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荒漠化的预防及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荒漠化的预防及措施(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荒漠化的防治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爱弄PPT的老范目录1荒漠化的定义?2荒漠化产生的原因?3荒漠化产生的影响?4荒漠化的防治措施?5小结荒漠化荒漠化是一种土地退化的过程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合理活动等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具有干旱特征的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1.1.荒荒漠化漠化的自的自然原然原因因全球变暖,蒸发旺盛处于内陆地区,降水少鼠害;蝗害等荒漠化的荒漠化的原因原因2.2.荒荒漠化漠化的人的人为因为因素素( (决决定性定性因素因素) )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因素的主要表现因素的主要表现形成荒漠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化的人为因素因素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人
2、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利用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交通线等工程建设保护不当过度过度樵采樵采人口激增人口激增为为了了增增加收入加收入燃料需求多燃料需求多樵采天樵采天然然植物植物无无节制采挖制采挖药、菜菜过度过度樵采樵采加速加速荒漠化荒漠化严重破坏草重破坏草场破坏固沙植物破坏固沙植物 1 1 过度过度樵采樵采防防风固沙固沙的的植被遭到破坏植被遭到破坏缺乏能缺乏能源的地源的地区区过度过度放牧放牧短期短期的的经济利利益益加速草加速草原原退退化、化、沙沙化化进程程超超载放牧放牧草草场载畜畜量降低量降低土
3、地土地沙沙化化牧草牧草生生长能能力、土力、土壤壤结构被破坏构被破坏2 2 过度过度放牧放牧加速草加速草原原退退化和化和沙沙化的化的进程程 在半干旱在半干旱的的草草原原牧区牧区和和干旱干旱的的绿洲洲边缘过度过度开开垦人口激增人口激增土地荒漠化土地荒漠化扩大开大开垦规模模灌灌溉用水用水量量增增加加植被退植被退化化灌灌溉方式方式不当不当次次生生盐渍化化3 过度过度开开垦使土使土壤壤风蚀沙沙化和化和次次生生盐渍化化旱旱农垦区周区周围及草及草原原牧区牧区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使使植被植被生生长衰退衰退,导致致荒漠化荒漠化绿洲洲地地区区能能源源缺乏缺乏,樵采天樵采天然然植被植被超超载、掘井掘
4、井,破坏草破坏草场,影响牧草影响牧草人人为为因因素素人口增人口增加加活动不当活动不当过度过度农垦过度过度樵采樵采水资源利用不当水资源利用不当过度过度放牧放牧开开垦草草场,加快加快风蚀生态用水生态用水缺乏缺乏、次次生生盐渍化化荒漠化的类型一、沙质荒漠化(沙漠化)是指原非沙漠地区出现以风沙活动为主要标志的类似沙漠景观的环境变化过程,主要分布于干旱半干旱沙漠边缘,除自然原因外,可能与过度放牧过度耕作烧柴问题等,最终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或衰竭。沙漠化是荒漠化最主要的类型,也是危害最大的一种荒漠化。此类荒漠化多见于我国西北地区。二、盐渍荒漠化也属荒漠化的常见类型,也称盐漠化,我们把土壤表层30cm以内,可
5、溶性盐离子总量超过1%时称盐碱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气候干旱,蒸发强烈,再地势平坦低洼地下水位高且排水不畅的地带,蒸发作用使土壤成土母质和地下水中的可溶性盐分积聚地表而形成。多于大水漫灌等不合理灌溉有关,最终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使得农作物发生生理干旱,造成减产甚至绝收,产生荒漠化效应。此类荒漠化多见于华北平原和青海省境内。三、石质荒漠化(石漠化)由于人为作用如陡坡开荒毁林开荒等,导致土壤流失,土层变薄,使基岩逐步裸露的过程,主要分布于降水多、风力大或坡度陡的地区,如我国南方基岩山区土地沙漠化干旱半干旱地区沙丘入侵或沙丘活化石质荒漠化石灰岩地区水土流失,致使岩石裸露,土地生产力极低次生盐渍化土
