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顶管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32768798 上传时间:2022-11-09 格式:DOC 页数:96 大小:1.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顶管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某顶管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某顶管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某顶管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96页
某顶管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顶管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顶管工程施工组织设计(9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某顶管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投标文件(技术标) 目 录一、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二、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三、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四、环境管理体系与措施五、施工进度计划与措施六、资源配备计划七、主要项目管理人员八、施工设备九、试验、检测仪器设备一 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一)、编制依据 1、某顶管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 2、某顶管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工程施工招投标文件 3、室外排水设计施工规范 4、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二)、设计内容2.1.改造原则及方案为解决某市五里堆和新兴街片区排水不畅的现状,沿向仓路埋设排水主管、全长约1330米。2.2 施工条件及周边环境1、沿线自然地貌 本沿线为居

2、民区和街道。2、道路工程地质对原有排水的进行改造。3、水文气象;工程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雨一般集中在4-7月之间,施工期为多雨期,对施工造成不利影响.常年主导风向东南风。2.3 工程特点 工程量虽然不大,但是环境复杂、地下管线复杂,工期紧。(三)、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3.1 施工指导思想以“高效、优质、安全、文明”为施工指导思想,严格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发挥科技领先。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抓重点难点,确保工程的质量与工期,令业主满意,让政府放心。做好施工准备。精心组织管理机构,科学合理制订进度计划,在施工人员、材料和机械设备上做充分准备。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按照ISO9002质量保

3、证体系运行,规范化、标准化作业,全面开展质量创优活动。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不破坏生态平衡,现场做到整洁、有序。3.2 项目管理组成 为使本工程能顺利实施,现场设立项目部,对工程进行全面管理实施安全生产、质量控制和文明施工,针对本工程质量要求高,工程量大,工期较短的特点,组织了一支专业工程师齐全、施工经验丰富的项目班子,项目部的组织网络图如下图所示。 3.3 项目的质量、进度及安全目标 质量目标按照国家规范验收标准和招标文件,质量达到合格。工期目标工期150日历天。安全、文明施工目标推行标准化管理,确保安全施工,不发生死亡事故,文明施工,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不发生治安和刑事案件。(四)、施工技术

4、方案为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和各项目目标的实现,我项目经理部有关人员将对本工程进行科学、合理的组织和管理,对工程的进度、质量、安全做好各种技术保证措施;对施工材料的使用、施工机具的安排等问题进行良好的部署和协调。4.1、总体施工工艺流程图4.2、施工前准备工作(一)、施工现场准备工作1施工现场交通本工程将修建交通便道进行物料运输,从而使本工程的交通较为便利。2施工用水、用电开工前,由我项目经理部与当地相关人员联系,就近提供共300千瓦的电源,沿线布置供电线路连通各施工点。同时我项目经理部在施工现场自己配备两台75千瓦的发电机组,以备突然停电或是用电高峰期的不时之需,以保证施工用电。施工用水亦是向当

5、地借用。另在我项目经理部驻地设置排水边沟,将生活污水排入污水沉淀池中。(二)、材料供应1本工程所需的所有材料在进场前均须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查,不合格材料一律不得进入施工现场。2我项目经理部根据工程实际进度计划编制材料需用计划,各种材料的进场按照已编定的材料需用计划进场,并按指定的材料堆放点堆放。同时做好材料的保护工作,以防材料在施工现场出现损坏或损耗现象。(三)、技术准备工作1、图纸会审及技术交底工程开工前,在项目总工程师的组织下,集中项目部有关技术人员仔细审阅图纸,将不清或不明的问题及时汇总会知业主、监理和设计人员及时解决。我项目经理部将严格按有关程序,组织技术交底,由项目经理部技术负责人向班

6、组交底,做到项目部全体人员均熟悉本工程的技术要点、设计意图和施工技术规范的内容。2、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由项目经理部技术负责人编制该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该方案被审批同意后以该方案作为本工程施工的指导性文件。3、测量放线工作 开工前,由我项目经理部有关人员联系规划局做好测量控制点的交接工作,并按规范进行复测,同时建立测量控制网,确定道路中线和施工红线和施工放样测量。 积极与建设单位、设计院联系,熟悉本工程的各项要求和任务,并及时向有关管理人员传达;(四)、其他准备工作1、做好沿线的地下管线(道)的探测与保护工作,以防对工程的进程产生不必要的影响; 2、按施工总平面图及结合工地现场情况,及时搭设

7、施工所需的临时设施,注意防火、防漏电等安全问题;3、根据施工计划,组织施工操作人员进场,并对他们进行相关的岗前培训和三级安全教育。(五)主要分布分项工程1、原有排水设施的拆除、修整工程及技术措施2、排水管道的安装工程及技术措施3、顶管工程及技术措施4、其他排水设施工程及技术措施4.3主要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一、原有排水设施的拆除及修整(一)、施工工艺流程图(二)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1、测量放线11组织测量技术人员按规划局提供的测量控制点进行复测,复核无误后建立工程测量控制网,对工程进行点面相结合的测量控制。12进行施工放样测量,定出管道中线及井位置并定出水准基准点作为整个工程的控制点。每次测量均要

8、闭合,严格控制闭合误差。13雨水井、检查井面标高应平路面。2、维修排水管道土方开挖机械挖土2.1 主要机具: 2.1.1 挖土机械有:挖土机、推土机、铲运机、自卸汽车等。 2.1.2 一般机具有:铁锹(尖、平头两种)、手推车、小白线或20号铅丝和钢卷尺以及坡度尺等。 2.2 作业条件: 2.2.1 土方开挖前,应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将施工区域内的地下、地上障碍物清除和处理完毕。 2.2.2 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位置或场地的定位控制线(桩)、标准水平桩及开槽的灰线尺寸,必须经过检验合格;并办完预检手续。 2.2.3 夜间施工时,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标志,并要合理安排开挖顺序,防止

