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学案设计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32605178 上传时间:2024-01-2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一)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学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小学(一)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学案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一)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学案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一)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学案设计(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一)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学案设计单元课题 比 较教材分析比较是重要的思维活动,也是常用的学习方法。本单元让学生开展简单的比较活动,经历并体验比较的过程,学习比较的方法,为以后的数学教学作思想方法上的准备。教材把学生带进熟悉的活动场景,里面有许多可以比较的内容,主要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和轻重。学情分析“比多少”这一教学内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早就接触到了,在脑海中已有一个初步的表象,只是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的概念,更没有符号感。因此,这节课教师要利用各种形式,把数学教学和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尽快掌握比较方法以及建立符号感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在数一数、比一比的活动中,初步体验一一对应的思想。 2、能正确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3、能判断生活中具体物体之间的大小、多少、高矮、长短、 轻重。【过程与方法】1、经历比较事物的大小、多少、长短、高矮、轻重的过程。 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 2、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发展 初步的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比较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逐步养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比较多少的方法难点:会用“”、“”、“”做比较。教学理念建立符号感,应用比的方法,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帮助学生逐渐学会数学地思考问题。教学准备挂图、图总课时7课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