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的工作知识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32570412 上传时间:2023-03-2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5.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编辑的工作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编辑的工作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编辑的工作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编辑的工作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编辑的工作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编辑的工作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编辑的工作知识(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编辑的责任与能力一、编辑的责任与能力刊物是否符合办刊宗旨,编辑是要负绝对责任的,因为刊物最后是经过编辑之手而面向社会 的。刊物的出版,虽然最后有领导的把关、指导,但编辑并不可因此看轻自己肩上的责任。作为 具体工作的执行者,如果不能把握不同时期的宣传重点、报道的总纲,就不能组织出高水平的稿 件,对作者所投的稿件也作不出恰当的、具体的、具有见识的修改意见。因此,作为编辑有不断 了解不同时期的方针、政策的责任,力求做到内容真实、新鲜、及时,这样才能更出色地完成工 作任务。要提高刊物的质量,编辑就要有严谨的工作作风,对每一篇稿件负责任。切忌把稿件凑齐就 出刊,对文章的文笔要求不高。任何稿件,不论作

2、者水平如何,也不论是新作者还是老作者,由 于个人的局限性,稿件中难免会或多或少地存在某些缺点和错误,会有不够完善的地方,这些都 需要编辑加工来给予消除。事实上,许多稿件都是经过编辑的辛勤劳动,作过许多增删和修改才 使其质量有所提高的。编辑的职责,仿佛是给作者的文章洗澡,让文章干净,文字上漂亮、整洁, 结构合理;文理通顺,符合逻辑,这是基本的责任。刊物代表的是院的品牌,树立的是院的形象, 责任重大,切忌粗糙。有责任心的编辑,对于来稿应该精心扶持。来稿无论写作水平如何,总是反应了某个方面的 工作内容。如果能精心扶持,会使文章生辉。编辑要有热心肠,扶持作者。要从标题到内容及文 字下一番功夫。不仅要吃

3、透原稿,更重要的是严把稿件质量关。作为编辑,我们往往喜欢采用文 字基本上不用改动的稿件,但常常事与愿违。不少稿件就内容而言是应该采用的,但行文啰唆, 语句毛病较多。如果不是因为宣传的需要,这样的稿件是不能采用的。所以面对这样的稿件,我 们也许要花比作者更多的时间去改稿,有的稿件甚至是根据其稿件提供的素材重写,或是我们自 己搜集相关素材来充实稿件。编辑是杂家,编辑不仅要有自己所熟悉的专业,更要有其广博的知识。不仅专业方面的知识 要广、深一些,而且专业之外的知识,如:有关政策、法规、学术动态、发展水平,以及出版、 印刷、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都应注意学习。做编辑工作最忌讳的就是“惰”性。要养成勤奋的

4、习惯,勤学、勤跑、勤练、勤思考。只有 勤奋,才能不断地获得新的知识,新的信息,不断地充实自己,才能使刊物做到常办常新。否则 “守株待兔”,有稿就编、无稿就凑,就会影响整个刊物的质量。编辑要善于捕捉信息。有人说,编辑应该是静如卧兔,动如猛虎。我们提倡在家做编辑,出 门是记者的作风。这样才能做到了解情况、开阔思路。就会及时了解一些新的科研成果,及时了 解一个时期的有关政策和新技术推广动态。编辑要善于自己采写稿件,具备较高的写作水平。不仅会改,而且会写。作编辑的,面对别 人的稿件,总是百般挑剔,咬文嚼字,吹毛求疵,这并不是编辑的优点。如果编辑只是“眼高手 低”,常常看出别人文章中的许多毛病,但他自己

5、写起来,也见不出高水平。那么,就不能谦虚 地为作者把关。在生活中,人们往往容易看到他人的不足,加以议论评价。但应该知道,“旁观 者清”。 挑剔他人的毛病总是很容易的,省察自己总是较难的。所以编辑应该具有“眼高手也高” 的修养。编辑也经常从事一下作者的工作,从采访、立意、写稿到实现它的社会价值,体味其中 的经验教训。这对提高编辑的能力大有益处:其一,可以亲自体会一下创作、研究的甘苦,就会 更尊重作者的劳动,认真处理来稿。其二,编辑经常练练笔,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字水平和写作技 巧。其三,在写作时,逼着自己去看书,查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对编辑的知识更新大有益处。 作为编辑,稿件就是编辑的“粮食”,无稿

