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21年12月《自动控制原理》期末考核试题库及答案参考91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32596621 上传时间:2022-09-2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3.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21年12月《自动控制原理》期末考核试题库及答案参考91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21年12月《自动控制原理》期末考核试题库及答案参考91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21年12月《自动控制原理》期末考核试题库及答案参考91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21年12月《自动控制原理》期末考核试题库及答案参考91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21年12月《自动控制原理》期末考核试题库及答案参考91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21年12月《自动控制原理》期末考核试题库及答案参考9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21年12月《自动控制原理》期末考核试题库及答案参考91(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21年12月自动控制原理期末考核试题库及答案参考1. 高阶系统的主导闭环极点越靠近虚轴,则系统的响应速度越快。(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2. 非奇异变换阵P是( )线性空间( )基之间的过渡矩阵。A.同一个、两组不同B.两个不同,相同C.不同、不同D.相同、相同参考答案:A3. 下面哪些属于参数整定的工程整定法:( )A、经验整定法B、响应曲线法C、衰减曲线法D、极限环法参考答案:ABCD4. PWM控制电路主要包括:( )A、UPWB、GMC、DLDD、GD参考答案:ABCD5. 闭环控制优点有( )和( )。A、跟踪误差小B、结构简单C、抑制干扰能力强D、成本低

2、参考答案:AC6. 调节时间的长短反映了系统的( )。A.稳定性B.快速性C.平稳性D.准确性参考答案:B7. 不稳定的自激振荡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8. 传递函数是一种( )。A.线性模型B.平衡点处变化量的动态模型C.稳态模型D.非线性模型参考答案:AB9. 下面关于线性时不变连续系统Lyapunov方程说法正确的是( )。A.A渐近稳定,Q正定,P一定正定B.A渐近稳定,Q半正定,P一定正定C.Q半正定,P正定,不能保证A渐近稳定D.A渐近稳定,Q半正定,且xTQx沿方程的非零解不恒为0,P一定正定参考答案:ACD10. 一般开环频率特性的低频段表征了闭环系

3、统的稳态性能。(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11. Z变换的性质有终值定理、卷积定理( )。A.线性定理B.实数位移定理C.复数位移定理D.初值定理参考答案:ABCD12. 信号恢复是指将连续时间信号变成离散时间信号。(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13. 反馈校正常用的被控量有( )。A.速度B.加速度正C.电路D.气动参考答案:AB14. 最小相系统的相位特性与幅值特性一定是对应的。(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15. 若已知某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GC(s)=(s+1)/(0.1s+1),则它是一种( )A.相位超前校正B.相位滞后校正C.相位滞后超前校正D.反馈校正参考答案

4、:A16. 连续系统离散化都没有精确离散化,但近似离散化方法比一般离散化方法的精度高。( )T.对F.错参考答案:F17. 系统阶跃响应的最大超调量反映了系统的相对稳定性大小。(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18. 对SISO线性定常连续系统,传递函数存在零极点对消,则系统状态( )。A.不能控且不能观B.不能观C.不能控D.以上三种情况都不可能参考答案:ABC19. 按是否满足叠加原理分类,控制系统可分为( )。A.线性系统B.开环系统C.非线性系统D.闭环系统参考答案:AC20. 在根轨迹平面上,以下位置的根对应的响应分量是稳定的( )。A.负实轴上B.虚轴上C.右平面D.左平面参考答案

5、:AD21. 结构不稳定改进措施( )。A.改变积分性质B.引入积分比例微分控制C.劳斯判据D.古尔维茨判据参考答案:AB22. 在根轨迹图上包括了系统的( )。A.动态性能B.稳态性能C.输入信号类型D.系统结构类型参考答案:ABD23. 惯性环节和积分环节的频率特性在( )上相等。A.幅频特性的斜率B.最小幅值C.相位变化率D.穿越频率参考答案:A24. 转差频率控制调速系统中的GF代表:( )A、电流调节器B、函数发生器C、转速调节器D、极性鉴别器参考答案:B25. 传递函数一般是为复变量s的真分式。(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26. 调节阀按其操作能源可分为:( )A、气动B、电

