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施工组织设计(XIUGAI)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32887443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3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坑施工组织设计(XIUGAI)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基坑施工组织设计(XIUGAI)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基坑施工组织设计(XIUGAI)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基坑施工组织设计(XIUGAI)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基坑施工组织设计(XIUGAI)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坑施工组织设计(XIUGAI)》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坑施工组织设计(XIUGAI)(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州联合交易园区之F区基坑工支护程施工组织设计1 工程概况- 1 -1.1 编制说明- 1 -1.2 工程概况- 1 -1.3方案编制依据- 1 -1.4 工程特点- 2 -2 施工总体部署- 7 -2.1 施工准备- 7-2.2 施工区域划分与平面布置- 9 -2.3 施工顺序- 10 -2.4 施工组织管理机构- 11 -2.5 工程施工目标- 12 -2.6 工程特点与难点- 13 -3 主要项目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 14 -3.l 工程测量- 14 -3.2钢管桩施工- 15 -3.3锚杆施工- 15 -3.4网喷砼施工- 17 -3.5旋喷桩施工- 18 -4 主要资源需用量计划-

2、19 -4.1主要工程量统计- 19 -4.2主要施工设备需用量计划- 19 -4.3主要施工劳动力需用量计划- 20 -4.4临时水电需用量计划与方案- 21 -5 施工进度计划- 23 -5.1 施工进度总体安排- 23 -5.2 工期保证措施- 23-6 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26 -6.1 质量保证体系- 26 -6.2 质量控制及技术措施276.3 组织管理措施286.4 质量管理制度286.5 技术资料管理措施296.6 建立材料检验制度306.7基坑雨季施工措施316.8 基坑监测326.9 应急处理337 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357.1安全施工保证措施377.2文明施工保证措施3

3、8附图表1、 施工进度横道图2、 施工平面布置图 广东省穗安地基工程公司 1 工程概况1.1 编制说明一、简介工程名称:广州联合交易园区工程之F区基坑支护工程工程地点: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82号建设单位:广州联合交易园区经营投资有限公司设计单位:广东省工程勘察院1.2工程概况广州联合交易园区项目位于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82号,基坑开挖边线1525m,北面现有楼房距基坑开挖边线约15米,东、西、南及北西方向为拆建性质,具备放坡条件。基坑底标高-5.0m。建筑0.00相当于高程15.30m,地面高程15.30m左右,本建筑物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拟采用的基础形式为预应力管桩基础,有1层地下室,地下

4、室底板底高程为-5.00m(底板顶标高为-4.40m,底板厚500,垫层100),基坑开挖深度为5.00m4.50m地下室平面基本上呈正方形,其中长边长约112.40m,短边长约93.90m,基坑支护总周长约412.60m,地形较为平坦,建筑场地为类,基坑安全等级为二级。1.3方案编制依据1、国家现行有关施工规范和质量标准,操作规程。2、省、市政府有关部门对建筑工程施工的有关规定。3、业主提供的有关文件、图纸、勘察资料及补充通知等。4、工程所在地实际情况。5、公司资源状况、施工经验、施工特点和技术水平及相关质量、安全生产管理文件和本公司ISO9002质量体系文件的有关规定、要求。1.4工程特点

5、一、施工特点因为喷锚网施工要求分层分段进行施工,且上层达到一定强度后才能进行下层施工,故本工程工期显得略紧,要求土方与喷锚网施工密切配合进行;另本工程因地处闹市,文明施工要求程度高、机械化施工程度高。二、工程地质概况 地层结构根据钻探揭露所取得的地质资料,根据勘察报告,可将场地内岩土层自上而下划分为以下地层:2.2.1人工填土层(Qml) 素填土:本层全部钻孔均有揭露,浅灰色,灰黑色,由粉质粘土、碎石及砖块等组成,呈松散状。厚度0.306.70 m,平均2.50m,2.2.2冲积土层(Qal)按土性差异划分为3个亚层:1淤泥、淤泥质土、2粉质粘土、3粗砂,详细描述如下:1淤泥、淤泥质土:本层有

