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外古诗文阅读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32617315 上传时间:2023-03-08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5.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内外古诗文阅读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课内外古诗文阅读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课内外古诗文阅读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课内外古诗文阅读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课内外古诗文阅读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内外古诗文阅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内外古诗文阅读(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02课内外古诗文阅读(解析版)【2022年上海市虹口区中考一模(暨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阅读下面诗文,完成后面小题。(甲)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乙)岳阳楼记(节选)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 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 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2. (乙)文的作者是 (朝代)的 (人名)。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4. (甲)诗和(乙)文

2、的作者都从古代先贤的身上找到了归属感,(甲)诗中”一词,用了伯夷、叔齐的典故,作者把二人引为知己,表达了自己的人生选择;(乙)文中作者以“”为楷模,表达了自己的政治抱负。【答案】2. 宋代 范仲淹3. 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4. 采薇; 隐居不仕;古仁人;忧乐天下(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 之乐而乐)【解析】2考查文学常识。乙文作者是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本文是 作者应自己的好友滕子京所请而作。3. 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以,因为;翻译时要注意互文的 修辞,前后两句互为补充。4. 考查比较阅读。“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意为:大家相

3、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只能咏一曲长歌来怀念古 代采薇而食的隐士。诗人身边没有一个相识的熟人和朋友,没有人能够分担这份寂寥,只好 拉来已经远去的伯夷、叔齐了。诗人唱着采薇之歌,抒发自己隐逸山林之志。乙文中的“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意为:我曾经探求古代仁人的心理。表明自己要以古仁人为 楷模。根据“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可知,作者的政治抱负是以天下人之忧乐 为自己的忧乐,先忧后乐。【译文】:乙: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这是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在朝廷里做高官就应当心系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间也不能忘记关注国家安危。这样来说在朝

4、廷做官也担忧,在僻远的江湖也 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大概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 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写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 日。阅读课外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谁可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 ”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 称善焉。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谁可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 ”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 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

5、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注释】祁黄羊:晋国大夫。解狐:晋国大夫。尉:军事长官。5解释下列加点词。(1)谁可为之()(2)外举不避仇()6. 对划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您问谁可以胜任这个职位,又不是问我的仇人是谁。B. 您问谁值得这个职位,又不是问我的仇人是谁。C. 您问谁可以胜任这个职位,又不是问我有什么仇恨。D. 您问谁值得这个职位,又不是问我有什么仇恨。7. “祁黄羊可谓公矣”句中的“公”,在文中的具体行为是:,可见祁黄羊是一个的人。【答案】5. 担任;选拔,推举6. A7. 推荐自己的仇人担任县令,推荐自己的儿子担任军事长官。大公无私,唯才是举(或: 任人唯

6、贤)【解析】5. 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 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句意为:谁可以担任这个职务?为,担任。(2)句意为:荐举外人,不(感情用事)排除自己的仇人。举,选拔、推举。6. 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可,可以(胜任这个职务);之, 的;仇,仇人。故译为:您问谁可以胜任这个职位,又不是问我的仇人是谁。故选A。7. 第一问:句意为:祁黄羊可以称得上是大公无私了。联系第一段中的“祁黄羊对曰:解 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可知,他推 举自己的仇人做南阳县令。根据“对曰:午可。平公曰:

7、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 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可知,他推举自己的儿子做尉。以上两件事就是他做事大公无私, 即“公”的表现。第二问:考查分析人物形象。他向国家推举人才,既不因为是自己的仇人而有所指摘,也不 因为是自己的儿子而有所回避,可知他是一个任人唯贤,大公无私的人。【译文】:晋平公问祁黄羊说:“南阳这个地方没有长官,谁可以任用?”祁黄羊答道:“解狐适 合。”平公说:“解狐不是你是的仇人吗? ”祁黄羊回答说:“您问可以任用的人,不是问 我的仇人是谁。”平公(称赞)说:“好!”就任用了解狐。居住在国都里的人都称赞这件 事。过了一些时候,晋平公又问祁黄羊说:“国家没有掌管军事的官,谁可以任用? ”

8、祁黄 羊答道:“祁午合适。”晋平公说:“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祁黄羊回答说:“您问可以 任用的人,不是问我的儿子是谁。”晋平公又称赞说:“好! ”就又任用了祁午。居住在国 都里的人又都称赞这件事。孔子听到了这件事,说:“真好啊,祁黄羊的话。他荐举外人,不(感情用事)排除自 己的仇人,荐举自家的人,不(怕嫌疑)避开自己的儿子,祁黄羊可以称得上是大公无私了。”【2022年上海市宝山区中考一模(暨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甲】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

9、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乙】出师表(节选)诸葛亮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 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 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 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 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 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丙】司马文王与禅宴,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王谓贾充曰:

