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物理化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和体会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32600974 上传时间:2024-01-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物理化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和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精编]物理化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和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精编]物理化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和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精编]物理化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和体会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精编]物理化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和体会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编]物理化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和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物理化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和体会(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理化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和体会摘要本文探讨了在物理化学教学中通过树立学习信心、增强学习动力、选择合适的教学法、发挥教师语言、动作及情感魅力、运用相关物理化学史、与日常生活及学生专业应用相结合、合理使用“多种媒体”辅助教学等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体会。关键词物理化学课堂教学兴趣作者简介张保安,副教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物理化学教学、环境科学与污染控制研究。爱因斯坦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当学生对某一学科具有强烈兴趣时,就会产生积极的探索热情,从而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效率。因此,培养学生持久、稳定的学习兴趣是形成自学能力、创造能力的内在动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

2、前提,也是发展学生智力和培养其创新精神的催化剂。物理化学是应用物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有关化学现象和化学构成的一门科学,是对化学领域中各种现象的一般性规律的更深刻、更本质的探讨,其课程特点是概念抽象、理论性强、公式多、原理多、推导多、知识的逻辑性和前后关联性强、涉及的数理知识多、习题计算复杂。因此,课堂教学容易显得枯燥乏味,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兴趣不大。本文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探讨了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和体会。一、树立学习信心,增强学习动力信心和动力是产生兴趣的前提。要使学生对学习物理化学课程产生兴趣,就要使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学好这门课程,并促使他们激发足够的学习动力。学习信

3、心可从课程设置、学生素质、历年考试成绩等方面来树立。在课程学习之初,就要向学生阐明:首先,物理化学课程虽然抽象、理论性强、相对难学,但它是在学生现有知识基础(如大学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的前提下设置的,学生完全有足够的预备知识和能力学好这门课程;其次,进人大学,就说明所有学生都具有较高的智商和综合素质,鼓励他们树立学好物理化学课程的信心;第三,从历年统考成绩看,只要付出了足够的努力,学生们都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成绩;第四,学不好物理化学的原因主要是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方法不当或付出的努力不够造成的。通过引导和鼓励,使学生消除畏难心理,树立起学好物理化学的信心。学

4、习动力则可从课程的重要性、增长知识和能力的重要性、完成学业的重要性、对自己和父母高度负责的精神等方面,在与学生进行讨论的过程中逐步增强。要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增强责任感,并产生一定的学习压力,才能逐渐形成稳定持久的学习习惯和动力。二、选择合适的教学法没有合适的教学方法,再有趣的教学内容也会显得枯燥无味。由于本课程理论性较强,概念抽象难懂,用常规教学法进行授课,势必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学生学得发困,教师教得劳心,难以取得理想效果。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按照教材章节内容的特点,选择相应合适的教学方法,充分准备相关材料,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积极而科学地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笔者根据多年

5、的教学实践认为,物理化学课程适宜采用的教学法主要有发现式教学法、问题讨论式教学法、模块式教学法。1发现式教学法主要是根据科学规律的发现过程设计教学过程,体现定理、定律的科学发现过程与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积极的科学思维过程中高效完成学习任务。发现式教学法主要包括实验归纳方法、理论分析方法、假说方法、类比方法,等等。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特点灵活选用。如理想气体的内能、焓与温度、压力、体积的关系、拉乌尔定律、亨利定律、具体反应的速率方程,等等,可通过实验归纳方法进行教学。通过发现式教学,使学生以发现者的身份去发现知识和规律,可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兴趣和成就感。2问题讨论式教学过程的

6、实施,可有效强化师生的互动作用,使其共处在动态合作的教学环境中,教学信息的传递和反馈得以及时进行。问题讨论式教学法通过设问、提问、讨论、评价、归纳等环节设计教学过程,在问题的不断提出、不断讨论和不断解决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提高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极大地增强他们学好物理化学的信心和兴趣。如焦耳实验教学时,可提出如下问题:温度测定是否准确?实际温度真的一点没变化吗?在温度测定准确的前提下得出的结论如何?当学生得知该实验是在水温没有精确测定下得出的“理想气体的内能只是温度的函数,在恒温时内能不随体积或压力变化”结论时,不仅可以较好地理解理想气体和实际气体的内能与

7、温度、压力、体积的关系,充分意识到科学实验的重要性,同时还可激发他们对科学研究的极大兴趣。在使用问题讨论式教学法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熟知的典型事例,或从对学生已有知识的逻辑展开中提出问题,并提供讨论问题所必需的感性材料和相关学科知识,以及进一步思考问题的线索和依据,创造便于探索问题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此外,还需注意,教师的提问一定要符合学生实际情况,问题的难度不宜过大,否则学生无从回答,必然出现冷场,抑制学生水平的正常发挥。对于问题的创设可以考虑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形成适当难度、梯度,并注意趣味性、艺术性和逻辑性。3模块式教学法主要是通过从点到面的网络化知识模块的建立过程,

8、来实现教学目标。该法不仅适合新课内容的教学,也特别适合知识点归纳、章节复习及课程的系统复习。如学习完有关热力学函数的计算时,可分别归纳出各种热力学函数如体积功等的求算途径、使用的公式以及它们之间的定量关系。模块式教学法可有效地强化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学习,深化知识内涵,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发挥教师语言、动作及情感魅力要促使学生对学习有兴趣,教师首先要对教学有兴趣。教师走进课堂,就是登上了舞台,不管本来状态如何,都要精力充沛、情感丰富,都要通过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声调、动作和表情,增加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形象性和趣味性。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自始至终对教学内容显示出极大的热

9、情和兴趣,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表现机会,对他们在学习活动中的良好表现给予及时、诚恳、恰如其分的鼓励和表扬,对学生各种学习行为表现要体现出充分的理解、信任、尊重和宽容,营造出一个自然、和谐、民主、轻松的教学环境。富有情感色彩的课堂教学能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唤起学生对教师的亲近、信赖、仰慕和敬佩,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并让他们在积极学习的过程中,同时欣赏到教师精心设计的表现艺术,获得美的享受。四、运用相关物理化学史近代实验科学的开创者Bacon说过: “学习历史可以使人明智。”物理化学的每个规律、概念和公式,都有其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