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不可能为可能在挑战中完成蝶变r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32543580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变不可能为可能在挑战中完成蝶变r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变不可能为可能在挑战中完成蝶变r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变不可能为可能在挑战中完成蝶变r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变不可能为可能在挑战中完成蝶变r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变不可能为可能在挑战中完成蝶变r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变不可能为可能在挑战中完成蝶变r》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不可能为可能在挑战中完成蝶变r(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变不可能为可能,在挑战中完成蝶变r中国铁建港航局邕宁水利枢纽航运过坝项目建设纪实张建林;杨少波期刊名称】珠江水运年(卷),期】2017(000)020【总页数】6页(P36-41) 【作 者】 张建林;杨少波【作者单位】【正文语种】 中 文成就催人奋进,变革激荡人心。金秋十月,党的十九大在北京胜利召开,中国铁建 港航局邕宁水利枢纽航运过坝项目经理部的全体同仁坚守岗位,与全国人民一起喜 迎这历史性的盛会。同时,本月也是中国铁建港航局邕宁水利枢纽航运过坝项目的 完工月,是中国铁建港航局收获的季节,他们在建设过程中,变不可能为可能,以 优异的成绩向党的十九大献礼!过去一年,对中国铁建港航局邕宁水利枢

2、纽航运过坝项目经理部来说,是最忙碌的 一年,由于工期赶,任务重,他们秉承着直面困难的邕宁精神,挑战极限,用一年 抢抓有利工程时间,开挖土石方1662 万立方米、浇筑砼67 万立方米,缔造了邕 宁速度,孕育了“爱岗敬业,实干兴企”的邕宁文化,最终打赢了这场看似不可能 胜利的硬仗。早在今年七月,记者来到广西南宁市青秀区邕江牛湾半岛看到,邕宁水利枢纽工程 正开展得如火如荼,现场一派热火朝天,上百辆车辆进进出出,几百名工人日以继 夜作业,他们正为打造西江黄金水道和百里秀美邕江努力,为南宁市建设“中国水 城”无私奉献,同时也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 60 周年献礼。邕宁水利枢纽工程由中国铁建港航局和中铁二十

3、局联合体中标,中标金额为 32.4 亿元。其中航运过坝项目(船闸)是整个邕宁水利枢纽工程的关键,该项目由中国 铁建港航局承建,主要在邕江牛湾半岛截弯取直开挖运河航道,建设单线单级 2000 吨船闸。目前船闸项目整体已完工,并于今年10 月底全面实现通航。邕宁水利枢纽工程是 中国铁建独立承建的首个最大最完整的水利项目,也是中国铁建港航局进军水利行 业的桥头堡工程,项目的竣工对企业未来打开广西市场、拓展涉水业务、人才队伍 培养、打造“中国铁建水工”品牌等都具有极大的战略性意义。在中国铁建港航局邕宁水利枢纽航运过坝项目经理部,一块写着“邕宁精神”的石 碑竖立在广场,格外耀眼。“如果我们没有邕宁精神,

4、这个项目就做不来,也必将 砸坏自己的招牌,以后再想进军水利行业就非常艰难了。”该项目经理王永东介绍, 工期紧、开挖土方难度大、浇筑砼任务重、整体技术含量高、安全监管风险大,这 些都是项目部需要直面的困难。正如该项目技术员唐希写在项目经理部大门的一副 对联:“愚公不忘移山志,大禹牢记治水心”,可以看出该项目的复杂性,它既涉 山,需要把海拔102 米高的山头挖成 44.8 米,又涉水,需要建造船闸主体,把半 岛截弯取直挖出2.8 公里航道,堪比古代的愚公移山和大禹治水。而且它还涉及到 桥梁建设工程、重力式导航墙、水库建路以及房建、钢结构、电气控制、消防、环 保等工程项目,难度呈几何倍增长。王永东表

5、示,建设期间,项目部全体员工克服 主客观困难,树立“直面困难,勇于担当,率先垂范,实现价值”的邕宁精神,最 终交出了一份让人满意的答卷,啃下了这块“硬骨头”。以前的牛湾是一个半岛,现在的牛湾隔河相望,已经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小岛,以前 的小山包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让人叹为观止的宏伟壮观船闸。而这一切,离不开 的是中国铁建港航人的愚公精神。“我们的项目属于超深基坑开挖,最大开挖深度达 57 米,航道开挖中存在岩溶裂 隙水作用较大的溶洞和全风化泥岩夹层,爆破工效低,地基处理难度也很大,还存 在较大的土方坍塌和边坡失稳风险。”项目工程部部长王冠杰介绍,由于地质环境 复杂,边坡滑坡情况屡屡发生,再加上开挖