10、“人 之无情,乃可至于是乎!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而况姜维邪? ”充曰:“不如是,殿下何由并之?”他日,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2. 【甲】词和【乙】文两部作品,分别是作者写 、 (人名);【乙】文中的“先帝”是指 (人名),他曾经在荆州遇险,【甲】词中名为”的马帮助他成功脱险。3. 【甲】词相关的历史背景是;【乙】文相关的历史背景是。4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2)用现代汉语翻译【丙】文中的画线句,下列正确的一项是()A. 所以,(司马文王请人)为刘禅创作蜀国歌舞杂技。B. (司马文王请人)为刘禅创作过去的蜀国歌

11、舞杂技。C所以,(司马文王请人)为刘禅表演蜀国歌舞杂技。D.(司马文王请人)为刘禅表演过去的蜀国歌舞杂技。5. 【甲】词中的梦”指的是的场景;【丙】文中加点词语“是”指的是(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回答)6. 诸葛亮在【乙】文中追述了自 ,并且表达了,但是【丙】文中刘禅的”的表现,导致的结果会是司马文王所说的“”。【答案】2陈亮 刘禅 刘备 的卢3南宋抗金诸葛亮准备出师伐魏4. (1)所以(先帝)在临终前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2) D5. 整装待发并且奋力激战刘禅面对蜀国之亡无动于衷(意思对即可)6. 南阳往事兴复汉室的决心报效先帝的忠心(报先帝,忠陛下的思想感情)喜笑自若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

12、解析】2.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宋代词人辛弃疾写给友人陈亮陈同甫的作品。此词通 过对作者早年抗金部队豪壮的阵容和气概以及自己沙场生涯的追忆,表达了作者杀敌报国、 收复失地的理想,抒发了壮志难酬、英雄迟暮的悲愤心情。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北伐中原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阐述了北伐 的必要性以及对后主刘禅治国寄予的期望,言辞恳切,写出了诸葛亮的一片忠诚之心。文中 的“先帝”是指刘备。历史上的的卢马是在三国时期刘备的坐骑,历史上此马由曹操所赠, 后助刘备躲过荆州之劫难。其奔跑的速度飞快,在三国历史中最显眼的一处便是刘备避樊城 之难,过檀溪,谓所乘马的卢曰:“今日

13、急,不可不努力。”马达备意,一跃三丈,摆脱了 后面的追兵,救了刘备一命。3. 本题考查作品历史背景。【甲】这首词的历史背景是南宋抗金,这首词是作者失意闲居信州(今江西上饶)时所作。 辛弃疾21岁时,就在家乡历城(今山东济南)参加了抗金起义。起义失败后,他回到南宋, 当过许多地方的长官。他安定民生,训练军队,极力主张收复中原,却遭到排斥打击。后来, 他长期不得任用,闲居近二十年。公元1188年,辛弃疾与陈亮在铅山瓢泉会见,即第二次“鹅湖之会”。此词当作于这次会见又分别之后。【乙】的历史背景是诸葛亮准备出师伐魏。223年,刘备病死,将刘禅托付给诸葛亮。诸葛 亮实行了一系列比较正确的政治和经济措施,

14、使蜀汉境内呈现兴旺景象。为了实现全国统一, 诸葛亮在平息南方叛乱之后,于227年决定北上伐魏,拟夺取魏的长安,临行之前上书后主, 以恳切委婉的言辞劝勉后主要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此兴复汉室;同时也表达 自己以身许国,忠贞不二的思想。4. 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注意重点字词。(1)本句重点字词为:故,所以;临崩,临终;寄,托付。(2)本句中“作”是“表演”的意思,“故”是“过去”的意思,故排除ABC。故选D。5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甲】词中“梦回”是指梦里遇见,说明下面描写的战场场景,不过是作者旧梦重温。由“吹 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

15、外声,沙场秋点兵”可知,“梦”指的是整装待发并 且奋力激战的场景。“乃可至于是乎”的意思是:竟然可以达到这样的程度。由“旁人皆为 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可知,“是”指的是刘禅面对蜀国之亡欢乐嬉笑,无动于衷。6.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由【乙】文第一段“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可知,诸 葛亮在【乙】文中追述了自己南阳往事。由第二段“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 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可知,诸葛亮表达了报先帝,忠陛下的思想感情。由【丙】 文“而禅喜笑自若”可知,刘禅面对蜀国之亡欢乐嬉笑,无动于衷。由“虽使诸葛亮在,不 能辅之久全”可知,司马文王认为即使诸葛亮活到这时,也不能辅佐刘禅保全蜀国啊。【参考译文】:【甲】醉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中听到军营的号角声响成一片。把牛肉分给部下享 用,让乐器奏起雄壮的军乐鼓舞士气。这是秋天在战场上阅兵。战马像的卢马那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一心想完成替君收复国家失地 的大业,取得世代相传的美名。可惜壮志难酬,白发已生!【乙】我本来是个平民,在南阳亲自种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