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精品]西南大学荣昌校区的外部经济性研究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32767036 上传时间:2022-08-26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229.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设计精品]西南大学荣昌校区的外部经济性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毕业设计精品]西南大学荣昌校区的外部经济性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毕业设计精品]西南大学荣昌校区的外部经济性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毕业设计精品]西南大学荣昌校区的外部经济性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毕业设计精品]西南大学荣昌校区的外部经济性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精品]西南大学荣昌校区的外部经济性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精品]西南大学荣昌校区的外部经济性研究(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 目 大学荣昌校区的外部经济性研究 系 部 商贸系(部) 专 业 市场营销 年 级 学 号 姓 名 指 导 教 师 成 绩 2008年5月27日28目 录任务书1文献综述2开题报告8正文10摘要10引言10大学荣昌校区师生消费及学校投资的外部经济性11大学荣昌校区带来的畜牧产业聚集的外部经济性20大学荣昌校区外部经济引发校地合作23结束语25参考文献及附录25致谢30指导教师评阅表31交叉评阅表32答辩记录33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论文(设计)题目 大学荣昌校区的外部经济性研究 系别、专业 商贸系(部)、市场营销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姓名 开题日期 2007年

2、 12 月 15 日 论文(设计)的主要内容(技术指标)与要求:通过该毕业课题的研究,深入分析大学荣昌校区的外部经济性,探讨县域高校外部经济性的一般规律,为校地、校企合作提供理论和实证参考依据。要求采用调查研究、实证分析、统计分析等方法,通过对县域各个行业、高校师生、城市居民的访问调查,运用外部经济性分析理论、循环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依托实际调查手收集的详实数据和实例,进行大学荣昌校区外部经济性的研究。进 度 安 排2007.11-2007.12开题;2008.1-2008.3调查研究,手机资料,撰写论文初稿2008.4-200.5修改论文并定稿;2008.6答辩系(部)意见: 200

3、7年 月 日注:1、任务书由指导老师填写。 2、任务书必须在第七学期13周前下达给学生。文献综述外部经济性研究进展摘要:外部性问题已经涉及到社会经济的各个行业和层面,是一种重要的经济现象。本文以外部性理论发展历程为主线,从外部性概念的提出到外部性理论的发展,对国内外学者的外部性研究主要理论和成果进行了综述;并从学术界的研究角度、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三个方面对外部性理论研究做了简要的评价。关键词:外部性 外部经济 迄今为止,外部性问题经历了经济学家一百多年的讨论。在经济学理论的浩瀚海洋中,外部性理论已经涉及到人们社会经济活动的各个行业和层面。当我们问到政府为什么要干预微观经济发展的时候,知道传统市

4、场失灵理论常识的人都会肯定的告诉你,由于存在外部性问题。那么什么是外部性?到底外部性问题怎样呢?外部性理论发展怎样呢?对外部性理论研究进行综述,为县域高校的外部经济性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1外部性理论的发展历程外部性是经济学中的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重要概念,也是经常出现在我们身边的一种经济现象。它是人类行为对外部的一种非目标结果,而产生的这种结果或效应,有的是积极的,有的却是消极的,外部性的正与负方向是解决外部性问题的理论依据。1.1外部性概念的提出外部经济(external economies)概念是新古典经济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被称为是经济学文献中最难以捉摸的概念之一。它起源于英国“剑桥学派”

5、的创始人、新古典经济学的代表马歇尔(Marshall),当时他虽然还没有明确提出外部性这一概念,但在其1890年出版的经学原理中首次提出了“外部经济”的概念。他在书中写道:“我们可以把因任何一种货物的生产规模之扩大而发生的经济分为两类:第一是有赖于该产业的一般发达所形成的经济;第二种是有赖于某产业的具体企业自身资源、组织和经营效率的经济。我们可把前一类称作外部经济,将后一类称作内部经济(internal economies) 1。”马歇尔认为,外部经济往往能因许多性质相似的的小企业集中特定的地方而获得,在那里,生产工具、工艺、方法和技能以及企业组织的进步能得到迅速地研究和交流;辅助工业也相应产

