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课《做合格的听者——学会倾听》教案设计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32594817 上传时间:2023-08-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健康教育课《做合格的听者——学会倾听》教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心理健康教育课《做合格的听者——学会倾听》教案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心理健康教育课《做合格的听者——学会倾听》教案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心理健康教育课《做合格的听者——学会倾听》教案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心理健康教育课《做合格的听者——学会倾听》教案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健康教育课《做合格的听者——学会倾听》教案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健康教育课《做合格的听者——学会倾听》教案设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此时无声胜有声学会倾听 卢 静【活动分析】交往是人的基本需要。良好的人际关系与正常的交往,能够鼓励人的精神,培养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增进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反之,会影响人的心理健康。交谈是交往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交谈中,既要适时适度地开启心扉,也要随时随地接纳对方。当一方在侃侃而谈时,他总是希望对方专心致志地在聆听,而只有感觉到别人对自己的欣赏时,一个人的自信才能建立。因此,学会倾听,做一个合格的倾听者,不仅是一种人际交往中的文明礼貌行为,也是表达对人的欣赏和帮助他人建立自信的重要方式,将有助于使自己取得信赖,赢得友谊。人们渴望谈论自己,表现自己,渴望有人倾听自己的讲话。如果这一渴望得到实现。也就

2、是说,有人认真倾听自己讲话时,他们的反应就是积极的、肯定的。而且,学会倾听是人际交往成功的必要手段,是人际交往能力的体现。大多数的中学生由于年龄特征在交往中容易我行我素,不太懂交往的技巧。他们较为突出的特点是喜欢表现自己,而不太在意他人的感受。往往只注意说,而忽略了“听”,存在着多说少听的现象。在听的时候,也只是注重“听”的形式,不注重“听”的实质,尤其是情感上的支持和交流。有的学生就是因为不会倾听而引起人际关系的紧张,产生不必要的烦恼。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们惊喜地发现,孩子们变得活泼了,胆子大了,课堂变得活跃了,学生都敢于提问,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但是,我们却常常看到这样的境头:当一个

3、学生的发言还没完,旁边的学生却高高地举起了手,大声嚷到:“老师,我来,我来”当教师指名一位学生回答时,其余举手的同学都异口同声地叹起气来,垂头丧气,根本顾不了听讲;当老师讲得津津有味时,学生却在旁若无人地干着自己的事在活跃的数学课堂里,学生光有表达是不够的,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技能,也是学生综合素养的体现。学生在课堂上能认真倾听倾听老师的讲课、倾听同学的发言,才能积极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开启思维的火花,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才能保证课堂活动有效地进行。所以,非常有必要让学生意识到倾听的重要作用,并引导他们注意自己的言行,掌握倾听的艺术与技巧,做一个合格的倾听者。【活动年级】八

4、年级【目的要求】1结合具体的实例,帮助学生认识倾听的重要性。2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及他人在倾听方面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体验不同的倾听态度和倾听习惯带给别人的不同感受,领悟不同的态度和做法在人际关系中的不同影响,辨别什么是良好的倾听行为。3引导学生探索和练习正确的倾听方式,帮助他们学会做一个合格的倾听者。【理论参考】1著名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说过,人们都想谈论自己的事情,希望别人来倾听自己,这样,不单单是能够让自己宽心,而且有时能够救自己一命。因而他创立了倾听患者讲述内心各种感受和各种经历的“即刻治疗法”,弗洛伊德这个心理分析疗法,就是让患者自由地表达,这开辟了心理学的新时代,也为生活指导心理疗法奠定

5、了基础。2做一个合格的倾听者应当掌握以下三个要点(1)兴趣与注意。要想耐心的倾听别人讲话,首先应对别人发生兴趣,最重要的是谈话中应先顾及对方的问题,自己的事情先放一边,其他的一切事情也不要提起。倾听时,眼睛注意讲话的人,将注意力始终集中在别人谈话的内容上,给予对方一个畅所欲言的空间,不抢话题,表现出一种认真、耐心、虚心的态度。(2)接受。交谈时,通过赞同的微笑、肯定的点头,或者手势、体态等作出积极的反应,表现出对谈话内容的兴趣和对说话者的接纳与尊重。在倾听他人讲话时,还必须抑制你想要发表有关自己的话题的强烈愿望,这是一种自我锻炼。实际上,这不仅要限制自己的讲话频率,而且还要把你发自内心的想要倾

6、听他人讲话的真诚感情更清楚地显示出来。(3)引深话题。通过对某些谈话内容的重复和对说话者情感的重述,或通过提出某些恰当的问题,表现出对谈话内容的理解,同时帮助对方完成叙述,从而使话题进一步深入。做一个优秀的听者,并非一声不吭,守口如瓶。实际上,谈话是在两个人相互交流、互相观察的互动中进行的,让对方自己表达自己的思想,在对方讲话结束时,提出问题,就是向对方传达你在倾听他的讲话这一事实。【活动准备】1布置三名学生准备关于“不良倾听行为”的小品.2准备多媒体课件【活动方式】启发式谈话、实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体验【活动过程】一、热身小活动: 活动意图:打破防御心理,初步体会倾听的重要性活动步骤:1请

