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32734979 上传时间:2024-02-09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374.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某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某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某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某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版)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版)(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1 总则- 1 -1.1 编制目的- 1 -1.2 编制依据- 1 -1.3 适用范围- 1 -1.4 预案体系- 2 -1.5 工作原则- 3 -2 风险分析- 4 -2.1 区概况- 4 -2.2 主要危险因素与风险分析- 5 -3 组织体系与职责- 7 -3.1 组织体系- 7 -3.2 职责- 7 -3.3 应急支持与保障机构- 13 -3.4 应急队伍- 13 -3.5 生产经营单位- 13 -3.6 现场指挥部- 14 -4 预测和预警机制- 16 -4.1 预测预警信息支持系统- 16 -4.2 预警预防机制- 16 -4.3 预警- 17 -4.4 应急信息的报告与处置-

2、 19 -5 应急响应- 21 -5.1 响应分级- 21 -5.2 信息共享和处理- 23 -5.3 响应程序- 23 -6 后期处理- 28 -6.1 善后处置- 28 -6.2 社会救助和保险理赔- 28 -6.3 调查和总结- 28 -7 保障措施- 29 -7.1 信息与通信保障- 29 -7.2 队伍保障- 30 -7.3 运输保障- 31 -7.4 医疗卫生保障- 32 -7.5 物资保障- 33 -7.6 治安保障- 33 -7.7 资金保障- 33 -7.8 法制保障- 34 -8 宣传、培训和演练- 35 -8.1 宣传教育- 35 -8.2 培训- 35 -8.3 演练-

3、 36 -9 监督检查与奖惩- 36 -9.1 监督检查- 36 -9.2 奖励- 36 -9.3 责任追究- 37 -10 附则- 38 -10.1 术语和定义- 38 -10.2 预案备案- 38 -10.3 制订、解释与发布- 39 -10.4 维护与更新- 39 -10.5 实施- 39 -11 附件- 39 -11.1 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机构成员联系表- 40 -11.2 有关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组织/机构联系表- 42 -II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1 总则1.1 编制目的规范本行政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工作和应急响应程序,有效防控生产安全事故风险,科学应对和处置生产安全事故,最大程

4、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社会经济稳定。1.2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单位制定和修订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框架指南国务院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分级标准(试行)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省安全生产条例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市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市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1.3 适用范围本预案是区生产安全事故的总体预案,用以指导和规范本行政区内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预防控制、应急处置、抢险救援和灾后恢复等应急行动,适用于辖区下列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1、造成3人以

5、下死亡或失踪,或危及10人以下生命安全,或造成10人以下中毒或重伤,或需要紧急转移安置1万人以下,或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下的一般生产安全事故。2、超出镇(街道办、工业园区)应急处置能力,或跨镇(街道办、工业园区),或涉及多行业领域的生产安全事故。3、需要由区政府(区安委会)组织处置的生产安全事故。1.4 预案体系本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体系由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即本预案)、区直部门(机构)专项应急预案、镇(街道办、工业园区)应急预案及本区内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组成。1.4.1 区应急预案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是本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是本区应对各类生产安全事故

6、的统领性文件,由区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并发布实施。1.4.2 镇(街道办、工业园区)应急预案区所属镇(街道办、工业园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由镇(街道办、工业园区)依照相关规定和本预案,结合本地生产安全事故风险因素和安全生产工作实际组织编制并发布实施。1.4.3区直部门(机构)专项应急预案区直有关部门(机构)专项应急预案由区安委会有关成员单位依照相关规定,根据本部门安全生产职责和所涉及行业领域的生产安全事故风险等情况组织编制并按有关规定发布实施。1.4.4 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由各本区范围内的企业单位依据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及

7、有关规定组织编制并发布实施。1.4.5 镇(街道办、工业园区)应急预案、区直部门(机构)专项应急预案、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应与本预案相衔接。1.5 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程度地减少事故及其危害作为应急工作的首要任务,充分发挥专业应急队伍的骨干作用和人民群众的主力军作用,倡导群众自救与专业救援相结合。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区安委会的组织协调下,镇(街道办、工业园区)、区直有关部门(机构)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有关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工作;生产经营单位要切实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健全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机制。3、条块

8、结合,属地为主。坚持条块结合、属地为主,依法履职、全力应对。事发单位作为第一响应者,要快速反应,先期处置。4、依靠科学,依法规范。积极采用先进的应急处置和救援装备与技术,努力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充分发挥应急技术专家的作用,实行科学民主决策;依法规范应急工作,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5、预防为主,平战结合。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坚持事故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做好预防、预测、预警、预报和常态下的风险评估、物资储备、队伍建设、装备完善、培训演练等工作。2 风险分析2.1 区概况区位于关中盆地渭北旱塬中部,地处陕甘宁盆地南缘新华夏系一级沉降带。境内山峦纵横,沟壑相

