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爬山虎的脚》相遇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32803925 上传时间:2023-09-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与《爬山虎的脚》相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我与《爬山虎的脚》相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我与《爬山虎的脚》相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我与《爬山虎的脚》相遇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我与《爬山虎的脚》相遇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与《爬山虎的脚》相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与《爬山虎的脚》相遇(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穷水尽疑无路,枊暗花明又一村我与爬山虎的脚相遇不久前,我在执教爬山虎的脚一课时,以“真假爬山虎”的辨别为载体展开教学,使原本凝固静态的语言文字,被真实的学习情境激活了,学生乘着学习情境的东风,凭借语言文字这第一媒介学习课文,享受语文,于是,生成了一堂未曾预约的理趣盎然的精彩课堂。灵感来源:考虑到城里孩子对爬山虎这种植物认识较少,即使见过面也很少去留心观察。为了在教学时能更形象、直观,我摘了几根鲜活的爬山虎准备来上课。结果当天“韦帕”台风光临我县,学生放假一天。第二天,离开墙面的爬山虎已枯萎了。于是,我利用中午午休时间发动几个活动能力强的孩子同我一起到校园附近去摘。谁知,寻寻觅觅,走了半小时,

2、仍然一无所获。眼看下午上课的时间快到了,我只好叫学生先回学校,自己骑着电瓶车到更远的地方去寻找。终于在一处篱笆墙上,我发现了类似爬山虎的藤蔓。但凑近一看,是一丛荆棘。正在懊恼之际,突然,我眼前一亮:何不折下一根“假爬山虎”的蔓儿让学生去思辨呢!这真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枊暗花明又一村啊,于是,一场以“真假爬山虎”为话题的课堂教学拉开了序幕课堂展现:上课铃响了,我急匆匆地跑进教室,满头大汗。学生齐刷刷地盯着我,尤其是几个与我一同寻找过爬山虎的同学,更是关注我手中的“爬山虎”。我一脸惊喜地向学生汇报:“哦,终于找到了。”一部分学生为我舒了一口气,另一部分学生则伸长脖子好奇地想一睹为快。一、真假爬山虎形

3、成认知冲突我在学生充满期盼的目光中隆重推出我的劳动成果:“我手里的这种植物叫爬山虎(板书爬山虎),你们见过这种植物吗?”二十来个学生举起了手,还有三分之一学生一无所知。我再问:“你们仔细观察过爬山虎吗?”班里只有3个学生举手,那就是说绝大部分学生未曾仔细观察过爬山虎,更别说养成仔细观察事物的习惯,这正是学生缺少习作素材的一大原因。 “这不是爬山虎!”台下的学生中传出反对声。(我猜要么是仔细观察过爬山虎的学生,要么是预习过课文的学生。)“什么?我辛辛苦苦找来的爬山虎是假冒伪劣产品?不可能,我不信!”我一副又惊讶又不服气的表情。“真的不是爬山虎!”学生中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响,气势越来越旺。还有同学搬

4、出证据:“第6课里介绍的爬山虎和你手里的不一样。”“哦?”我很感兴趣地顺水推舟:“还有证据?这样吧,就到课文中寻找依据。请大家认真、仔细地读课文,然后找出依据说服我,并且让我输得心服口服。”学生立刻打开书本,饶有兴趣地全身心投入地朗读着,寻觅着,学生情绪高涨,思维活跃,大有一副不说服我誓不罢休的架势。如此专注的学习状态,如此盎然的学习激情,这是前所未有的,此时的课堂完全成了他们主动探究文本的平台。二,寻找证据凭借课文说理服人情境的创设是为了更有效地研读课文,推敲语言文字,对文本产生理性思辨,从而看到情境后面更美丽的文字风景。学生反反复复,字斟句酌地读了十分钟后,争先恐后地举手了,个个有理有据,

5、言之凿凿,我根据学生的自由发言顺势归结成两大板块。板块一、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的叶子有什么特点?学生主要抓住书上关键词句并结合图片说理:生:书上说爬山虎的叶子一顺儿朝下,而且是三片形的。而你手中的叶尖有的朝上有的朝下,并且叶子是单片形的。生:书上说爬山虎的叶子分布十分均匀,而你手中的叶子稀稀疏疏,一点儿也不均匀。生:还有,爬山虎的叶子很茂密,不留一点儿缝隙,均匀地辅开,你手上的“爬山虎”叶子少得可怜,显然不符合它们的生长特点。在学生交流爬山虎的叶子特点时,我立足于语言文字,抓住语感极其丰富的“漾”字,含英咀华,细细品味,体会作者用词之精妙,表达之传神,以丰富学生的语感。师:书上描写爬山虎的叶子中

6、有这么一句话: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你认为哪个字用得特别好,为什么?生:我认为“漾”字用得好,它一般指水波荡漾,这里是指叶子漾起波纹。(具体好在哪儿学生一时无法表达)师:你看,这个“漾字由哪几部分组成的?”生:“漾”字是由“氵”“永”“没尾巴的羊”组成。师:右上角这个部分是“羊”的省写,而“永”有“长久”之意,合起来的意思就是:羊群不断地增加。它的部首是“三点水”,这个字是指什么在不断地增加呢?生:水在不断地增加。师:既然是水在不断地增多了,水面就会生:微微荡漾。师:再读这句话,你看看是什么在微微动荡?生:满墙的爬山虎的叶子都在微微地荡了起来,像美丽的波纹。师:漾起的波纹