6、7个钻孔均有揭露,其孔号为(ZK27、ZK28、ZK30、ZK49、ZK51、ZK73、ZK89)灰黑色,土质较纯,软-流塑状。分布不连续,呈透镜体状,埋藏较浅。顶面埋深为2.408.40m,平均4.13m;层顶标高4.9110.10m,平均8.33m;层厚为0.505.80m,平均3.37m。该层取土样2组,其主要物理力学指标平均值如下:天然含水量W=39.3,孔隙比e=1.091,液性指数IL=1.21,压缩系数a1-2=0.457MPa-1,压缩模量ES=4.63MPa;粘聚力C=12.2kPa,内摩擦角=6.5。标准贯入试验5次,其实测击数N=24击,平均3.2击。建议承载力特征值ak

7、=50kPa。2粉质粘土:本层76个钻孔有揭露。暗红夹灰黄色,土质均匀,粘性较好,呈可塑状为主,局部硬塑。局部含少量砂质。层顶埋深0.509.00m,平均3.09m;层厚0.9010.00m,平均4.30m。该层取土样18组,其主要物理力学指标平均值如下:天然含水量W=29.66,孔隙比e=0.870,液性指数IL=0.19,压缩系数a1-2=0.422MPa-1,压缩模量ES=5.01MPa;粘聚力标准值C=25.9kPa,内摩擦角标准值=12.6。标准贯入试验99次,其实测击数N=619击,平均12.8击。标准值12.3击。建议承载力特征值ak=160kPa。4中砂:本层有7个钻孔揭露,孔

8、号为ZK48、ZK49、ZK63、ZK68、ZK71、ZK89、ZK103。灰白色、灰黄色,饱和,稍密状,局部中密状。成分为石英,颗粒不均匀,含少量粘粒,分布不连续,呈透镜体状,层顶埋深3.709.60m,平均6.73m;层厚1.606.80m,平均3.53m。标准贯入试验7次,其实测击数N=1421击,平均17击。标准值15.3击。建议承载力特征值ak=180kPa。2.2.3残积土层(Qel) 粉质粘土:本层有100个钻孔揭露,为泥质粉砂岩或砂砾岩风化残积土,褐红色、灰褐间白色,硬塑状,土芯遇水易软化崩解。层顶埋深0.3013.00m,平均5.82m;厚度1.4012.90m,平均5.11

9、m。该层取土样34组,其主要物理力学指标平均值如下:天然含水量W=27.21,孔隙比e=0.80,液性指数IL=0.05,压缩系数a1-2=0.41MPa-1,压缩模量ES=4.77MPa;粘聚力标准值C=28.5kPa,内摩擦角标准值=16.3。标准贯入试验157次,其实测击数N=1530击,平均21.6击。标准值21击。建议承载力特征值a=220kPa。2.2.4基岩(K2)场地内基岩为白垩系(K2)碎屑岩,岩性为泥质粉砂岩、砂砾岩,按风化程度分为全风化、强风化、中风化和微风化。1全风化泥质粉砂岩、砂砾岩:本层有95个钻孔揭露,褐红色、灰褐间白色,岩芯呈坚硬土状,遇水易软化。局部地段埋藏较

10、浅。顶面埋深3.2018.70m,平均10.76m;厚度1.7011.50m,平均4.34m。该层取土样19组,其主要物理力学指标平均值如下:天然含水量W=22.12,孔隙比e=0.68,液性指数IL=-0.05,压缩系数a1-2=0.37MPa-1,压缩模量ES=4.83MPa;粘聚力标准值C=34.17kPa,内摩擦角标准值=18.14。标准贯入试验125次,其实测击数N=3049击,平均39.9击。标准值39.2击建议承载力特征值ak=300kPa。2强风化泥质粉砂岩、砂砾岩:本层105个钻孔揭露,褐红色、灰褐间白色,岩芯多呈半岩半土状或岩块状,遇水易软化,岩质极软。顶面埋深6.5022