9、间,梁峁交错,丘陵台塬广布,平均海拔1097米,总面积628平方公里,总人口约23万,辖5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107个行政村23个社区和2个工业园区。印台矿产资源丰富,工矿商贸企业门类齐全,涉及煤炭、建材和机械、轻工、商贸等国民经济多行业领域。现有地方煤矿11家,年产能405万吨;非煤矿山生产企业11户;电解铝工业年产能5万吨;建筑施工业发达;城镇燃气应用广泛,加油(气)等新能源站点遍布城乡且成发展态势。途径本区的石油天然气长输管线5条;烟花爆竹零售网点28处;规模以上企业30多家。印台是北往陕北内蒙,西北连接甘肃宁夏的“襟喉”。境内公路交通发达,全区公路里程约900公里。铜黄高速、210国道、

10、305省道穿区而过,县乡公路密布,过境客货流量甚大。2.2 主要危险因素与风险分析2.2.1 煤矿受煤炭赋存地质条件复杂、生产企业技术装备偏低、员工素质能力和安全管理水平薄弱等因素制约,煤矿为本区生产安全事故多发易发行业。事故类型以透水、火灾、冒顶片帮、机电运输伤害和瓦斯类等事故居多,为全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2.2.2 非煤矿山本区非煤矿山露天采场因地质条件复杂,从业人员安全技术知识与管理能力较低、矿山装备水平差等原因,事故风险较高。其潜在危险有害因素和事故类型主要有:意外爆炸、触电、坍塌、滑坡、物体打击、高处坠落、车辆及机械伤害等。2.2.3 危险化学品与烟花爆竹本区目前无危险化学品重

11、大危险源。本区所涉危险化学品事故风险主要表现在有关企业的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和废弃等环节与过程中,其危险有害因素分布广、管控难度大,事故类型主要有:泄漏、灼伤、火灾、爆炸、中毒等。烟花爆竹是火药的一种类型,具有火药燃烧爆炸的特点,其点火能量低,燃烧速率快、表面积大,对热电、光、冲击波、摩擦和撞击等外界作用敏感,继而产生燃烧或爆炸并可迅速形成爆轰,经营门店不具备基本安全条件,对火源管控不严格,超量存放或场所与周边安全距离不足、布点不合理等均可引发事故。2.2.4 道路交通本区公路通车里程约900公里,其中过境高速公路1条、国、省道各1条,乡村道路遍布城乡,境内G210国道、S305线纵穿全区,

12、加之地形地貌复杂,公路弯多坡陡,纵横平交路口多,运输量大,交通类事故较为多发。2.2.5 公众聚集场所近年,本区第三产业发展迅速,物流、服务业遍及城乡,商场、宾馆、酒店、车站、旅游景点及休闲娱乐等公众聚集场所普遍存在可燃物料,加之普遍存在防火间距不足、通道不畅、消防设施器材配备缺陷等隐患,极易因管理不善导致火灾、踩踏等事故发生。2.2.6 自然灾害气象、地质灾害事故及其波及地带可能危及矿山、电力、水利设施、建筑施工、交通运输等安全,引发水淹、垮坝、交通、建筑物垮塌、物体打击及火灾、爆炸和危险化学品泄漏等事故。2.2.7 工业企业伴随区域经济的发展,本区中小工业企业日渐增多,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

13、范围随之增加。特别是工业炉窑、煤气站和城镇燃气应用范围的扩大,有限空间、粉尘场所、特种设备设施等高危险作业频次提高,发生火灾爆炸、燃气泄漏、设备伤害、中毒窒息和职业卫生等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风险进一步加大。2.2.8 其它本区现有水利设施、旅游景点、特种设备、城镇燃气、农业机械等场所和设施均有诸多危险有害因素,存在发生各类生产经营安全事故的风险。3 组织体系与职责3.1 组织体系本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组织体系由区政府、区直有关部门(机构)、所属镇(街道办、工业园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领导机构、区综合协调指挥机构,专业协调指挥机构、应急支持与保障部门、应急救援队伍、生产经营单位组成。3.2 职责3.2

14、.1 领导机构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区安委会为全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领导机构,负责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全面工作。其主要职责是:全面负责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决定启动本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和报请启动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统一指挥、协调和动员镇(街道办、工业园区)、区直有关部门(机构)以及社会机构参与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统一规划和调配全区应急资源;商请驻地武警部队和请求有关上级应急机构实施应急增援。3.2.2 综合协调指挥机构区安委会办公室为全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综合协调指挥机构,负责区安委会领导的应急管理与处置日常工作。其主要职责是:指导协调全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管理

15、、应急处置日常工作;研判生产安全事故信息,预测事故灾难及其发展变化趋势,及时向区安委会提出全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决策建议;研究制订本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措施;落实上级应急指令,负责全区生产安全事故的综合协调与指挥;召集区应急工作相关会议等。3.2.3 专业协调指挥机构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区直有关部门(机构)为其所涉及行业领域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专业协调指挥机构。在区应急领导机构和综合协调指挥机构的统一领导和协调指挥下履行应急职责。其主要职责是:1、区委宣传部负责组织协调有关新闻单位做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的新闻报道和信息发布工作,把握舆论导向,引导新闻媒体客观、真实报道生产安全事故及其应急处置情况。2、区监察局监督监察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管理与应急处置工作的落实;参与事故查处;按规定实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责任追究。3、区安监局(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负责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综合协调与监管;督促检查区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