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永双二级公路施工图设计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32591636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71 大小:1.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设计(论文)永双二级公路施工图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毕业设计(论文)永双二级公路施工图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毕业设计(论文)永双二级公路施工图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毕业设计(论文)永双二级公路施工图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毕业设计(论文)永双二级公路施工图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论文)永双二级公路施工图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永双二级公路施工图设计(7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永双二级公路施工图设计摘 要:本设计是山岭重丘区永双二级公路施工图设计,该条公路的主要技术指标为路基宽度10m,双向双车道,无中央分隔带。土路肩20.75m,硬路肩20.75m,行车道23.5m,设计车速60km/h。且本次设计的主要内容首先是进行公路路线设计,其中包括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以及选定涵洞位置和类型。然后进行路基路面设计,在路基路面设计中要进行路基路面排水工程设计、防护工程设计、路面工程设计(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和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最后进行涵洞和平面交叉口的初步设计。此外,在本次设计中基本上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成图,设计过程中的主要计算成果由Excel(电子表格)计算

2、所得。关键词:二级公路;路线;路基路面;设计The construction drawing design of Yongshuang s secondary highwayAbstract: The design is the construction drawing design of Yongshuangs secondary highway in the heavy-hilly area, the main technology parameters used in the highway is 10m roadbed width、two-way double lane、no cent

3、ral median、20.75m earth shoulder、20.75m hard shoulder、 23.5m roadway、 60km/h design speed. And 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design are as follows: the first step is to design the highway routes, including plane design、logitudinal section design、transverse section design and to decide the culvert locatio

4、n and its type. The next step is to design the roadbed and road surface,in the process of the design of roadbed and pavement,the drainage engineering of the roadbed and the pavement、protective works and pavement engineering(cement concrete pavement and asphalt concrete pavement) are designed. The fi

5、nal step is the preliminary design of culvert and road crossing. Besides,in the design,the main design results are acquired by computer-aided design and Excel(electronic spreadsheet).Key words: secondary highway; route; roadbed and road surface; design1 设计总说明1.1 地理位置图(略,详细情况见路线设计图。)1.2 设计依据根据设计任务书及所

6、给定的地形图。查阅规范:1. JTG B01-200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S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2. JTG D20-2006,公路路线设计规范S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3. JTG D30-200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S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4. JTJD40-2002,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S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5. JTG050-2006,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S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6. JTG F10-2006,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S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7. JTJ018-97,公路排水设计规范S 北京:人民交

7、通出版社,1997.8. 张雨化.道路勘测设计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9. 邓学均.路基路面工程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10. 公路桥涵设计规范(合订本)S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1.11. 路基设计手册S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5.12. 路面设计手册S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13. JTG D62-200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S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14. JTG D63-2007,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S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15. JTG/TD65-04-2007,公路涵洞设计细则S 北京:

8、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16. 交公路发2007358号,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文件编制办法S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1.3 路线工程概况本路线是丘陵区一条二级公路,路线设计技术指标为:路基宽度为10米,单幅双车道,无中央分隔带,土路肩为2 0.75米,硬路肩为2 0.75,行车道为2 3.50米。设计速度为60Km/h,路线总长2126.466米,起点桩号K0+000.00,终点桩号为K2+126.466。设计路线共设置了3个平曲线,半径分别为300,333,650米,弯道处均设置缓和曲线,因为圆曲线半径均大于250米所以没有设置加宽。本次纵断面设计设置了4个变坡点,最大纵坡为3.

9、4%,最小纵坡为0.3%,最大坡长475米,最小坡长160米。2个凸形竖曲线,2个凹形竖曲线,半径分别为 4000,3000,3600,4000米。本路线设计中有涵洞共6个,其中4个钢筋混凝土圆管涵、2个钢筋混凝土盖板涵。1.4 沿线气候、水文特征、地形地震地理及其与公路的关系1永州至双牌二级公路所经地区属中西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阳光充足,雨量充沛,东短夏长,干湿交替。年平均气温17.8,一月分最冷,平均气温5.0,极端最冷气温-7;七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8.5,最高气温41,年平均日照时数1396.1小时,日照率32%。年平均无霜期292天。年平均降水量2600mm,小时最大降水量

