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田齐如何替代了姜齐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32758678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秋时田齐如何替代了姜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春秋时田齐如何替代了姜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春秋时田齐如何替代了姜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春秋时田齐如何替代了姜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春秋时田齐如何替代了姜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秋时田齐如何替代了姜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田氏代齊田氏代齊,指中國戰國初年齊國田氏取代姜姓成為齊侯的事件。前386年,周安王正式冊命田和為齊侯.前379年齊康公死,姜姓絕祀,姜姓齊國完全為田氏齊國取代。奔齊齊桓公十四年,陳國公族內亂,公子完為避禍奔逃至齊國。齊桓公欲封公子完為卿,公子完不受,只接受工正之職.陳公子完,媯姓,至齊國後以田為氏,為齊國田氏之祖。興起前4年,田完四世孫田桓子與鮑氏、欒氏、高氏合力消滅當國的慶氏.之後田氏、鮑氏滅欒、高二氏。田桓子對齊國公族凡公子、公孫之無祿者,私分之邑,對國人之貧均孤寡者,私與之粟,取得公族與國人的支持。齊景公時,公室腐敗。田桓子之子田乞(田僖子)用大斗借出、小斗回收,使齊之民歸之如流水,增加

2、了戶口與實力.是謂公棄其民,而歸於田氏。前49年,齊景公死,齊國公族國、高二氏立公子荼,田乞逐國、高二氏,另立公子陽生,自立為相.從此田氏掌握齊國國政。代齊前481年,田乞之子田恆(田常子)殺齊簡公與諸多公族,另立齊平公,進一步把持政權,又以修公行賞爭取民心。前39年,田成子四世孫田和廢齊康公。前86年,田和放逐齊康公于海上,自立為國君,同年為周安王冊命為齊侯。前39年,齊康公死,姜姓齊國絕祀。田氏仍以齊作為國號,史稱田齊。齐桓公 (田齐)田午(前00年前35年,44岁),战国人,生于齐康公五年,田氏代齐以后的第三位齐国国君,谥号为“齐桓公”,因与“春秋五霸之一的姜齐的齐桓公小白相同,故史称“

3、田齐桓公”或“齐桓公午”。田齐桓公本名田午,史载他“弑其君及孺子喜而为公”,意思是说他杀了齐废公田剡而自立。在位时曾创建稷下学宫,招揽天下贤士,聚徒讲学,著书立说。一时人才荟萃,彬彬大盛,齐宣王时规模达到鼎盛。相传名医扁鹊曾为他看病,在起病由轻到重衍变时连劝了三次,田午因为讳疾忌医而不听,后来扁鹊再来时,现其已病入膏肓,无法医疗;扁鹊只得转身而退,并连夜逃往秦国,不久田午就病发而去世了。(不过此事也有记载发生于“蔡桓公”身上,究竟是谁讳疾忌医还是两人都有类似的事情发生,目前仍无定论。) 陈完避乱逃亡齐国 公元前七七年五年春正月,甲戌、己丑,陳侯鲍卒,鲍弟杀太子免继位是为厉公,免之弟跃、林、杵臼

4、联外杀厉公,跃继位为利公,林继位为庄公,杵臼继位为宣公,宣公杀太子御寇欲立宠妃之子款.厉公之子敬仲完怕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便逃往齐国。 完避讥笑 改陈为田 当时齐国君是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知陈完为人正直,欲封他为卿,完谢收留之恩,而不敢承卿大夫之位。齐桓公见他言辞恳切,便命他为掌管器械制造的工正。完避难至齐,为免人世间讥笑改为田姓,在齐国居住下来. 乞辅阳生悼公倚重 陈完至五世孙田乞终于挤进了大臣行列,当了齐景公的大夫。景公病倒,命大臣国惠子、高昭子二人立小儿子荼(出身贫贱人品又差的宠妾芮姬所生之子)为太子,把其他的儿子赶出齐国.不久景公去世,太子荼继位,为晏孺子。景公还未安葬,群公子怕杀头

5、,纷纷出亡,阳生逃往鲁国,其他兄长逃往卫国。田乞假装与国惠子、高昭子亲近,乘机对二人说:“你二人拥立晏孺子得了不少好处,但其他大夫都人人自危,正打算举行叛乱.”又对其他大臣说:“高昭子这个人阴险毒辣,乘着他尚未发难之机,我们不如先下手为强。众人表示同意.田乞、鲍牧便与诸大臣拥兵入宫,攻打高昭子,高昭子约了国惠子发兵相拒,结果被打败,国惠子逃奔莒国(山东胶县东南),高昭子被杀。田乞派人到鲁国召回公子阳生,并藏匿在自己家中,然后对诸大夫说:“我刚得到些鱼豆之类的东西,不愿独享,请大夫们来会饮.”田乞把阳生装入袋中放在座位中央,等酒酣耳熟之际,打开袋子对众人说:“这个人就是我们齐国的新君!”众人认得

6、出是公子阳生,便伏地拜谒。鲍牧当时已醉,田乞对众人说:“我与鲍牧商量共立阳生为君。”鲍牧生气说:“我那里知道这件事,你忘了景公的遗嘱了吗?!”众人知此乃田乞一人的主意,都想反悔,可阳生对众人鞠躬说:“请诸位看着办,看我可以立就立为君,不可则作罢,不必同室操戈。”鲍牧恐怕惹祸,立即转变态度说:“都是景公之子,有何不可!众人于是拥阳生为君,是为齐悼公。悼公既立,派人把晏孺子迁到骀(今山东滕县东南)后将其杀死,并把其母驱逐出宫。田乞扶立悼公,功劳很大,因此得到了悼公的倚重,逐渐掌握了齐国的大权。 常盘为相执掌大权 田乞子田常任悼公子简公之相,是个大权在握的人物,他有计划有步骤地翦灭齐国卿族、鲍氏、晏

