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局长赴新加坡培训学习考察报告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32598126 上传时间:2023-08-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改局长赴新加坡培训学习考察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发改局长赴新加坡培训学习考察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发改局长赴新加坡培训学习考察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发改局长赴新加坡培训学习考察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发改局长赴新加坡培训学习考察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发改局长赴新加坡培训学习考察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改局长赴新加坡培训学习考察报告(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发改局长赴新加坡培训学习考察报告 短短的几天,通过6个专题的课堂教学以及实地参观考察,我们对新加坡的城市规划、经济转型、产业升级、招商引资、现代服务业发展、人才培养、社会管理等方面有了直观的了解,对新加坡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有了初步的认识,特别是对新加坡的敬业自律、商业文明、法制精神、追求卓越的品格和品质,有了亲身的感受,个人在视野、视角、视线,思想、思路和思维等方面都有了新的提升和拓展,同时也引发了很多思考,可以说受益匪浅。现就本次学习考察情况向领导们报告如下。 一、主要感受 俗话说,“船小好调头”。虽然新加坡有它的特殊性,有些东西对我们中国这支超负荷的大船来说没法学,但是他们科学规范的

2、管理理念、公正严格的行政执法、造福民众的社会责任、持续发展的战略思维、独立特行的国际视野以及无处不在的正能量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借鉴。总结起来,个人以为在工作中要提升九种意识并贯穿于实践当中。 一是忧患意识。有着lOO%依存度的新加坡人每天都在思考,“新加坡今后怎么生存3。要想不被淘汰,只有强化忧患意识,才能够认清形势、把握机遇,不断提升自我、完善自我,进而实现转型发展,赶超一流。可以说忧患者生,安乐者死,工作按部就班、跟帮随流只能等待落后。 二是敢于创新意识。靠开拓创新,新加坡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成为了发达国家。目前我们正处于全面转型时期,更要把创新作为各项工作的动力源,敢于自我否定,敢于另辟

3、蹊径,实现重生。新加坡在多个领域实现了无中生有,主要是因为他们敢想敢干。相比较来说,我们缺的东西很多,是不是也应该敢于去突破?像在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现代服务业发展等方面要敢于走出去。 三是打拼意识。“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任何事情,关键是去做,不然的话,只能“一夜千条路,天明卖豆腐”。在新加坡,饭店蒸鸡蛋的老头67岁了还在坚持工作。在非典时期新加坡人能够亲自飞到国外去招商,以死都不怕的精神把通用公司总部拉到新加坡,这说明了新加坡人的敢于打拼。 四是法治意识。新加坡人行为规范、文明守法,社会治安良好,是因为新加坡法律制度健全,执法公正严厉,让人们望法生畏,不

4、敢违犯,也犯不起。新加坡执法严厉,一旦触犯,不是重罚,就是重刑,其采用的鞭刑举世闻名。可以说严格执法换来了文明进步,换来了和谐稳定。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借鉴。规范市民行为先靠宣传教育是不够的,必须加大依法治国力度,公正执法、严格执法、文明执法,真正做到令行禁止,运用严密的法治体系、严格的执法行动、严厉的惩罚措施来加以保障,这样才能管好我们的社会和城市。 五是民生至上的责任意识。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强大,都是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为最终目的。新加坡叫“以民为本”,和我们的“以人为本”是一致的。这从就业和平常的衣食住行等最基础的方面可以看出:一是就业稳定。资料显示,近1 5

5、年新加坡经济波动剧烈,振幅达17%,但失业率基本稳定在3%上下;二是吃的放心。不论是自产的,还是进口的,政府严加监控,没有假冒伪劣,没有各色污染;三是住的舒心。六十年代中期,开始实施“住者有其屋”计划,由政府统一建设,统一补贴,严格审核。公民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户型,并以很低的价格拿到新房,永久居民则要到二手市场购房。这是新加坡最大的国家福利;四是行的称心。新加坡人口密度世界第二,交通顺畅是一大难题。但是他们通过科学规划、强化公交、严格控制等措施,保证了交通通畅,出行方便。 六是科学发展的意识。新加坡对他们工业园区(比如裕廊工业园),对入驻企业的要求十分明确而且执行严格。分不同类型的企业,提出

6、投资强度、单位面积产出(单位面积土地产生力增加值、从业人员产生力增加值)、技术含量、最低容积率等,这些要求都由一个专门部门来严格监督落实。陈市长在全市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上,就科学发展的问题作了很好地论述。科学发展是科学的真理,他指出,我市开发区整个综合用地容积章、建筑密度、投资强度、产出效益都在全省最后,这说明资源浪费严重,全省综合用地的容积率是0.52,我们是0.33;建筑密度全省是25%,我们是18%;全省每亩投资强度是209万,我们是160万;全省每亩工业产出是840万,我们只有3 1 3万。这就要求我们在转方式调结构上要狠下功夫、下狠功夫。特别是在产业布局规划、主导产业培植、高端人才

7、引进等方面应出台强有力的措施。七是招商意识。新加坡按照世界发达经济的标准设立并严格实施各项经济政策和准则,经济运作有法可依,经济交流有法可依,建设一流的基础设施,创造优越的投资环境等等,说明了“栽得梧桐树,引来金凤凰这个道理。同时他们超前的规划,长远的眼光,严格的准入机制都值得我们学习,陈市长在全市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上也指出,在新形势下,发展是硬道理,不发展没道理,不顾一切硬发展更没道理,“两高一低”的产业,坚决不能上。这告诉我们,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要注意产业布局和项目的科技含量、亩产率等。 八是人才意识。用刘叔铭博士的话说,新加坡什么也没有,只有人才。实践将继续证明,没有一流的人才就没有一

8、流的项目,没有一流的企业就没有一流的产品。新加坡创新教育培训机制、全球人才引进战略(撒网五大洲,搜捕顶尖脑袋)、有效人才激励政策值得我们很好地借鉴。特别是在高端人才、重点人才培养方面更有参考价值。对于新加坡的学生来说有三条路,上高中到大学,进理工学院,进技术教育学院,当熟练工人。这为XX职业技术教育提供了很好地学习模式。在当前工业化主导经济发展的时代,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职业、学术、技术教育应同步推进。 九是创新城市管理意识。干净葱绿的新加坡整体就是一个公园,整个国家规划科学、建设精细、管理到位、富有美感。融合了东西方文化,体现了古现代传承,既有极具民族风情的牛车水、小印度,也有展示国际都市风貌的金沙、圣淘沙摩天建筑群一新加坡呈现给世人的是凝固的音乐,流动的画面,他们借鉴的是中国的山水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