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人侵权行为及责任理论的新发展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32874694 上传时间:2023-03-22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6.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数人侵权行为及责任理论的新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多数人侵权行为及责任理论的新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多数人侵权行为及责任理论的新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多数人侵权行为及责任理论的新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多数人侵权行为及责任理论的新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多数人侵权行为及责任理论的新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数人侵权行为及责任理论的新发展(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多数人侵权行为及责任理论的新发展杨立新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教授关键词: 多数人侵权行为 共同侵权行为 分别侵权行为 竞合侵权行为 第三人侵权行为 多数人侵权责任内容提要: 在侵权法理论中,概括多数人侵权行为及责 任的理论有大陆法系的多数人之债、英美法系的责任分担以 及我国的责任形态诸多学说,事实上它们之间是递进关系。 多数人侵权行为及责任是侵权责任形态中的一种,是侵权责 任分担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多数人之债在多数人侵权行为中 的具体应用。担待侵权法在多数人侵权行为及责任的研究 上,更加关注的是对不同侵权人的责任分担更科学、更公平, 集中地表现为多数人侵权行为及责任概念界定的新发展、多 数人侵权

2、行为类型的新发展以及多数人侵权责任承担规则 的新发展。进人 21 世纪以来,侵权法的研究重点和热点向两个不 同的方向发展。一个方向是重视受害人是多数人的侵权案 件,形成了大规模侵权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热点; 参见张新宝、葛维宝主编:大规模侵权法律对策研究,法律出版社 2011 年版。另一个方 向是重视侵权人是多数人的侵权案件,形成了多数人侵权行 为及责任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热点。 参见程啸:我国 侵权责任法 中多数人侵权责任的规范目的与体系之建构,载陈小君主 编:私法研究2011年第9 卷。对这两个问题的研究越 来越热,标志着当代侵权法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和水 平。其中,第一个热点问题中有关大

3、规模侵权行为研究的目 的,着重解决的是对受害人的救济;而对多数人侵权行为及 责任的研究目的,则是关注侵权责任在多数侵权人之间的分 担。前者重视的是救济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后者注重的是责 任分担的科学性和公平性。本文期望通过对第二个热点问题 即多数人侵权行为及责任理论的新发展的研究,建立起科 学、合理、公平的侵权责任分担规则。一、多数人侵权行为理论和规则的发展背景美国侵权法继承英国侵权法的传统,并且不断发展,形 成了今天的侵权责任分担理论和规则。在英联邦侵权法上, 形成了受害人过错和数人侵权责任的制度,并于 1978 年制 定了民事责任(分摊)法令。参见王竹:侵权责任分担论侵权损害赔偿责任数人分担

4、的一般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年 版,第 10 页。美国侵权法早期追随英国 法,直到 1975 年才改为采纳按照过失比例分担责任的做法。 1965年美国法学会编撰的侵权法重述第二次重点研究 与有过失问题,即研究被告和原告均有过失的侵权责任分担 问题,4参见美国侵权法重述第二次第17章“与有过失”,载美国法律整编侵权行为法,刘兴善译, 司法周刊杂志社 1986 年印行,第375 页以下。同时也在共同侵权责任领域研究了共同侵权行为人之 间的连带责任,5参见美国侵权法重述第二次第44章“共同侵权行为人”,同上注,第709页以下。但对其他多数人侵权行为和责任则没有予以 特别重视。美国法学会于

5、 1993 年开始编撰、2000 年发表的侵权 法重述第三次中的“责任分担编”全面阐释了侵权责任 分担的核心问题,包括原告行为的种类(如故意自伤、原告 过失和自甘风险)、连带责任、根据原因力分担责任以及分 担和补偿请求权。2003年,美国统一州法委员会发表了统 一侵权责任分担法案,在州法层面上全面统一侵权责任分 担制度。 参见王竹:侵权责任分担论侵权损害赔偿责任数人分担的一般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年 版,第 28-29 页。美国侵权法重述第三次的“责任分担编”与美 国统一侵权责任分担法案重点研究的是比较过失和多数人 侵权,包括侵权责任在原告与被告之间的分担,以及侵权责 任在多数人侵