9、错挖或超挖。 2.2.4 开挖有地下水位的基坑槽、管沟时,应根据当地工程地质资料,采取措施降低地下水位。一般要降至开挖面以下0.5m,然后才能开挖。 2.2.5 施工机械进入现场所经过的道路、桥梁和卸车设施等,应事先经过检查,必要时要进行加固或加宽等准备工作。 2.2.6 选择土方机械,应根据施工区域的地形与作业条件、土的类别与厚度、总工程量和工期综合考虑,以能发挥施工机械的效率来确定,编好施工方案。 2.2.7 施工区域运行路线的布置,应根据作业区域工程的大小、机械性能、运距和地形起伏等情况加以确定。 2.2.8 在机械施工无法作业的部位和修整边坡坡度、清理槽底等,均应配备人工进行。 2.2

10、.9 熟悉图纸,做好技术交底。3.1 工艺流程:确定开挖的顺序和坡度分段分层平均下挖修边和清底 3.2 坡度的确定: 3.2.1 在天然湿度的土中,开挖基础坑(槽)、管沟时,当挖土深度不超过下列数值规定时,可不放坡,不加支撑。 3.2.1.1 密实、中密的砂土和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砂土)一1.0rn。 3.2.1.2 硬塑、可塑的粘质粉土及粉质粘土一1.25m。 3.2.1.3 硬塑、可塑的粘土和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粘性土)?.5m。 3.2.1.4 坚硬性粘土一2.0m。 3.2.2 超过上述规定深度,在5m以内时,当土具有天然湿度、构造均匀、水文地质条件好,且无地下水,不加支撑的基坑(槽)和管

11、沟,必须放坡。边坡最陡坡度应符合表l-3的规定。 各类土的边坡坡度 表1-3 3.2.3 使用时间较长的临时性挖方边坡坡度,应根据工程地质和边坡高度,结合当地同类土体的稳定坡度值确定。如地质条件好,土(岩)质较均匀,高度在10m以内的临时性挖方边坡坡度应按表1-4确定: 各类土的挖方边坡坡度表1-4 3.2.4 挖方经过不同类别土(岩)层或深度超过10m时,其边坡可做成折线形或台阶形。 3.2.5 城市挖方因邻近建筑物限制,而采用护坡桩时,可以不放坡,但要有护坡桩的施工方案。 3.3 开挖基坑(槽)或管沟时,应合理确定开挖顺序、路线及开挖深度。 3.3.1 采用推土机开挖大型基坑(槽)时,一般

12、应从两端或顶端开始(纵向)推土,把土推向中部或顶端,暂时堆积,然后再横向将土推离基坑(槽)的两侧。 3.3.2 采用铲运机开挖大型基坑(槽)时,应纵向分行、分层按照坡度线向下铲挖,但每层的中心线地段应比两边稍高一些,以防积水。 3.3.3 采用反铲、拉铲挖土机开挖基坑(槽)或管沟时,其施工方法有两种; 3.3.3.1 端头挖土法:挖土机从基坑(槽)或管沟的端头以倒退行驶的方法进行开挖。自卸汽车配置在挖土机的两侧装运土。 3.3.3.2 侧向挖土法:挖土机一面沿着基坑(槽)或管沟的一侧移动,自卸汽车在另一侧装运土。 3.3.4 挖土机沿挖方边缘移动时,机械距离边坡上缘的宽度不得小于基坑(槽)或管

13、沟深度的1/2。如挖土深度超过5m时,应按专业性施工方案来确定。 3.4 土方开挖宜从上到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随时作成一定坡势,以利泄水。 3.4.l 在开挖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槽壁和边坡的状态。深度大于1.5m时,根据土质变化情况,应做好基坑(槽)或管沟的支撑准备,以防坍陷。 3.4.2 开挖基坑(槽)和管沟,不得挖至设计标高以下,如不能准确地挖至设计基底标高时,可在设计标高以上暂留一层土不挖,以便在抄平后,由人工挖出。 暂留土层:一般铲运机、推土机挖土时,为20cm左右;挖土机用反铲、正铲和拉铲挖土时,为30cm左右为宜。 3.4.3 在机械施工挖不到的土方,应配合人工随时进行挖掘,并用手推

14、车把土运到机械挖到的地方,以便及时用机械挖走。 3.5 修帮和清底。在距槽底设计标高50cm槽帮处,抄出水平线,钉上小木撅,然后用人工将暂留土层挖走。同时由两端轴线(中心线)引桩拉通线(用小线或铅丝),检查距槽边尺寸,确定槽宽标准,以此修整槽边。最后清除槽底土方。 3.5.1 槽底修理铲平后,进行质量检查验收。 3.5.2 开挖基坑(槽)的土方,在场地有条件堆放时,一定留足回填需用的好土;多余的土方,应一次运走,避免二次搬运。 3.6 雨、冬期施工: 3.6.1 土方开挖一般不宜在雨季进行,否则工作面不宜过大,应逐段、逐片分期完成。 3.6.2 雨期施工在开挖基坑(槽)或管沟时,应注意边坡稳定。必要时可适当放缓边坡坡度,或设置支撑。同时应在坑(槽)外侧围以土堤或开挖水沟,防止地面水流入。经常对边坡、支撑、土堤进行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 3.6.3 土方开挖不宜在冬期施工。如必须在冬期施工时,其施工方法应按冬施方案进行。 3.6.4 采用防止冻结法开挖土方时,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