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CSI与各类型存储方案综合评比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32652587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iSCSI与各类型存储方案综合评比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iSCSI与各类型存储方案综合评比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iSCSI与各类型存储方案综合评比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iSCSI与各类型存储方案综合评比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iSCSI与各类型存储方案综合评比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SCSI与各类型存储方案综合评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SCSI与各类型存储方案综合评比(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SCSI、SAN及NAS大比拼一般来说,企业在面临iSCSI SAN存储解决方案时,多半喜欢拿FC SAN及 NAS与其做一番比较。在此先就FC 与iSCSI做一比较,基本两者同属走Block协议的SAN架构,只不过前者透过光纤,后者藉由优 劣IP好传输数据罢了,而两者在管理及应用上也大同小异,其间只不过坏的差异。至于 SAN 与 NAS 的差异而言, 笔者走访了许多iSCSI 厂商,大部分厂商对于此比较,多半都面露疑惑不解的表情, 他们认为SAN 与 NAS 是完全不同架构的存储方案,前者支持Block协议,后者则支持File 协议,所以拿两个完全不同协议及架构的标准相比,是不太适宜的。如

2、果硬要从中做个区别的话,精业公司产品技术处存储产品整合服务部产品经理邱显进倒提出了一个简显易懂的区别方法,那就是 SAN 的精髓在于分享存储配备 ( Sharing Storages);NAS 则在于分享数据(Sharing Data)。总而言之, NAS 与 SAN 因为架构及应用领域的不同,所以不会相互取代,而会共存于企业存储网络之中。整理,以iSCSI FC 供读NAS者参考:道接口技术: iSCSI 和 NAS(Fibre一样透过 IP 网络来传输数据, FC 则不一样,数据是透过光纤Channel)来传递通。数据传输方式:同为SAN的iSCSI及 FC 都采用Block协议方式,而N

3、AS则采用File协议。传输速度:就目前的传输速度而言是FC(2Gb )最快、 iSCSI(1Gb)次之, NAS 居末。基本上, FC 及 iSCSI 的 Block Protocol 会比 NAS 的 File Protocol 来得快,这是因为在操作系统的管理上,前者是一个“本地磁盘 ”,后者则会以 “网络磁盘 ”的名义显示。所以在大量数据的传输上,iSCSI绝对会比NAS快得多。资 源 共 享 : i S C S I和N A S共 享 的 是存 储 资 源 , N A S共 享 的 是 数 据 。管理门坎: iSCSI 和 NAS 都采用 IP 网络的现有成熟架构。所以可延用既有成熟的

4、网络管理机制,不论是建置、管理或维护上,都非常方便及容易。而FC 则完全独立于一般网络系统架构,所以需由FC供货商分别提供专属管理工具软件。管理架构: 透过网络交换机, iSCSI 及 FC 可有效集中控管多台主机对存储资源的存取及利用,善用资源的调配及分享,同时速度上也快于网络磁盘的NAS。成本:比起 FC 而言,以太网络是个十分成熟的架构,而熟悉的人才甚多,所以同样采用IP 网络架构的iSCSI 及 NAS ,建置成本低廉、管理容易而维护方便。至于与FC 在建置成本上的进一步比较,可见表1。传输距离:原则上,三者都支持长距离的数据传输。FC 的理论值可达100 公里。透过IP网络的 NAS

5、 及 iSCSI 理论上都没有距离上的限制,但NAS 适合长距小档案的传输,iSCSI 则可以进行长距大量资料的传递。系统支持:相较起来,iSCSI 仍然比较少。 FC 主要是由适配卡供货商提供驱动程序和简单的管理程序。(二) iSCSI 与各类型存储方案综合评比与 Fiber Channel(以下简称 FC)一样, iSCSI 也属于 SAN 大家庭中的一员,它的问世显然是冲着 FC SAN 的缺点而来的。长久以来, FC 几乎成了 SAN 的代名词,但由于相关软硬件的建置成本偏高、 管理技术及门坎也较高, 所以几乎只有中大型企业才有能力做这方面的建置与规划,中小企业限于自身规模,也只有望洋

