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市淮阳县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32599989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周口市淮阳县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周口市淮阳县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周口市淮阳县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周口市淮阳县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周口市淮阳县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周口市淮阳县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周口市淮阳县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周口市淮阳县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默写与作文 (共2题;共13分)1. (8分) (2017八上抚宁期中) 古诗文默写。 (1)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_,_。(刘禹锡陋室铭) (2)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_,_,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周敦颐爱莲说) (3) 山下兰芽短浸溪,_,_。谁说人生再无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浣溪沙) (4)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_,_。(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2. (5分) (2017九上海宁开学考)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在青春的旅途中,贫穷的人为了追求

2、富裕而修行,不幸的人为了追求幸福而修行,失败的人为了追求成功而修行在人生最美好的年纪青春,是一场奔跑在人生道路上的修行。上述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以“青春,是一场修行”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议论;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是的人名、地名、校名。根据相关内容书写评定,要求卷面整洁,书写规范、工整。二、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3. (2分) 对下列各句中加线词语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A .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 , 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出于自心的剪裁、创造。)B . 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

3、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意思是胸怀宽广,能容下丘陵和沟壑)C . 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突兀的样子)D . 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这里有典范代表的意思)4. (2分) (2017八上高台月考) 下列对作家及其作品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 ) A . 海涅是德国诗人,屠格涅夫是俄国作家,罗曼罗兰是法国作家。B . 徐霞客是我国清代的地理学家,旅行家,著有徐霞客游记。C . 徐志摩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代表作有再别康桥。D .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现代作家,历史学家。三、 字词书写 (共1

4、题;共4分)5. (4分) (2019九下吴兴模拟)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宁静的海洋是图书馆最恰当的比喻,奔涌千年的滚滚波涛紧紧锁b_,变得像酣睡的yng_儿一般悄无声息。在图书馆里,语言静j_无声,水流凝滞止息。这好比喜马拉雅山头的皑皑白雪锁闭着汹涌洪水,图书馆也围拦着随时会一xi_千里的思想的江河。四、 中国名著 (共1题;共10分)6. (10分) (2011苏州) 名著阅读。(1) 水浒传中,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本意只是想教训一下对方,文中哪件事可以证明这一点?在意外打死郑屠之后,鲁达的命运发生了重大转折。你知道他在东京相国寺看守菜园时所发生的精彩故事吗?(写出一件事即可)(2) 汤姆索

5、亚历险记中,汤姆和蓓姬在洞中历险时遇到了哪个恶人(请写出他的名字)?汤姆认为此人不抓自己,反而逃跑的原因是什么?此人的下场是怎样的?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7. (10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山中留客张 旭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1) 首句中“弄”字有什么表达效果?(2)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4分)8. (24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文后题目。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

6、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

7、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选自课文唐雎不辱使命)(1)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且 秦 灭 韩 亡 魏长 跪 而 谢 之 曰(2)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_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_轻寡人与_长跪而谢之曰_(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徒以有先生也。(4) 请结合上下文仔细揣摩分析“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这句话,写出该句话的“潜台

8、词”。(5) 唐雎“士之怒”回击秦王“天子之怒”,表现了什么唐雎精神?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60分)9. (40分) (2017七下成都月考)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第十一位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里,有一所小学校,因为各方面条件极差,一年内已经陆续走了七八位教师。当村民和孩子们依依不舍地送走第十位教师后,就有人心寒地断言:再不会有第十一位教师留下来。乡里实在派不出人来,后来只好请了一位刚刚毕业等待分配的女大学生来代一段时间课。不知女大学生当初是出于好奇或是其他什么原因,总之很快和孩子们融洽地生活在一起。三个月后,女大学生的分配通知到了。村民们只好像以往十次那样带着各家的孩子

9、去送这位代课教师。谁知,无法预料的情形发生了那天,在代课教师含泪走下山坡的那一瞬间,背后突然意外地传来她第一节课教给孩子们的古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那背诵的声音久久回荡,年轻的代课教师回头望去,二十几个孩子齐刷刷地跪在高高的山坡没有谁能受得起那天地为之动容的一跪。孩子们目光中蕴含的情感,顷刻间让她明白:那是孩子对知识的渴望和纯真而无奈的挽留啊!代课教师的脚步凝滞了。她重新把行李扛回小学校。她成了第十一位老师。往后的日子她从这所小学校里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孩子去读初中、高中、大学这一留就是整整二十年。我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正是女教师患病被送往北京治疗的期间。我一直想去探望她,但

