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农村调研汇报范文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32888061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村官农村调研汇报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大学生村官农村调研汇报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大学生村官农村调研汇报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大学生村官农村调研汇报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大学生村官农村调研汇报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生村官农村调研汇报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村官农村调研汇报范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生村官农村调研汇报范文2021 我是一名来自xx县xx镇xx村的大学生村官,XX年8月份经过xx省选的大学生村官考试分配到xx村担任书记助理一职。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引领下,我对本村xx组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调查走访,经过实地走访,经过和老百姓面对面的交谈,我对现阶段农业发展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农民的所思、所想、所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农村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和处理的方法有了更正确的把握。关键表现在以下多个方面:(一)农民种粮的主动性在不停降低粮食安全问题是一个国家的命脉,近几年来,伴随中国经济的不停发展,大家生活水平的不停提升,老百姓的温饱问题已经基础得到处理,种粮已经不再成为农民赖

2、以生存的物质获取,农民种粮的主动性在不停降低,关键原因表现在:一是国家的经济结构不平衡。我们国家经济总体水平在区域之间、行业之间、城镇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造成更多的青壮年劳动力选择外出务工,选择到沿海发达的城市就业,而把老人和孩子留在家里,部分身体情况好或家庭经济条件通常的老人,为了能够减轻儿女的负担,尚能自给自足种上一亩三分地,然而对于那些身体情况不好或家庭条件相对富裕的老人,她们的农田基础上一年到头荒在地里,无人耕种;二是国家的种粮政策未落实到位。自去年以来,中央审时度势,主动调整种粮政策,将粮食补助政策调整为谁种田谁得补助,然而这一政策在落实的过程中,却碰到了矛盾和阻力,种田者碍于人情

3、面子,和让地给自己耕种的田主人达成了某种默契(补助依然归田主人),村上的组长为了不得罪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之任之,而村干部对于组长报上来的数据根本不了解实际情况,最终造成谁种田谁受益这一政策没有落实到位,想种田的主动性没有得到提升,不想种田的地依然荒着。三是农民务工收入的增加远远超出种粮收入。经过调研,得出一组数据:表一:农民种粮收入(以1年种5亩地为例):表二:农民务工收入(以1年务工200天为例)表三:种粮和务工收入对比从以上三组数据能够看出, 从80年代到20世纪末,农民种粮的收入超出了务工收入,农民种粮更划算;而从二十一世纪开始至今,伴随中国劳动力的稀缺,造成务工价格急速上涨,务工

4、的收入远远超出了种粮收入,农民务工更划算,最终造成农民种粮的主动性在逐年降低。粮食安全问题关系着我们国家经济的可连续发展,关系着全13亿老百姓的吃饭问题,我们应该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扭转粮食安全问题继续拉大的局面:一是加大投入,发展地方特色产业。政府部门应该加大投入,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地方特色产业,吸引更多青壮年劳动力选择当地就业,为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保障,逐步地缩小区域之间、行业之间、城镇之间的差距,逐步地改进我们国家经济结构不平衡这一现实状况;二是严格落实种粮补助政策。种粮补助政策作为一个微弱的步骤,政府部门必需在充足调研的基础上,以事实为依据,经过强有利的制度约束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这一

5、局面;三是主动推进“家庭农场”发展模式,主动引导、激励种粮大户承包土地,使农业朝着当代化、规模化发展,逐步地提升粮食生产效率,逐步地增加粮食总产量。(二)农村环境综合整改任务依然艰巨农村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农村环境直接关系到村容村貌,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身体健康。多年来,伴随经济的不停发展,大家生活水平是提升了,然而农村环境却在悄悄的发生改变,河流因生活污水的排放而不再清澈、农户房前屋后四处是白色垃圾、部分村落死角垃圾遍地、猪粪四处乱排等等现象,直接影响着农村的环境面貌,直接危害着老百姓的身体健康。国家意识到了农村环境的恶化,高度重视农村环境的综合整改工作,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文件,采取了一系列