6、兴叹、徒呼负负的份。无传输距离限制、建置管理成本低是最大特点iSCSI 最重要的就是能在成本上提出大幅改善的方案,也因此打破了SAN 为中大型企业禁脔的藩篱,让中小企业也能享受到 SAN 所带来的好处及便利。 到底是哪些优良特质, 让 iSCSI 成为目前存储业界最热门的话题呢?以下即为读者做一番简赅的归纳及分析:建置成本低廉:不论是适配卡、 交换机或缆线的建置,配卡部分,只要 Host 端主机本身内建的一般网络卡或网络芯片,iSCSI 都比 FC 便宜许多。其中适搭配免费下载的iSCSI Initiator驱动程序即可,所以在适配卡方面可以达到完全免费的境界。管理门坎及维护成本更低:一般来说

7、,FC SAN 多半需要特定的工具软件来操作管理,所以需要对人员进行一定时间的教育训练,而且费用不低。但由于 iSCSI 乃透过 IP 网络来传输数据及分配 存储资源,所以只要使用网络现有的管理功能即可,相较起来,的确可以省下大笔管理人力及训练成本。节省存储资源、做好集中管理:由于 iSCSI 与 FC 同样支持区块协议( Block Protocol )的数据存取模式,所以比采用档案协议( File Protocol )的 NAS ,更能透过集中管理的方式,有效避免存储资源的浪费,进而节省不必要支出。没有距离的限制:由于 iSCSI 是透过无远弗届的 IP 网络来传输数据,所以理论上,传输距

8、离也可达到无限制的境界,这对于异地数据的传输及备援等应用相当有帮助。传输速度够快: 拜 GbE 以太网络之赐, 理论上, iSCSI 的速度可达1Gb,虽然速度仍比不上 FC SAN 的 2Gb,但效能上已超越大部分的NAS 。更重要的是,一旦下世代的10Gb 以太网络普及的时候, iSCSI 就可能以 10Gb 的高速狂飙,甚至比FC SAN 的下世代版本 4Gb 还要快。人才较多:随着因特网的日益兴盛,造就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TCP/IP 网络人才,比起门坎较高的FC SAN 来说,这对于专走IP 网络 Base 的 iSCSI 而言,可说是一大利多。数据碰撞及支持性低等问题成为推展阻力

9、天底下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的缺点,以下就让我们一起分析看看虽然 iSCSI 的优点不少, 而且十分抢眼, 但仍有许多待解决iSCSI 到底有哪些缺陷:1. 扰人的噪声碰撞问题:由于 iSCSI 走的是 IP 网络,其中当然充斥着来自全球各地的庞大数据及噪声,所以碰撞情形也就在所难免了,如此一来,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就很容易导致延迟的情形发生,大大影响了传输的效能,甚至数据的正确性。针对这类问题,不少厂商专研解决之道,其中像是乔鼎信息( Promise)即宣称,该产品提供的 Data Digest 功能,可有效解决噪声问题。2. 仍有改进空间的效能瓶颈:这方面可分成下列几项来讨论。(1) 传输频

10、宽问题:前文已提到,目前的1Gb 频宽,尚不及 FC 的 2Gb,这方面待要等到10Gb 以太网络普及之后,才有可能赶上。但就目前企业的网络状况来看,GbE 以太网络的普及率都有待加强了,所以10Gb 何时来临,还是未定之数。(2) 流量控制问题:这方面也没有FC 来得好。(3) I/O 端的速度限制: Brocade 指出在 Host 主机及 Target 存储设备两处的 I/O 端速度一直提振不上来,所以即使 10Gb 以太网络真的普及, I/O 端的速度瓶颈仍然会拖跨这个传输效能。量的(4) 软件 iSCSI Initiator 效能不彰:其乃透过软件仿真来执行SCSI 指令,所以会耗费掉大CPU 资源,造成整体效能的低落。这个问题虽然可以透过安装频率较高的CPU 来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