11、.40m,平均14.80m,;层厚度0.60(夹层)16.50m,平均5.71m。该层取土样11组,其主要物理力学指标平均值如下:天然含水量W=18.3,孔隙比e=0.61,液性指数IL=-0.24,压缩系数a1-2=0.31MPa-1,压缩模量ES=5.69MPa;粘聚力标准值C=34.68kPa,内摩擦角标准值=17.65。标准贯入试验151次,其实测击数N=5074击,平均57击。标准值56.3击。建议承载力特征值ak=500kPa。3中风化泥质粉砂岩、砂砾岩:本层45个钻孔揭露,褐红色、灰褐色,泥质、砂质结构,泥钙质胶结,岩石裂隙较发育,呈碎块短柱状,岩质软。埋藏深度局部较浅,且变化较

12、大,揭露厚度不均匀,本层顶面埋深2.0029.40m,平均为19.00m;厚度0.606.70m,平均3.76m。取岩样13组,天然抗压试验9组,天然抗压强度为4.115.0MPa,平均8.9MPa,标准值6.6MPa。饱和单轴抗压试验4组,强度为2.38.0MPa,平均5.1MPa。烘干抗压试验4组,强度为9.723.4MPa,平均16.8MPa。软化系数为0.240.34MPa,平均0.29MPa。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中表3.2.2-1和表3.2.2-3的规定岩石属软岩,岩体为破碎,岩体等级属类。建议承载力特征值ak=1200kPa。4微风化泥质粉砂岩、砂砾岩:

13、本层20个钻孔揭露,褐红色、灰褐白色,泥质、粉砂质结构,泥钙质胶结,岩石裂隙稍发育,呈碎柱状,岩质硬。埋藏深度局部较浅,且变化较大,揭露厚度不均匀,本层顶面埋深2.8033.80m,平均为16.19m;厚度1.2012.50m,平均5.12m。取岩样15组,天然抗压试验11组,天然抗压强度为16.244.5MPa,平均32.4MPa,标准值25.7MPa。饱和单轴抗压试验4组,强度为11.431.3MPa,平均18MPa。烘干抗压试验4组,强度为29.258.8MPa,平均39MPa。软化系数为0.390.53MPa,平均0.45MPa。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中表3.

14、2.2-1和表3.2.2-3的规定岩石属较软岩,岩体较破碎,岩体等级属类。建议承载力特征值ak=5000kPa。位于本基坑中的钻探资料揭露:1、填土层以杂填土为主,黄色,松散,稍湿,夹少量碎石、卵石,厚度1.303.70m。2、冲积层 2-1、粉质粘土灰黄色、可塑状,层厚1.704.40m。 2-2、中砂 灰黄色,饱和、松散稍密,局部中密,石英质,局部含少量粘性土,埋藏深度8.406.00米,厚度2.40米。局部分布于东南角ZK49孔中。3、残积层粉质粘土:红色、可-硬塑状,层厚3.5010.40m。4、泥质粉砂岩4-1、全风化泥质粉砂岩褐红色、灰褐间白色,岩芯呈坚硬土状,遇水易软化。局部地段

15、埋藏较浅。顶面埋深3.2018.70m,平均10.76m;厚度1.7011.50m,平均4.34m。4-2、强风化泥质粉砂岩褐红色、灰褐间白色,岩芯多呈半岩半土状或岩块状,遇水易软化,岩质极软。顶面埋深6.5022.40m,平均14.80m,;层厚度0.60(夹层)16.50m,平均5.71m。4-3、中风化泥质粉砂岩褐红色、灰褐色,泥质、砂质结构,泥钙质胶结,岩石裂隙较发育,呈碎块短柱状,岩质软。埋藏深度局部较浅,且变化较大,揭露厚度不均匀,本层顶面埋深2.0029.40m,平均为19.00m;厚度0.606.70m,平均3.76m。 地下水概况及腐蚀性评价场地浅部地下水主要赋存于冲积砂层的孔隙潜水,具有弱承压性,深部地下水主要赋存于基岩中的风化裂隙水,场地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