6、动C、液动D、手动参考答案:ABC27. 当根轨迹分支在实轴上某点相遇又向复平面运动时,该交点称为根轨迹的( )。A.会合点B.分离点C.相遇点D.分离极点参考答案:B28. 采用负反馈形式连接后,则( )。A.一定能使闭环系统稳定B.系统动态性能一定会提高C.一定能使干扰引起的误差逐渐减小,最后完全消除D.需要调整系统的结构参数,才能改善系统性能参考答案:D29. 最大超调量反映了系统的快速性。(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30. ( )是用来确定根轨迹上某点的相应增益值。A.辐角条件B.幅值条件C.开环增益D.开环零点参考答案:B31. 闭环控制系统中,真正对输出信号起控制作用的是偏差

7、信号。(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32. 下列哪种措施对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没有效果( )。A.增加开环极点B.在积分环节外加单位负反馈C.增加开环零点D.引入串联超前校正装置参考答案:A33. 极限环可以使系统性能变好。(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34. 从0变化到+时,延迟环节频率特性极坐标图为( )。A.圆B.半圆C.椭圆D.双曲线参考答案:A35. 一阶惯性环节的斜坡响应一定是无差跟踪输入的。(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36. 闭环控制系统通常对扰动量进行直接或间接的测量,通过反馈影响控制信号。(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37. 关于根轨迹的规则有( )。A.根轨迹

8、对称于实轴B.根轨迹的起点和终点C.根轨迹的分支数D.根轨迹的渐近线参考答案:ABCD38. 描述被控对象特性的数学模型包括( )。A.模型的参数B.模型的阶C.对象物理特性D.对象的结构特性参考答案:AB39. 对线性连续定常系统,非奇异变换后的系统特征值不变。( )T.对F.错参考答案:T40. 一阶系统当输入为单位斜坡函数时,其响应的稳态误差恒为时间常数T(或常量)。(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41. 关于系统模型的描述,正确的是( )。A.微分方程、传递函数和动态框图都属于系统模型B.建立系统模型的方法有分析法和实验法C.定常系统指物理参数不随空间位置变化的系统D.不同系统可能有

9、相同的数学模型参考答案:ABD42. 常用的线性差分方程的求解方法有( )。A.经典法B.迭代法C.Z变换法D.齐次方程法参考答案:ABC43. 二次函数型外推规律的保持器称为( )。A.零阶保持器B.一阶保持器C.二阶保持器D.高阶保持器参考答案:C44. SPWM可以分为哪几类?( )A、电压SPWMB、电流SPWMC、电压空间矢量PWMD、电流空间矢量PWM参考答案:ABC45. 速度反馈装置由( )组成。A.测速发电机B.速度传感器C.RC网络运营D.位置传感器参考答案:ABCD46. 自动控制系统由( )。A.三个基本单元构成B.四个基本单元构成C.二个基本单元构成D.控制器和被控制

10、对象参考答案:B47. 实际生产过程的控制系统大部分是( )A.一阶系统B.二阶系统C.低阶系统D.高阶系统参考答案:D48. 静态条件是指变量的各阶导数为零。(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49. 电枢控制的直流电动机属于( )。A.一阶系统B.二阶系统C.三阶系统D.四阶系统参考答案:C50. 非线性系统的特点正确的是( )。A.非线性系统稳定性只与其结构和参数有关B.非线性系统不能使用叠加原理C.不能直接应用频率特性、传递函数等直接分析和设计非线性系统D.即使没有外界作用,系统本身也会产生一定振幅和频率的振荡参考答案:BCD51. 数模转换器不可以用采样开关来表示。( )A.正确B.错

11、误参考答案:B52. 系统输入对状态空间中任意初始状态控制到平衡态的能力称为( )。A.状态能观性B.状态能控性C.对偶D.转置参考答案:B53. 一阶系统的时间常数代表了系统( )。A.稳态特性B.动态特性C.输入特性D.输出特性参考答案:B54. 振荡次数反映了系统的平稳性。(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55. V-M稳态性能指标包括:( )A、整流放大系数B、调速范围C、反馈深度D、静差率参考答案:BD56. A/D转换将数字信号变为模拟信号。(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57. 系统微分方程式的系数与自变量有关,则为非线性微分方程,由非线性微分方程描述的系统称为非线性系统。(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58. 在典型二阶系统中,( )时为过阻尼状态。A.1B.0C.=1D.=0参考答案:A59. 在分析中常将同频率下输出信号相位与输入信号相位之差称为( )。A.相位差B.信号差C.频率差D.相差参考答案:A60. 对线性连续定常系统,非奇异变换后的系统与原系统是代数等价的。( )T.对F.错参考答案:F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