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重点知识点总结精华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32598869 上传时间:2023-08-0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重点知识点总结精华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初中物理重点知识点总结精华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初中物理重点知识点总结精华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初中物理重点知识点总结精华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初中物理重点知识点总结精华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重点知识点总结精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重点知识点总结精华(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YOUR LOGO原 创 文 档 请 勿 盗 版精品学习资料精品学习资料名师整理精华知识点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精华第一章机械能1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能量)。2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3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4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5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6物体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7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的能。8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9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统称。(机械能 = 动能 + 势能)单位是:焦耳10 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的。方式有:动能重力势能;动能弹性势能。11 自然

2、界中可供人类大量利用的机械能有风能和水能。第二章分子运动论初步知识1 分子运动论的内容是:(1 )物质由分子组成;(2 )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2 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现象。3 固体、液体压缩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大于引力。固体很难拉长是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大于斥力。4 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内能也称热能)5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6 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欢迎下载第 1 页,共 12 页精品学习资料精品学习资料名师整理精华知

3、识点7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8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9物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大;物体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减小。10 所有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11 热量( Q):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物体含有多少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12 比热( C):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物理意义就类似这样回答)13 比热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质的体积、质量、形状、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相同,比热就相同。14 比热的

4、单位是:焦耳/( 千克 ? ) ,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15 水的比热是: C=4.2 103 焦耳 /( 千克 ? ),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千克的水当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 103 焦耳。16 热量的计算: Q 吸 =cm(t-t0)=cmt 升 ( Q 吸是吸收热量,单位是焦耳;c 是物体比热,单位是:焦 /( 千克 ? ); m 是质量; t0是初始温度; t 是后来的温度。 Q 放=cm(t0-t)=cmt 降 Q 吸= Q 放 ( 关系式)17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5、而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第三章内能的利用热机欢迎下载第 2 页,共 12 页精品学习资料精品学习资料名师整理精华知识点1 燃烧值( q ): 1 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燃烧值。单位是:焦耳/千克。2 燃料燃烧放出热量计算:Q 放 =qm ;( Q 放 是热量,单位是:焦耳;q 是燃烧值,单位是:焦/ 千克; m是质量,单位是:千克。3 利用内能可以加热,也可以做功。4 内燃机可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它们一个工作循环由吸气、压缩、做功和排气四个冲程。一个工作循环中对外做功1 次,活塞往复2 次,曲轴转2 周。5 热机的效率: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

6、能量之比,叫热机的效率。的热机的效率是热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6 在热机的各种损失中,废气带走的能量最多,设法利用废气的能量,是提高燃料利用率的重要措施。第四章电路1物体带电:物体有能够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2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3自然界存在正、负两种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4正电荷: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5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 玻正橡负)6电量 (Q) :电荷的多少叫电量。(单位:库仑)。71 个电子所带的电量是:1.6 10 -19库仑。8中和:等量的异种电荷放在一起互相抵消的现象叫做中和。(中和后物体不带电)

7、。9验电器:是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它是根据同种电荷互相排斥的原理制成的。10 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法一、 是看它能否吸引轻小物体,如能则带电; 法二、是利用验电器,用物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如果金属箔张开则带电。欢迎下载第 3 页,共 12 页精品学习资料精品学习资料名师整理精华知识点11 判断物体带电性质(带什么电 )的方法:把物体靠近(不要接触 )已知带正电的轻质小球或验电器金属球,如果排斥( 张开 ) 则带正电,如果吸引(张角减小 )则带负电。(如果靠近带负电物体时,情况恰好相反)12 物体由分子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又由中子和质子组成。质子带正

8、电,电子带负电,通常情况下质子和电子带有等量的异种电荷,则原子对外不显电性(中性)。13 摩擦起电的原因:在摩擦过程中,电子会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得到电子的物体因有多余的电子带上负电荷,失去电子的物体因缺少电子而带上等量的正电荷。14 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任何电荷的定向移动都会形成电流) 。15 电流的方向: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而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和正电荷移动的方向相反,即与电流方向相反)。16 电源:能提供持续电流(或电压)的装置。17 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18有持续电流的条件

9、:必须有电源和电路闭合。19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等。20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21导体和绝缘体的主要区别是:导体内有大量自由移动的电荷,而绝缘体内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但导体和绝缘体是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22金属导电靠的是自由电子,它移动的方向与金属导体中的电流方向相反。23电路组成:由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组成。24电路有三种状态:(1) 通路:接通的电路叫通路;(2) 开路:断开的电路叫开路;(3) 短路: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两极上的电路叫短路。欢迎下载第 4 页,共

10、 12 页精品学习资料精品学习资料名师整理精华知识点25 电路图: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电路图。26 串联:把元件逐个顺序连接起来,叫串联。(电路中任意一处断开,电路中都没有电流通过)27 并联:把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叫并联。(并联电路中各个支路是互不影响的)第五章电流强度1 电流的大小用电流强度( 简称电流 )表示。电流强度等于1 秒钟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2 定义式: I=Q/t,式中I 是电流、单位是:安;Q 是电量、单位:库仑;t 是通电时间、单位是:秒。3电流 I 的单位是:国际单位是:安培(A) ;常用单位是:毫安(mA) 、微安( A。) 1安培 =103毫安 =106微安。

11、4测量电流的仪表是:电流表,它的使用规则是: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使电流从“+”接线柱入,从 “- ”接线柱出;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到电源的两极上。5 实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0 0.6 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02安; 03 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1 安。六章电压1 电压 (U): 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2 电压 U 的单位是:国际单位是:伏特(V) ;常用单位是:千伏(KV) 、毫伏 (mV) 、微伏( V)。 1 千伏 =103伏 =106毫伏 =109微伏。3 测量电压的仪表

12、是:电压表,它的使用规则是: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使电流从“+”接线柱入,从 “- ”接线柱出;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欢迎下载第 5 页,共 12 页精品学习资料精品学习资料名师整理精华知识点4 实验室中常用的电压表有两个量程:0 3 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1 伏;0 15 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5 伏。5 熟记的电压值: 1 节干电池的电压1.5 伏; 1 节铅蓄电池电压是2 伏;家庭照明电压为220 伏;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 伏;工业电压380 伏。第七章电阻1 电阻 (R) :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导体如果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那么电阻就

13、越大,而通过导体的电流就越小)。2 电阻 (R) 的单位:国际单位:欧姆( );常用的单位有:兆欧(M )、千欧 (K )。1兆欧 =103千欧;1 千欧 =103欧。3 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电阻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4 变阻器: (滑动变阻器和变阻箱)(1) 滑动变阻器:原理:改变电阻线在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作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铭牌:如一个滑动变阻器标有“502A表”示的意义是:最大阻值是50,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2A。 正确使用: A 应串联在电路中使用;B 接线要 “一上一下 ”; C 通电前应把阻值调至最大的地方。(2) 变阻箱:是能够表示出电阻值的变阻器。第八章欧姆定律1 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2 公式: I=U/R式中单位: I 安 (A) ; U伏 (V) ; R欧 ( )。 1 安=1 伏 / 欧。欢迎下载第 6 页,共 12 页精品学习资料精品学习资料名师整理精华知识点3 公式的理解:公式中的I 、 U 和 R 必须是在同一段电路中;I、 U 和 R 中已知任意的两个量就可求另一个量;计算时单位要统一。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