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七年级上册教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32599359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 页数:54 大小:8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七年级上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2013-2014七年级上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2013-2014七年级上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2013-2014七年级上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2013-2014七年级上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2014七年级上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七年级上册教案(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丰富的图形世界第一节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第1课时教学目标: 1、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几何图表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2、 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棱台、球,并能用自已的语言描述它们的某些特征。教学过程:一、知识回顾:1、让学生回忆小学学过的几何图形(立体图形):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棱台、球等。并展示教具和第3页下图,让学生系统回忆这些几何体的形状。2、就是由这些基本图形构成了我们生活的空间,下面是一幅城市一角的街景照片,你能从中发现哪些熟悉的几何体?从而引出新课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板书)二、新课1、出示一些建筑物照片和一些邮票(有建筑画面),

2、让学生感受立体几何图形就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同时让学生观察每幅图中,能找到哪些熟悉的几何体(让学生上台说明,看谁能找到最多和最准确,以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大胆发言的良好习惯)2、出示课本第2页各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回答又有哪些熟悉的几何体?培养学生敏捷的观察力。3、出示第3页上图,让学生认真观察,然后分小组讨论,再回答课本上的问题。4、出示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圆锥、棱柱、棱台、球的几何透视图,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些图形的特征。5、出示棱柱和圆柱,分组讨论这两个几何体具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在分组讨论交流中形成对棱柱比较全面的认识。6、 练习: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类似于棱柱、圆柱、圆锥和球。

3、(如:机器零件的六脚螺母的形状类似于棱柱,圆桶开头茶叶盒,茶杯的开头类似于圆柱,有些冰琪淋的开头类似于圆锥,蓝球,足球等的开头类似于球,台灯的灯罩的开头类似于圆台。7、 练习:将下列的几何休分类,并说明理由。小 结: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认识了什么图形?你发现了你的周围都存在着数学吗?作 业:1、课本P4 习题1.1 数学理解 1。 2、做一个边长为3cm的正方体。(注:做好后请保留)1.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1)(一)知识回顾 (三)课堂练习 (五)作业(二)观察发现 (四)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教学后记:1.课堂情境的创设,不仅存在于课堂的开始,而是充满课堂的整个时空,努力使之与生活、社会沟通,

4、可以延伸课堂的视野。同时通过创设问题情景,营造活泼、热烈的气氛,辅以教师富有激情的语言穿插,学生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进行讨论,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使整个课堂完成了由感性到理性的知识升华过程。2.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既要充分发挥节目主持人的作用,激发学生创造火花,用自己的激情和精心创设的情景为学生合作探究蓄势;又要以清晰的头脑,理清讨论的主线,呵护学生富于个性的创新,使学生享受成功的快乐,体验学习的乐趣。3.教师要放下身段,与学生平等的交流和对话。教师还应有目的的参与和指导学生的交流活动,使学生都动起来,由于学生的发展不同,我们就应该有意识的兼顾成绩、语言表达、性

5、别等方面的差异,同时还要调控活动的节奏和时机,不让课堂只成为那些性格外向的学生的舞台,这点还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探索。第一节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第2课时教学目标: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通过自己的主动思考,体会点、线、面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进一步认识常见几何体的某些特征。教学过程:一、知识回顾: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常见的几种立体图形: 二、新课1、 通过创设情景引出面和曲面(学生常见的高速公路和海浪),并由此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的一些具体的图形例子。2、拿出具体的模型让学生观察立体图形除了面以外,还有那些组成部分,从而引出线和点,由此让学生得到这样一种认识,图形是由点、线、面构成的。3、先让学

6、生想象面面相交,线线相交会得到什么?再板书画出,面面相交得到线,线线相交得到点。4、思考:平面与平面相交得到什么线?曲面与曲面呢?5、让学生找找具体模型的面和线,顶点,(例如长方体,正方体等)让学生得到面与面相交得到线,线线相交得到点的初步认识,通过笔来演示加深这个认识。(做相应的课本上的练习议一议 )6、通过举例下雨,水笼头,以及扇子的展开,几何画板的演示让学生得到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初步认识。并通过举例进一步加深这种认识,做课本上相应的习题。7、 练习:课本P7 小 结:图形是由点、线、面构成的。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作 业:1、课本P7 习题1.2 知识技能 1。 2

7、为明天上课准备做课本上的几个平面图形。板书设计:1.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2)(一)知识回顾 (三)图形的构成课堂练习 (五)课堂小结 (二)面和曲面 (四)课堂练习 (六)作业教学后记: 本节课的设计思想是根据课标要求,使学生在探索图形的性质、图形的变换以及空间几何体与平面图形的相互转换等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思维。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扬教学民主,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比如展示“面与面、线与线”相交的情况,再比如联系想到“汽车上的雨刷”来帮助学生认识“线动成面”等有利于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数学问题。从学生的活动看,课堂

8、设计中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个性,提供了学生合作交流的契机,达到了实效与多能。我们知道,最好的教学是最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本节课中涉及到的基本知识点还可以考虑完全放手主学生自己感知。比如“书”是一个长方体,是怎样由面动构成的。再比如“圆柱”是一个柱体,又是怎样由面动成的,即有意识区分“面动成体”有旋转和叠加等不同方式。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简单的直觉形成更深刻的认识。第二节 展开与折叠第1课时教学目标: 1、经历展开与折叠、模型制作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积累数学活动经验。2、在操作活动中认识棱柱的某些特征。3、了解棱柱、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判断和制作简单的立体模型。教学过程:一、引入1

