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入户工作的实践和思索农业科技入户工程项目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32596647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科技入户工作的实践和思索农业科技入户工程项目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农业科技入户工作的实践和思索农业科技入户工程项目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农业科技入户工作的实践和思索农业科技入户工程项目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农业科技入户工作的实践和思索农业科技入户工程项目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农业科技入户工作的实践和思索农业科技入户工程项目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科技入户工作的实践和思索农业科技入户工程项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科技入户工作的实践和思索农业科技入户工程项目(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业科技入户工作的实践和思索农业科技入户工程项目 摘要2021年以来,寿县开展了科技入户工作。实践表明,农业科技入户是加速农业科技结果转化的有效形式;把握工作的切入点是提升科技入户成效的关键;要在实践中创新和完善科技结果转化长期有效机制。关键词农业科技入户;形式;方法;机制为充足发挥科技在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中的作用,建立科技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长期有效机制,2021年以来,配合养猪科技入户工程和超级稻示范工程的实施,县农委每十二个月投入11万元,在全县开展了水稻科技入户工作。笔者既是该项工作的组织者,又是直接参加者,经过2年来的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点体会。1农业科技入户是加速农业

2、科技结果转化的有效形式科技入户经过政府科技补助、教授科技帮扶、县乡科技服务,依靠项目整合资源,经过培育示范户,辐射带动千家万户,实现科技和农民零距离接触,建立人、财、物直接进村入户的科技推广新机制。2年来的实践,充足证实这种形式是加速农业科技结果转化的有效形式,关键表现在以下多个方面:构建了农业科技结果入户到田的快速通道,提升了科技结果的转化速度,加大了农业技术推广的力度。2年来,我县选派了50名技术指导员,联络1 000户,覆盖全县24个水稻主产乡镇,筛选水稻生产主推技术7项。经过建立“科技人员直接到户、科技结果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科技结果转化应用机制,处理了农业科技普及“最终一千

3、米”和“最终一道坎”问题。增强了农技人员责任心,工作作风发生根本性转变。经过科技入户工程的实施,明确农技人职员作职责和目标要求,使农技人员有事可做,有事要做,职责更清了,责任心更强了。同时,实施科技入户工程,经过项目补助形式,填补了农技部分工作经费的不足,重新凝聚了农业技术人员的人心,使广大农技干部从不得已的经营创收中解脱出来,立足本职,服务于农民。经过项目实施,建立农技人员绩效考评制度,强化监管,有效确保了农技人员入户工作时间和工作效率,农技人员重经营、轻服务的现象得到了根本性改变。良种良法得到普及,农业科技贡献率显著提升。经过由教授培训技术指导员,技术指导员培训科技示范户、镇村干部,再由科

4、技示范户、镇村干部向当地种田大户传授技术的逐层培训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技术培训,使良种良法得到快速普及。如水稻旱育稀植抛秧技术是一项增产节本显著、适应区域广的成熟技术,但我县很多地方未能普及,技术入户率不高。在2年来的科技入户工程实施中,技术人员不但进村入户进行技术指导,对部分接收慢的示范户、技术指导员还亲自操作,“做给农民看”,后期又进行效果对比调查,使示范户心服口服。增强了农民科学种田意识,提升了农户科学种田水平。农业科技入户以科技示范户为直接工作对象,以农户科技能力建设为关键,以人性化技术服务和个性化培训为手段,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这种新型的工作方法,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利用科技

5、增产增收的主动性,她们迫切需要处理生产上的技术难题,经过技术指导员现场、当面指导,均可得到有效处理。农业科技入户同时融洽了干群关系,农民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真心实意在为她们办实事、办好事,干群面貌为之一新。2把握工作的切入点是提升科技入户成效的关键针对水稻生产存在的问题,筛选主推品种和主推技术针对我县水稻生产存在的问题和水稻增产增收的潜力,教授组在杨惠成研究员的指导下,数次召开研讨会,筛选出全县水稻主推品种和主推技术,确定的主推品种均为经过近几年试验示范种植的兼具高产、优质、多抗等特征的新品种,南部为优084、优明86、优航1号等,北部为新两优6号、丰两优1号、优98等。主推技术为:水稻测土配

