重,需要对供应商进行综合评价。在选择供应商时,价格不再是主要的因素,质量成为最重要的标准,这里的质量不仅包括产品质量,还包括工作质量、交货质量、技术质量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小批量采购小批量采购是准时采购的一个基

7、本特征。由于准时制生产过程中企业对原材料和外购件的需求是不确定的,而准时采购又旨在消除原材料和外购件的库存,为了保证准时供应所需的原材料和外购件,采购必然小批量。当然,小批量采购会增加运输次数和成本,这可以通过混合运输、 代理运输、 第三方物流等方式,或尽量使供应商在地理位置上比较接近等加以解决。有效的信息交流只有供需双方进行可靠而迅速的双向信息交流,才能保证所需的原材料和外购件的准时供应, 同时充分的信息交流可以增强供应商的应变能力。所以,实施准时采购就要求上下游厂商之间进行有效的信息交流。信息交流的内容包括生产作业计划、产品设计、工程数据、质量、成本、交货期等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如ED

8、I 、电子商务等,为有效的信息交换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交货具有准时性准时采购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要求交货准时,这是实施准时生产的前提条件。准时交货能力取决于供应商的生产与运输条件。作为供应商来说,要做到交货准时,首先应当不断改进生产条件, 提高生产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减少延迟交货或误点现象,为此,供应商同样应当采用准时生产模式,提高生产过程的准时性;其次应当改进运输系统,因为运输问题决定了交货准时的可能性。特别是全球的供应链系统,运输路线长, 而且可能要先后经过不同的运输工具,需要中转运输等等,因此要通过有效的运输计划与管理,使运输过程准确无误。从根源上保证产品质量实施准时采购以后,企业的原材料和外

9、购件的库存很少甚至为零,因此为了保障企业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采购物资的质量必须从根源上予以保证。也就是说, 购买的原材料和外购件的质量保证, 应由供应商负责, 而非下游厂商的采购部门。 准时采购就是把质量责任返回到供应商,从而在根源上保证产品质量。为此,供应商应当参加制造商的产品设计过程,制造商也应帮助供应商来提高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准时采购对供应链管理的意义减少原材料和外购件的库存根据国外实施准时采购战略的一些企业资料统计,准时采购可以使原材料和外购件的库存降低40%以上。原材料和外购件库存的降低,有利于减少流动资金的占用,加速流动资金的周转, 同时也有利于节省原材料和外购件库存占用的空间,

10、从而降低库存成本。提高原材料和外购件的质量据统计, 实施准时采购, 可以使购买的原材料和外购件的质量提高两倍以上, 而且原材料和外购件质量的提高, 又能降低质量成本。 据估计, 推行准时采购可以使企业的质量成本减少 25%以上。降低原材料和外购件的价格由于供应商和制造商的密切合作以及规模经济效应, 加之消除了采购过程中的一些浪费(如订货手续、装卸环节、检验手续等等) ,使得原材料和外购件的采购价格得以降低。例如,生产感光化学制品的美国柯达公司, 通过实施准时采购战略, 使其采购物资的价格下降了 20%以上。此外,推行准时采购战略,不仅缩短了交货时间,节省了采购过程中人力财力物力的消耗,而且提高

11、了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增强了企业的适应能力。保证供应链的协同运作供应链环境下的采购模式与传统采购模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采用了订单驱动的方式。订单驱动使供应与需求双方都围绕订单运作, 从而实现了准时化、 同步化运作。要实现同步化运作, 采购模式就必须是并行的, 当采购部门产生一个订单时, 供应商就开始着手物资的准备工作。与此同时,采购部门编制详细采购计划,制造部门也进行生产的准备工作。当采购部门将详细的采购单提交给供应商时, 供应商就能很快将物资在较短时间内交付给用户。当用户需求发生改变时, 制造订单又驱动采购订单发生改变, 因此准时采购提高了供应链的敏捷性和柔性。准时采购模式体现了供应链管理的协调性、 同步性和集成性, 供应链管理需要准时采购来保证供应链的整体同步化运作, 因此准时采购对于供应链管理思想的贯彻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