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消费经济学复习资料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32888376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消费经济学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自考消费经济学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自考消费经济学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自考消费经济学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自考消费经济学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考消费经济学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消费经济学复习资料(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第一章 绪论16.我们通常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是消费支出的不可逆性19.从宏观角度研究的消费问题可分为:社会消费活动、社会消费结构、消费水平与其变化趋势、总消费支出的增减a20.从微观角度研究的消费问题主要包括:消费者动机、消费行为和消费者心理21.宏观消费问题具体可分为消费需求与总需求、消费结构与经济结构、消费与经济增长等问题22.微观消费问题包括:消费者的消费决策、消费者的储蓄决策、消费者的投资决策、消费信贷等答:首先,微观问题是宏观消费问题的根底。其次,宏观消费问题是微观消费问题的目的。24.威廉.配第是最早对消费问题进展分析,主节制不必要的消费,以保证积累和财富的增值25.

2、古典经济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大卫嘉图继承了配第的思想,亚当斯密指出人们有两种欲望,一是现在享乐的欲望,二是改良自身的状况26.作为贵族僧侣阶级代表的马尔萨斯,试图论证社会消费的不断增长是促进社会财富增长的源泉27.消费者:指能够做出独立的消费决策的根本经济单位,主要指个人和家庭28.消费者行为包含的层次有:消费者的资源初次分配选择消费者的资源再分配选择消费者的资源消费-购置选择消费者行为的特征:效用最大化原如此、习惯性、不可逆性、示性、复杂性效用最大化原如此:消费者对商品或劳务的消费追求满足的最大化 .习惯性:消费者的行为方式要受过去习惯的影响不可逆性: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仅要受自己目前收

3、入水平的影响,而且也受自己过去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影响示性:消费者的行为方式不仅受自身的收入水平、习惯的影响,还受周围人的影响30.消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消费经济学是以消费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经济学。它从微观的角度来研究消费者的行为,采用实证分析法,通过消费者动机,消费心理,消费者行为模式的研究,为厂商的销售服务。从宏观的角度它主要考察社会的消费活动,总消费支出的增减,社会消费结构,消费水平与其变化趋势等,采用总量分析的实证方法。微观消费问题和宏观消费问题都是消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但两者之间并不是并列的关系首先 ,微观消费问题是宏观消费问题的根底其次,宏观消费问题是微观消费问题的目的 31. 经济

4、学对消费问题的认识的历史演变古典经济学对消费问题的认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威廉配第,主节制不必要的消费,保证积累和财富的增值代表经济学家:魁奈和西斯蒙第,魁奈重农学派代表,西斯蒙第认为消费决定生产消费在凯恩斯经济理论中的地位有效需要理论是其整个理论的根底有效需求不足的根源:消费倾向递减 资本边际效率递减 流动偏好研究方法上:所建立的收入决定理论体系采用短期和静态分析法;考察资本主义开展演变时采用历史分析法马克思对生产与消费关系的分析生产决定消费:为消费提供对象 决定消费水平,决定消费速度,决定消费方式和结构消费对生产具有积极的反作用第二章消费者消费决策2.消费者的消费决策包括:最大化目标、

5、消费者面临的限制性条件3.预算约束:指消费者只能在自己有限收入的约束下选择最优的商品组合预算约束的变动:价格的变动;收入的变动 (假定消费者的收入为M,商品x的单价为x,商品y的单价为y,Q为购置商品的数量) 预算约束线:M=PxQx+PyQy预算约束线的斜率等于 Px/Py(由于向右下方倾斜,所以斜率为负数。斜率越大预算约束线坡度越大)消费者的收入不变,某一商品的价格变化,预算约束线旋转移动。当消费者收入不变,两种商品价格同比例变化增加时,预算约束线向左下平行移动;两种商品价格同比例变化减少时,预算约束线向右上平行移动。当商品价格不变,消费者收入增加时,预算约束线右上平行移动;当商品价格不变

6、,消费者收入减少时,预算约束线左下平行移动。是消费的根底是影响消费者消费决策的最根本因素5.正常商品:消费量随着人们收入增加而增加的商品称为正常商品6.弹性这个概念就相对变化而言的,它与自变量和因变量的计量单位无关7.需求收入弹性:指在一定时期某一商品的需求量对收入变化的反映程度需求收入弹性 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收入变化的百分比9.对于正常商品而言,假如需求弹性大于1如此是奢侈品,小于1如此是生活必需品10.恩格尔曲线;它是消费者的收入和某一商品均衡购置量之间的关系曲线;11.预期收入能调节消费者在现期消费与未来消费之间的选择;12.替代效应:指商品价格上升后,消费者改用其他商品来满足其需求,

7、而当价格下降时,用该商品来替代别的商品来满足需求;13.正常商品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作用方向是一样的,它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14.对于低档商品而言,替代效应的作用大于收入效应,因而大多数低档商品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15.吉芬商品:某种商品,当其价格上升或下降时,市场需求量也随之上升或下降。这种需求线向右上方倾斜的商品又被称为吉芬商品;16.替代品:如果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的上升会引起另一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而一种商品价格的下降会导致另一种商品消费量的减少,两者相互替代关系;17.互补品:指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的上升会引起另一种商品消费量的减少,即两者是相互补的;18.需求价格弹性:

8、指某一商品需求量对它本身价格变化的反响程度;19.需求价格弹性的五种类型与含义;弹性系数大于1.,弹性充足有弹性、需求弹性等于1,企业变动价格不会引起收益的变化、弹性系数小于1,弹性不足缺乏弹性、弹性系数无穷大,完全弹性或无限弹性、弹性系数为0,完全无弹性状态;20.效用:指商品或劳务满足消费者欲望或需要的能力;21.边际效用:指消费者每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或劳务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的增加;答:它指的是,消费者在一定时间消费某一商品时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该商品的边际效用增量趋于递减,在某一数量上,再增加商品几乎不会使消费者的满足进步增加;23.消费者剩余:指消费者愿意支付的货币量与其实际支付的货币量之