7、是多么美啊!再读一读这句话,把你的感受一同读出来。学生再读这句话,就能十分传神地读出叶子在风中荡漾的动态美。师:那你知道老师为什么会把这丛荆棘和爬山虎搞混呢?它们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生:它们的叶子都是那么绿,看着非常舒服。生:它们肯定也会依靠其它事物往上爬,所以老师才会搞混。师:(恍然大悟状)哦!你们从叶子方面说服了我,使我有点相信这是假冒爬山虎。板块二、爬山虎的脚学生在帮我分析真假爬山虎可以从脚入手的时候,我很自然地让学生去品读写脚的三个自然段,从而理解作者是从三方面介绍爬山虎的脚形状、颜色、动作。理解爬山虎的脚的形状和颜色的变化时,我把昨天摘来现已枯萎的爬山虎呈现给学生看,使学生对书上的文

8、字有更形象的认识,而感悟爬山虎爬的动作是师生共同探究文本的焦点。我重点引导学生体会触、巴、拉、贴这些词语表达的形象感和准确性。1、亲手体验,拿出左手当作墙,拿出右手作为爬山虎的脚,让爬山虎的脚慢慢地爬起来。(老师示范)2、学生在老师的动作示范下,学着演示爬山虎的脚爬的动作。3、让学生在这几个动作前加上更具体的描述(轻轻地)触(紧紧地)巴(慢慢地)拉(牢牢地)贴。4、带上描述的感觉再来爬一爬,凸显四个动词的不同力度,有声有色地体验爬山虎的脚爬的情趣,感受爬的动感。5、根据词句的理解,读出轻、重、缓、急。引导学生不仅能用手的动作表示出爬山虎的脚爬的过程,还能用朗读表达出来。学生在演示中趣化爬山虎的

9、脚,在体验中活化词语的理解,在理解中悟化爬山虎鲜活的生命力,每个学生都学得有滋有味。师小结:经过你们有理有据的辩析,我心服口服了,看来我这番寻找爬山虎成了瞎子点灯白费蜡。生(马上接口):不,你虽然带回假爬山虎,却让我们看清了真爬山虎的“庐山真面目”。老师,你还有功劳呢!生:对,错误是正确之母,失败是成功之母。三、题文矛盾?文与道两相辉映读一篇文章,思想内容与语言形式是作为一个整体呈现的。学生在热烈讨论了真假爬山虎以后,我板书剩下的课题(的脚),然后指着课题板书问学生:“课文的题目是爬山虎的脚,可书上却还介绍了爬山虎的叶子,这是不是有问题?叶圣陶爷爷是大教育家,文学家,他怎么也会犯文不对题的错误

10、?”1、让学生在小组里讨论。2、自由交流:学生再次读文后都认为不矛盾。理由一:没有叶子就没有脚,叶子是制造养分的工场。理由二:作者观察爬山虎,首先注意到的是满墙绿色的爬山虎,当然先写叶子。理由三:美的事物总是令人难忘的,一墙的绿叶,随风荡漾,美得让人的心也随着摇曳。这美,缘自绿叶,绿叶下长着可爱的爬山虎的脚,不写叶,只写光秃秃的脚,就没有美感了。水本无华,相荡而成涟漪;石本无光,相击而生灵光。我不得不佩服我的学生,他们学得这么主动,这么深入,这么有思维活力。我也暗自感叹情境创设得如此真实成功,它有效地激活了学生沉睡的思维,让思维灵动飞扬。3、分清主次。在这一环节结束时,我提示学生:叶子是美,但

11、根据课题,课文重点应写脚。写文章,围绕课题,可写到相关事物,但要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四、走进爬山虎得意又得言。学习这篇课文,披情以入文,品言以明理,从内容上的理解到学习方法的指导,师生共同在文本中游历,最后应留下点什么,那就是得意:师:我们从不认识爬山虎到清晰地认识,最应该感谢叶圣陶爷爷什么?(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仔细观察,细致描述)师:你从哪些词句看出叶圣陶爷爷观察得可仔细了?(学生再读课文,划出相关词句,然后交流)生:“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变成嫩绿的。”叶子颜色的这些变化都看出来了,说明观察得很仔细。生:“茎上长叶柄的地方伸出六七根细丝。”细丝很细,而且要数清根数,这得

12、多少认真仔细呀!生:“一脚一脚爬”,可见动作幅度很小,得一连好几个钟头盯着,才会有所发现。生:“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逐渐”这个词说明变化很慢,他都发现了,说明观察得十分仔细。师小结:没有仔细的观察,没有持之以恒的观察,就写不出这么生动、形象的课文来。学习课文,要得意更要得言。我通过改变叙述方式,让学生运用文本语言,选择如下作业:1、以“我是爬山虎”为题自述,从叶、脚两方面介绍,注意主次分明。2、以植物专家的身份,向大家介绍爬山虎这种植物。以上两项作业,始终咬定“语言”不放松,活学文本语言,掌握表达方法,给学生以层层推进,引人入胜之感,使文本语言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最后我由

13、衷地感谢学生:“以后我会分辨真假爬山虎了!”激情延续第二天上蟋蟀的住宅。我刚走进教室,马上有四位学生跑上来,交给我三只活蹦乱跳的蟋蟀,他们说,这是他们利用晨间休息的时间在操场边捉来的,上课用得着。这是我始料未及的。看来,爬山虎的脚一课扣击了学生的心门,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致被点燃了,此刻,学生已不再是旁观者,阅读者,而是探究文本的开拓者。这样的语文学习,有趣味,有激情,更有理性思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学生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享受自我的发展,学习主体获取知识和能力的渴求得到极大的满足。师生皆“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庄子至乐)。这不正是教师课堂教学所追求的境界吗?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