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宁阳高三语文下学期一轮复习模拟检测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32750832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宁阳高三语文下学期一轮复习模拟检测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山东宁阳高三语文下学期一轮复习模拟检测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山东宁阳高三语文下学期一轮复习模拟检测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山东宁阳高三语文下学期一轮复习模拟检测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山东宁阳高三语文下学期一轮复习模拟检测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宁阳高三语文下学期一轮复习模拟检测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宁阳高三语文下学期一轮复习模拟检测试题及答案(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年山东宁阳高三语文下学期一轮复习模拟检测试题及答案 2021年山东宁阳高三语文下学期一轮复习模拟检测试题及答案第I卷 阅读题 70分 一、当代文阅读(35分)(一)叙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我们这里所说的文化并不等于已经铸就的、一成不变的“文化的陈迹”,而是要在永不停息的时间长流中,不停以现代意识对过去的“文化既成之物”加以新的解释,给予新的含义。所以,文化应是一个不停发展、永远正在形成的“将成之物”。显然,先秦、汉魏、盛唐、宋明和我们今天对于中国文化全部会有不一样的见解,全部会用不一样时代当初的意识对之重新界定。毋庸置疑,在信息、交通空前发达的今

2、天,所谓现代意识不可能不被多种外来意识所渗透。实际上,任何文化全部是在她种文化的影响下发展成熟的,脱离历史和现实状态去“寻根”,寻求纯粹的本土文化就不可能也无益处。正如唐宋时期的人不可能排除印度文化影响,复归为先秦两汉时代的中国一样。所以我们用以和世界交流的,应该是经过现代意识诠释的、能为当代世界所了解并在和世界交流中不停改变和完善的中国文化。要交流,首先要有交流的工具,也就是要有能够相互沟通的话语。正如一根筷子在水中折射变形一样,当中国文化进入外国时,中国文化必定经过外国文化的过滤而发生变形,包含误读、过分诠释等;外国文化进入中国也一样如此。常听人说唯有中国人才能真正了解中国,言下之意似乎外

3、国人对中国的了解全全部不值一提。实际上,法国的伏尔泰、德国的莱布尼兹全部曾从中国文化中受到极大的启发,但她们所了解的中国文化只能经过传教士的折射,早已发生了变形;今天我们再来研究伏尔泰和莱布尼兹,却又能够为我们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来对自己的文化进行别样的了解。这么,就在各自的话语中完成了一个自由的文化对话。这里所用的话语既是自己的,又是在对方的文化中经过某种变形的。当然也还能够寻求其它路径,比如能够在两种话语之间有意识地寻求一个中介,处理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就能够是这么一个中介,如文学中的“死亡意识”“生态环境”“乌托邦现象”等,不一样文化体系的人对于这些不能不面正确共同问题,全部会依据她们不一

4、样的历史经验、生活方法和思维方法做出自己的回复。只有经过这么的对话,才能得到我们这一时代最圆满的解答。在这种寻求解答的平等对话中,新的话语就会逐步形成,这种新的话语既是过去的,也是当代的;既是世界的,也是民族的。在这种话语逐步形成的过程中,世界各民族就会达成相互的真诚了解。(摘编自乐黛云比较文学和比较文化十讲)1下列有关文中所说的“文化”和“中国文化”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文化并不是历史上已经形成而且固化了的一个“陈迹”,而是要伴随时代的发展,不停地用现代意识给予这种“陈迹”以新的解释和含义。B文化是一个不停发展、永远在形成之中的“将成之物”,因此先秦、汉魏时代的大家看到的中国文

5、化跟我们今天看到的并不相同。C唐宋时代的人不可能排除印度文化的影响,因此唐宋时代的文化也不可能再像先秦两汉文化一样属于纯粹的中国文化。D在信息、交通空前发达的今天,大家的意识中不可能没有外来的成份,我们用来跟世界交流的,正是经过这种意识诠释的中国文化。2下列有关文化交流的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A当中国文化进入外国时就会发生过滤和变形,当外国文化进入中国时也是这么,其表现形式有误读、过分诠释等。B只有既是属于自己文化的,又是在对方的文化中经过某种变形的话语,才是两种文化的交流中唯一能够相互沟通的话语。C在文化交流中,实际上并不需要外国人像中国人那样了解中国;不然,我们就难以对自己

