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集中居住,为推动乡村振兴汇聚力量(最新)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32890150 上传时间:2023-04-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得体会:集中居住,为推动乡村振兴汇聚力量(最新)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心得体会:集中居住,为推动乡村振兴汇聚力量(最新)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心得体会:集中居住,为推动乡村振兴汇聚力量(最新)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心得体会:集中居住,为推动乡村振兴汇聚力量(最新)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心得体会:集中居住,为推动乡村振兴汇聚力量(最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得体会:集中居住,为推动乡村振兴汇聚力量(最新)(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得体会:集中居住,为推动乡村振兴汇聚力量(最新)30 多年前,人民日报上一篇春到上塘的长篇通讯,让“大包干”的典型、“X 农村改革第一村”泗洪县上塘镇 X 村闻名全国。 30 多年后,在 X 加快推进 X 农村住房改造的大潮中, X 村又一次走在了全省的前列。早在 2008 年, X 村就分期分批对全村进行整体改造,并于 2012 年完成了全部 13 个自然村庄的集中居住项目。通过引导集中居住, X 村面貌大为改善,村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生活品质得以提升。同时,土地得以集约利用,拓展了经济发展空间,促进了农业现代化。一、集中居住,为解决发展问题腾挪空间X 村地处 X 腹地丘陵地带,土地贫

2、瘠,地势较高,严重缺水,是全省的重点经济薄弱村之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加快脱贫步伐,一直是摆在农民集中居住又是必须走出的关键一步。X 人面前的紧迫任务,其中实施问题倒逼,满足群众需求。本世纪初,随着周边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X 村的居住条件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群众反映强烈。一是村庄建设缺总体规划。该村户均占地 1.4 亩,宅基地面积超标、闲置现象普遍。原有的村民住宅房屋低矮,质量较差。二是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由于集体经济较弱,公共投入不足,村庄无硬化道路、无自来水、无休闲活动场所,整体卫生状况较差。三是土地弃种抛荒现象严重。传统的种养模式科技含量低,产出效益低,群众总体收入水平低。为解决这

3、些发展问题,X 村委会多方寻医问药,决定通过集中居住来实现各类资源的优化配置。把握机遇,谋划生态宜居。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2007 年,宿迁市对全市的镇村布局规划进行了调整,开展了新型农民集中居住区创建工作。 X 村的党员干部敏锐地捕捉到了发展机遇,积极寻求政策支持和资金倾斜,继续发扬“大包干”敢为人先的精神,按照“拆旧建新、不占耕地、群众自愿、分期建设”的原则,开启了农民集中居住之路。盘活土地,布局全面发展。通过集中居住,X 村新增耕地 687 亩,这为后续发展腾出了空间。 2008 年建成的“春到上塘”纪念馆,于2010 年被批准为国家AA 级

4、旅游景区,至今已接待游客上百万人。村委会主任周浩告诉记者,通过规模化经营、机械化作业,X 村成功打响了“上塘贡米”品牌,实现亩均增收400 元。随着工业企业的落地和发展,陆续有外出打工者回村工作。 2017 年,全村人均收入达到15226 元,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46.38 万元。二、集中居住,为改善农民生活夯实基础推进农民集中居住,目的并不是字面上的“集中”,而是要提升农民居住环境,让他们过上有品质的生活。正如省委书记娄勤俭所强调的,X 要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上走在全国前列,农民居住条件走在前列是应有之义和必要条件。规划先行,合理建设布局。X 村在县、镇两级政府的指导下,委托专业规划设计人员,根

5、据 X 村地形地貌、土地质量和人员分布情况,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结合村庄的自然肌理,把全村分为集中居住区、工业集中区、规范化标准良田区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建筑布局上,以四户为一联体,划定边界,统一施工图纸、统一建设标准,自行建造,统一监管。建筑风格上,结合农村环境整治,注重农村特色、地域特色,深入挖掘文化底蕴,统一楼层高度、统一外立面、统一前后院落样式,体现田园风光和生态本底,展现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现代农村风貌。基础设施建设上,高标准规划交通路网、集中建设供水、电力、污水处理、光纤宽带等项目设施。随着这些规划的落实,X 村成为 X 首个获得“ X 人居环境范例奖”的村居。今年

