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项目节能评估报告表

举报
资源描述
污水处理厂节能评估报告表 项目名称 **污水处理厂 建设单位 ****镇人民政府 法人代表 *** 联系人 *** 通讯地址 *** (自治区、直辖市) **** 市(县) 联系电话 传真 -- 邮政编码 建设地点 ***镇 项目投资管理类别 审批 核准□ 备案□ 项目所属行业 污水处理及其再生利用 建设性质 新建 改建□ 扩建□ 项目总投资 **万元 工程建设内容及规模 1、主要建设内容 本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污水收集管网、水处理设施、净化水输送设施及相关配套辅助工程。 (1)污水收集管网 本项目建设自各出水点至水处理点的污水收集管网及污水输水管网。 (2)水处理设施 本项目水处理设施包括水处理设备及相关构筑物。 本项目水处理设施主要包括粗格栅及提升泵、细格栅及沉砂池、调节池/二级提升泵房、A2/O生化池、纤维转盘滤池、消毒渠、清水池及送水泵房、加药间及药库、污泥脱水系统等。 本项目建构筑物主要包括粗格栅渠道、提升泵房、细格栅渠道、沉砂池、调节池、一级提升泵房、 A2/O生化池、纤维转盘滤池、消毒渠、清水池、污泥浓缩池等。 (3)净化水输送设施 本项目净化水输送设施主要为供水泵房及供水管网。供水泵房内设检修吊车,供水泵选用罐式充水离心泵;并建设与之配套的供水管网。 (4)配套辅助设施 本项目配套辅助设施主要包括总图运输、供配电、给排水、消防、暖通空调、检化验、机修等,以及办公室、卫生间等生活设施。 2、建设规模 项目建成后将实现日处理污水1.2万吨。 项目主要耗能品种及耗能量 项目耗能品种及耗能量详见下表。 能源消耗一览表 名称 消耗量 折标系数 折标(tce) 新鲜水(万t/a) 0.71 0.0857tce/万吨 0.06 电力(万KWh/a) 214.77 1.229 tce/万千瓦时 263.95 合计 264.01 注:本项目压缩空气以空压机电耗计入总能耗 折标系数按《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 2589-2008。 节 能 评 估 依 据 相关法律、法规等 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2、《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 3、《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 4、《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资源节约活动的通知》(国办发(2004)3O号) 5、《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2007年) 6、《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8、《江苏省节约能源条例》 9、《江苏省政府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意见》(苏政发[2006]152号); 1 0、《省政府关于印发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苏政发[2006]60号); 1 1、《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苏政发[2007]63号); 1 2、《江苏省建筑节能管理办法》(江苏人民政府令第59号) 1 3、《中国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政策大纲》国家发改委公告2010年第14号 1 4、《国家鼓励发展的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技术》国家发改委公告2005年第65号 1 5、《江苏省资源综合利用认定实施细则》苏经贸环资[2007]270号 行业与区域规划、行业准入与产业政策 行业与区域规划、行业准入与产业政策等 1、《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3、《江苏省工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相关标准与规范等 1、建筑节能标准和规范 《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 50555—2010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2009年修改版)》GB50015—2003 《建筑中水设计规范》GB 50336—2002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 67—2006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2001 《室外作业场地照明设计标准》GB50582—2010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 0034—2004 《江苏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建科[2010]131号 2、节能管理与设计的标准和规范 《能源管理体系要求》GB/T 23331-2009 《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 《节约用电管理办法》(国经贸资源[2000]1256号) 《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GB/T15587—2008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l7167—2006) 3、节能分析评价标准和规范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2589—2008 《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GB/T3485-l998 《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GB/T13234-2009 《节电措施经济效益计算与评价》GB/T13471-1992 4、终端用能设备节能标准 《节能产品评价导则》GB/T15320-2001 《用能设备能量测试导则》GB/T 6422—2009 《用能产品能效指标编制通则》GB/T 24489—2009 5、项目申请报告及业主提供的其他资料 能 源 供 应 情 况 分 析 评 估 项 目 用 能 情 况 分 析 评 估 项目建设地概况及能源消费情况 1、项目建设地概况 (1)自然环境条件 ①地形、地貌及地质情况 铜山地处苏鲁豫皖交界中心,大地构造上属于华北断块区的南部,在地震区划上则属于大华北地震区的南缘。