6、的文化作出别样的了解。D处理不一样文化体系的人所共同面临的问题,比如文学中的“死亡意识”“生态环境”等,能够成为不一样文化之间交流的中介。3依据原文内容,下列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A伏尔泰、莱布尼兹利用已经折射了的中国文化,为中国人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可见有的时候中国人并不真正了解中国。B从文化交流和比较看,寻求纯粹的本土文化是既不可能也无益处的,所以,研究历史上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影响也是没有必须的。C对于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不一样文化体系的人会有不一样的回复,而平等的对话正是取得我们这一时代最圆满的解答的唯一路径。D从“相互沟通的话语”“各自的话语”等说法来看,文中所谓的“

7、话语”应该是指文化交流双方的立场看法、思想意识等。(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一粒剩饭的佛缘吕啸天梅城北山云峰寺新来了一位年轻的僧人了同。中午用餐的时候,了同对着一钵清淡的斋饭感到难以下咽,勉强吃了几口就回寮房睡觉去了。了同生在一个富裕之家,父亲是一位商人,因和生意伙伴反目成仇遭到算计,被告到官府,万贯家财一夜之间化为乌有。父母遭受如此打击一病不起。成了孤儿的了同走投无路,不得不皈依佛门,不过富家子弟的习性一时无法改变。当日用晚膳的时候,了同见到装进她僧钵里的竟是中午只吃了几口的剩饭,心里很生气,就责问负责膳食的师兄了容:“你把剩饭倒给我,是不是见我

8、是新来的,好欺侮”看着师弟没有因为浪费粮食感到羞耻,反而理直气壮的样子,了容也有了怒气:“这规矩是师傅定的,你若不满,你找师傅理论去啊。”了同闻言当下就朝方丈室跑去,不过只走了几步,想到师傅云源大师那威严的样子,心里不禁有些害怕,不得不回到斋堂,端起那大半钵剩饭硬着头皮吃了下去。吃那钵斋饭,了同用了半炷香的工夫,她认为这是自出娘胎二十年以来最难吃的一顿饭。第二天又到用膳的时候,了同端着一钵斋饭,勉强吃了二分之一,另二分之一不论怎样也吃不下了。不过僧人用餐要求一粒不剩全部吃完,整个斋堂不设放置剩饭剩菜的器皿。于是了同悄悄溜了出来,想把剩饭偷偷倒到门外的一条水沟里。“能吃的饭,怎能倒掉”了同听到身

9、后传来一声呐喊,回过头来一看,不由大惊失色,说话的竟是住持云源大师。“一粥一饭,普度天下苍生。一粥一饭,当视为万物之源。”跟在了同身后的住持云源大师手里托着一只空钵,一脸威严地对了同说:“把剩下的斋饭全倒进这个空钵之中。”了同不知师傅的用意,不过见到她一脸威严,不敢多问,只好把半钵饭倒进师傅手中的钵里。今后一连几天,每次见了同有吃不完的饭菜准备倒掉时,云源大师全部会让她把剩饭倒进一只空钵里。一晃过了30天,了同慢慢适应了寺庙里的生活,不过一直以为寺里的斋饭做得清淡寡味。这一天,她用完餐等到斋堂里只剩下师兄了容一人在打扫卫生,于是提出能不能把饭菜做得可口部分,还说道:“师兄,你不把饭菜做得好部分

10、,我还会继续剩饭的。”话音刚落,了容猛地把一张凳子狠狠地掇在地上,一脸涨红道:“你可知道,你每顿饭那些吃不完的饭菜倒进了师傅的钵里,就成了师傅的饭食。”了同一听吓得大惊失色,连声道:“不,不会的。”了容道:“自你上山30天来,师傅已经没有在斋堂挂过单,就以你的半钵剩饭为食。”罪过!了同感到惭愧难当,她来到师傅的禅房一下跪倒,请师傅宽恕她的不敬。云源大师威严的脸上有了笑容,扶起了同给她讲了一件往事。三十年前,出生于官宦之家的云源大师遭政敌陷害被朝廷灭族。她逃了出来,来到寺里。和了同最初出家的日子一样,她以为寺里的饭菜难以下咽,吃不完的就倒进水沟里。住持没有责罚她,暗中把倒掉的剩饭捞起来洗洁净后晒