6、 76 岁的村民苏道永告诉记者,“新房子宽敞舒适,跟城里人住得一样。邻居都是熟人,还能和以前一样养点东西。”内外合力,破解资金难题。抓住新农村建设的契机,申请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农民集中居住契合新农村建设“村容整洁”的要求,实施农民集中居住被视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典范”工程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X 村充分利用“增减挂钩”土地置换政策,把集中居住节省出来的 500 多亩宅基地和闲置用地置换成城镇建设用地,把产生的土地收益款作为集中居住拆迁补贴款加以利用。在集中居住区建设上,采用村民自拆自建模式,村民把老旧房子的砖瓦重新利用,节省建筑成本,保证建筑质量。同时,按照原有住房面积给予相应拆迁补贴。通过

7、这种形式,每户人家花在集中住房上的实际支出,平均不超过3 万元。针对特困农户,镇政府还代建了 32 套安置房。典型示范,引领推进落实。X 村集中居中区由周边13 个自然村、 19 个生产组整合而成,在建设过程中,分期分批对全村进行整体改造,通过试点先行,示范引导方式,采取群众自主拆迁、自主组合、自主建设的“三自主”模式,实现了砖瓦可利用,邻居可选择,成本可控制。先期进行两个村试点,将政府引导与群众意愿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积极调动农民参与家园建设的热情,实现了土地综合整治和共建共享幸福美丽新村的完美结合。其他群众看到这些变化,积极性更高了,纷纷参与进来,有力推动了集中居住区建设

8、。三、集中居住,为推动乡村振兴汇聚力量集中居住使 X 村旧貌换新颜,建成了三横四纵的村庄道路网络,实现了雨污分流。居住区内强弱电杆线全部入地,水、电、路、通讯等全部配送入户,农民活动广场、滨水公园等文化设施一应俱全。从X 的实践中,可以得到如下启示:必须激活发展的思想源泉。 40 年前,贫穷的 X 人首开先河,吃起了“大包干”的第一只螃蟹,在 X 引起轰动。 10 年前,面对农民收入不高、在外务工人数多、大量土地弃种返荒的现实问题, X 人继续发扬敢试敢为的“大包干精神”,迈出了重整土地、实行农民集中居住的新步伐。如今 X 村一万多亩土地全部实现流转,向农业规模化现代化转变,农民全部实现了集中

9、居住。面向未来, X 人不满足于现状,正在谋划成立农民股份合作社,以进一步释放人民群众干事创业的能量。必须筑牢发展的坚强堡垒。X 村的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离不开共产党员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无私奉献。在推动农民集中居住过程中,X 村组建了新的党支部,吸收周边 13 个自然村原支委,对涉及的土地拆迁、补偿、安置标准等横向比较、统一协调,做到政策公开、信息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党员干部带头宣传政策,带头规范自身行为,带头做通亲属好友的思想工作,带头配合丈量、评估、认定等工作。X 村 12 组有一户老俩口因为怕拆迁后无处安身而拒绝拆迁,老党员苏道永毅然把自己的房子给他们居住,解决了他

10、们的后顾之忧,拆迁工作得以顺利进行。2015 年, X 村成立党委,为帮助乡亲们全面富起来,X 村首任党委书记周磊先行先试、多方探索实践高效农业项目,最终带领村民建成X 省规模最大的碧根果育苗基地,实现亩均收益9000 元,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为“碧根果书记”。必须凝聚发展的群众力量。 群众是集中居住的直接受益者,更是推动集中居住的动力所在。X 村村委会十分注重发动群众,走遍一组一户,深入田间地头听取群众意见,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拿出让群众满意的拆迁安置措施和规划建设方案。在集中居住区建设过程中,依靠群众力量,成立群众监督委员会,对公共设施项目规划、招标、实施、建设全过程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很好地推动了集中居住区的建设。集中居住区建成后,依靠常态化的村务监督委员会,对物业管理、土地流转等村里重大事项、民生实事进行全程监督,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