6、方施肥技术、旱育稀植技术、无盘抛秧轻简栽培技术、稻鸭共育技术、关键病害防治技术、重大虫害防治技术、无公害栽培技术等。开展互动式培训,提升培训效果互动式技术培训,就是技术指导员针对当地生产实际讲解技术要领,然后请群众提出问题,由技术指导员现场解答。这种互动式培训,针对性强,气氛活跃,深受群众欢迎。开展现场示范,提升农民的操作能力水稻轻简栽培技术在我县瓦西地域推广的范围不大。为了快速缓解群众“面朝黄土背朝天”栽秧的繁重劳动,教授组决定关键推广水稻轻简栽培技术,即水稻软盘抛秧改善技术和水稻旱育保姆育秧抛秧技术。为此,教授组从省农技总站购置了部分“旱育保姆”,在正阳镇三叉村建立了示范片,领导组组织全体

7、技术指导员到现场演示抛秧,经过“领着群众干”,打消了群众顾虑,让她们真正掌握了该项既省工省力又增产增收的实用技术。教授组还购置了塑料软盘、播种器,由技术指导员到水源条件好的地方向科技示范户演示,让她们学会操作。推广物化技术,加速结果转化水稻良种、新型肥料、高效低毒生物农药等农用物资技术含量高,是轻易推广的物化技术结果。教授组决定以推广物化技术结果为切入点,提升水稻生产科技入户和超级稻科技示范项目实施到位率。如推广旱育秧技术,每户发放1kg农膜,引导科技示范户育秧均采取旱育;发放“旱育保姆”,经过示范,以点带面,扩大无盘抛秧推广面积;推广高效低毒农药锐劲特在秧田防治二化螟1代,以较少的农本,取得

8、较高的防效,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每十二个月在水稻主产区14个乡镇超级稻关键示范区和示范片无偿向科技示范户发放俄产氯化钾,强力推进实施配方施肥。开通咨询热线,快速解难释疑每十二个月春耕生产期间,“农技110”均安排教授轮番值班,接收群众技术咨询,立即解答或会商后解答,帮助群众处理了品种选择、浸种催芽、育秧死苗、除草剂施用、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很多技术难题。县农技推广中心、植保站主动配合科技入户和超级稻项目实施,印发病虫情报、明白纸,群发手机短信,快速传输科技示范户和广大农民群众所需的技术关键点。3在实践中创新和完善科技结果转化长期有效机制推行科技入户工程和实施农业项目结合在详细工作中,我们采取水

9、稻科技入户工程和实施超级稻示范推广工程、新型农民培训工程紧密结合。这几项工作的目标一致,工作的着力点和技术入户的关键一致,同时科技入户的区域和对象基础一致。我们把握以超级稻项目区为水稻生产科技入户的关键区,集中投放技术力量,开展技术培训,建立示范片和农业科技书屋,培育科技示范户,把水稻生产科技入户作为超级稻示范推广项目实施的手段,以超级稻项目实施带动科技入户工程的全方面开展,从而达成培育新型农民的目标。建立技术指导员和教授组工作责任制制订技术指导员十项工作职责,技术指导员和示范户签署技术指导和服务协议,同时细化考评措施、量化考评指标,实施目标管理责任制,年底兑现奖惩。由领导组聘任相关教授,组成教授组,并实施首席教授负责制。教授组负责确定县科技入户工程技术方案,帮助遴选示范户,评审分户指导方案,落实各项技术管理方法,指导、核查、督促实施单位和技术指导员开展工作。经过项目建设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现在,基层农技站服务功效亟待恢复,我们充足利用实施农业项目标有利条件,购置仪器设备、电脑、相机等,编印技术手册、明白纸,强化农技推广手段,并从乡镇农技站选聘技术指导员,调动农技人员主动参加项目实施、试验示范、“三情监测”、科技入户等农技推广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线断、网破、人散”的局面,为建立农业科技结果转化长期有效机制发明了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