6、的方法,然而,农村环境综合整改效果却不容乐观,任务依然艰巨,关键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权利过于集中,没有下放。农村普遍存在村支书“一言堂”的情况,凡事书记说了算数,书记假如不重视农村环境治理工作,权利不下放到环境保护专干,环境保护经费落实不了,得不到保障,环境保护专干就放不开手脚,有心无力,最终造成农村环境治理工作开展不力,农村环境面貌得不到改进;二是缺乏奖惩的长期有效机制,主动性未充足调动。农村环境治理工作通常由村干部担任环境保护专干,向下部署上级安排的工作任务,由村妇女组长担任环境保护信息员,负责传达信息和下户检验农户卫生,然而,部分村因为没有制订农村环境治理奖惩的长期有效机制,环境保护信息

7、员的主动性没有得到充足的调动,她们在下去检验农户卫生的过程中,也只是走走过场,没有一个奖惩机制约束她们。三是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不强。意识是人的行动指南,指导着人的行为方法,作为生活在最基层的农民来说,缺乏城市人所受的约束和良好习惯的影响,缺乏环境保护意识,习惯了随意的生活,房前屋后、村落死角、池塘、田边等等地方,全部成为了她们乱倒生活垃圾的地方。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人人有责,我们应该以主人翁的姿态切实担负起保护环境的重担,一是明确农村环境保护专干责任制,建立绩效考评制度。农村环境保护专干作为环境整改的直接参加者和组织者,她更了解环境整改存在的问题,在明确她是第一责任人的同时,应该经过建立绩

8、效考评制度,有效增强环境保护专干的责任意识,充足调动环境保护专干的主动性和发明性;二是建立和健全农村环境卫生整改的长期有效机制,充足调动环境保护信息员的主动性;三是加强宣传力度,不停增强老百姓环境保护意识。农村环境卫生整改最终的落脚点在于农民本身,我们只有不停的加强宣传力度,不停的增强老百姓的环境保护意识,让人人全部成为“环境的保护者、家园的守护者”,我们才能从根本上处理农村环境整改问题,从根本上改进农村环境面貌。(三)老百姓之间交往变少、感情在慢慢变淡的农民是淳朴的,也是善良的,家里来了客人,笑脸相迎,热茶招待,端椅子,摆瓜子,招呼得客客气气、周周道道,这种几千年传承下来的待客之道一直在农村

9、延续至今,然而,在这种传统美德的背后,却依然避免不了农村的人情味在悄悄的发生改变,人和人之间的交往在慢慢变少,人和人之间的感情在慢慢变淡,关键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农村缺乏公共娱乐场所,老百姓的生活过于单一,缺乏一个平台让她们相互交流、促进感情,精神生活得不到满足;二是农村大多数青壮年劳动力全部外出务工,独自留下老人和孩子在家,老人首先要照料孩子、要干农活,其次因为年老体弱,出去串门的少,就算是串门也只是选择临近的几家,稍远的几乎不去,种种原因造成了农村缺乏朝气,缺乏生机,老百姓相互之间缺乏交流,感情在慢慢变淡;三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以来的“小农意识”依然根深蒂固。我们不可否认,农民是纯朴的、善良的

10、,不过,我们也不得不认可农民是狭隘的、斤斤计较的,邻里纠纷、土地纠纷、山林纠纷是农村最常见的纠纷,也是处理起来最棘手的纠纷,农民往往会因为一寸土地争得死不相往来,哪怕是弟兄之间也毫无人情可言。守住我们“心灵的家园”,让农村传统美德、民风得以传承,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一是加大投入,完善农村公共娱乐设施建设。政府部门应该加大投入,因地制宜,不停完善农村公共娱乐设施建设,经过开展活动,不停丰富老百姓的精神生活;二是保护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剪纸、刺绣、皮影戏等等传统艺术伴随时间的流逝在农村逐步的消亡,我们应该充足的挖掘、保护和利用好这些文化,让这些文化在农村得以传承,更加好地服务于经济的发展;三是主动排查、妥善处理好矛盾纠纷,不停促进老百姓之间的感情。农村是一片广大的热土,在农村依然生活着7亿农民,她们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她们的困难需要一步一步去处理,我们只有充足认识现阶段农业的发展情况,充足了解农民的生活情况,充足挖掘农村农业农民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在种粮政策落实、农村环境综合整改、公共娱乐设施建设上不停的完善和加强,我们才能在推进城镇化的道路上克服重重困难,我们才能最终实现“梦,农民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