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夫研究综述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32577303 上传时间:2023-09-2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沃尔夫研究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沃尔夫研究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沃尔夫研究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沃尔夫研究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沃尔夫研究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沃尔夫研究综述(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沃尔夫研究综述 一、引言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现代文学迅猛发展,崛起了几位优秀的小说家。他们用凄婉的笔调抒发了战后迷惘的一代;对于美国梦;的幻灭感到的悲哀,其中有一位杰出的人物,他就是被誉为短命的奇才;的托马斯•沃尔夫。托马斯•沃尔夫是一位生命短暂而又以优秀作品在文坛上赢得一定地位的小说家,他的一生是现代美国文学史上最富幻想色彩的传说之一。关于沃尔夫,我国过去似乎介绍得不多,但他的重要性却是不容低估的。帕梅拉•H•约翰逊便认为他在美国文学中的地位与海明威、福克纳、斯坦贝克等人不相上下。11930年12月22日,辛克莱•刘易斯在诺贝尔文学奖的颁

2、奖仪式上说天使,望故乡可以同我们的最杰出的文学媲美;。这段出自举世闻名的作家之口的评语,可以说是对沃尔夫的颂扬已达顶峰。2影响颇大的纽约时报说:沃尔夫才华横溢,能在看似普通的事情和平凡的人物中发掘出人类生存的价值和诗意。;3沃尔夫虽是一位年轻的作家;,却同时是一位十分严肃的作家,他始终把写作看做是一种艰苦的劳动,同时视文学艺术为关系着世道人心、社会进步的大事,仅此一端便无疑将使他长期受到后人的尊重。4(191)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很多评论家都把沃尔夫看作是少有的天才。沃尔夫在他那个时代具有非常独特的地位,很好地理解他的作品对理解两次世界大战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他的小说也的确打动了美国中产阶级

3、书评家,有人甚至把他与惠特曼相提并论。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时,沃尔夫成了批评界所关注的主要对象之一。到五十年代初期,就沃尔夫本人及其作品涌现出了数量相当可观的评论与书评。除集中在小说的自传性特色上之外,还有讨论小说形式、技巧和主题特色等方面的。5迄今为止,在美国专门研究沃尔夫的作品有上百部之多,还成立了TheThomasWolfeSociety,甚至有研究沃尔夫的会刊TheThomasWolfeReview,发表世界各地研究沃尔夫的文章。托马斯•沃尔夫在中国学界一度遭遇尴尬境遇:一方面他以独异繁复的小说创作驰名世界文坛,深得中国读者欢迎。另一方面大陆研究者对其反应冷漠,至今没有系统深入

4、的论著问世。在我国最早介绍的沃尔夫的作品是1987年乔志高翻译、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的天使,望故乡,而最早发表沃尔夫评论文章的是羲苏,始于1983年。近年来一些从事美国文学史编撰的学者,也开始在其作品中逐渐加入关于沃尔夫的章节。国内学者们对沃尔夫的关注程度也日趋上升,不断有研究沃尔夫小说的新作问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一位不以宗教神秘,亦或低俗色情内容取悦读者的严肃小说家,沃尔夫的艺术魅力值得我们探究。二、沃尔夫的长篇小说托马斯•沃尔夫短短的一生中留下了四部长篇小说:天使,望故乡(LookHomeward,Angel,1929)、时间和河流(OfTimeAndtheRiver,1935

5、)、蛛网和岩石(TheWebAndtheRock,1939)和你不能再回家(YouCan’tGoHomeAgain,1940),均以个人经历为蓝本,后两部是作者死后由出版商根据遗稿整理出版的。还有数十部中、短篇小说。他仅以这些作品在美国文学史上获得与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刘易斯、福克纳和海明威差不多同等的地位。沃尔夫的生前生后,他的长篇小说没有一部不引起评论家们截然相反的评价,对他的中、短篇小说,评论家们的看法虽然比较一致,认为其中有一部分是令人难忘的精品,又往往惋惜那些不是鸿篇巨著。6(1)沃尔夫的四部长篇小说,如果用一句话来说明它们的共同点,那么最恰当的说法就是它们的自传性。6(8)