9、、 学生动手折叠已准备好的图1-6、7,不能够折成棱柱的,发现什么问题?那里出错了?学生思考。再针对情况逐一分析。通过讨论,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棱柱。2、 可能的情况:(1)底边的边和对应的长方形的宽不相等;(2)长方形的个数与多边形的边数不相等;(3)两底面相等,但是没有对应起来。3、 提出问题:长方形的长与棱柱的底的周长之间的关系?多边形的边与折痕的关系?4、 回忆前几节课我们学过的棱柱的性质:(1)上下两个底相同,都是多边形。(2)侧面都是长方形。二、新课1、学生用尺子度量各自棱柱的各条边,发现了什么?相等的棱我们给它一个名字:侧棱。观察棱柱,那些棱是侧棱?它们是由哪些面相交得到的?得到侧

10、棱的概念:相邻的两个侧面相交得到的棱叫做侧棱.2、这个侧面和底面的区分,同学们会吗?是不是在底下的面就是底面呢?学生思考(学生看到会判断,但是要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怎样判断是需要一定的锻炼的.)用正六棱柱来展示不同的放法.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想法.可能的情况(1)两个一样的面就是底面.把正六棱柱横放让学生观察,肯定有学生反对该说法 (2)还要两个面平行.会有一部分的学生赞同,同是用上例反驳我们上节课说过,侧面是什么形状的图形啊?一步一步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3、可以根据底面的边数将棱柱分为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特殊地,长方体,正方体都是四棱柱.三、随堂练习;另加: 寻找底面、侧

11、面。(每个面都可以做底面,特殊情况)四、课本“想一想”中的题,先判断,再动手验证。小 结:棱柱的棱、侧棱的定义及其它的特征。作 业:课本P9 习题1.3 知识技能1、2。1.2展开与折叠(1)(一)知识回顾 (三)课堂练习 (五)作业 (二)棱和侧棱 (四)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教学后记: 第二节 展开与折叠第2课时教学目标: 1、经过展开与折叠、模型制作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积累教学活动经验。2、在操作活动中认识棱柱的某些特征。教学过程:一、知识回顾:回忆正方体、圆锥、圆柱是如何做的? 二、新课1、将一个正方体的表面沿某些棱剪开,展成一个平面图形。你能剪成什么图形呢?你看看你的同桌及邻桌剪成什

12、么图形?有什么不同?提醒:展开后所成的6个正方形中的每一个至少有一条边与其他的正方形的某条边重合,即相连。 2、展示11种正方体的展开平面。3、你剪到平面图形有和老师的一样吗?请找出来!并展示你自己的作品。4、教师教学生如何把一个正方体剪成规定的一个展开平面,边剪边讲解剪了一个棱边下一步该如何剪。5、让学生尝试将另两个正方体剪成规定的平面图形。给予适当的指导,引导:如何剪?这样剪行得通吗?下一步该怎么办?鼓励学生将操作与思考相结合。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6、课本想一想的方法把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会得到什么图形?先让学生想象能剪成什么样的图形,进行提问。然后让学生自己沿着圆柱和圆锥的母线剪开,

13、从而证实是否正确?7、练习:P11随堂练习,让学生想象是什么几何体展成的展开面,再让学生画展开面,再折,从而证实想象的是否正确?充分发挥他们的空间想象力。8、通过展开与折叠,发现正方体有什么特点?让学生小组讨论、归纳出正方体的特征。发挥学生的集体力量。小 结:1、如何将一个正方体的表面展成平面图形,如何判断一个展开图形是由什么几何体展成的?2、正方体有什么特征?让学生说,及时反馈,加深印象作 业:课本P11 习题1.4 。1.2展开与折叠(2)(一)知识回顾 (三)课堂练习 (五)作业 (二)正方体的展开平面(四)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教学后记: 第三节 截一个几何体教学目标:经历切截几何体的活

14、动过程,体会几何体在切截过程中的变化,在面与体的转换中丰富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教学过程:课前准备:1、用萝卜制作正方体,圆柱,棱柱,圆锥。 2、分小组进行讨论。提出问题:1、 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截出的面可能是什么形状?2、 怎样截?3、 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几何体得到的平面叫做截面。(1)从不同方向截同一个正方体的到的截面一样吗?(2)先让学生观察实物,发挥想象力。让学生想象该如何截才能得到下列的图形: 正方形 长方形 三角形 梯形 五边形 六边形思考后再动手证实,用萝卜实体切给学生看。(3) 对于怎样切梯形、五边形、六边形可以让学生上讲台切给大家看,教师进行引导。4、课本P13“做一做”。要求学生看着图形照样切出截面。进一步:对圆柱、六棱柱,还有没有别的截法?会有什么图形出来?圆柱:圆,类似半圆的面(抛物面)。六棱柱:三角形,六边形,四边形等。5、 做课堂练习并思考:对圆锥的截法还有吗?如果有,又是怎样的平面呢?小 结:要知道在什么方向截一个几何体可得到规定的截面,从不同方向截一个几何体可得到怎样的截面。作 业:课本P15 习题1.5 :1、2。1.3截一个几何体(一)知识回顾 (三)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几何体得到的平面叫做截面 (二)几个问题 (四)课堂练习 (五)课堂小结 (六)作业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