11、成米粒装进一个坛子,半年间装满了一大坛。当年冬天,北山下起了五十年不遇的暴雪。进出山门的道路被封住了。寺庙里储存的粮食吃光了,包含住持在内的三个人面临着被饿死的威胁。住持把那坛米粒取了出来,天天取一把熬成米粥,就是凭着这坛米粒撑了十几天,使寺里三人免了一场灭顶之灾。“一花一世界,粒米藏乾坤。”云源大师长叹一声道,“饱食当念饥饿之窘,时时要惜一粥一饭。”了同一夜之间开悟,她辞别师傅,手托僧钵下山化缘。所到之处,只求施给剩饭。北山周围居民见她津津有味在吃剩饭,很是惊奇,部分浪费粮食的人心里也不免产生惭愧不安。一年以后,北山周围兴起了节俭惜粮的好风气。云源大师知道,很是快乐:“一粥一饭,来之不易。人

12、惜饭,饭惜人。心生惜心,万物有情。”(选自小小说月刊,有删改)4下列对作品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开篇写了同出生在富裕之家,父亲是一位商人,和以后写云源大师出生在官宦之家形成照应,在结构上暗联。B云源大师是一位佛法深厚的高僧,现有身教,又有言教,先自己以剩饭为食一月,后又用三十年前自己亲历的事感化了同。C小说末段利用佛家偈语,高度浓缩了对事物的价值思索,表示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和探索。D这篇小说以剩饭为线索,以小见大,经过讲述师徒两代出家人的生活小事,提倡大家要居安思危,节省粮食。5文章数次写云源大师“一脸威严”,最终说她“威严的脸上有了笑容”,云源大师为

13、何会有这么的改变(5分)_6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题目“一粒剩饭的佛缘”的了解。(6分)_(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周有光:步履不停追寻思想之光2021年1月14日,著名语言学家周有光先生在北京辞世。就在前一天,老先生刚刚度过了她112岁生日。“大约是上帝糊涂了,把我忘记了”。当生命终极刻度停在“112”时,周有光曾经说的那句经典“长寿感言”,为离别添了一丝和暖的意味一个思想有光的灵魂,最终被上帝想起了。上海圣约翰大学是周有光早年求学之处,有些人说,透过圣约翰的校训“Light And Truth”(光明和真理),似乎就能读懂周有光。历经世纪沧桑,周

14、有光身上葆有中国知识分子的高贵品格。圣约翰大学奠定了她治学的精神底色。在圣约翰大学,周有光攻读经济学,但她还广泛阅读了文学、世界史等各方面的书籍,受益颇深。学校要求学生天天读英文报,一位英国老师教导她们,天天看报要问自己:“今天消息哪一条最主要”“为何这条消息最主要”“这条消息的背景你知道不知道”向自我提问、独立思索,不知道就赶快去查阅百科全书,这成为她一生治学的方法和习惯,她也所以积攒了极其丰厚的知识贮备。以后,沈从文还开过玩笑,送她一个“周百科”的称号。这好像成为一个奇妙的隐喻。改革开放后,周有光担任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汉字版的三位编委之一,参加翻译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50岁前,致力于经济领

15、域,50岁后,事业骤然改弦易辙。1955年,新成立的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急需人才,周先生从上海调到北京。以前,她在上海复旦大学经济研究所教书。把她作为专才调入“文改会”,是因为她的“业余兴趣”。从20世纪20年代初,她就关注语言文字,认识到语言文字在社会发展、人类进步中的主要作用。她说,语言使人类别于禽兽,文字使文明别于野蛮,教育使优秀别于落后。进入全球化时代,她更是极力推进语文当代化,指出教育当代化是国家当代化的基础,语文当代化是教育当代化的前提。周有光参加制订汉语拼音方案,参加设计、推广汉语拼音体系,以后被公众誉为“汉语拼音之父”。而她本人极其谦逊,以为这么称呼不好,数次对他人说:“读过我书的人,决不会把那顶桂冠随便加在我头顶上。”周有光还预计了二十一世纪华语和华文的改变趋向:华语将在全世界华人中普遍推广;汉字将成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