6、我们看到有人曾指责沃尔夫的作品自传气味过于浓厚,对这一点他的回答是,在他看来一切严肃的作品必然都是自传性质的;,不仅如此,他还特别指出,很少有一本书比格里弗游记具有更多的自传性质;了。从反对完全脱离现实生活的凭空虚构的角度来讲,他的话显然是对的。4(190)沃尔夫的这四篇堪称经典的长篇小说,历来被研究沃尔夫这位文学奇才的学者们视为圭臬。如傅景川认为沃尔夫的文名主要建立于这四部使其享誉世界的长篇小说,而沃尔夫本人之所以别具一格,是因其虽生于南方,创作盛期又短,却可以以百科全书式;的人生探索和掺合着迷惘与追求、痛苦与激奋的复杂情感世界,显示出超越南方地域文化特征的思想和精神内涵,成为美国式成熟的真

7、实象征;。7(143)羲苏认为沃尔夫小说的基调是迷惘,作品中所描写的人物之所以因探索而困绕是因为他们想要使自己的生活有意义些。沃尔夫通过对作品中人物探索过程的描写,注入了自己对人、人世的看法。再次,文章认为四部长篇小说主要记叙了尤金和乔治对爱情和名誉的追求,而这个追求,尽管在很大程度上是沃尔夫本人的亲身经历,它也是为数众多的,处于迷惘中的知识分子的生活道路,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和典型性。作品通过乔治和尤金,沃尔夫用细腻的笔法塑造了一个经历简单而性格极为复杂的形象。8这些学者们的研究,为我们进一步走进沃尔夫铺开了道路。当沃尔夫写出这厚厚一部天使,望故乡时,才29岁。光这一部书,在当时美国图书排行榜上

8、便停留许久,连出版商也没想到会如此大卖。1935年,他的第二部书时间与河流出版,反响平平,但托马斯•沃尔夫的文学地位已然确立。他的其余两部著作蛛网与岩石和你不能再回家,均为死后整理出版。这四部书融为一体,人物、场景、脉络互有关联,因此被誉为美国版的追忆逝水年华;。91987年,北京三联书店在国内第一次出版天使,望故乡,译者为乔志高,上下两册900多页。1996年安徽文艺出版社又出版了范东生、许俊东的译本。近年来,这两个译本逐渐绝版。今天,由乔志高翻译的旧版天使,望故乡已经被标出高价,在文学爱好者中流传。有趣的是,2009年,继敦煌文艺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三家出版社先

9、后推出沃尔夫的经典小说天使,望故乡之后,江西教育出版社也推出了网格本天使,望故乡。如此,天使,望故乡一下子有了四个译本扎堆书市。四个出版社分别出了新版的天使,望故乡,四个不同译者的天使,望故乡再度带来了托马斯•沃尔夫的传奇。10上海译文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敦煌文艺出版社选择的都是全新译本,江西教育出版社选择的是1996年安徽文艺出版社的译本。最被业界看好的乔志高译本,因为乔志高去世,版权问题未解决故未能再版。有行家比较后认为,译文版翻译略微拗口,江苏人民版和敦煌文艺版译文缺乏锤炼,江西教育版偏重文学性,有一些意译成分。11无论从传统的评判还是现代的眼光,天使,望故乡都是一部典型的成长小说。天使,望故乡讲述了主人公尤金•甘特从出生到大学毕业的人生轨迹。尤金的父亲因为贪酒,把赚来的钱统统喝掉后变成了一个流浪汉,靠在谷仓边与当地人斗鸡勉强度日。尤金从小在困厄中成长、读书,直至克服各种生理或心理上的困难读完哈佛。小说采用了第三人称的叙述视角,通过主人公尤金的逃离、寻找和归位历程展示,不仅对主人公成长过程中的矛盾心理、复杂情结做了具体的刻画,而且透过主人公与家庭、社会的冲突调和,阐发了作者对人生、生命和命运等问题的思考。作者将日常小事娓娓道来,把小城沉闷的生活写得生动且耐人寻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