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推动中国工业转型升级的新动力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32629188 上传时间:2024-01-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互联网+:推动中国工业转型升级的新动力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互联网+:推动中国工业转型升级的新动力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互联网+:推动中国工业转型升级的新动力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互联网+:推动中国工业转型升级的新动力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互联网+:推动中国工业转型升级的新动力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互联网+:推动中国工业转型升级的新动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互联网+:推动中国工业转型升级的新动力(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互联网+:推动中国工业转型升级的新动力当前,互联网与工业融合进一步深化,正加速向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等流程渗透,实现设备、物料、产品和人的相互衔接,重构工业企业的产业价值链和生态环境,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在我国进入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互联网与工业融合正在显示不可估量的巨大潜力,借助我国是工业大国和网络大国的基础优势,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加快传统工业提档升级和模式变革,是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制造强国的重要途径。一、经济新常态下的萌发的“互联网+”我国经济正处于新旧动力相互交织、结构转换的过程中,支撑经济发展的生产要素成本不断攀升,资源环境约束趋紧,人口红利逐步消失,以投资为

2、基础的增长方式难以为继,稳增长、调结构、拉内需难度加大,中国经济迫切需要转型升级,改变过去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的老路,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创新之路。因此,加快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实现新的观念变革和科技突破,发现新的经济增长点,对于我国抓住战略发展机遇,在世界经济新一轮增长和未来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至关重要。新常态下,作为最具创新能力的行业,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无疑为其他行业发展的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成为引领经济提质增效的强大动力。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既提出了制定了“互联网+”的行动计划,力图希望用互联网创新思维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同时,又提出了“中国制造2

3、025”的战略,目标是实现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这无疑为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就是要用互联网改造传统制造业,促进互联网的新思维、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与工业发展融合创新,激发传统工业的发展活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二、互联网+是推动我国工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一)互联网+推动了传统工业的转型升级,促进高端跃升和效率提升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使互联网创新思维和技术加速在产业发展中的应用,为中国制造业从同质化、低附加值、产业链低端结构转向高质量、高附加值的产业链高端结构演进提供了新机遇。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推动传统装备和产品生产制造向智能化转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家居产品、智能汽

4、车、智能穿戴、服务机器人等智能终端产业体系和生态系统逐渐形成。基于互联网的人机智能交互、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工业控制体系统等智能制造生产装备、智能化生产线以及智能核心装置应用技术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形成了持续推进企业技术改造的机制,优化制造业企业的技术结构。互联网改变了工业企业对市场信息的利用方式,可以快速及时响应市场需求,实现生产与消费需求的有效对接,定制化、个性化和小量化生产成为发展趋势。互联网向传统制造业广泛渗透、交叉融合,将进一步整合优化制造业全产业链和全价值链,加快制造业企业跨地区、跨领域的协作和产业集群升级,促进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优化制造业发展布局。(二)互联网+重塑制造业形态,

5、加快制造业的智能化、网络化和数字化进程互联网与工业的深度融合,可以整合优化资源配置、节省交易成本、加速传统生产方式变革,推动制造业智能化、网络化和数字化转型级。互联网促进了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联通,生产者能够充分掌握产品市场需求、原材料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信息,动态调整资源状况,驱动了生产资源的高效配置。工业互联网促进了工业生产方式的革新,实现了物料、产品、设备之间的信息交互,柔性制造单元、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和智能制造系统出现,推动了工业生产方式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工业云平台实现了工业生产资源的高效整合和优化配置,增强了产业协同创新能力,成为制造业企业的供需平台、重构平台和创新定制平台。工业大

6、数据改变了制造业企业的运作模式,大数据将贯穿于研发、设计、生产、营销、售后以及设备维护的全过程,从而实现髙效沟通、协作与控制,达到优化产品价值链的目的。3D打印成为塑造制造业新形态的重要因子,产品迭代速度加快,模块化、数字化制造模式成为产品生产的新方式。(三)互联网+促进制造与服务协同发展,推动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互联网+正在成为推动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助推器。当前,互联网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互联网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制造业由单纯的产品生产制造向服务化制造转型进入加速发展新阶段。工业企业借助工业互联网可以实现远程在线监测和运维、实时采集产品、设备运行数据并进行分析,从而大大降低企