6、,编辑就会心慌。善于自己采写稿件,也可以避免无 米下锅。作为编辑,文字水平最为关键。汉字博大精深,要掌握好不是件容易的事。称职的编辑要掌 握现代汉语、逻辑学、语法和修辞等基础知识。这些知识是做编辑工作使用的基本工具。作为编 辑,如果不具备较高的文字水平,就不能成为称职的编辑。编辑在别人的稿件上“圈圈点点”,进行修改的工作。这项工作是“再创造”性质的劳动, 改稿是编辑的基本功。对于出版物来说,稿件再好也只是原料,不经过编辑的精心加工,稿件或 许就不是好产品。编辑修改稿件要从五个方面着手进行:深化主题、确定体裁、理顺思路、推敲 内容、修改文字。改稿的过程就是修整、梳理、再创造的过程。具体包括文字的

7、润色、段落的删 改、逻辑的贯通及标题的制作等工序。如果当编辑的,不具备这些基础的知识,就不能胜任工作。 因此,编辑必须有掌握和运用好语言文字这个工具的能力,否则是不配当编辑的。二、知识管理提高编辑能力办好刊物,最重要的方面是加强编辑部建设,不断提高编辑和信息员的工作能力,造就知识 型人力资源。这要靠编辑部人员和信息员的共同努力,做合格的刊物的编辑和信息员必须具有强 烈的责任心和深厚的业务修养,更要善于创新、沉淀和传播工作知识,善于管理与应用知识,这 是做好工作的基础。知识分享是个人和组织成功的关键。正如知识管理专家所说,知识是火炬,在照亮自己的同 时,也照亮别人。知识不显性化,怎能有好名声?与

8、他人共享知识,才能获得双赢。在加强编辑 部建设的过程中,编辑人员和信息员是决定因素。因为做好工作的核心是人才,动力是知识传播。 刊物质量的不断提高,要靠编辑、信息员的责任心和修养的不断提高。二)编辑业务知识讲座一、什么是编辑定义:按照一定的方针,设计、组织、选择和加工稿件,为复制、发行作准备的工作。 出版工作的三个要素:编辑、复制、发行,其中编辑工作处于核心地位。二、编辑工作的特点1.编辑工作具有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专业性、创造性的特点。 这里强调的是突出认识创造性,编辑创造既包含编辑人员的独自的创新(如发现所负责领域 中的空白区、结合点,提出和策划有创意的选题等),又以作者创作的作品为基

9、础,更离不 开读者的需求。2.编辑工作还具有前瞻性、选择性、加工性和中介性的特点。前瞻性主要表现在对社会信息(如年鉴信息)把握上的主动性和社会发展趋势的预见性。 选择性主要是对社会信息的选择,选择的信息是有价值的,能够满足读者需求的信息稿 件。加工性主要是将入选的有价值的稿件进行加工或者提出意见请作者修改,以完善信息原 作品,而不是另行创作新的信息作品。中介性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联系信息作品的精神生产过程和复制(印刷)的物质生产过 程,二是联系信息作品作者与读者。三、编辑过程的主要环节编辑学认为出版社的编辑过程有十二个环节,分别是1、信息采集,2、选题策划,3、 组稿,4、审稿,5、签订出版合同

10、,6、加工整理,7、整体设计,8、发稿,9、校样处理, 10、样品检查,11、出版物宣传,12、反馈信息的收集。我们年鉴也基本上相同,不同的是我们的“审稿”与出版社审稿不同,出版意义上的审 稿是指对整部作品是否可以出版的审查,此项工作在加工整理之前进行,审稿是不对作品进 行加工的,而是对作品提出审稿意见,评判作品是否达到出版要求,以决定作品能否出版, “三审制”是出版社的工作。我们年鉴实行的所谓“三审”制,实际是分初编稿、统稿、领 导审阅三级进行加工整理。四、稿件的加工整理稿件的加工整理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编辑加工。是按出版的要求对稿件进行检查、修改、 润饰提高。对稿件中存在的局限、疏漏、差错、

