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室内空间设计研究(共6篇)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32598122 上传时间:2022-08-1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3.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住宅室内空间设计研究(共6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住宅室内空间设计研究(共6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住宅室内空间设计研究(共6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住宅室内空间设计研究(共6篇)(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住宅室内空间设计研究(共6篇)第一篇人的心理初探及人对住宅室内空间的心理需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金字塔需求理论提出人的需求由低到高分成五个基本层次,即生理的、安全的、社交的、自尊的需求,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马斯洛认为一旦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满足,则会出现其他较高级的需要,即人的需求产生是一个从低级的生理需求到高级的自我实现需求的发展过程。目前,人们对住宅的室内空间需求已经不仅仅是居住,而是要有良好的居住生活环境,说明人们的需求层次正在逐步向高层次发展。基于人心理需求的住宅室内空间氛围营造()领域感的形成。在住宅室内空间中人人都有领域的需求,即个人需求不受干扰,满足人们各自不同的活动行为需

2、要,保证家庭成员各自的私密性。人们在家庭生活中个人物品的摆放习惯或习惯的座位等都暗示了领域的存在。如卧室空间,多数人会选择在建筑靠墙一隅的位置安放床铺,以获得一种特殊的领域感。领域感包含着人在其中从事某种或几种活动的含义。领域感的形成强调把空间与人的社会活动和人们心理上的要求统一起来。()私密性的布置。住宅室内空间的私密性主要是指个体与家人之间的各种行为关系的控制,它可以增强个人的独立性和选择意识。人们在住宅室内空间的私密性需求表现在住户的家庭生活和休息不受外来因素(包括空气、声音和光线等)的干扰。如门厅入口处应设置玄关作为过渡空间,避免客人一进门就对整个居室一览无余,从而保证室内生活的隐秘。

3、在住宅内部空间组织上要满足家庭成员的个人心理要求,注意家庭成员之间、家庭的公用与私用空间之间以及“动”与“静”空间之间等均应有适当的分离。()归属感的营造。住宅室内空间的归属感是指个体或集体对所在的室内环境认同,并发生关联的密切程度,是人心理的一种重要现象。人的归属心理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回归“家”,它是人们心灵停泊休憩的港湾,是人们的归属地;二是回归“大自然”,人们渴望远离世俗纷争的大城市,期望“返朴归真”。在住宅室内空间中营造归属感,包括设计中“爱”的体现和自然元素的引入。设计中爱的体现就是要传递给人温馨的感觉,如柔和的光线、流畅的线条、个人习惯的物品摆放等。在设计中引入自然元素,可以

4、通过借景的手法,把自然美的景观引进室内,也可以根据家中的整体风格有选择性的引入带有自然元素图案的工艺品、布艺品等,从而营造空间的宁静与温馨感,使人宛若在大自然中清新、自在。基于人心理需求的住宅室内空间设计的方法()有序组织空间。住宅室内各个空间功能性质和人们居住行为模式的不同,使人们具有不同的需求。因此,住宅室内空间设计要按照人们的不同需求合理组织空间,各功能空间的划分和界定要明确,应采取恰当的设计方法有效地分割和组织空间以阻隔视听干扰。住宅室内空间面积固定,设计存在局限性,可以通过室内外空间贯通的设计方式,在合理的范围内,充分利用室外空间,开发住宅的有效使用面积,实现室内部分功能空间的外移,

5、为人们提供更为宽敞的室内居住空间,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情趣。如:住宅南侧或端头单元东西侧阳台可作为客厅或卧室空间的延展,设计成读书室、茶室等;北侧阳台可作为厨房等附属空间的延展,成为储藏间、洗衣间等。从而满足家庭成员的不同心理需求。住宅室内空间设计要做到有序合理组织,从而保证满足每个家庭成员的心理需求,创造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私人”空间,使他们在其中感到舒适健康。()合理选用色彩。住宅室内空间中的色彩对人的心理影响是能够使人在心理上达到一种愉悦、恰如其分的感受,通过选择不同的色彩可以营造出多样化的居住空间。因此,要根据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文化层次的人对色彩的反应选择合适的色彩,并与室内

6、单元功能空间相结合,创造适应人心理需求的住宅室内空间。色彩运用要与空间功能相适应。如:卧室的色彩应选用宁静、温暖的色彩,避免鲜艳、刺激性的色彩,以免影响人们情绪的安定,不利于休息和入睡;餐厅的色彩应以暖色调为主,以促进用餐者的食欲;门厅和走廊宜采用活泼、生动的颜色,以避免因光照不足而产生阴暗沉闷的气氛。色彩选择要满足不同人们的需求。如:儿童房要以明朗色彩为主,多选择鲜亮的蓝、红、绿等色调,以满足小孩活泼好动的心理需求;老人房多选择黄灰色为主色调,营造一种适合回忆的气氛。()恰当使用装饰材料。住宅室内空间要正确选择装饰材料,既要注重材料本身的环保、安全,又要选择恰当匹配的材料,这样才能发挥装饰材

7、料在居住空间中的作用,确保居住环境更健康、更舒适。装饰材料选择要符合空间装饰功能要求。厨房、洗手间、阳台等区域,可选用地砖、墙砖或通体砖材料,其优点是方便清理;卧室、儿童房宜选用地毯,其优点是外观华贵,而且柔软、保温、防潮、隔音;客厅、卧室等区域可选用木地板,其优点是保温性能好且亲和度高;入口玄关一般选用大理石做局部点缀时使用,其优点是天然美观,使用寿命长。装饰材料的选择要符合人们的审美需求。装饰材料的合理选择搭配要从人们的审美需求出发,把材料的颜色、质感、线型进行综合考虑,合理匹配。装饰材料在色彩的选择上要考虑空间的功能性质和面积两个方面。不同的功能空间应选择与其相匹配的色彩以适应人们的心理

8、感受。如卧室、书房这样供人休息和思考的空间适合选用白色或浅绿等冷色调以营造宁静、平和的气氛;客厅、餐厅这样的公共活动区适合选择黄色或米色等中性的暖色调。装饰材料在质感的选择上要注意细腻逼真,如卧室和客厅的材料可以选择壁纸、地毯这种较柔软型,以给人亲和感。在装饰材料线型图案的选择上要根据空间的大小选择相适应的图案,如在小空间里可选择小且线条细的;大空间里则可选用大且线型粗的。装饰材料的选择要满足特殊群体需要。如老年人的室内装饰材料选择要更贴心、更人性化,要选择安全系数高且环保健康的材料。注重简洁、典雅,不求华丽,同时还要便于清洗。合理的材料选择可以使人的神经处于自然放松的状态,保持身体各部分生理压力正常,促进人的身体健康,使人心情愉悦,适于生活。结语现代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人们对室内空间的心理需求越来越丰富。人们需要拥有一个自由、私密、舒适的个人空间,因此,住宅室内空间设计应尊重人的心理需求规律,适应人的心理需求变化,把人们的主观情感或感受渗透到室内设计中去,营造出适应人心理需求的住宅室内空间环境。本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