7、业运行成本,提高企业运行效率。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推动部分制造业企业增加服务环节投入,发展个性化定制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网络精准营销和在线支持服务等。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推动了制造业企业通过业务流程再造,实现了由主要提供产品制造向提供产品、工业设计咨询、开发集成、运行维护等社会化、专业化服务转变,延伸了制造业企业服务链条。(四)互联网+催生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出现,实现产业链强力升级和价值创造近年来,互联网从传统的电子商务、营销贸易向研发设计、产品生产、装备制造等领域全面渗透和融合,出现了众多新业态和新模式。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的应用和创新日益活跃,推动了传统制造业在产品的研发、生产、流

8、通等各个环节都发生了众多变化,资源共享平台、工业设计、远程诊断、系统流程服务、设备生命周期管理等制造业新业态迅速发展。生产制造模式不断创新,基于互联网的按需制造、柔性制造、数据制造、网络制造、云制造、绿色制造、众筹生产等新型生产模式成为发展趋势。工业研发模式新形式出现,创新载体由单个企业向跨领域多主体的协同创新网络转变,形成了基于互联网的工业众包、众设等工业众创空间。工业营销模式不断创新,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个性化营销、精准营销、创造需求等新型营销模式成为潮流。通过互联网跨越企业边界,重塑供需关系,提升个性化体验的服务模式出现。三、下一步的打算(一)持续推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工作在前期两化融合贯

9、标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推动两化融合贯标工作。一是完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加快制定面向重点行业和细分领域的应用规范,推进国际标准化工作。二是继续组织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工作,引导企业建立起适应互联网发展环境的管理机制。三是推进两化融合贯标工作与与智能制造、技术改造、互联网+相结合,探索完善管理体系标准引领两化深度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四是结合前期贯标工作的评定结果,遴选一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示范企业,总结提炼成功经验和范例,发挥贯标成果的试点示范效应。五是加强政府引导、市场对接、交流培训和规范管理,培养一批专业素养高、服务能力强的咨询和评定服务队伍。(二)强力推进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

10、试点工作继续实施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工作,明确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的发展方向,加快推进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指导意见出台。总结试点企业成功经验,促进应用模式推广。围绕特色重点区域、行业、企业,充分发挥互联网开放、共享、高效集聚、无缝连接和高效渗透的作用,推动组织管理模式、制造模式、运营模式、产品和营销模式、融资模式和业务流程集成模式的创新。组织开展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相关领域的研究,探索制定融合发展的相关标准、认证、安全等机制。建立广泛合作的交流机制,组织开展融合试点企业开展经验和成果交流、与国内外先进制造组织进行合作,借鉴先进的机制模式。支持互联网企业和工业企业开展合作,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和服务

11、模式。(三)推动智能制造试点工作围绕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推进智能制造试点工作。一是制定智能制造发展总体规划和发展战略,明确智能制造发展的重点和总体布局。二是选择基础条件好、成长性强、符合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的企业开展调研,探索研究智能制造发展的有效路径和发展机制,推广新业务、新模式和新机制。三是围绕重点工程和重大专项,选择重点行业、重点园区、重点领域,建设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开展流程制造、离散制造、智能装备和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平台经济、生产性服务等试点示范及应用推广。四是建立智能制造标准化体系和信息安全保障系统,搭建智能制造网络系统平台。(四)开展工业云平台和工业大数据创新行动一是继续组

12、织开展工业云平台创新试点服务,提炼和总结工业云平台创新服务建设经验和应用模式推广。二是支持重点领域、特定服务领域和示范带动效应明显的领域进行工业云平台建设,聚合重点制造业企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云资源,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运行机制和服务模式。三是整合相关资源,制定工业云相关技术服务标准与规范。四是加强统一管理和服务,研究制定工业云评估体系和工作管理机制,开展综合评估。五是依托重点行业、省市已建立的工业云平台和工业运行监测平台、行业数据平台,采集工业运行数据,开展工业大数据创新应用试点示范工作,积极总结工业大数据典型应用案例、试点成果和经验,研究大数据应用推广模式。六是推动大数据在工业行业管理和经济运行中的应用,形成行业大数据平台,促进信息共享和数据开发。七是支持互联网企业建设面向工业企业的第三方大数据平台,向工业企业提供精准营销、互联网金融等生产性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