6、壤中盐分过分富集主要与灌溉不当及蒸发旺盛有关影响影响荒漠化及其引发的土地沙化被称为“地球溃疡症”,危害表现在许多方面,已成为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环境问题。据统计,我国受荒漠化危害的人口近4亿,农田1500万公顷,草地1亿公顷以及数以千计的水利工程和铁路、公路交通设施等。我国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0亿元,平均每天损失近1.5亿元,造成粮食损失每年高达30多亿公斤。在风沙危害严重的地区,许多农田因风沙毁种,粮食产量长期低而不稳,群众形象地称为“种一坡,拉一车,打一箩,蒸一锅”。如在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旗,30年间流沙压埋房屋2200多间,近700户村民被迫迁移他乡。这些
7、枯燥的数字足可以反映出的荒漠化的严酷。土地沙漠化发生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石质荒漠化主要发生在西南喀斯特地区中国(大陆)荒漠化问题区域分布示意图次生盐渍化主要发生在华北平原地区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6 6月月1717日日)19941994年,年,联合国正合国正式式通通过了了国国际防治荒漠化公防治荒漠化公约荒漠化荒漠化防防治治的的对策和措施策和措施1 1、防治荒漠化需要、防治荒漠化需要全球合作全球合作2 2、防治荒漠化的基、防治荒漠化的基本本方方针:“ “预防防为主,主,防治防治结合,合,综合治理合治理” ”3 3、措施:、措施:封沙禁牧,禁樵禁采,合理用水,封沙禁牧,禁
8、樵禁采,合理用水,生生态移民等。移民等。 针对我国北方、特我国北方、特别是西北地区是西北地区荒漠化荒漠化严的状况,的状况, 1978 1978年国家开始年国家开始实施施“ “三三北北” ” 防防护林体系建林体系建设工程。工程。4 4、具体措施、具体措施荒漠化防治的荒漠化防治的“三项内容三项内容”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一)(一) 荒漠化的防治可以概括为:荒漠化的防治可以概括为: “三项内容、两条原则和一个重点三项内容、两条原则和一个重点”沙漠沙漠( (荒漠荒漠) )过度带过度带农耕农耕(
9、(牧牧) )区区维护生态平衡+ 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 治水+ 治碱+ 治沙 相结合两个原则一个重点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害严重地段重点治理a.合理利用合理利用水水资源源(二二)具体措施)具体措施改善灌改善灌溉技技术推广推广节水水农业减少水井数量减少水井数量合理分配河合理分配河流水流水资源源东农作区作区牧区草原牧区草原干旱内干旱内陆区区西西海海陆位置位置少少多多降水量降水量b.b.设设置沙障置沙障草方格草方格c.c.调节农、林、牧用地、林、牧用地之之间的关系的关系宜林宜林则林林宜牧宜牧则牧牧现有林地有林地绿洲洲边缘的的灌草林灌草林带已荒漠化的地方已荒漠化的地方作作为防防护林林发展林展林业、牧、
10、牧业退耕退耕还林林退耕退耕还牧牧建防建防建防建防护护林林林林带带乳化乳化乳化乳化沥沥青固沙青固沙青固沙青固沙治沙措施治沙措施治沙措施治沙措施生物治沙生物治沙生物治沙生物治沙治沙措施治沙措施治沙措施治沙措施工程治沙工程治沙工程治沙工程治沙沙沙沙沙枣枣胡胡胡胡杨杨锦鸡锦鸡木麻黄木麻黄木麻黄木麻黄主要治沙植物主要治沙植物主要治沙植物主要治沙植物柽柽柳柳柳柳狼尾草狼尾草狼尾草狼尾草d.d.采取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能源合措施,多途径解决能源问题题解决能源解决能源的的途径途径开源开源节流流营造薪炭林造薪炭林新建沼气池新建沼气池利用利用风能、太阳能能、太阳能推广省柴灶推广省柴灶e.e.控制人口增控制人口
11、增长控制人口增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提高人口素质建立人口、建立人口、资源、源、环境境协调发展的展的生生态系系统利利于于防防治治荒荒漠漠化化荒荒漠漠化化自然因素自然因素人人为因素因素地理位置地理位置荒漠化荒漠化物物质基基础平地沙平地沙质沉沉积物覆盖深物覆盖深厚厚大大风日数日数较多且集中,多且集中,风力作用力作用强海洋水汽来海洋水汽来源少。气候源少。气候异常干旱异常干旱深居内深居内陆气候条件气候条件过度开度开垦水水资源利源利用不当用不当过度放牧度放牧过度樵采度樵采破坏防破坏防风沙的植被沙的植被加速草原退化和沙化的加速草原退化和沙化的进程程 使沙化土使沙化土 地地连片片发展展使植被生使植被生长衰退,衰退,导致致荒漠化荒漠化荒漠化的概念和基荒漠化的概念和基本本过程程1合理用水合理用水改善耕作、灌溉技术,节水农业;减少水井数量;合理分配水资源2生物措施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工程措施 构筑防构筑防护体系体系边缘:封沙育草;前沿:营造防沙林带;内部:农田防护网;设置沙障3调节农、林、牧用地、林、牧用地宜林则林,宜牧则牧;退耕还林,退耕还牧4多途径解决能源多途径解决能源问题题营造薪炭林、兴建沼气池、推广省柴灶、使用太阳能、风能、天然气5控制人口增控制人口增长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措施措施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