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支行关于金融支持耕备耕调研报告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32599991 上传时间:2022-08-2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银行支行关于金融支持耕备耕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银行支行关于金融支持耕备耕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银行支行关于金融支持耕备耕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银行支行关于金融支持耕备耕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银行支行关于金融支持耕备耕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银行支行关于金融支持耕备耕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行支行关于金融支持耕备耕调研报告(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银行支行关于金融支持春耕备耕调研报告按照总行关于金融支持春耕备春耕调研提纲要求,我行紧急组织专业部门组成调研小组,积极与市政府委员会等相关部门沟通、对接,对市备春耕生产及金融需求等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一、市春耕备春耕生产总体情况(一 )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粮食产量变化情况1、年以来粮食播种面积变化情况年全市农作物种植面积为 378.7万亩 ,年种植面积为 410.4万亩 ,与年相比增加31.7万亩。其中 ,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略有增加,年全市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为 370.6万亩 ,年种植面积为 403.3万亩 ,与年相比增加32.7万亩。年烟、瓜、菜等经济作物均比上年小幅度减少。年经济作物总播种面积8

2、.1万亩,年经济作物总播种面积7.1万亩,与年相比增加1万亩。在粮食作物中,以玉米种植为主、水稻为辅:年全市玉米种植面积326万亩, 年全市玉米种植面积358.1万亩, 与年相比增加32.1万亩。年全市水稻种植面积36.8万亩, 年全市水稻种植面积37.4万亩, 与年相比增加0.6万亩。 年全市马铃薯种植面积2.8万亩, 年全市马铃薯种植面积2.7万亩, 与年相比增加-0.1万亩。年全市大豆种植面积2.6万亩, 年全市大豆种植面积3万亩, 与年相比增加0.4万亩。 2、年以来粮食产量变化情况年全市粮食总产量为 538223万斤 ,年粮食总产量为 586310万斤 ,与年相比增加48087万斤,

3、增幅8.9%。在粮食作物中,以玉米为主要农作物:年全市玉米总产量为 482873万斤 ,年玉米总产量为 530354万斤 ,与年相比增加47481万斤,增幅9.8%。年全市水稻总产量为 50582万斤 ,年水稻总产量为 51362万斤 ,与年相比增加780万斤,增幅1.5%。年全市马铃薯总产量为2253万斤 ,年马铃薯总产量为2327万斤 ,与年相比增加74万斤,增幅3.3%。年全市大豆总产量为 861万斤 ,年大豆总产量为1013万斤 ,与年相比增加152万斤,增幅17.7%。 (二)粮食、农资市场价格变化情况从市主要农资价格看,年春耕生产农资价格涨幅较大,化肥、农药等农资价格的大幅上涨。从

4、调查情况看,年主要农资价格增长幅度大。其中复合肥(硫酸钾)根据含量不同平均较上年同期上涨10元/百斤,如含量45%的复合肥价格为175元/百斤,较去年同期涨15元/百斤,尿素为125元/百斤,较去年同期20元/百斤,农药除国产农药目前没涨价外,进口农药则全面涨价,上涨幅度平均达17%,种子平均涨4元/斤,较上年同期涨2元/斤。由于农资价格大幅上涨,直接导致了农民春耕生产资金支出的大幅增加,农民今年购买春耕农资的资金支出将增加15%以上,生产成本仅物资价格上涨一项,于年比每亩增加到30元。由于粮食价格涨浮,导致部分农民对粮食价格仍然观望,存在惜售余粮现象,年大约有30%余粮在农民手中没有出售。在

5、农资价格大幅上涨的情况下,粮食价格有一定幅度上涨,如玉米主推品种每公斤平均上涨0.2元左右。 (三)政府出台支持春耕新政策我市贯彻落实中央财政补贴政策,对购买农用机械的农户实行自筹70%,财政补贴30%的优惠政策,农民生产使用机械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年我市农民就投入资金3623万元,购买农用机械201台套,比上年增加92台套,全市发放财政补贴资金额度就达到1553万元。经我们对全市农用机械需求情况调查,尽管国家出台补贴政策,全市仍然有一部分农户有更新或者新购农用机械的愿望,但因为自筹资金无法筹措而放弃购机。全市机械市场需求尚未饱和,资金需求旺盛,我行农机贷款投放空间广大。二、近年来春耕备耕和粮食