6、权行为中的数个侵权人之间的分担,而且制定 了详细的责任分担规则,具有特别的借鉴意义。可以看到, 美国侵权法进人 21 世纪以来的发展,表现为将侵权责任分 担规则分为比较过失、连带责任(包括不真正连带责任)以 及按份责任。这种侵权责任分担规则的范围,比大陆法系多 数人侵权行为及责任规则的范围要宽,既涵盖了多数人侵权 行为及责任规则,也涵盖了受害人与侵权人之间的责任分 担,即过失相抵规则。大陆法系侵权法原本没有多数人侵权行为及责任的规 则,而是使用多数人之债的规则,解决多数人侵权行为及责 任分担问题。大陆法系多数人之债包括多数人债权和多数人 债务。多数人侵权行为产生多数人债务,适用多数人债务的债法

7、规则,包括连带之债、不真正连带之债和按份之债。7大 陆法系民法用多数人之债的方法解决多数人侵权行为及责 任分担是顺理成章的,原因在于大陆法系认为侵权行为是债 的发生原因之一,既然侵权行为发生的法律后果是债的关 系,那么多数人侵权行为必然发生多数人之债,用多数人之 债的规则调整多数人侵权行为的责任分担是完全没有问题 的。因此在大陆法系侵权法中,专门研究多数人侵权行为及 责任的学说并不多见。而与美国侵权法的责任分担学说和规 则相比较,用多数人之债的方法和规则解决多数人侵权行为 及责任分担,其范围最为狭窄。用多数人之债的方法研究多 数人侵权行为,尽管没有债法与侵权法理论和规则的对接问 题,但是就侵权

8、法本身的理论和实践而言,则不够完美。事实上,侵权责任在侵权法律关系当事人之间的分配问 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它不仅仅包括多数人侵权责任的 分担问题,以及多数人侵权行为与过失相抵等侵权法律关系 中当事人的责任分担问题,而且还包括更多的侵权责任形 态。经过长期研究,笔者在 2004 年再版的侵权法论一 书中提出了较为完整的侵权责任形态理论,认为侵权责任形 态理论是最宽泛的研究侵权责任分担规则的理论,既包括大 陆法系的多数人之债的理论、美国侵权法的责任分担理论, 也包括我国侵权责任法理论中的公平分担损失、单独责任和 共同责任等问题。同时,侵权行为形态与侵权责任形态构成 完全对应的关系,将侵权行为形

9、态与侵权责任形态完全对应 起来,构成完美的侵权法理论体系,更便于指导法官在司法 实务中的法律适用。8无论是大陆法系多数人之债对于多数人侵权行为的适 用,还是英美法系特别是美国侵权法关于责任分担的理论, 以及笔者提出的侵权责任形态的理论和规则,其着眼点都是 侵权责任在不同当事人之间的分配,追求的是侵权责任承担 和分配的公平性和科学性,它们的区别仅仅在于着眼点的宽 窄不同。其中,侵权责任形态理论的视野最为开阔,着眼于 所有的侵权责任分配的领域;责任分担理论着眼于中等的视 野,看到的是多数人侵权行为和过失相抵等侵权责任法律关 系中当事人的责任分担;而大陆法系侵权法对于这些问题都 有涉猎,但分别在债法

10、的范围里进行研究,缺乏在侵权法的 完整视野中对侵权责任形态问题进行宏观的、整体的和体系 化的研究,因而多数人之债的理论和规则不是直接针对侵权 责任形态提出的,而是直接适用于多数人侵权行为,范围比 较狭小。将多数人之债的理论和规则引人侵权法理论和实 践,就形成了多数人侵权行为及责任的理论和规则。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到,侵权责任形态的学说是一个庞大 的体系,不仅涵盖多数人侵权行为及责任,而且也包括英美 侵权法中的责任分担。侵权责任形态、侵权责任分担和多数 人侵权行为及责任是三个递进的概念,三个概念的相互关系 是“侵权责任形态侵权责任分担多数人侵权行为及责任” 可以说,多数人侵权行为及责任既包括在侵权责

