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走神经对心脏心率,血压和呼吸道调节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32551353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迷走神经对心脏心率,血压和呼吸道调节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迷走神经对心脏心率,血压和呼吸道调节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迷走神经对心脏心率,血压和呼吸道调节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迷走神经对心脏心率,血压和呼吸道调节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迷走神经对心脏心率,血压和呼吸道调节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迷走神经对心脏心率,血压和呼吸道调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迷走神经对心脏心率,血压和呼吸道调节(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迷走神经对心脏心率,血压和呼吸的调节研究背景:从解剖学知识的角度去了解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支配,并且理解到了对心脏的主要作用。可是在切除迷走神经传出纤维的动物上,研究了迷走神经对血压,心率和呼吸的影响。在研究迷走神经中刺激迷走对心脏的影响时,很多结果不一致。虽然已经证实了迷走神经与交感神经的共同支配心脏。交感神经对心脏的支配差异已经证实(激右侧交感神经,兴奋窦房结使心率加快,并降低了室性心律失常的易感性;刺激左侧交感神经使血压上升、心室收缩加强,同时使室颤阈值降低)虽然迷走神经在心脏上分部有差异(右侧心迷走神经对窦房结的影响占优势;而左侧迷走神经则对房室交界的作用占优势),但是对心脏的影响没有一个

2、明确的结果。研究目的:了解迷走神经对心脏心率,血压和呼吸的影响。观察离断迷走神经后,刺激迷走神经近心端对心脏心率,血压和呼吸的影响和变化。探究迷走离断时刺激近心端所产生的反应,并且比较左右二侧迷走的调节是否存在差异。实验原理:1、切断家兔二侧迷走神经可见吸气延长,加深,呼吸加深变慢。这是因为气管到细支气管的平滑肌中存在牵张感受器,当肺扩张时,牵拉呼吸道使之也扩张,感受器兴奋,冲动经迷走传入延髓。在延髓内通过一定的神经联系使吸气切断机制兴奋,切断吸气转为呼气,这样便更加速了吸气和呼气的交替。使呼吸的频率增加,所以切断家兔二侧迷走神经可见吸气延长,加深,呼吸加深变慢。另外,迷走神经是外周化学感受性

3、反射的传入神经,切断二侧迷走神经,使呼吸中枢不能感受外周的化学刺激,从而失去外周的化学感受器反射调节作用。但是当刺激迷走神经时,呼吸怎样变化需要实验结果来说明。2、支配心脏的传出神经主要为心交感神经和心迷走神经。在动物实验中两侧心交感神经对心脏的支配存在差异。支配窦房结的交感纤维主要来自右侧心交感神经,支配房室交界的交感纤维主要来自左侧心交感神经。在功能上,右侧心交感神经兴奋时以引起心率加快的效应为主。心迷走神经及其作用,支配心脏的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行走于迷走神经干中。这些节前神经元的细胞体位于延髓的迷走神经背核和疑核。节后纤维支配窦房结、心房肌、房室交界、房室束及其分支;迷走神经也支配心室肌

4、,但其纤维末梢的数量远较心房肌中为少。两侧心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支配也有差异,但不如两侧心交感神经支配的差异显著。右侧心迷走神经对窦房结的影响占优势;而左侧迷走神经则对房室交界的作用占优势。切断迷走神经后,一般都可以引起全身血压的升高。因为兔颈部迷走神经除含有支配心脏及其他脏器的传出神经纤维外,尚含有支配心脏及腹腔脏器的传入纤维,根据文献证明:沿心肺迷走神经传入纤维进入中枢的冲动及肾上腺素的释放等具有紧张性抑制作用。因此在离断迷走神经以后,迷走神经的抑制作用消失,而交感神经起主要的优势支配,使血压升高。3、按照解剖和生理知识来说交感神经兴奋使心脏的传导兴奋,心脏搏动加强,心迷走神经节后纤维末梢释放

5、的乙酰胆碱作用于心肌细胞膜上的M型胆碱能受体后可引起心率减慢,方式传导减慢,心房肌收缩能力减弱。导致心率降低。实验动物:家兔实验药品:25%氨基甲酸乙酯(乌拉坦),石蜡油肝素生理盐水实验器材:哺乳动物手术器械一套RM6240多道生物信号记录系统张力换能器兔手术台压力换能器黄金电极信号输入线气管插管橡皮管动脉插管电信号记录系统铁架台实验步骤:1、称重、麻醉、固定:耳缘静脉缓慢推注25%乌拉坦5ml/kg麻醉2、气管插管、分离神经:分离右侧迷走神经,并于神经下方穿湿线、滴加石蜡油备用3、记血压:分离左侧颈总动脉,左侧颈总动脉插管记血压。接2通道4、记呼吸:胸骨剑突处皮下穿线连张力换能器记呼吸。接3