10、230mm;日最大风速为30m/s;当地自然气候区划属3区。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1%82%,属于湿度适中带-湿度充足带,潮湿系数为:K=2.2。由于受地理和气候条件的影响,路线所经过的区域水旱灾害频繁,雨季对本路段施工有较大的影响。路基土方及构造物施工要不失时机地做好施工计划安排。2公路沿线地表水系发育,属潇水水系。区域内发育有潇水、永江、贤水及次级河流,地表水系呈树枝状发育,每年38月为汛期,雨量集中,暴雨后河水陡涨;每年9月至次年2月为枯水期。在丰水季节,山洪爆发时、水流急,由于洪水的冲刷、侧蚀、淘蚀作用,对路基和桥涵的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3本设计公路地段大地构造位于南邻纬向构造北缘,境内

11、从西到东维一突起带,即紫金山-阳阴山穹窿,紫金山是境内构造主体为一复式背斜,轴向东北。由一系列向斜和背斜组成,断裂构造发育,主要有北东向,南北向,北西向和东西向四组,以北东向为主。4本合同段地处山岭重丘区,地形起伏较大,地面标高一般为140250米,相对高差为590米,地面坡度2050度,沟谷多为“V”字型。植被较发育,覆盖层较薄。覆盖层以种植土、亚沙土和亚粘土为主,含少量的碎石质土,覆盖层厚2米左右,稻田中种植土厚0.6米左右,下伏基岩为硅化板岩。5不良工程地质路段:根据勘测成果和实地调查,路线经过不良工程地质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种:特殊土类软土地基:软土主要分布在池塘、沟渠及水稻田表层,为淤泥

12、质粘土、有机质土、软塑状粘土,主要为淤积成因,厚度一般为0.30.8m。施工时清除即可。滑塌:(亚)粘土、碎石土,抗冲刷能力弱,路堑开挖易坍塌、滑坡,以土质、碎石质边坡为主,多系破积、残积成因,主要分布在路堑路段。6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1:400万的中国地震动峰值参数区划图 (GB183062001),本路线段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0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依据现行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可不设防。1.5 沿线材料分布情况公路沿线5km以内有较丰富的砂砾材料、砂,当地沿线无矿石料场,矿石材料需要外购,相距约40km。相距50km左右处有水泥厂和石灰生产厂

13、;钢材等建材,可以在相距40km处进货。1.6 环境保护本路线设计考虑了道路对自然景观的影响,尽可能多的利用原路段,减少对自然景观的破坏。对于道路施工造成的取土坑、弃土区填方及挖方边坡采用完善的排水系统和必要的防护措施。边坡防护大部分采用植物防护。2 路线平面设计道路为带状构造物,它的中线是一条空间曲线,中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称为路线的平面,路线平面的形状及特征为道路的平面线形,而道路的空间位置成为路线。路线受到各种自然条件、环境、以及社会因素的影响和限制时,路线要改变方向和发生转折。2.1 公路等级的确定2.1.1 已知资料表2.1 路段初始年交通量(辆/日,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5.5%)小客车

14、中客车SH141大客车CA50小货车BJ130中货车CD50中货车EQ140大货车JN150特大车日野KB222拖挂五十铃150011001502400750110300140602.1.2 查标准由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交通量换算采用小客车为标准车型。表2.2 各汽车代表车型与换算系数汽车代表车型车辆折算系数说 明小客车1.0载质量小于2t的货车和19座以下的客车等中型车1.519座以上客车和载质量大于2t小于7t货车大型车2.0载质量在7t14t之间的货车拖挂车3.0载质量大于14t的货车2.1.3 交通量计算初始年交通量:N=1500+1100+1501.5+2400+7501.5+11

15、01.5+3002.0+1402.0+603.0=7575辆/日2.1.4 确定公路等级假设该公路远景设计年限为15年,则远景设计年限交通量N:N=7575(1+5.5%)15-1=16029.39辆/日根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高速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25000辆以上。一级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1500030000辆。二级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500015000辆。由初始年交通量和远景交通量可知本次设计道路等级选二级公路较为经济。所以根据给定的条件,本次设计路线为丘陵地区二级公路。 2.2 道路选线2.2.1 选线的基本原则1路线的基本走向必须与道路的主客观条件相适应。2在对多方案深入、细致的研究、论证、比选的基础上,选定最优路线方案。3路线设计应尽量做到工程量少、造价低、营运费用省,效益好,并有利于施工和养护。在工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