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32621921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医院是病人集中、病原微生物活动猖獗、疾病传播的场所。医院感染伴随着医院的诞生而出现,并随着医学的发展、医疗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而日益复杂、加剧,可以说,凡是有医疗机构的地方,都会有医院感染发生。医院感染是个世界性问题,已引起各国医学界的普遍重视,它不仅影响病人的健康,增加病人痛苦,还给家庭、国家造成经济方面的重大损失。WHO提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为:清洁、消毒、灭菌、无菌技术、隔离、合理使用抗生素、监测和通过监测进行效果评价。其目的是将感染发生减至最低或完全不发生,以降低罹病、残障及死亡率;促进伤口愈合,缩短疾病期,预防合并症;减少医疗费用。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是一

2、项涉及全体医务人员的系统工程,护理人员则是该项工程的主力军,必须正确掌握有关医院感染的知识和技术,在对病人没有或尽可能少损伤的前提下,收到最佳护理效果,最大限度地达到满足病人康复需要的护理效应。 第一节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nosocomial infections),又称医院获得性感染(hospitalacquired infections,HAI),是指发生在医院内的一切感染,即指病人、探视者和医院职工在医院受到感染并出现症状。其特征为:感染的获得或发生是在医院内,包括在医院感染出院后才发病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时即有的或已潜伏的感染;感染和发病在不同阶段发生,其顺序是感染潜伏期发病;医院感染

3、的研究对象包括一切在医院活动的人群,如住院病人、门诊病人、陪住者、探视者及医院工作人员。目前,医院感染的研究对象主要为住院病人和医院工作人员。一、医院感染的类型 医院感染按其病原体来源分内源性感染和外源性感染。(一)外源性感染(交叉感染)外源性感染是指病原体来自于病人体外,通过直接或间接感染途径,病原体由一个人传播给另一个人而形成的感染。如病人与病人、病人与医院工作人员之间的直接感染,或通过水、空气、物品的间接感染。应用消毒、灭菌、隔离和屏障护理等技术措施,基本能预防和控制此类感染。(二)内源性感染(自身感染)内源性感染是指病人自身携带的病原体引起的感染。寄居在病人体内或体表的正常菌群或条件致

4、病菌通常是不致病的,但当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或正常菌群发生移位时就可引起感染。虽然对内源性感染尚难以达到有效的预防控制,但对具有内源性感染危险因素的病人可采取一些预防措施进行预防。二、医院感染的形成 医院感染的发生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即感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宿主,三者组成感染链,当三者同时存在并相互联系时,便导致感染。 (一)感染源感染源即感染的来源,指病原微生物自然生存、繁殖及排出的场所或宿主(人或动物)。医院感染源可分为内源性感染源和外源性感染源。内源性感染源来自病人身体特定部位(胃肠道、呼吸道、皮肤、泌尿生殖道及口腔黏膜上等)的正常菌群。外源性感染源则来自已感染的病人及病原携带者;医院

5、环境、设备;动物,如鼠类;消毒不彻底的医疗器械;血液制品、药物等。值得注意的是某些已遭受感染的病人,病原体在病人体内增加了毒力和耐药性,再排出体外,将成为致病力很强的感染源。 (二)传播途径传播途径是指从感染源传到新宿主的途径和方式。在医院环境中,内源性感染是通过病原体在病人机体内移位而实现;外源性感染通常通过以下四种途径传播。1接触传播:医院感染主要而常见的传播途径有下列三种形式。(1)直接接触传播:由已遭感染的病人或带菌者的口、黏膜、血液、皮肤等直接(不经媒介)将病原体传给易感宿主。如母婴间疱疹病毒、沙眼衣原体、肝炎病毒、柯萨奇病毒等的感染。直接接触头发、皮肤而感染头虱、癣;输血而罹患型肝

6、炎、艾滋病等都属于这类感染。(2)间接接触传播:病原体通过媒介物转移给易感宿主。最常见的是病原微生物从感染源经由医护人员的手、医疗用品和设备以及病室内用具传给他人。如共用拖鞋可能传染脚气;共用针头可能感染型肝炎、艾滋病;共用毛巾感染沙眼等。(3)飞沫传播:感染者在咳嗽、喷嚏、呼吸、谈笑时,会从口腔或鼻喷出很多含病原微生物的微小液滴称飞沫。若易感者在1m内,则飞沫所含的病原微生物可通过黏膜、皮肤、手、衣物侵入人体,甚至直接落入伤口或被吸入肺内引发感染。常见的是呼吸系统传染病,如流行性感冒、肺结核、麻疹等。2空气传播:病原微生物经由悬浮在空气中的微粒气溶胶的方式传播。气溶胶是指固体或液体微粒散布、

