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象棋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32599203 上传时间:2023-11-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象棋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国际象棋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国际象棋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国际象棋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国际象棋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象棋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际象棋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一、国际级运动健将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一)世界杯(个人)、世界锦标赛(个人)前八名;(二)国际特级大师;(三)国际象棋奥林匹克团体赛:冠军100(男4人、女3人),亚军80(男3人、女2人),第三名60(男2人、女2人),第四至六名40(男2人、女1人),第七至八名20(男1人、女1人);(四)四年内,两次达到等级称号赛规定之标准分(见胜率表)。二、运动健将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运动健将称号:(一)亚洲个人赛、中国独立区个人赛和全国锦标赛(个人)前十二名(女子前八名);(二)国际大师;(三)亚洲团体锦标赛、全国锦标赛(团体)

2、:冠军100(男4人、女3人);亚军80(男3人、女2人),第三名60(男2人、女2人),第四至六名40(男2人、女1人),第七至八名20(男1人、女1人);(四)全国甲级联赛:冠军100(男3人、女2人),亚军80(男2人、女2人),第三名60(男2人、女1人),第四至六名40(男1人、女1人),第七至八名20(男1人);(五)全国青年冠军赛冠军;(六)全国等级赛冠军,同时得分率达到76;(七)四年内,两次达到等级称号规定之标准分(见附表);(八)四年内,在协会指定的比赛达到规定之标准。三、一级运动员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一级运动员称号:(一)全国锦标赛(个人)、中国独立区个人赛前

3、三十二名(女子前十六名),如果参赛人数不足30人(含30人),按30录取称号;(二)棋联大师;(三)全国锦标赛(团体)前八名未获大师称号;(四)全国青年冠军赛前六名;(五)李成智分龄组冠军赛18岁组冠军;(六)全国等级赛按参赛人数30录取;(七)四年内,在协会指定的比赛达到等级称号规定之标准。四、二级运动员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二级运动员称号:(一)全国锦标赛(个人)前三十六名;(二)全国青年冠军赛前十六名;(三)四年内,在协会指定的比赛达到等级称号规定之标准;(四)李成智分龄组冠军赛10、12岁组前八名,14、16、18岁组前十二名;(五)全国等级赛按参赛人数30录取;(六)省、自

4、治区、直辖市、行业体协个人赛前十六名;五、三级运动员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三级运动员称号:(一)全国青年冠军赛十七至三十二名;(二)全国等级赛按参赛人数30录取;(三)四年内,在协会指定的比赛达到等级称号规定之标准;(四)李成智分龄组冠军赛10、12岁组九至二十名,14、16、18岁组前十三至二十四名;(五)省、自治区、直辖市、行业体协个人赛前十七至三十二名;(六)省辖市、计划单列市、地区、自治州个人赛前二十四名。等级称号对照表等级称号 专业称号 业余称号 国内称号 国际称号 国际级健将 特级大师 国际特级大师 运动健将 大师 国际大师 一级运动员 一级棋士 棋联大师 棋协大师 二级

5、运动员 二级棋士 候补棋协大师 三级运动员 三级棋士 棋协一级棋士 注:1、凡达到等级标准一条者,即可获得申请该项等级称号的资格。2、非正式各级比赛(如邀请赛、职工赛等)的成绩和未明确的名次不得作为申请技术等级称号的依据。3、男女棋手通用本标准。4、当年的成绩,当年申报,过期无效。5、名次按比例录取的等级称号申请者,出场率和得分率低于50的,申请无效;等级称号要按台次先后顺序申请。6、比赛必须执行国际象棋竞赛规则的规定。时间控制方面的要求:A、一天对弈不应超过2轮棋,总轮次不得少于11轮棋。B、标准比赛中,每方棋手有其规定时间来完成所有步数。标准比赛是指:1、每方90分钟基本时间,每步附加30

6、秒。2、每方75分钟40回合,15分钟包干,每步附加30秒。3、每方2小时40回合,每步附加30秒。4、(经典制)每方2小时40回合,1小时20回合,30分钟包干。5、两小时包干的用时无效。C、每天两轮棋,每方60分钟基本时间,每步附加30秒。7、等级赛中,在一级运动员组里按参赛人数比例录取30以内的棋协大师,可以申报一级运动员等级称号。附表:国际象棋胜率表比赛等级 平均等级分 应有胜率(%) 女 男 女子大师 女子特级大师 男子大师 男子特级大师 1 1951-1975 2 1976-2000 3 2001-2025 4 2026-2050 5 2051-2075 76 6 2076-210

7、0 73 7 2101-2125 70 8 2126-2150 67 9 2151-2175 64 10 2176-2200 60 11 2201-2225 57 76 12 2226-2250 53 73 13 2251-2275 50 70 14 2276-2300 47 67 15 2301-2325 43 64 16 2326-2350 40 60 17 1 2351-2375 36 57 76 18 2 2376-2400 33 53 73 19 3 2401-2425 30 50 70 20 4 2426-2450 47 67 5 2451-2475 43 64 6 2476-2500 40 60 7 2501-2525 36 57 76 8 2526-2550 33 53 73 9 2551-2575 30 50 70 10 2576-2600 47 67 11 2601-2625 43 64 12 2626-2650 40 60 13 2651-2675 36 57 14 2676-2700 33 53 15 2701-2725 30 50 16 2726-2750 4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