7、氏及公族中有实权的人物,最后连齐简公也被他拘禁于舒州。简公悔没有听御鞅之言,撤了田氏的权力,也不至于酿成今日之祸。田常听到此话后干脆把简公杀死,立他弟骜为君,是为齐平公,平公继位后,田常为相,执掌朝廷大权。平公为报援立之恩,割齐国安平(山东淄博东北)之地作为田氏的封邑。田常之子田盘为相时,又把田氏族人派到齐国各郡邑任大夫,这样一来,齐国从中央到地方的大权,都落田氏手中。 和篡自立 姜氏绝祀 田氏世代为齐国之相,到了田盘之孙田和任宰相时,干脆篡齐自立,是为齐太公.此时历史进入战国时期,周天子自身难保,无力过问这起篡国之事,其他诸侯也正忙于攻城掠地,扩张领土,不想为此得罪齐国,谁当齐国国君,和他们

8、的利益并无直接冲突,便承认既成事实。田和把齐康公放逐海上,不久死去,吕尚(姜姓)建立的齐国,从此绝祀。 威王称霸 涽王灭宋 齐国建都临淄(同东临淄县)。在西周东周,齐都是大国。前386年,世卿田和代姜为国君,齐更强盛。疆土南有泰山与楚、鲁、宋为邻;北有渤海,隔海与燕为邻;西有清河,与赵为邻;东滨大海。齐国富兵强,与秦远隔,不受秦兵威胁. 齐国从桓公午时代脱离了魏国的控制,并强迫一些诸侯向自己朝贡,齐国逐渐强大。继桓公午之后,太公之孙不再称公,自立为齐威王,他采纳邹忌的建议,听取国内各阶层人民的意见,进行政治改革。下令国中说:“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

9、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渐进;期年之后,虽欲进谏,无可得者”。齐国政治经过这样一番整顿后,有了很大起色.齐威王在整顿政治的同时,又改进吏治,赏赐“田野辟、民人给、官无留事”。整顿吏治的结果据说是“齐国震惧,人人不敢饰非,务尽其诚,齐国大治”。齐威王还扩大稷下学宫,稷下贤士多至七十二人。这些人都属于新兴士阶层,他们比较熟悉民间情况,因而有一套统治人民的办法,其见解和政策都比较切合时宜,对国家的富强能起相当的推动作用。同时这种养士风气,使各种学派,大体汇集在齐国,临淄成为战国时期的文化城。稷下先生不同于贵族卿相门下的食客,对文化还有可贵的贡献。齐威王又任用名将

10、田忌、田婴和著名军事家孙膑,所以能在马陵给予“天下莫强焉”的魏国以致命打击,从而成为诸侯的霸主。齐威王败魏于马陵后,也会诸侯,朝周天子,代替魏国而称霸。战国策赵策三:昔齐威王尝为仁义矣,率天下诸侯而朝周。周贫且微,诸侯莫朝,而齐独朝之。齐威王在他所造的铜器陈侯因次月敦铭文写道,他要“绍统高祖黄帝,侎(近)似桓、文,就是说他的最大愿望是继承黄帝(因为他是黄帝之后)的事业,最低目标也要继续春秋时齐桓公、晋文公的霸业。果然在马陵之战后,“三晋之王皆因田婴朝齐王于博望,盟而去”(史记田齐世家)。三晋之君都到齐国朝见齐威王,其余淮泗间小诸侯当然也来了。齐威王除接受诸侯朝见,还收取诸侯贡金,确实成为当时的

11、霸主。 齐湣王伐宋先后曾有几次,“三覆宋,宋遂举”(战国策燕策二),最后是在齐湣王十五年(前286年)灭掉宋国。 建被秦俘 齐国灭亡 据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载:田和于公元前3年始为诸侯,前357年田和之孙不再称公,自称为齐威王,也曾强盛过一段时期。传至威王玄孙齐王建时,秦始皇正扫灭六国,韩、赵、魏、楚、燕相继灭亡。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国大将王贲攻入齐国都城,齐王建被俘,齐国灭亡。田氏从篡齐至为秦所灭,共传八君,国祚绵延了183年,近两个世纪。 国亡改姓 轸荣复陈 岁月悠悠,历史无情。当年田姓祖先陈完为避难投齐时,改陈姓为田姓,过了几百年,田姓子孙又和陈完一样,因国破家亡而纷纷改姓

12、,其中一支改姓王,,还有两支在西汉初年也改姓王,意思是他们这些人曾经是天潢贵胄的后裔,这两支王姓后来便成为北海(今渤海湾一带)、陈留(河南开封东南陈留)两地王姓祖先。 齐王建的第三子田轸,在齐国尚未灭亡时便投奔到了楚国,凭着他的才干,居然当上了楚国宰相,被封为颍川侯,他在携家迁往颍川后,恢复了庐山真面貌,改称陈姓,从此齐国田建一支不再有田姓存在。古颍川城在今日河南长葛市老城北二十里处,这是陈姓又一重要发祥地,此地古属颍川郡,著名的太丘长陈寔就出生在这里的古桥乡陈固村。陈霸先家族及后来的江州义门都是从这里徒居外出的后代子孙。 附:陈完后人治齐重要事件时间 公元前386年 田和始为诸侯。元元前78年 威王因齐,公元前319年 齐宣王元年公元前342年宣王辟疆,公元前30年 齐涽王元年 公元前323年齐涽王逐,公元前83年齐襄王法章公元前264年 齐王建继位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齐国灭亡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