6、期间受雨季影响,工程一度陷入无法突 破的窘境。为了尽快打开局面,抢抓有利施工时间,交出精品工程,项目部由领导带动技术员, 技术员带动施工队伍,全面实行24 小时两班倒,连续作业不停息。后勤部门积极 做好保障,开展劳动竞赛调动人员积极性,不断刷新施工记录,最终形成以船闸主 体段为工作核心,上、下游引航道为两个基准点,施工现场四面开花的格局,大家 干劲十足,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现场日夜塔吊林立,焊花飞舞,快速打开了新一 轮的大干、快干局面。头上戴着草帽,草帽上再套着安全帽,这是一线工人抵御高温的标准配置。记者七 月造访时发现,酷暑之下的工地温度经常维持在 40 度以上,在工地作业的工人身 体常常会

7、吃不消,不少人都曾多次中暑,但大家咬紧牙关,病倒了吃完药就继续投 入建设。此时项目部第三工区长黄俊正在监督下游引航道的建设进度,那时的黄俊 很忙,虽然在艳阳下大汗淋漓,但是他一方面要赶工期协调工人把下游剩余的边坡、 靠船墩建设好,另一方面又得加紧指挥工人在下游填筑出一个新的挡水围堰,该围 堰从52.8 米开始填筑,目前已达到68米,但距离完工的74.5 米目标还有一段距 离。黄俊和工人日夜加班赶工,要在 8 月中旬邕江汛期到来之际填筑好,以防江 水冲进未建设好的船闸。“由于遇到汛期,所以我们不得不填筑这条挡水围堰,这 也直接增加了我们的工程量。”虽然施工期间面对的困难很多,但黄俊表示,“无 论

8、情况怎样,我们都必须咬紧牙关坚持到最后,我们要用专业和质量来抢占工期, 只有每颗螺丝钉都发挥出作用,我们的项目才能顺利完工。” 邕宁精神不仅体现在一线工人中,项目部领导更是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建设期间, 项目领导带头值班,奋战在一线,战高温、斗酷暑。“我与项目经理王永东共事多 年,他给我的最大印象就是遇到困难会率先冲在前面,这让我非常感动。”返聘回 来的退休老工长冯期兴回忆,去年上闸首曾发生过一次严重的边坡滑坡,险情过后 很多工人都心生畏惧不敢作业,王永东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第一个冲进工地,号召 工人一起干,放心干。而其他项目副经理也同样身先士卒,但凡有事都毫不犹豫, 不畏困难往前冲,晚上一两点

9、工人休息时,领导们仍然在讨论方案,他们很好地阐 释了“中国铁建水工”品牌,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直面困难,勇于担当,率先垂范, 实现价值”的邕宁精神。邕宁水利枢纽工程航运过坝项目于2015 年4月28 日开工。前期因种种主客观方 面的原因,项目进度严重滞后,中国铁建港航局集团公司于2016 年6 月6日对 该项目进行战略战术调整,将航运过坝项目升级为集团公司直管项目,并对领导班 子进行了调整,同期从集团公司机关抽调部分骨干充实项目技术管理力量。 “前期工程整体进度滞后 5 个多月,导致我们很被动,这意味着我们只剩下 16 个 月的作业时间了,而当时整体工程只完成了 27%,项目现场看起来还是一片黄

10、土 高坡。”项目副经理熊宏武表示,当时大家对项目能否按时完工都不敢抱太大希望。 但因该项目自开工后便受到政府及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其能否按时完工成为了压 在项目部新领导班子肩上最重的担子。为此,项目部新领导班子与员工上下齐心,秉承邕宁精神,克难攻坚,成功把项目 拉回建设的正轨,打开了快速生产的局面,缔造了“不断挑战不可能,挑战极限” 的邕宁速度,创下了一系列让人叹为观止的施工记录。“我们的项目涉及到要浇筑的砼达到67 万立方米,这个浇筑量是相当巨大的,在 2016 年7月之前,项目只完成了5.4 万立方米,而2016 年下半年要完成年度计 划的40 万方砼,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平均每天浇筑砼不少