7、学生听一篇名为花雨的文章。文章中多次出现“花朵”和“雨滴”这两个名词。每当听到“花朵”时,女生举手并快速放下,听到“雨滴”时,男生举手并快速放下。(文章由一名学生朗读,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故意在电脑上展示本班学生活动的照片进行干扰)2教师表扬在活动中反应既快又准确,没有出现错误或出错最少的学生。同时提出问题:为什么有同学会在活动反应既快又准确,有的同学出错较多?3教师小结:反应既快又准的前提是认真倾听,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如何倾听,一起学会倾听。二、故事启示:意图:通过小故事及回忆平时生活中沟通的各种环节引导学生领悟倾听的作用。故事梗概:有一家美国汽车公司,想要选用一种布料装饰汽车内部,有三

8、家公司提供样品,供汽车公司选用。公司董事会经过研究后,请他们每一家来公司做最后的说明,然后决定与谁签约。三家厂商中,有一家的业务代表患有严重的咽喉炎,无法流利讲话,只能由汽车公司的董事长代为说明。董事长按公司的产品介绍讲了产品的优点、特点,各单位有关人员纷纷表示意见,董事长代为回答。而布料公司的业务代表则以微笑、点头或各种动作来表达谢意,结果,他博得了大家的好感。会谈结束后,这位不能说话的业务代表却获得了50万码布的订单,总金额相当于160万美元,这是他有生以来获得的最大的一笔成交额。事后,他总结说:如果他当时没有生病,嗓子还可以说话的话,他很可能得不到这笔大数目的订单。因为他过去都是按照自己

9、的一套办法去做生意,并不觉得让对方表示意见比自己头头是道地说明更有效果。学生思考:1为什么那位不能说话的业务代表获得了订单,而不是其他代表?(倾听对方说话无疑是一种赞美鼓励,满足对方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加深彼此的感情。心理研究也显示:人们喜欢善听者甚于善说者。实际上,人们都非常喜欢发表自己的意见。所以,如果你愿意给他们一个机会,让他们尽情地说出自己想说的话,他们会立即觉得你和蔼和亲,值得信赖。)2人们在什么时候需要倾听?为什么?(听课、与别人讨论问题的时候、与人争吵时、当别人向自己倾诉时)通过启发式提问引导学生总结出倾听的作用:(1)学会倾听是人际交往的需要(2)倾听可以让我们获得信息,增长才干

10、和智慧教师小结:看来倾听在我们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它是我们生活中的不可或缺的能力。我们应该要学会倾听。但是在现实生活当中,却有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倾听的重要作用,当然也不会倾听,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寻找不良的倾听习惯。三、身临其境解密倾听 活动意图:帮助学生了解倾听过程中存在的不良倾听行为,体会这些行为给说话者的心理感受,意识到这些行为影响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并从中提炼出良好的倾听行为。活动步骤:1通过小品展示生活中的一些不良倾听行为 2小组讨论:(1)小品中有哪些不良的倾听行为? (2)这样的倾听行为给说话者什么样的感受? 3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全班交流 4自我反思:除了小品中展示的不良倾听行为

11、外,自己或他人还存在哪些不良的倾听行为? 5教师引导学生从倾听的眼神、表情及动作、身体姿势、语言四个方面总结出良好的倾听行为。A眼神:自然的眼神接触,目光在两眼及鼻子的三角区间移动。B表情及动作:肯定的点头、适当的微笑、配合说话内容的表情、动作。C身体的姿势:身体面向说话者,稍微前倾,保持在能看得到说话者表情、听得到声音的距离。D语言:用适中的语速、语调,配合说话内容的情感四、特别行动活动意图:给学生提供体验的机会,让其对良好倾听行为进行强化训练。活动步骤:1同桌两人一组,每组中左边的同学为说话者,右边的同学为倾听者,以“你最欣赏的一名老师”为谈论话题,时间为一分钟。话题结束时,请说话者分享感

12、受:你对倾听者的表现满意吗?为什么?他/她的哪些表现使你满意/不满意?2在第一轮交谈经验的基础上,每组中的两个同学互换角色进行第二个话题“我最喜欢的一门学科”。结束后,再分享。3请两个小组的同学上台进行展示五、收获园(了解学生收获,教师做总结提升。)1请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如时间不够直接进行总结)2教师寄语:在这一节课中,我们认识到了倾听的重要性,也体验了哪些行为是好的倾听行为,但是良好的倾听习惯和倾听行为不是一两节课就能形成的。它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在与人交往时有意识地加以运用,学会用心倾听,当我们做到诚心、专心、用心、耐心、应心,也许良好的倾听行为会让你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要记得,有时候,此时无声胜有声!【相关材料】花雨当花朵最需要雨滴的时候,雨滴适时而来,在我们的故乡,称此时的雨滴为“花雨”,此时的花朵为“雨花”,因为只有这个时候,花朵才最艳丽动人,雨滴才最晶莹光彩。怎样才能描述两者“结合”的情景?曾经让我苦苦思索。近读台湾一位诗人的新作,才让我惊喜读懂了我所理解的诗美:花朵是雨滴的最佳归宿,雨滴是花朵最爱恋的宝贝。雨滴流进了花朵,自己充满了花的欢笑,花朵迎进了雨滴,焕发着雨滴的晶莹。雨滴感染了花朵的颜色,花朵呈现了雨滴的光泽,他们共同映见了天光,并使天光与他们的颜色结合,雨滴进入了花朵,成了花的一部分,花朵融入了雨滴,他的生命是由雨滴构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