7、悬浮在空气中的一种胶态分散系。传播医院感染的微生物气溶胶主要包括从感染源排出的带菌飞沫、附着病菌的空气尘粒以及医疗设备(如氧气湿化瓶)污染后生成的能悬浮于空气中的带菌气溶胶。如肺结核。3共同媒介传播:这类传播涉及的范围较广泛,常致医院感染暴发流行。在医院中其媒介物大致分三类:污染的水和食物;污染的血液和血液制品;在制作、包装、运输、贮存过程中已遭污染而输注前检查不认真的输液制品。如急性胃肠道传染病。4生物媒介传播:指动物或昆虫携带病原微生物作为人间传播的中间宿主,如蚊子传播疟疾、乙型脑炎;狗可能传播狂犬病。(三)易感宿主病原体传播到宿主后能否引起感染,它取决于定植部位和宿主机体防御功能。易感宿

8、主是指对感染性疾病缺乏免疫力而易感染的人。若把易感者作为一总体,则称易感人群。人群易遭受感染的程度称人群易感性。医院是易感人群相对集中的地方,易发生感染和感染的流行。病原体侵入人体受下列因素影响: 1年龄:出生2个月内婴幼儿身体抵抗力来自母体,其后才逐渐发展个体抵抗疾病的防御能力;50岁以后个体对疾病抵抗力逐渐减弱,是抵抗力较弱的年龄层。2营养:营养不良会降低身体对各种微生物的抵抗力。如罹患肺结核多半是营养不良者;大手术营养突然中断,容易罹患合并症。3性别:男性较女性易感染肺炎、脑膜炎;猩红热、伤寒则女性较易罹患。4药物及其他治疗:长期接受大剂量类固醇、可的松、抗生素、免疫抑制剂、抗肿瘤药物及

9、抗精神病药物者,抗体和必需氨基酸的合成被抑制;放射性治疗破坏身体组织及抑制身体的自然免疫反应,使身体的抵抗力降低;器官移植术、开心术、血液透析、使用抑制排斥药物降低抗体的产生,都会增加感染机会。5慢性病:尿毒症、糖尿病、癌症、肾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白血病及其他血液病等,可增加宿主对病原体的易感性。6休克、昏迷:抵抗力降低、身体重要功能损伤。7压力:压力对免疫的影响尚在研究阶段,动物实验发现,压力环境中体内抗体会减少。三、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 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种:1医务人员责任心不强,对医院感染的严重性认识不足。2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不健全。3感染链的存在。4医院布局不妥和隔离设施不健全

10、。5消毒、灭菌不严和无菌技术操作不当。6其他危险因素,如不合理使用抗生素,侵袭性诊治手段的广泛应用等。四、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一)建立三级监控体系在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领导下,建立由专职医生、护士为主体的医院感染监控组织和层次分明的三级管理体系(一级管理病区护士长和兼职监控护士,二级管理专科科护士长;三级管理护理部副主任,为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副主任),负责评估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性,及时发现、及时汇报、及时处理。(二)健全各项制度,并认真贯彻落实1管理制度:如清洁卫生制度,供应室物品消毒灭菌管理制度,病人入院、住院和出院三个阶段的随时、终末和预防性消毒制度,感染管理报告制度等。2监测制度:包

11、括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如使用中的消毒剂、灭菌剂、压力蒸气灭菌、环氧乙烷气体灭菌、紫外线消毒、各种消毒灭菌后的内窥镜、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接触破损皮肤、黏膜的医疗用品等;环境卫生学监测,如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医院每月对手术室、ICU、产房、母婴室、新生儿病房、骨髓移植病房、血液透析室、供应室无菌区、治疗室、换药室等重点部门进行监测。3消毒质控标准:应符合国家卫生行政部门所规定的“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如医护人员手的消毒、术前手的消毒、空气的消毒、物体表面消毒及各种管道装置的消毒等。(三)合理使用抗生素尽量减少使用广谱抗生素,注意保护正常菌群抗定植能力,在明确指征下,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抗生素,并采用适当的剂量、给药方法和疗程,以达到杀灭致病菌、治疗感染的目的,并防止浪费。(四)医院布局设施合理医院建筑布局合理,设施应有利于消毒隔离。(五)人员控制人员控制主要是控制感染源和易感人群,特别是易感病人,仔细检查和明确病人的潜在病灶和带菌状态,并及时给予适当治疗;对感染危险指数高的病人采用保护性隔离(反隔离)和选择性去污措施,控制内源性感染的发生条件。医护人员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罹患葡萄球菌感染性疾病时应停止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