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轮复习广东省六校高三第一次联考物理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32603021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轮复习广东省六校高三第一次联考物理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一轮复习广东省六校高三第一次联考物理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第一轮复习广东省六校高三第一次联考物理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第一轮复习广东省六校高三第一次联考物理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第一轮复习广东省六校高三第一次联考物理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轮复习广东省六校高三第一次联考物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轮复习广东省六校高三第一次联考物理(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届六校高三毕业班联合考试试卷物 理 学 科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学号填写在答题卡和答卷密封线内相应的位置上,用2B铅笔将自己的学号填涂在答题卡上。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卷纸上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卷纸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超出指定区域的答案无效;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2、。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和平整。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 40 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选对得3分, 选错或不选得0分)1.以下涉及物理学史上的四个重大发现,其中说法正确的是A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定出了万有引力恒量B法拉第通过实验研究,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C奥斯特通过实验研究,总结出电磁感应定律D牛顿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2在机场,常用输送带运送行李箱如图所示,a为水平输送带,b为倾斜输送带当行李箱随输送带一起匀速运动时,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a、b

3、两种情形中的行李箱都受到两个力作用 Ba、b两种情形中的行李箱都受到三个力作用 C情形a中的行李箱受到两个力作用,情形b中的行李箱受到三个力作用 D情形a中的行李箱受到三个力作用,情形b中的行李箱受到四个力作用Q同步轨道地球P近地轨道32010年1月17日00时12分,我国成功发射北斗二号卫星并定点于地球同步卫星轨道。北斗二号卫星与近地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对比: A. 北斗二号卫星的线速度更大 B. 北斗二号卫星的周期更大 C. 北斗二号卫星的角速度更大 D. 北斗二号卫星的向心加速度更大4如图所示,原、副线圈匝数比为21的理想变压器正常工作时,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副线圈磁通量之比为

4、21 B原、副线圈电流之比为12 C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之比为11 D原、副线圈磁通量变化率之比为11PQbacd5. P、Q两电荷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为电场中的两点一个离子从运动到(不计重力),轨迹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P带负电 B、两点电势相等 C离子在运动过程中受到P的吸引 D离子从到,电场力做正功二、双项选择题:(本题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得5分,只选1个且正确得3分,错选、不选得0分) 6. 在下列四个核反应方程中,x1、x2、x3和x4各代表某种粒子 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Ax1 是质子 Bx2是中子 Cx3是中子

5、 Dx4是质子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氢原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电子动能增加,原子势能减少B原子核的衰变是原子核在其它粒子的轰击下而发生的C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成质子和电子所产生的D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随温度和压强的变化而变化 8如图所示是物体在某段运动过程中的v-t图象,在t1和t2时刻的瞬时速度分别为v1和v2,则时间 由t1到t2的过程中 A加速度不断减小 B加速度不断增大 C平均速度= D平均速度9如图所示,轻质弹簧的上端固定在电梯的天花板上,弹簧下端悬挂一个小铁球,在电梯运行时,乘客发现弹簧的伸长量比电梯静止时的伸长量大了,这一现象表明A电梯一定是在下降 B电梯

6、可能是在上升C电梯的加速度方向一定是向下 D乘客一定处在超重状态10一带电小球在空中由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受重力和电场力作用。若重力做功-3J,电场力做功1J,则小球的A重力势能增加3J B电势能增加1J C动能减少3J D机械能增加1J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 60 分)三、实验题11(10分)根据有关实验,回答问题:w.ks5 u.co m(1)如图(甲)中螺旋测微器读数为 _mm(乙)(甲) (2)探究小车加速度与外力、质量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ww w.ks5 u.co m把带有滑轮的长木板左端垫高,在没有牵引的情况下让小车拖着纸带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木板运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