10、因为种种原因没能成行。我终究没能见到这位乡村女教师。当我终于有机会来到这所小学校时,已有一位男教师来接她的班。新来的教师对我说:她患了绝症,从北京回来的只是她的骨灰。我看到她的骨灰装在一个红色的木匣里,上面没有照片。临行时,这位男教师还告诉我,这所学校没有第十二位教师的说法。无论以后谁来接班,永远都是第十一位。这是所有能在这里工作的教师的光荣,他说。还有就是这所小学校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是什么,他没有立即告诉我,当时他只是微笑着对我说:明天早晨,你就会知道。第二天,我早早从距小学校几里远的乡招待所起来,刚刚爬到院墙外那座高高的山坡,就远远地听到白居易那首熟悉的诗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

11、尽春风吹又生我想起,今天是新生开学的第一课。(1) 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文章的主要内容。 (2) “送走第十位教师后,就有人心寒地断言:再不会有第十一位教师留下来。”“心寒”一词与文中哪句话照应?开头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3) “无法预料的情形”指什么? (4) “没有谁能受得起那天地为之动容的一跪”改成问句。 (5) 代课老师的脚步凝滞了,为什么?她作出了怎样的选择? (6) 描写女教师骨灰时,为什么强调“上面没有照片”? (7) 这所小学“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是什么? (8) 你如何理解“第十一位”这个题目的含义? 10. (20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我在寻找那片野花上小学的时候,班

12、上有个女同学,叫做荞,家境贫寒,她衣着破烂,夏天总穿短裤,是捡哥哥剩下的。我和她同期加入少先队。那时候,入队仪式很庄重。新队员的红领巾,是提前交了钱买下的。荞说她没有钱,哥哥已超龄退队,她可用哥哥的旧领巾。授巾的仪式那天,当辅导员用托盘把新领巾呈到校长手中时,就提醒校长记得把托盘里的那条旧领巾分给她。(A)满盘的新领巾好似一塘金红的鲤鱼,支棱着翅角。旧领巾软绵绵地卧着,仿佛混入的灰鲫,落寂孤独。校长可能不曾听清这句格外的交待,走到荞的面前时,随手把一条新领巾分给了她。我看到荞好像被人砸了一下头顶,身体矮了下去。灿如火苗的红领巾环着她的脖子,也无法映暖她苍白的脸庞。那个交了新红领巾的钱,却分到一

13、条旧红领巾的女孩,委屈至极。刚一散会,就怒气冲冲地跑到荞跟前,一把扯住荞的红领巾说:“这是我的!你还给我!”领巾是一个活结,被女孩拽住一股猛挣,就系死了,好似一条绞索,把荞勒得眼珠凸起,喘不过气来。大伙扑上拉开她俩。荞满眼都是泪花,窒息得直咳嗽。我们都觉得那女孩太霸道了。荞一声未吭,把新领巾折得整整齐齐,还了它的主人。把旧领巾系好,默默地走了。后来我问荞,她那样对你,你就不伤心吗?荞说,谁都想要新领巾啊,我能想通。毕业的时候,荞的成绩很好,可以上重点中学。但因为家境艰难,只考了一所技工学校,以期早早分担父母的窘困。荞以后的路,就一直在贫困的底层挣扎。荞是一家印刷厂的女工。早几年,厂子还开工时,

14、她送过我一本交通地图。说是厂里总是印账簿一类的东西,一般人用不上的。碰上一回印地图,她赶紧给我留了一册,想我有时外出,或许会用得着。说真的,正因为常常外出,各式地图我很齐备。但我还是非常高兴地收下了她的馈赠。我知道,这是她能拿得出的最好的礼物了。一次聚会,荞终于来了。她所在的工厂宣布破产。她成了下岗女工。她的丈夫出了车祸,伤了腿,从此吃不得重力。儿子得了肝炎休学,需要静养和高蛋白。她在几地连做小时工,十分奔波辛苦。这次刚好到这边打工,于是抽空和老同学见见面。我们都不知说什么好,只是紧握着她的手。(B)她的掌上有很多毛刺,好像一把尼龙丝板刷。半小时后,荞要走了。同学们推我送送她。我打了一辆车,送

15、她去干活的地方。本想在车上,多问问她的近况,又怕伤了她的尊严。正斟酌为难时,她突然叫起来:“你看!你快看!”窗外是城乡交界部的建筑工地,尘土纷扬,杂草丛生,毫无风景。我不解地问,你要我看什么呢?荞很开心地说,我要你看路边的那一片野花啊。每天我从这里过的时候,都要寻找它们。我知道它们哪天张开叶子,哪天抽出花茎,在哪天早晨,突然就开了我每天都向它们问好呢?我一眼看去,野花已风驰电掣地闪走了,看到的只是荞的脸,憔悴之中有了花一样的神采。于是,我那颗久久悬起的心,稳稳地落下了。我不再问她任何具体的事情,彼此已是相知。人的一生,谁知有多少艰涩在等着我们?(C)但荞经历了重重风雨之后,还在寻找一片不知名的野花,问候着它们。我知道在她心中,还贮备着丰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