11、任分担的规 则之中,更包含在侵权责任形态的规则之中。研究多数人侵 权行为及责任的理论定位,可以确定多数人侵权行为及责任 是侵权责任形态的一种,是侵权责任分担的具体表现形式。 按照侵权行为形态与侵权责任形态相对应的一般规则,多数 人侵权行为的责任形态就是多数人侵权责任。我国侵权责任法规定了丰富的多数人侵权行为及责 任的法律规则,但分散在各个章节之中,需要进行科学的整 理和理论的分析。二、多数人侵权行为概念界定的新发展 多数人侵权行为及责任的概念来源于大陆法系的多数 人之债。有学者认为:“以同一给付为标的之债之关系,有 多数债务人或多数债权人或双方均为多数者,谓之多数主体 之债之关系。”9将其应用

12、到侵权法中,称之为多数人侵权或 者数名加害人。如有数人以与侵权行为相关的方式出现在案 情中时,由此会产生处于不同规则层面上的问题,如各有关 人员是否确实要根据侵权行为法承担责任?如果是,其应该在 什么范围内承担责任 ?如果存在一个应由多人承担的侵权责任,则这种责任与被害人构成什么关系?最后需要解决的是在 加害人的内部关系中损害分担的问题。10参见德马克西米立安福克斯:侵权行为法,齐晓砚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232页。英美法系侵权法中也有多数人侵权行为的概念。美国 侵权法重述第三次规定了多名侵权人对不可分伤害的责 任,并分别规定连带责任的效力、单独责任的效力等。其中 连带责任的效力规定在

13、其“责任分担编”第 10 节,即“当 依据适用法律,有多人对一受害人承担连带责任时,该受害 人可以起诉任何一名负连带责任者,并从中获得他可以获得 的全部赔偿。”第 ii 节规定:“当依据适用法律,某人对一受 害人的不可分伤害承担单独责任时,该受害人仅可以获得该 负单独责任者在该受害人应得赔偿中所占的比较责任份 额。”11美肯尼斯S亚伯拉罕、阿尔伯特C秦特选编:侵权法重述一一纲要,许传玺、石宏译,许传 玺审校,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346页。在美国侵权法中,连带责任包括不真正连带责任。因 而多名侵权人对不可分伤害的责任,其实分为连带责任、单 独责任以及不真正连带责任。因此,英美侵权法关于多名

14、侵 权人对不可分伤害的责任,与大陆法系多数人之债中的多数 债务人之债有相通之处,多数债务人之债包含多名侵权人对 不可分伤害的责任概念,多名侵权人对不可分伤害的责任与 多数人侵权行为及责任是相同的概念。对于多数人侵权行为及责任的概念,学者有不同界定。 王利明教授在侵权责任法研究一书中使用了数人侵权的 概念,但没有作出定义;同时其又使用了数人侵权中的责任 概念,分别对数人侵权中的连带责任和按份责任进行了界 定。参见王利明:侵权责任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年版,第507,581页 参见张新宝:侵权责任法第2 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年版,第44 页。比较可惜的是,他没有对多数人侵

15、权行为及责任作出 具体界定。张新宝教授使用多数人侵权行为的概念,认为多 数人侵权行为是由数个行为人实施行为,对同一损害后果承 担责任的侵权行为,其行为主体为二人或者二人以上,数人 对同一损害后果承担侵权责任,数人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即 数个责任主体与被侵权人一方的请求权之间的联系具有多 样性。13王成教授认为,数人侵权行为是指二人以上实施的 侵权行为。数人侵权行为与单独侵权行为对应,根据承担责 任的方式,数人侵权行为可以分为承担连带责任的数人侵权 行为和承担按份责任的数人侵权行为。承担连带责任的数人 侵权行为也称为共同侵权行为。 参见王成:侵权责任法,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年版,第110页。程

16、啸副教授在侵权责任 法一书中使用多数人侵权责任的概念,认为多数人侵权责 任指的就是二人以上实施侵权行为时产生的侵权责任。 参见程啸:侵权责任法,法律出版社 2011年版,第238 页。多 数人侵权责任并非规范所有的加害人为多人的情形,而仅仅 解决那些因果关系比较特殊的、多数加害人造成他人损害时 的责任承担问题。参见程啸:侵权责任法,法律出版社 2011年版,第237 页。日本的潮见佳男教授使用复数行为者的 不法行为的概念,在该概念下阐释共同不法行为和竞合的不 法行为。 参见日潮见佳男:不法行为法,日本信山社 2011年第2 版,第125,126,196页。遗憾的是,他没有对复数行为者的不法行为概念进行界定。不过,复数行为者的不法行为其实就是指多数人 侵权行为。德国学者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