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打假应设保证金制度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32603966 上传时间:2023-12-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资打假应设保证金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农资打假应设保证金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农资打假应设保证金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农资打假应设保证金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资打假应设保证金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资打假应设保证金制度(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农资打假”应设保证金制度撰写人:_日 期:_“农资打假”应设保证金制度农业部_月_日启动以“放心农资下乡,保障春耕生产”为主题的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活动,广泛开展“农资打假”宣传,公布一批农资抽检结果、曝光一批坑农害农案件或失信企业_。这些措施对于保障当前春耕生产顺利进行很有必要,但要保护农民利益和农业生产,还要抓紧建立健全赔偿机制。“农资打假”工作近年来持续加强,但用伪劣农资坑农害农案件仍然经常发生。究其原因,除了违法犯罪手段不断翻新外,对行为人惩罚不到位也是重要原因,违法犯罪所得远高于受追究的罚款和赔偿。农资质量直接关系到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关系到农民的收益和农产品消费者的权益。人误

2、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农资一旦有假,轻者造成农业减产、歉收,重者使农民一年投入和辛苦劳动颗粒无收,血本无归,不少农民可能还因此背上沉重的债务,生产生活陷入困境。伪劣农资案件发生后,农民不仅关心造假者是否能被绳之以法,还关注受害人能否得到足够赔偿。现实中,以劣质农资坑农害农的违法犯罪活动即使被查处,也往往因为违法经营者资本有限或法律规定的处罚金额有限,受害农民难以获得足够赔偿。有些案件中损失与赔偿不成比例,则是因为执法不到位。要保证“农资打假”取得更好成效,应该抓紧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赔偿制度,落实“谁生产谁负责、谁销售谁负责”制度,加大对违法经营者的经济处罚力度,对农民的损失实行全额赔偿。对于那些故意坑害农民的不法分子,工商、农业部门要加强“黑_”制度建设,不给他们再进入农资行业的机会。为防止非法农资经营者无力赔偿或者溜之大吉,可借鉴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让农资经营者事先向政府部门缴付一定金额的保证金,一旦确认发生坑农行为,先用保证金赔偿,再依法追究违法经营责任。第 页 共 页 范文仅供参考 感谢浏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