徐州的地质条件及地质构造不太复杂,地震活动的频率和强度均较低。 项目区域范围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夏热多雨,冬寒干燥,降雨多集中夏季,往往形成春旱、夏涝、秋旱。 ②水文 铜山区境内主要河流有京杭大运河、废黄河、郑集河等。区内除微山湖之外,山间和山前水库众多。地下水主要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碳酸盐岩类岩溶水,分布面积大,水资源较为丰富。 (2)交通条件 铜山区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和淮海经济区中心,居江苏省“三大都市圈”之一的徐州市都市圈核心,环抱徐州市区,具有典型的城郊型经济特点。 公路:铜山的高速公路和国道网络密度在全国县级单位中是一流的,境内现有高速公路4条:霍连、京福、京沪、徐宿宁,高速公路出入口8个。国道4条:104、206、310、311。 铁路:徐州是全国铁路枢纽之一,徐州火车站是全国第二大铁路列车编组站,京沪、陇海两大铁路干线在铜山境内交汇,26条铁路专用线纵横交织,京沪高速铁路即将建成通车。 内陆水运:京杭大运河斜贯县域东西,货运码头55个,15条航线最大通航能力达1000吨级。 ③市政工程配套条件 徐州市利国镇工业集聚区,地理位置较为优越。区内供电、供排水等市政配套设施齐备。拟建工程可根据需要向有关部门申请办理使用手续,将上述设施的管道(线)引至拟建场地内,所需条件即有保障。 2、能源消费情况 江苏省2009年单位GDP能耗为0.761吨标煤/万元,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为1.107吨标煤/万元,单位GDP电耗为1064.25千瓦时/万元。 徐州市2009年单位GDP能耗为1.164吨标煤/万元,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为1.804吨标煤/万元,单位GDP电耗为960.32千瓦时/万元。 铜山区2009年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为2.255吨标煤/万元,单位GDP电耗为1079.05千瓦时/万元。 由《徐州统计年鉴(2010)》可知,2009年度徐州市工业共计消费3374.89万吨标准煤,其中:原煤3488.7万吨,汽油柴油85572吨、工业用电量189.99亿千瓦时。 项目所在地能源资源供应条件 本项目能源供应有保障,各种能源供应状况简述如下: 1、供水 铜山区境内主要河流有京杭大运河、废黄河、郑集河等。区内除微山湖,山间和山前水库众多。地下水主要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碳酸盐岩类岩溶水,分布面积大,水资源较为丰富。 本项目供水由铜山区市政管网提供,完全可保障供应。 2、供电 根据资料显示,徐州地区2010年末总装机容量9 04万kw,发电448.41亿KWh,2010年徐州地区最高用电负荷439.7万kw,全社会用电量246亿千瓦时,其中,铜山区全社会用电量35.05亿千瓦时。铜山区境内有徐州发电厂、华鑫发电厂、彭城发电厂等大型火力发电厂,总装机容量达438万千瓦,电力供应充足。铜山区的电力供应优势将会更加明显,完全可保障本项目用电。 3、压缩空气供应 本项目压缩空气由企业自备空压机提供,可保证本项目使用。 项目对当地能源消费的影响 本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实现日处理污水1.2万吨。年消耗电力214.77万KWh,新鲜水0.71万吨,项目综合能耗为 264.01吨标准煤。 本项目能耗及其占徐州市总能耗及徐州地区能源供应总量的比重均很小。同时,随着各种能源供应能力的进一步提升,该项目达产以后的用能在当地的占比将进一步减小,不会对当地的能源消费产生大的影响。 工艺流程与技术方案对能源消费的影响 1、工艺选择 水处理工艺流程的选择是工程建设成败的关键,处理工艺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水处理系统的处理效果、处理出水水质、运行稳定性、建设投资、运行成本等。因此,必须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慎重选择,拟采用A2/O+化学除磷+微絮凝过滤+紫外消毒处理工艺,以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和经济效益。 本项目进水和回用水水质,详见下表。 进、出水水质控制指标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进水 出水 1 BOD5 mg/L ≤120 ≤10 2 COD mg/L ≤300 ≤50 3 SS mg/L ≤160 ≤10 4 NH3-N mg/L ≤30 ≤5(8) 5 TN mg/L ≤40 ≤15 6 TP mg/L ≤3.0 ≤0.5 7 PH 6 ~ 9 6 ~ 9 8 粪大肠杆菌 (个/升) ≤1000 2、处理能力确定 根据项目建议书,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确定为1.2万吨。 3、 工艺流程简述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