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的爱情剧大多同一个题材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32601140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4.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元代的爱情剧大多同一个题材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元代的爱情剧大多同一个题材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元代的爱情剧大多同一个题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元代的爱情剧大多同一个题材(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剧情简介白朴原名恒,字仁甫,又字太素,号兰谷。元代著名戏剧家,与马致远、关汉卿、郑光祖合称“元曲四大家”。元杂剧墙头马上是元代真定人白朴创作的一部婚姻爱情剧。这部杂剧题材源于唐代白居易的乐府诗井底引银瓶。1剧整理白朴一反这首乐府诗“止淫奔”1的主题,代之以对人性自由和美好爱情的嘉许与褒扬。作为一部杰出的喜剧作品,它的成功不仅在于整理精心地安排情节结构,还在于整理充分调动诸多艺术表现手法,体现出传统女性对自我生命的珍视,也体现了整理对封建礼教扼杀人的生命本能的理性思考。整个剧本,洋溢着火热的激情。它描绘女子大胆地追求爱情,勇敢地向封建家长挑战,成为一曲歌颂婚姻自由的赞歌。二 主要人物形象李千

2、金一个大胆追求爱情幸福,敢于与封建家长的假道学进行斗争的女性。(一)大胆追求爱情 李千金生活在封建贵族家庭中,她向往自由、真挚、美好的爱情。未与裴少俊相遇时,她就说:“我若还招得个风流女婿,怎肯教费工夫学画远山眉,宁可教银缸高照,锦帐低垂;菡萏花深鸳并宿,梧桐枝隐凤双栖。这千金良夜,一刻春宵,谁管我衾单枕独数更长,则这半床锦褥枉呼做鸳鸯被。” 2见到裴少俊后马上感叹说:“一个好秀才也,” 2她处处采取主动地态度,毫不掩饰自己对裴舍人的爱慕之情:“既待要暗偷期,咱先有意,爱别人可舍了自己。” 2并认为二人的幽会是“天若知道和天也害”。2面对嬷嬷给出的两条路:一是教裴少俊求得功名后来接她;二是放他

3、两个私奔。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当晚私奔,而且还理直气壮地说:“哪里有女孩儿共爷娘相守到头白?女孩儿是你十五岁寄居的堂上客。”由此人们看到了一个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禁锢、勇敢追求自主婚姻的叛逆女性,看到了一个倔强、泼辣、真率和爽快,具有独特思想的充满青春活力的可爱女性。 (二)勇于反抗封建家长 李千金这样大胆追求爱情必然会受到封建势力的排挤和打击,而裴尚书正是这样封建势力的典型代表。 李千金在裴家后花园藏匿七年,生得一儿一女,被发现后,做出了强烈而激愤的抗争。当她被裴父发现,院公极力为她隐瞒,她却主动说:“妾身是少俊的妻室。”2裴父对她百般辱骂,她道“我则是少俊一个,这姻缘也是天赐的”。裴少俊迫于家庭

4、压力写了休书,她彻底愤怒了,发誓再也不踏入裴家半步,并批评了丈夫的软弱,讥讽他“读五车书会写休书,兀的不笑杀汉相如”。2裴少俊考中状元,李千金先是继续维护自己行为的正确,拒不出门,继续以自己的行为坚定地蔑视、抨击着封建礼法,李千金作为大家闺秀,并没有娇羞、矜持这些特性,而是具有一种新的性格因素,也就是思想中提到的市井女性的性格。在冲破封建礼教的习俗的枷锁时,她表现得更强烈、更坚定、更大胆。她对裴父诟骂的回击,对他所作所为进行揶揄和奚落,又一扫大家闺秀的敦厚和蕴藉。裴少俊叛逆裴少俊本自称不通女色,一见李千金后就神魂颠倒,主动传诗以探千金的心意,与千金约会并带她私奔,在自己家后花园住了七年还有了一

