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愚公移山导学案(生)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32888199 上传时间:2023-08-0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3、愚公移山导学案(生)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3、愚公移山导学案(生)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3、愚公移山导学案(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3、愚公移山导学案(生)(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3、 愚公移山导学案(生用) 学习目标:积累文言文重要的实词、虚词,辨析一词多义;整体把握文意,探究文章的内涵,理解课文深刻的寓意;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学习愚公移山的精神,理解愚公形象的现实意义。学习流程:【板块一:激情引入】 1、教师激情引入。 2、资料助读。愚公移山选自列子 汤问,列子相传是战国时期郑国人列御寇(列子,名寇,又名御寇)著,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 列子这部书中保存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本文是一则寓言。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寓言,将一个非常深刻的道理,寄托在一个虚构的故事里,情节比较简单,篇幅较小,寓意深刻而含蓄。【板块二、独学疏通课文

2、内容】1、美文赏读:教师指导诵读分两个层次:一读,读准字音;读对停顿;二读,读出气势和感情。学生自由诵读、范读、齐读和评读。2、自主翻译全文。翻译步骤指导: 读一读 文章想一想 意思看一看 注释议一议 难点说一说 理解评一评 正误 3、检查学生翻译效果,并强调重点词句: (1)通假字: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 甚矣,汝之不惠( ) 亡以应( ) 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 无陇断焉( ) (2)一词多义:且 年且九十 ( ) 且焉置土石( )焉 且焉置土石( ) 始一反焉 ( )而 而山不加增( ) 何苦而不平( )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其 其如土石何( ) 其妻献疑曰( ) 惧其不已 (

3、) (3、)重点句子赏析:a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b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c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d甚矣,汝之不惠。 e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板块三、互学深入探究】 1、北山愚公移山的原因是什么?移山的目标是什么? 2、移山过程是不是很平坦?愚公移山的困难有哪些?(方法提示:从险要角度上、年龄体力、工具和路途上看) 3、分析人物对移山的不同的态度。 人物 表现 态度众子孙愚公妻子遗 男智 叟 (1)揣测当时两人的不同心理。 (2)分角色朗读愚公妻和智叟说的几句话。 4、愚公坚信山定能移走的理由是什么? 5、太行、王屋二山最终是靠

4、神的力量移走的,作者为何这样设计结尾?【板块四、群学探究主题】 1、概括愚公移山精神。 2、教师总结。【板块五、评学反馈】 1、对比阅读:这三篇神话有什么共同点?表达了人民什么愿望? 夸父逐日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精卫填海 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名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於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於东海。 2、文意理解: (1)、愚公的妻子和智受对愚公移山都曾提出质疑,但问话的态度和语气有什么不同? (2)、结尾说上帝被愚公的“诚”感动了,这个“诚”指的是什么? (3)、说说本文中愚公精神的实质是什么?板书设计: 痛感迂塞之苦 愚公 明知移山之利 移山 不愚 深明可移之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