6、生产的金融需求新特点、新变化1、春耕备春耕和粮食生产总体金融需求情况 年,市农作物播种面积378.7万亩,其中玉米326万亩,水稻36.8万亩,马铃薯2.8万亩,大豆2.6万亩,杂粮1万亩,谷子0.7万亩,高粱0.7万亩,其他作物8.1万亩。玉米、水稻、马铃薯、大豆、杂粮、谷子、高粱、其他作物亩均投入分别为380元、760元、380元、240元、260元、320元、310元,全市春耕生产资金需求总额达135000万元。年,市农作物播种面积410.4万亩,其中水稻37.4万亩,玉米358.1万亩,谷子0.7万亩,高粱0.4万亩,大豆3万亩,杂粮1万亩,马铃薯2.7万亩。其他作物7.1万亩。玉米、

7、水稻、马铃薯、大豆、杂粮、谷子、高粱、其他作物亩均投入分别为400元、800元、400元、260元、260元、320元、310元,全市春耕生产资金需求总额达160000万元。市春耕生产资金主要来源于金融机构贷款和农民自筹, 年春耕生产资金总供应135000万元,全市金融机构投放春耕生产贷款105,845万元,其中:银行投放春耕生产贷款20,200万元,信用社投放春耕生产贷款73,240万元,邮储银行投放春耕生产贷款12,405万元,农户自筹21,055万元,生产资金缺口7100万元。年春耕生产资金总供应180000万元,市金融机构投放春耕生产贷款131,100万元,其中:银行投放春耕生产贷款1

8、0,300万元,信用社投放春耕生产贷款110,600万元,邮储银行投放春耕生产贷款10,200万元,农户自筹23,850万元,生产资金缺口5040万元。2、农户、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金融需求新特点、新变化及新要求为及时了解农户春耕金融服务需求,更好地做好金融支农工作。近日,我行对本市部分乡镇、农户等进行了走访调查。调查表明:随着粮食等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和农民收入的增加,春耕金融服务需求出现新变化、呈现新特点。一是传统生产资金需求仍然旺盛。一些农民反映,虽然去年粮食和各种杂粮等农作物价格上涨,每亩大田纯收入可达450元,但很多农民由于增加了投入,加上不少余粮没有出售,所以对信贷资金需求仍然旺盛,春

9、耕贷款需求平均在2万元左右。二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步伐加快,合作经济组织规模不断壮大。目前,我市共创建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61个,吸纳会员1.8万人,辐射带动农民3.5万户。年,实现总产值12.62亿元,占总产值的25%,农民通过专业合作社人均增收1399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6%。三是延伸产业链条,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步伐加快。近几年,我市致力于构建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基地+农户新型产业链接机制,着力构建以工带农、以工促农、以工稳农的产业化经营格局。目前,全市有国家级产业化龙头企业3户,绥化市产业化龙头企业7户。这些企业主要有三种类型 ,一是粮食加工产业类型。中粮集团、希望集团等龙

10、头企业,年加工转化玉米能力稳定在200万吨以上。强化龙头与基地紧密对接,粮食订单生产面积达到201万亩,带动农户9.8万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61%。二是乳品加工产业类型。伊利集团有效抵御三鹿事件的负面影响,在我市继续保持顺畅发展势头,年液态奶生产能力达到45万吨。全市奶农年收入3亿元,人均增收500元。三是肉类加工产业类型。继黑龙江大庄园肉业投产后,我市又通过招商新建了大连成达、天津宝迪两大食品工业园,全部投产后年加工肉牛、生猪、肉鸡能力分别达到10万头、200万头和1.4亿只。我市围绕龙头企业需求,新建了延海万头牛养殖场、伊利2处千头牛养殖场、宝迪5万头种猪场和2万头生态养猪场、9处肉鸡养殖