5、双儿女,对父母借口苦读来推脱原定婚约。一个软弱书生,身上有当时许多男子的通病即自私、轻视女性等,在父亲发现千金的存在时立马做出休妻的决定,求得父亲的原谅,还冠冕堂皇的说出一番理由,“少俊是卿相之子,怎好为一妇人,受官司凌辱,情愿写与休书便了。告父亲宽恕”,在危难时牺牲“心爱的女子”来保全自己,实在是自私至极。三、艺术成就 (一)多彩的语言描写 在剧中,整理借裴少俊之口将一个美丽的女子表现出来:“雾鬓云鬟,冰肌玉骨;花开媚脸,星转双目。只疑洞府神仙,非是人间艳冶。”2虽为贵族小姐生活在深宅大院,但是李千金并不刻板,相反内心却有着对爱情的追求和向往。在李千金眼里裴少俊也是俊美的:“他把乌靴挑宝镫,

6、玉带束腰围,真乃是能骑高价马,会着及时衣。”2简简单单的描写,就将一个英俊少年展现了,也流露出在李千金眼中的美好和喜爱之情。 李千金约裴少俊晚上后花园幽会,她急切地等待情人到来,甚至按捺不住害相思的心情,时时催促梅香去门外迎接裴少俊,这把李千金对爱情的炽烈追求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个场面描写得很成功,其中许多曲辞极富才情, 。 (二)细腻的心理描写 人物的心理从对话言语中就可以体现出来。整理以细腻的笔调,描绘了她对爱情的大胆追求和微妙的心理状态,纯朴天真,耐人寻味。当她游园赏景时,暮春景物的变化,泛起了人物内心的阵阵波澜,从“绿暗红稀”中,李千金联想到自己年华渐逝,愿望无法实现,不禁无限感慨。整理

7、将一个情窦初开,却毫不掩饰,大胆表露的女性形象刻画出来了。临别之际,她以不无调侃和挑战的口吻向裴少俊提出:少俊,你也须送我回家去来!虽是平平常常的一句话,在这特定的语境中却别有深味,表现了她的内心,来时未必光明,迫于封建势力,去时却要磊落坦荡,可见她精神上很坚强。这就是一个敢爱敢恨的人。细腻的心理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人物性格的饱满,李千金内心世界也是千转万变的,绝不具有单一性。 (三)典型的细节描写 剧本中的细节描写也很突出,从李千金观赏屏画到游园中景物,整理都详细进行描述,以使读者能够体会人物内心,并突出了人物性格。显现出李千金骨子里有想要冲破封建牢笼,追求爱情的向往。为剧情的发展埋下伏笔。当

8、李千金初遇裴少俊时:“你觑这一所花园。(做见旦惊科,云)一所花园。呀,一个好姐姐!(正旦见末科,云)呀,一个好秀才也!”2“惊”字传神巧妙的写出了他们内心的澎湃。全剧的高潮部分,当矛盾激烈时,裴尚书以谴责的口吻质问李千金,气势汹汹,显示了卫道者的凶暴面目。最后,李千金在儿女的哭声中动情了,和裴少俊夫妻相认。这一地方的安排,并不表明叛逆者妥协退让,而是由于元杂剧大团圆结局的需要。这也符合了主题思想。整理抓住了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写,为了更好的塑造人物形象。细节描写越生动,人物形象就越鲜明。 四 总结综上所述,在元代,许多剧作家创作爱情剧,有一个原因就是为了打破封建礼教

9、的枷锁。所以白朴借白居易井底引银瓶一诗,反其意而用之,创作了墙头马上。白朴却有着更为深刻的思考,从而将批判的矛头从妇女身上移向了社会制度,移向了在这个社会制度中占统治地位的上层建筑”。整理让人们从李千金身上看到了渴望爱情的李千金,所看重的不仅仅是爱情,而注重的是自己理想和独立人格。白朴清醒的认识到几千年的封建传统伦理道德,束缚着男女不平等社会中女子们的思想,禁锢着她们的灵魂,残害着她们自然的天性。于是在剧中,整理赋予了李千金最大的反叛性。在这个戏里,整理就是通过裴少俊和李千金的恋爱故事,歌颂了封建社会青年一代对幸福爱情的理想主义的追求,表现了反对封建压迫、追求婚姻自主的民主思想倾向。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