6、通道。5、心电描记:连接方式:标准一导联左上肢正极右上肢负极下肢一一黑线皮下插入引导电极,连接记录线输入4通道6、记录正常值:将2,3,4通道接通调零,记录正常情况下的值。7、离断神经:将二侧迷走神经离断,记录结果。8、用0.3-8V电极刺激左迷走神经,同时观察三个指标。记录结果9、刺激对侧神经:用同样的电极刺激,记录结果。实验记录:对以上四组数据进行分析。正常,离断时,刺激左侧和刺激右侧的迷走神经。得出结论。注意事项:1、注意麻醉的剂量不要过量2、颈总动脉插管时,管内要充满肝素,插完后推一点肝素,防止凝血3、神经不可牵拉过紧,必须保持神经湿润(石蜡油),勿损伤神经4、血压换能器管道必须排空,

7、血压记录前调零5、注意电极刺激的一致性,尽量减少误差。6、应该多刺激的范围内多采集结果进行比较。防止偶然性。实验讨论:1、记录并讨论分别用同样的电压刺激迷走神经时的呼吸变化,从结果中得出是否二侧迷走神经对呼吸的调节具有差异。2、记录并讨论分别用同样的电压刺激迷走神经时的心率变化,从结果中得出是否二侧迷走神经对心率的调节具有差异。3、记录并讨论分别用同样的电压刺激迷走神经时的血压变化,从结果中得出是否二侧迷走神经对血压的调节具有差异。预测结果:心脏受交感神经及迷走神经双重支配,交感神经来自颈部及胸部交感神经节,节后纤维在心脏附近形成心脏神经丛,然后分布于整个心房,并跨过房室沟后分布在心室肌表面的

8、心外膜层,并和冠状动脉伴行穿过心室壁支配心内膜。而支配心脏的迷走神经节前纤维下行至心脏与心内神经节细胞发生突触联系,节后纤维再支配窦房结、心房肌、房室交界、房室束及其分支。心室交感神经的分布要多于迷走神经的分布。心脏交感神经在心脏上的分布差异,同时也表现出明显的功能不对称性,刺激右侧交感神经,兴奋窦房结使心率加快;刺激左侧交感神经使血压上升、心室收缩加强。而右侧迷走神经对窦房结的影响占优势;左侧迷走神经对房室交界的作用占优势。根据以上原理认为当刺激左侧迷走神经时,右侧交感神经支配占主导支配,所以心率加快明显。当刺激右侧迷走神经时,左侧交感神经支配占主导优势,因此血压上升较高,呼吸加快(仅限于刺

9、激电压在一定范围内使交感神经支配起主导作用)。4参考文献1DonnersteinRL,WAScott,TRLioyd.Spontaneousbeat2to2beatvariationofPRintervalinnormalchildrenJ.AmJCardi2ol,1990,66:7532754.2LevyMN,HZieske.AutonomiccontrolofcardiacpacemakeractivityandatrioventriculartransmissionJ.JApplPhysiol,1969,27:4652470.3MazgalevT,LSDreifus,ELMichelso

10、n,etal.Phasiceffectsofpostganglionicvagalstimulationonatrioventricularnodalcon2ductionJ.AmJPhysiol,1986,251:H6192H630.4NayebpourM,NTalajic,SNattel.Effectsofadrenergicreceptorstimulationandblockadeonrate2dependentatrioventricularnodalpropertiesJ.CircRes.1992,60:9022911.5UrthalerF,BHNeely,GRHageman,et

11、al.Differentialsympathetic2parasympatheticinteractionsinsinusnoseandAVjunc2tionJ.AmJPhysiol.1986,250(HeartCirc.Physiol,19):H432H51.6WallickDE,PJMartin,YMasuda,etal.Effectsofautonomicactivityandchangesinheartrateonatrioventricularconduc2tionJ.AmJPhysiol,1982,243(HeartCircPhysiol.12):H5232H527.7YangT,JCheng,PJMartin,etal.EffectsofspatialdispersionofacetylcholinereleaseonAVconductionresponsetovagalstimulationindogsJ.AmJPhysiol,1991,261(HeartCirc.Physiol.30):H3922H397.8MartinP.ParadoxicaldynamicinteractionofheartperiodandvagalactivityonatrioventricularconductioninthedogJ.Circ.Res.1977,40:8128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