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群体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及疏导方法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32601664 上传时间:2022-08-0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4.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群体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及疏导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大学生群体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及疏导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学生群体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及疏导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群体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及疏导方法(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生群体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及疏导方法心理问题普遍存在于大多数人身上,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心理问题。大学生处于心理、生理日趋成熟的阶段,由于生活环境、学习方法的巨大改变,人际关系的复杂化,就业考研的挑战等因素,给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从马家爵事件到药家鑫事件等等屡见不鲜的大学生因心理不健康导致的违法犯罪问题警示我们: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可小觑,一旦解决不当或不及时,常常会造成各种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心理问题是指所有各种心理及行为异常情形,通常把心理问题根据其严重程度,分为心理困扰、心理障碍和精神病。心理困扰主要是指各种适应问题、应激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等:心理障碍主要是指神经症、人格

2、异常和性心理障碍等轻度失调;精神病是指人脑机能活动失调,丧失自知力,不能应付正常生活,不能与现实保持恰当接触的严重的心理障碍。2004年7月4日中国青年报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中,14%的人出现抑郁症状,17%的人出现焦虑症状,12%的人存在敌对情绪。根据以上定义和数据,又加之网上大量调查问卷及资料显示,大学生群体中常见心理问题应为心理困扰,心理障碍和精神病只占一小部分。大学生心理困扰方面出现的问题大多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关于环境适应困惑的抑郁症。2. 关于学习、就业或考研抉择的焦虑症。3. 关于人际交往矛盾的恐惧症。二、常见问题发生原因及表现每个问题总有其特殊的表征与产生原因,下面

3、是对以上三个方面的心理问题的表征及发生原因进行分析。1、关于环境适应困惑的抑郁症。环境适应困惑的抑郁症大学生心理问题中最常见也最严重的要数抑郁症,因为由其导致的自杀可给家庭带来不可估量的伤害和损失。而抑郁症的产生多是因环境适应性差导致。跨越了几乎决定人生命运的高考独木桥来到令人羡慕的象牙塔,人生经历了一个重要转折;由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到学着适应社会等等。生活环境、学习环境、学习方法、人际关系、身份角色的大幅度改变,使尚未成熟的大学生难以适应;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境遇难于抉择而产生巨大的困惑。依赖性与独立性的矛盾,被动学习与自主学习的矛盾等等。“如果这些矛盾过于激烈和持久,则容易导致心理

4、压抑,甚至引发心理疾病。2. 关于学习、就业或考研抉择的焦虑症。高中时代,学校为了使学生努力学习,提高升学率,在鼓励学生时经常以“上了大学你们就轻松了”这类考上大学一了百了的言论误导学生,导致很多学生进入大学后,真的“轻松”,“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完全把学习当作副业,沉迷于交友、网络、玩乐,然而又迫于学分压力,只在考试的前两星期或前几天突击,造成精神高度紧张。而另一种极端则是进入大学后,发现学习进度快、学习内容多、学习难度大,而且任课教授往往上完课就不见踪影,又迫于考研和就业的压力,无奈自己天天埋头苦读,比高三时更累,然而最终成绩却不甚理想,于是产生了自卑、厌学及精神不振的情况,严重则会自暴自弃

5、。3、关于人际交往矛盾的恐惧症。“社会心理的研究表明,人们心理矛盾乃至心理疾病的产生很大一部分是由于人际交往的不适造成的。大学生扮演着特殊的社会角色,生理年龄与心理年龄的不同步,使得他们一方面对于友情、爱情渴望心理及对社会的探奇心理强烈,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社会生活经验和社交阅历,在人际交往方面难免存在问题,因此两方面因素交相作用使得大部分人在矛盾中恐惧着人际交往。同时,大学是个微型社会,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辅导员之间、学生与教授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利益关系,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要求下的高压使得恐惧心理加重。三、疏导方法“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时期,他们独立性强,但自制力弱;

6、情感丰富,但控制力差;追求新事物,但缺乏远大理想。因此,大学生应随时随地加强自我心理的调节,以确保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上述三个方面的心理问题,我建议通过以下几个途径解决:1重视心理辅导,学习心理知识重视心理辅导心理辅导其实是一个由他助到自助的过程,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咨询者能自我分析,自我调节,以最终解决问题。所以,大学生一旦发现自己被上述等问题困扰,要学会充分利用学校的心理辅导室,网络辅导平台等对自己的心理问题及时进行疏导、改变不合理的认知、掌握解决心理问题的办法。2.学会自我调适,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学会自我调适,学会自我调适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任何外在的教育都必须通过内在的努力才能奏效。

7、要有效地培养健康心理,要求大学生必须学会自我调适。面对进入大学后众多的挑战,自我的心理调适对适应大学生活有很大作用。“目前,大学生自我调适的方法很多,其中学会养成心理卫生习惯和善于自我调适情绪最为重要。3.调整学习方法,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调整学习方法,调整学习方法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大学教育以自主学习为主要理念,任课教授大多只出现在课堂上,同时大学课程相比中学课程学习内容更加多样,对于知识的学习深度要求增加,而学习活动中的特殊部分学生工作对于大学生的要求也更高。很多人已意识到,“自主”二字在大学中非常重要。4、参加校园活动,提升实践能力。参加校园活动提升实践能力。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意志品质只有在工作、实践中才能真正锻炼培养起来。校园活动为我们扩展人生视野,扩大交际范围,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表达力、观察力、统筹力、执行力、创造力等一系列能力都将在一次次的实践中慢慢锻炼出来。综上所述,关于当代大学生群体中出现的种种心理问题,我们必须完整全面地找出其原因,才能对症下药。当代大学生必须树立远大志向,朝气蓬勃地学习和参与学生工作,同时也要培养健康的人格,才能从容应对未来的挑战。2012年5月2日参考文献1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心理教育分类:云卷云舒http:/2韩晓蕾.调查报告反映:一到三成大学生有心理问题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