11、小区,上半年,肉牛、生猪、肉鸡饲养量分别达到37.7万头、193万头和900万只,比上年同期增长48%、49%和181%。四是机械化发展势头加快,农机贷款需求旺盛。随着国家对农机补贴资金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我市机械化发展势头加快,截止到年末,全市大中小型拖拉机保有量13326台;有大中型机引农具合计1753台,其中机引梨332台,机引耙261台,播种机75台,其他1085台;有农用收获机械3739台,其中机动脱粒机3645台;有农产品加工动力机械2588台;有粮食加工机械1560台;运输机械4850台;有畜牧饲料粉碎机械1900台。我市贯彻落实中央财政补贴政策,对购买农用机械的农户实行自筹70

12、%,财政补贴30%的优惠政策,农民生产使用机械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年上半年我市农民就投入资金3623万元,购买农用机械201台套,比上年增加92台套,全市发放财政补贴资金额度就达到1553万元。经我们对全市农用机械需求情况调查,尽管国家出台补贴政策,全市仍然有一部分农户有更新或者新购农用机械的愿望,但因为自筹资金无法筹措而放弃购机。全市机械市场需求尚未饱和,资金需求旺盛,我行农机贷款投放空间广大。五是非农户对贷款需求迫切。近年来,城镇居民开始回流农村从事特色种养业,但受担保、抵押条件限制,他们难以从金融机构获取信贷支持,导致项目规模小,扩大再生产能力弱。这部分特殊群体,迫切需要信贷资金支持。三、

13、支持春耕备春耕做法和经验1、支持春耕备春耕生产工作成果2009年以来,我行按照上级行关于“服务三农”的有关要求,立足全面支持城乡经济发展,以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重点,全力拓展三务,充实和调整三农客户经理,大力发放农户贷款,实现了三务健康、快速、稳步发展,为农户生产、粮食收购等项目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撑。2009年以来,我行累计发放农户贷款50952 万元,其中: 2009年,我行发放农户贷款15,000万元, 年,我行发放农户贷款13,000万元, 年,我行发放农户贷款7,103万元, 2012年我行发放农户贷款 15849万元。我行主要做法是:(一)加强业务指导和培训,严格客户经理资格准入

14、。全行组建了15个三农客户经理小组,共有39名客户经理从事三务,在人员上为三务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足够的保证。为尽快提高客户经理对农户贷款相关规章制度、操作流程等方面的熟悉和了解,我行通过集中培训、分散自学、以会代训等多种形式提高客户经理工作素质,使其尽快熟悉相关管理办法、操作流程,确保充分理解、全面掌握。同时,我们定期对客户经理业务情况进行检验考核,严格考试,实行持证上岗。(二)完善了激励分配机制。在全行推广了农户贷款绩效工资分配模式,为客户经理发放了交通和通讯补助,及时缓解和解决了由于工资分配方面的偏差对客户经理营销积极性造成的不利影响,理顺了工资分配关系,配备了便携式复印机8台,下乡车辆2台

15、,促进了业务发展。(三)规范三农服务站建设,初步建立较为完善的渠道服务体系。为解决农行三农服务过程中网点布局不合理、没有农村网点的问题,我行积极与县农机局、供销社、经管站等部门沟通协调,取得了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在乡镇建立了三农服务站,实时、快捷地为农户服务。2012年,我行已经建成三农服务站2家,配备POS机具8台,布放转账电话12部。三农服务站多数建在了村委会,由村支书、村长、村会计兼职义务管理员,为农民查询余额、转账结算提供了方便。 (四)大力投放农户贷款,实现了贷款规模有效扩张。为了满足农户备春耕生产资金需求,我行紧急行动,集中人力、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在一季度开展了农户贷款集中投放工作,2009年以来,发放惠农卡数量达到2.5万张,累计发放农户小额贷款5.5亿元,为生产大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2、农户贷款管理的经验在2009年开始投放贷款业务以来,我行认识到有效控制信贷风险既是实现农户贷款业务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也是我行长期、更好地服务“三农”的根本保障。因此,我们始终把风险防控放在重要位置,提升风险控制手段,严格执行上级行有关制度政策,规避风险,建立农户贷款风险防范机制,全力控制信贷风险发生,实现了农户贷款“零”不良。多次被上级行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