11、不规范现象进行加工整理。编辑加工的工作 要求编辑具有扎实的业务功底、广博的知识水平、严谨的工作作风和高度的责任意识。编辑 的创造性作用在这里得到充分的发挥。稿件加工整理的内容(一)消灭差错。这是编辑的基本功,重点是对稿件中的思想性、知识性、科学性和文字、 语法、修辞、逻辑、标点符号、数字数据等方面的差错一一改正。其中工作量最大 的中改正错别字、用错的标点符号以及不通的语句。(二)润饰提高。对稿件进行增删、修饰,使其质量得到提高,具体包括强化主题、调整 结构、理清层次、梳理文字、删除赘文、弥补缺漏等内容,重点在修饰。使稿件的 主题更集中、更鲜明,结构更紧凑、更合理,层次更分明,逻辑更严密,文字更

12、晓 畅、更精练。(三)规范统一。就是按照国家的规定统一有关用法,即要求同一稿件中的人名、地名、 书名、事物名、相关的材料和数据以及体例、格式等前后一致。(四)查对校订。包括核对引文、查对资料、校订译文等。年鉴编辑应特别注意查对稿件 中使用的各种资料如统计数字、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公式、图片等等。(五)推敲标题。年鉴的条目标题要细心斟酌,把握条目中心内容,提炼条目中心词,使 读者便于检索。稿件加工的方法(一)认真审读,发现问题。加工时一般应先读两遍,第一遍快速浏览,大处着眼,着重 了解稿件总体情况;第二遍逐字逐句审读,对认为的必要进行加工的地方,可以用 铅笔写下意见或作记号。不能拿到稿子就动

13、手加工,这样常常会改得乱七八糟。(二)拟定方案,标准一致。不能毫无准备,没有思考,拿起笔来就改,这样容易出问题, 不是留下错漏,就是前后不一甚至矛盾,到后来发现改错了还要返工。同时,掌握 统一的规范,保持规范一致。(三)先定框架,后定细节。加工整理最好先从大的总体框架开始,然后再对局部细节仔 细琢磨。框架定好,稿件总体站得住,细节的精雕细刻才能有基础,否则在细节上 忙了半天,框架没站住,可能全盘否定,就会造成劳而无功。(四)选用色笔,书写端正。各级编辑用笔着色要区分开来,易于辨认修改原稿与校对校 样不一样,加工整理时不使用校对符号,如删除的字句只要涂去即可,不需用“删 除”符号;添加的字句直接

14、加到有关部位即,可不要写在空白处再用线引到文字中。(五)电子文稿,须留痕迹。一是作好原稿的备份;二是使用Word中的“修订”功能加 工,以与原稿不同的颜色或标志明确区分编辑的修改之处,则更加清晰。稿件加工的原则(一)尊重作者,忌强加于人。(二)改必有据,忌无知妄改。对稿件的修改必须有充分的依据和理由,必须有绝对的把 握,凡是有疑问而没把握的地方,一定要查工具书或请教其他专业人员得到确切结 论后才能动手。切忌主观臆断、不懂装懂、凭想当然乱改,甚至将原来对的改成错 的。这种情况我们过去曾多次发生,要特别注意。(三)依据规范,忌滥施刀斧。如果原稿中的表述方式虽与编辑或人们通常的使用习惯不 同,却并不

15、与规范性文件的明文规定相抵触,一般就不宜改动,可改可不改的一律 不改。五、校对校对的功能一是校异同。即照本改字,通常是采用对校法,对照原稿校对;二是校是非。有三种, 1 本校法,通过本书前后左右的互证和比较来发现问题,提出 疑问,订正错误; 2 他校法,使用与所校对的稿件内容相关的比较权威的其他书,包括工 具书,寻找可靠依据,通常用于解决引文、数据、术语、公式、日期之类的异同问题。 3 理 校法,即通过推理分析作出是非判断,但此法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必须是学有专长、知识广 博的专职校对人员才可运用。校对制度一是责任校对制度(略);二是“三校一读”制度,一般书刊必须至少经过三次校对和一次通读后方能付印,重点 书刊、工具书等应相应增加校次。校对基本操作程序包括初校、二校、三校、通读、誊样、核红、文字技术处理。校对流程中不宜再作编辑 加工,会造成混乱,如无法判断前次校对的校改之处,造成已排定版面的捅版等。文字技术整理的要求一)核对相关文字,核对封面和版权页,使书名、蓍者名、出版单位名和日期等相 关项目相致。二)检查版面格式,主要是字体、字级,页码与书眉的位臵和格式,图表等在版芯 中的位臵,标题位于末行等。三)处理标题,主要指标题的排版格式。四)检查图片,主要是图文配合。五)整理表格,常常是需要处理的一些特殊情况。六)检查复核校改之处,注意各校次的改动之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