6、生,提供特种服务;有专长的优良工人也可充分施展才干。但是,也有文献评价,马歇尔提出“外部经济”的目的是想要证明“看不见的手”这一经典理论具有瑕疵2。事实上,马歇尔当时还没有提及“外部不经济”即负的“外部性”。 但无论人们怎样评价马歇尔的贡献,“外部经济”这一概念的提出为后继经济学者提供了想象的空间。1.2外部性理论的发展在马歇尔的开创性研究之后,作为他的得意门徒,福利经济学创始人庇古(A.C.Pigo,1924)在其福利经济学中,通过引入“社会边际净生产”和“私人边际净生产”两个概念,深化了他的老师对外部性的认识,即当社会边际净生产和私人边际净生产两者之间存在差异时,就产生了“外部性”,而且在

7、“外部经济”概念的基础上扩充了“外部不经济”的概念和内容,将外部性问题的研究从外部因素对企业的影响效果转向了企业或居民对外部的影响效果,形成了静态外部经济理论的基本框架。庇古用灯塔、交通和污染等例子来说明经济活动中经常存在的对第三者的经济影响,即外部性。认为“当任何一种用途中资源的社会边际净生产价值较在任何其他用途中少时,全部满足的货币数量能将资源由社会边际净生产值较小的用途,转移于较大的用途而予以增加 3” 。换句话说,“负”的外部性的存在有可能导致市场失灵。因此,要依靠政府征税或补贴来解决经济活动中广泛存在的外部经济性问题。在庇古那里,市场并非万能,政府干预主义已经抬头,“庇古式税收”成为

8、用于消除经济活动中外部性、政府干预经济的有力措施。这也是时至今日,许多发展中国家允许企业排污而向其征收排污费的重要理论依据。对庇古的论点,不少经济学家提出了异议。如庇古曾经论述过的“道路拥挤”问题。他认为在两条道路中,质量好的道路之所以被过度利用,从而造成拥挤,其原因就是“外部不经济”,即每一个司机都不考虑道路的成本,此时使用优质道路所产生的个人边际净生产与社会边际净生产的差异将大于对较差道路的使用,因此人人争抢使用优质道路。对此,美国经济学家奈特(Knight,1924)进行了反驳,在其发表的社会成本解释中的错误一文中,他认为过渡拥挤虽然与“外部不经济”有关,但产生“外部不经济”的原因是对稀

9、缺资源缺乏产权界定,若将稀缺资源划定为私人所有,那么“外部不经济”将得以克服。他借用深海捕鱼的例子及坐标图(见图一)说明了其观点。当海洋资源不界定产权时,打捞者供给曲线(即平均成本曲线)为AC1(即不支付租金,免费使用海洋资源),由于海洋资源有限,因此打捞越来越困难,所以图2-1中的边际成本曲线是向上倾斜的,需求曲线为D,显然,此时的打捞量是Q1;当海洋资源归私人所有时,打捞者将为此支付一定租金,此时AC1将向上平移至AC2,此时的打捞量为Q2,Q1相对于Q2显然是过渡。在这里,奈特对“外部不经济”的认识不仅更能结合案例,而且指出了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是“产权”,这必然扩大了对“外部性”研究的视

10、野,也是后来解决“外部性”的对策之一即确定产权法的理论基础。图一 深海捕鱼的外部经济性与不经济性示意图Picture one the external economic and noneconomic for catching in seaDAC1CAC2CMC1MC2Q1Q2QP其后的鲍默尔(Baumol,1952)在对奈特等人的观点进行批评之前,也评论了马歇尔和庇古的外部经济理论,认为他们的研究是不充分的。鲍默尔在其福利经济及国家理论一书中写到:“应该注意,尽管马歇尔为正确分析这个问题奠定了基础,但他自己并没有发展成一个正当的论证” 。鲍默尔认为,庇古对马歇尔的学说虽然有所发展,但仍是肤浅