9、差,即消费者通过消费在心理上所获得的收益;24.社会阶层:指一个社会以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态度等方面的不同进展等级划分、所划分成的许多组对永久的同类人群。社会阶层的划分可以有多种标准,但收入、教育、职业是最常用的划分标准。25.影响消费决策的因素:不同社会阶层的消费决策社会文化因素和心理因素的影响市场发育程度对消费决策的影响26.社会阶层对消费者消费决策的影响 (1)不同的社会阶层具有不同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方式,因而在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方式上都表现出一定的显著差异。一个社会的阶层构成将对宏观消费产生影响。(2)较高阶层的消费方式对较低阶层的消费方式具有较强的示作用。这种示作用在任何时候

10、都存在,但在某种特殊的社会环境下,可能造成社会上很普遍的消费攀比。27.社会文化因素 1、定义文化,狭义讲,是指某个社会和国家在一定的物质根底上以特定的哲学、和行为的方式为中心形成的综合体。它包括价值观念、信仰、社会道德、态度、风俗、习惯、行为方式等多方面的容。生活在特定文化环境中的消费者,他的价值观念、信仰、生活态度、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都带有这种文化环境的特点,并在其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中表现出来。2、分类社会文化因素包括文化环境和亚文化群这两大因素。3、文化环境对消费者的影响 1文化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从而影响消费观念 。2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风俗和消费习惯。3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由于人们的生活

11、水平和生活方式不同,因而消费方式也有所不同。4不同文化环境中的消费者还表现出不同的消费偏好和消费禁忌。1动机定义:人们之所以表示了某种行为,是由于心有一种驱动力,驱使他去这样做,这种在驱动力就是动机。2动机产生两个方面:外界刺激和在需要人类的一切活动,包括购置行为、储蓄行为、投资行为,都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3需要的分类1恩格斯将人的需要分为: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开展需要。2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划分为由低级到高级的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人的需要的特征可以归结为多样性、层次性、开展性、伸缩性、替代性、时间性和可诱导性。此外,需要还会受到社

12、会的、经济的、政治的和个人的因素的影响。4需求概念需要与需不同的两个概念。需求指有货币支付能力的需要。换言之,它只是人的需要中表现在市场上的那局部。一定时期,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但需要不可能都成为需求。5消费货币支出的选择与需要满足的顺序有关1需要的满足由低层次向高层次的顺序开展。当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根本满足以后,人们的行为就主要受下一层次需要的推动。生理需要是人最根本的需要,它包括最根本的衣食住行等需要。这是人们首先要考虑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生理需要得到根本满足以后,人们的货币支出就可以更多地投在高层次的需要上。需要满足的这种规律性表现在消费支出结构上,就是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满足人们

13、在生理需要的消费支出结构上,就是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满足人们生理需要的消费支出比重会逐渐下降,而文化、娱乐、旅游和服务等费用的支出会逐渐上升。2需要的满足在同一需要层次的部也有一个由浅到深的开展。6购置动机动机是行为的驱动力,动机不同导致不同的行为结果。动机的分类:1以使用为主要目的的动机和以得到心理满足为主要目的的动机 2感情动机、理智动机和信任动机 3初始动机、挑选动机和惠顾动机 29. 社会心理特征与消费决策1从众心理从众行为的产生与其程度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影响:第一,个人与群体的关系。一个人对群体越信任,他对自己的信仰就越动摇,同时也就越容易从众。这种从众的程度与信任的程度呈正相关关系。

14、第二,群体意见的一致性。在产生从众的过程中,群体意见越一致,对个体的影响便越大;如果群体的意见不一致,从众率便会有明显的下降。这是因为,人们通常认为,多数人的看法比一个的看法更值得信赖。第三,群体的人数。实现明确,随着群体人数的增加,从众现象会有很大的增长。2攀比心理消费上的攀比现象是指在不同的收入阶层之间,低收入阶层的消费者以高收入阶层的消费方式为参照进展模仿。只有当低收入阶层脱离其收入水平而表现为高收入阶层的消费特点时,才可以称为攀比。社会上很普遍的消费攀比,往往也是由某种特殊的社会环境造成的。3消费流行社会时尚在消费活动中的反映。较大围的从众行为,是导致消费流行的原因。消费流行集中表现在

15、消费选择过程中消费者对某种商品、劳务或消费方式的集中需求,从而形成一个个消费热点。特点:一,消费流行中消费者对热点商品(服务、消费方式)的需求迅速扩展,形成对热点商品的消费浪潮;二,消费流行持续的时间长短与热点商品的生命周期有关;三,消费流行具有消费者围集中的特点。某种消费流行往往集中于某特定的消费者群体或消费者阶层 。 30. 市场发育程度对消费决策的影响1、劳动力市场与消费决策劳动力市场上的供求状况决定着消费者的收入状况,由于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受商品市场供求状况与整个经济波动的影响,因而劳动力市场的存在首先调节着消费者的收入预期。在劳动力市场上,失业与就业是共生现象失业与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有某种在的联系。兴旺的劳动力市场会鼓励人们进展人力资本投资,而这自然会影响到消费者支出结构与消费与储蓄之间的选择。2、金融市场与消贷决策在金融市场发育的初期,从总体上看,金融工具的单调、交易组织的缺乏以与市场运行的不规,都会增加人们交易的本钱、加大交易的风险,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