7、打出一行小点,如果 ,就说明摩擦力和小车重力沿木板向下的分力平衡。(3) 某同学在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使用50Hz交变电流作电源,在打出的纸带上选择5个计数点A、B、C、D、E,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他测量了C点到A点、和E点到C点的距离,如图(丙)所示。则纸带上C点的速度 m/s,重物的加速度为_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ABCDE单位:cm19.20(丙)(8分)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提供的器材如图所示(1)用实线代表导线把图(甲)所示的实物连接成测量电路(两节干电池串联作为电源,图中有部分线路已连接好)2.02.22.42.62.8

8、3.00.20.40.60.81.01.20U/VI/A(乙)(甲)A30.6V153(2)图(乙)中的6个点表示实验中测得的6组电流I、电压U的值,按照这些实验值作出UI图线,由此图线求得的电源电动势E = v, 内电阻r = .(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数字)四、计算题(共4小题,4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写出明确的数值和单位。)12.(8分)图中MN表示真空室中垂直于纸面的平板,它的一侧有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一带电粒子从平板上的狭缝O处以垂直于平板的初速v射入磁场区域,最后到

9、达平板上的P点.已知B、m、 v以及P到O的距离l,不计重力,求此粒子的电量q. 13(10分)飞机着陆后以6m/s2大小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着陆速度为60m/s,求:(1)它着陆后12s内滑行的位移s(2)静止前4s内飞机滑行的位移s、QPhAB14(10分)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弧形轨道的底端恰好与光滑水平面相切。质量为M=2.0kg的小物块B静止在水平面上。质量为m=1.0kg的小物块A从距离水平面高h0.45m的P点沿轨道从静止开始下滑,经过弧形轨道的最低点Q滑上水平面与B相碰,碰后两个物体以共同速度运动。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1)A经过Q点时速度的大小v0;(

10、2)碰撞过程中系统(A、B)损失的机械能E. 15(14分)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 =2.010-11kg,电荷量q = +1.010-5C的带电微粒(重力忽略不计),从静止开始经U1=100V电压加速后,水平进入两平行金属板间的偏转电场中。金属板长L=20cm,两板间距d =10cm.求:(1)微粒进入偏转电场时的速度v0是多大?(2)若微粒射出偏转电场时的偏转角为=30,并接着进入一个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区,则两金属板间的电压U2是多大?(3)若该匀强磁场的宽度为D =10cm,为使微粒不会由磁场右边射出,该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至少多大?2011届六校联考试题答案(物理学科)选择

11、题:( 4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ACBACCDACADBDAD实验题:(18分)11(10分)(1)10.24310.246mm (3分)(2)点迹分布均匀 (3分)(3)1.9 (2分) 9.6(2分) (8分)(1)测量电路如图所示(2分)(电流表接在干路中给1分)(2)按照实验值作出的UI图线如图所示(2分);2.97V(2.962.98V都给2分,未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数字的均得0分),0.71(0.680.74都给2分,未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数字的均得0分)2.02.22.42.62.83.00.20.40.60.81.01.20U/VI/AA30.6V153 计算题: (42

12、分)12(8分)解 粒子以垂直于磁场的初速v射入磁场,粒子在磁场中受洛伦兹力而做匀速圆周 运动,设半径为R,则由洛伦兹力公式和牛顿第二定律,有 ( 3分)因粒子从平板上的狭缝O处垂直射入磁场,故OP是圆周直径 (3分) 由得 (2分) 13 (10分)解: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有a= 16m/s2 飞机在地面滑行最长时间 (2分) 所以飞机12s内滑行的位移为10s内滑行的位移,由v2-v02=2as可得s (2分) (2)由(1)的分析可知飞机滑行6s为静止前4s, ( 2分) 此时的速度v.=v0+at=60m/s+(-66)m/s=24m/s (2分) 故由v2-v.2=2as.可得s. (2分) 14(10分)解:(1)A从P滑到Q的过程中,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 2分) 解得A经过Q点时速度的大小 (2分)(2) A与B相碰,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mv0=(m + M ) v (1分)解得 .0m/s (2分)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得 (2分)解得A与B碰撞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E = 3.0 J ( 1分)15.(14分)解:(1)微粒在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