11、的。米德(Mead,1952)给出了这样一个表述“一种外部经济(或外部不经济)指的是这样一件事情:它使得一个或一些在作出直接或间接地导致这一事件的决定时根本没有参与的人,得到可察觉的利益或(蒙受可察觉的损失)” 5。他认为在对待外部性问题上要区分社会收益和每个企业所使用的生产要素情况,并且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征税、补贴或联合调整办法。米德对外部性的界定影响较大,很多学者对外部性的表述都没有能摆脱他的风格。布坎南和斯塔布尔宾(Buchanan and Stubblebine)在1962年发表的外部因素一文中联系帕累托最优原则来考察了外部影响问题,认为补偿也应当用这个原则来考察其福利后果。他们认为庇

12、古在论述这个问题时,只考虑产生外部影响的一方,而没有考虑受外部影响的另一方,因此提出“倒转配置”的论点,即受外部影响的一方倒转过来补偿产生外部影响的一方,使后者纠正外部不经济。在60年代之前,经济理论基本上是沿袭庇古的传统,认为在处理外部性过程中应该引入政府干预的力量,外部性生产者或被课税、惩罚或给予津贴,外部性受影响者则被补偿。这一传统被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科斯(Coase)于1960年发表的一篇重要论文社会成本问题所打破。科斯虽然对“外部性”没有进行界定,但他在“社会成本问题”中“交易成本”这一范畴的提出,对如何解决外部性问题提供了思路,形成了所谓的科斯定理:如果交易费用为零,无论权利如何界定

13、,都可以通过市场交易和自愿协商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如果交易费用不为零,制度安排与选择是重要的。科斯定理进一步巩固了经济自由主义的根基,进一步强化了“市场是美好的”这一经济理念。但是,科斯理论也存在很多局限,例如斯蒂格利茨在其1997版经济学一书中认为,科斯定理的应用范围十分有限。首先,交易费用为零的社会如同没有摩擦力的世界一样是不存在的。其次,当事人之间进行谈判的成本有时可能非常高,以至于无法交易,特别是交易涉及到参与者众多的时候,参与者之间存在的信息交流障碍、逐个谈判的高昂交易成本以及“搭便车”行为,将使谈判破裂。因此,政府干预是必须的,“庇古式税”可能更有效。尽管如此,科斯的研究可以说为外

14、部性理论的发展奠定了一块里程碑,其观点给近代的外部经济理论输入了新鲜的血液,在学术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许多学者对其文的解释和说明形成了一支庞大的新制度学派如我们熟悉的威廉姆森(Williamson)的交易成本学派、布坎南的公共选择学派、德姆塞茨(H.Demsetz)的产权学派等。关于外部经济理论的研究,还有不少西方学者的研究文献。在此不一一述及,作为经济学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外部性理论很早就受到我国经济学者的关注,相关的文献数量众多。如罗必良、王玉蓉(1994)对外部性矫正的评述;盛洪(1995)从博弈论的分析框架出发,认为制度创新是解决外部性问题、将外部效应内部化的主要的和有效的手段6;肖平、张敏新(1996)对外部经济的内涵作出的阐释7;胡继莲、陈惠英(1997)对我国农业发展中的外部效应现象作出的分析8;魏剑、黄少安(1998)用外部性理论对现有的一些法律作出的解释;白旭(1999)对外部性问题的理论分析史的一个较为全面的展示;过聚荣(2000)、向景(2001)从伦理经济的角度对外部性问题进行的探讨;沈满红、何灵巧(2002)对外部性问题的分类及其理论演化作出的一个简明扼要的回顾;以及其他许多围绕着外部效应的相关解决方式展开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