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32597598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69.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丝绸之路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丝绸之路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丝绸之路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丝绸之路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丝绸之路教学设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丝绸之路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丝绸之路这篇课文先以一个小故事点出了中国丝绸在世界上的知名度,激发了学生 学习的兴趣和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接着讲了汉代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张骞历尽千辛万苦, 献出了毕生的精力打通通往西域的道路,开辟丝绸之路的历史过程;最后点明了丝绸之路发 挥的巨大作用一一它成为促进亚欧交流和人类文明发展的纽带我在教学中让学生以一位 导游的身份介绍丝绸之路、交流资料等,以此来创设生动的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全程 参与、人人参与,让学生在有效的参与中自主阅读,不断探究;在感兴趣的具体语言实践活 动中,感受课文意境、积累课文语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认识本课 9个生字,积累新词和

2、优美的句子,搜集、交流有关丝绸之 路的故事。2、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向往古代文明,热爱祖国西部的情感。3、过程与方法: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 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张骞与丝绸之路资料。2 .学生搜集有关张骞出使西域的资料(故事、常识性知识等)。一、交流资料,引入新课。1 .板书课题并提问:读了课题你有哪些疑问?(什么是丝绸之路?那是一条怎样的路?围绕丝绸之路发生过哪些故事?)2 .交流有关丝绸之路资料。知道有关丝绸之路的哪些知识?请拿出来我们做一交流。(1)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2)全班交流,各组互相补充,教师随机给予评价,对认真搜集资料的学生给予鼓励。

3、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自读课文。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 自己用学过的方法解决。2 .读后交流:读了课文,你都知道了些什么?3 .检查学生读文情况。指名逐自然段朗读:要求字音准确、声音洪亮。(其余学生认真倾听,听后根据要求评议。)三、感悟课文内容,积累课文语言。学习第1、2自然段:1 .学生默读课文第1、2自然段,思考:你从这两个自然段中知道了什么?体会到什么?2 .全班交流。随机指导学生明确以下问题:(1)中国的丝绸在国外有很高的知名度;(2)外国人把中国称之为 丝绸之国”;(3)从自瞪口呆”、赞不绝口”等人们的神态表情中能体会到中国的丝绸是

4、多么的绚丽 夺目,使人惊讶、赞叹(4)齐读这两个自然段,再次体会我国丝绸在国外有很高的知名度。学习3-7自然段:1 .默读课文3-7自然段并思考以下问题:张骞在开辟丝绸之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 难?你从哪儿能体会到?2 .学习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3 .全班交流。根据学生交流情况随机指导朗读,并且让学生明确以下内容:(1)从 交通不便,没有公路,没有汽车和飞机”能看出张骞开辟丝绸之路困难重重;(2)从日夜兼程”能体会出张骞为开辟丝绸之路不辞辛劳;(3)从他耐心地、不露声色地等待着、准备着”,忍受着炎热和干渴的煎熬 ”,历 尽千难万险,出使西域十三年”等语句中,体会到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坚定信念以

5、及他的深深 的爱国情怀。(4)从 张骞向汉武帝介绍了西域各国的方位、人口、兵力、风俗、物产、相互关系以 及对汉朝的态度”中我们能感受到张骞此行虽历尽艰辛,却也收获颇丰。4 .指导学生认识过渡段并体会过渡段的作用。(1)自读第四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的前三句话和哪一自然段的意思联系紧密?(2)全班交流:和第三自然段意思联系的紧密。第三自然段最后一句话是疑问句中国丝绸究竟是怎样运到欧洲去的呢? ”第四自然段前三句话回答并解释了这个问题。(3)设计提问:第四自然段最后一句话讲了什么?和下面几个自然段有什么关系?(4)全班交流:最后一句话点出张骞为开辟丝绸之路献出了毕生的精力,后面几个自然段则讲了开辟

6、的过程。教师小结:第四自然段巧妙地把开辟丝绸之路的意义和开辟丝绸之路的过程衔接起来, 即前半部分讲的是上面一个自然段的内容,后半部分则和下面自然段的内容有关,我们把这 样的自然段称之为 过渡段”,它就像一座小桥,把前后的自然段连接了起来,所以我们说过 渡段的作用是承上启下。(5)齐读3-5自然段,体会过渡段的作用。学习第8自然段:1 .默读第八自然段并思考:丝绸之路的作用是什么?请用“一向下来。2 .全班交流:丝绸之路的作用一一成为促进亚欧交流和人类文明发展的纽带。3 .齐读这一自然段,再次明确丝绸之路的作用。四、情感升华教师出示资料张骞与丝绸之路。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张骞是位伟大的探险家、外

7、交 家。(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虽然没有完成联络大月氏打击匈奴的使命,但获得了有关西域各国的地理、物产、军事的情况,了解了匈奴的许多内情让汉武帝知道和中亚、西亚各国如何打交道。正因为如此,在后来的战事中张骞才能以他对匈奴的广博知识节节获胜五、复述课文同学们,通过学习课文我们知道了,是张骞这位汉代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用他毕生 的精力,经历了千辛万苦,打通了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商路,使中国和中、西亚 各国在经济贸易方面有所往来;它更象一座友谊的桥梁,使中、西亚各国对我国的风俗、物 产等方面有了更深的了解。它是中国的骄傲,作为一名甘肃人,我们更应该感到自豪,因为 甘肃的武威、酒泉、张掖、敦煌是

8、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道。现在就让我们来当一名小导游, 给到甘肃旅游的海内外游客介绍这令我们骄傲的丝绸之路。1 .小组内互相练习说。2 .全班交流,根据学生交流情况,随时提醒学生要抓住关键词句来复述课文。【教学反思】通过教学效果我觉得本堂课的设计有以下几个特点:1 .从问题入手,激活了学生的思维。问题是学习的先导, 在起始环节我设计了让学生看 课题质疑。由于同一课题具有多义和多方面理解的性质, 既可以这样考虑,也可以那样考虑, 学生经过思考后,就围绕课题提出了如下问题:什么是丝绸之路?那是一条怎样的路?围绕 丝绸之路发生过哪些故事? 2 .从兴趣出发,引导学生感悟。兴趣是学习的内驱力, 只有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 趣,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语文教学应以使学生爱学语文、乐学语文为基本追求,所 以,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前提。因此,我设计了课前搜集资 料、以一位导游的身份给大家介绍丝绸之路等等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 习感悟课文内容,这也是本节课的一个亮点,学生在反复复述课文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了 张骞的爱国情怀,与此同时也激发起了学生的爱国热情。3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