11、于2000立方米,且多 为大体积砼浇筑,在完成浇筑量的同时如何确保砼质量也是一项严峻的挑战,这就 要求我们必须能够突破极限。”项目总工黄恩代表示,项目部通过调整砼工艺,创 新技术进行砼浇筑温控,有效控制了了大体积砼温度裂缝,提高了浇筑效率。 经过全体员工的努力,最终项目的生产效能节节攀升。2016 年7月项目部浇筑砼 4.2万立方米,是前3个月单月浇筑量的4倍多;9月创下砼日浇筑量3950 立方 米、周浇筑量15778 立方米、月浇筑量 62125 立方米的佳绩;10 月再创佳绩, 砼浇筑单日最高4700 立方米,周最大浇筑量16039 立方米,月浇筑量66020立 方米;11 月的砼浇筑量已

12、经突破73860 立方米。2016 年下半年累计完成砼 36.25 万立方米,连续4个月浇筑量超过6万立方米,2016 年全年完成砼浇筑 41.65 万立方米,是集团公司下达年度计划(40万立方米)的104.13%。 邕宁速度,不仅既让项目部员工大叹取之不易,也让外人大叹难以相信。据悉, 2016 年6月,在项目部新班子调整伊始,邕宁水利枢纽项目业主单位对项目总体 是持失望态度的,“当时业主认为每个月砼浇筑能够达到 4 万多立方米就很好了, 最多只能突破到5 万立方米,但是当邕宁速度节节攀升不断刷新施工记录后,就 连见惯大工程建设的业主单位也惊讶并叹服了。”项目常务副经理陈军介绍,去年, 由于

13、对项目进度没信心,业主单位几乎每两天就到现场突击抽查,不过每次在现场 看到项目部新领导班子全部都在一线指挥建设时,他们都感到很惊讶,随后在看到 项目砼浇筑量不断攀升后,他们逐渐放心,今年开始现场已经很少见到业主单位的 身影了。“我们的邕宁速度,不但让外人吓了一跳,就连自己都吓到了,这是我们整个团队 的一次极限突破。”陈军谈及,以前修建公路和桥梁,项目建设周期为23年, 般小项目是1 2万立方米,大项目可以达到5 6万立方米,而这个项目却达 到惊人的 67万立方米 ,这就相当于一个项目干了以前的十个项目,这个项目直接 把今后二十年的混凝土都打完了。没有浓墨的人生,也没有鲜花铺就的荣誉,邕宁水利枢

14、纽航运过坝项目的员工们在 各自岗位上不忘初心,默默奉献,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工程人艰苦拼搏的情怀,他们 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事,他们牺牲自己,造福人民,利在当下,功在千秋。 上至项目部经理,下至一线生产工人,大家始终把敬业两字放在心头,把实干两字 烙在血液里,最终形成了“爱岗敬业,实干兴企”的邕宁文化。在一个工期短、任务重、风险大的项目中,如何保证工程质量,杜绝危险,无疑是 重中之重。在船闸项目建设过程中,边坡滑坡是船闸施工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安全问 题,如何保证员工的安全是对该项目安全总监张洪国的一个重大考验。在这个岗位 上,他每天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换来的是工人干活时的心安。“根据经验,边坡

15、滑坡是一个渐变过程,它不会马上滑坡,一个边坡滑坡需要十天 半个月的时间,它由一条小裂缝慢慢扩张,只有在裂缝达到十几厘米以后才会迅速 扩大,最终导致滑坡。”张洪国表示,在掌握了滑坡规律后,他通过对施工进度的 分析,界定出施工具体部位、区域的危险源,形成以“想到j发现j预警j监控j 处理”的形式,对重大危险源点实行动态监控,并形成动态监控管理台账,定期记 录危险变化,确保隐患预警及时,过程监控到位,为隐患消除和施工安全提供保障, 安全监管部门全程实现24小时监督制度。去年底,船闸上闸首位置发生过一次严重的边坡滑坡,由于张洪国及时监控,避免 了人员伤亡。“那个边坡早在十多天前就发现了裂缝,当时每天在

16、坡下都有十多个 工人在赶工作业,我和安全监管的同事们连续十多天在坡下和坡顶分别 24 小时监 控,在发现边坡裂缝迅速扩大前,我们马上安排工人撤离,在最后一名工人离开的 五分钟后,边坡发生了滑坡。”据悉,由于地质环境复杂,船闸项目全线 2.8 公里, 大小裂缝就达到 30 余处,2016 年下半年船闸主体工程边坡滑坡的情况时有发生, 张洪国和同事们不辞劳累,连续数夜不眠待在现场进行监控,为项目能够顺利开展 作出最强而有力的保障。该工程涉及超深基坑土石方开挖、高边坡支护、大体积砼施工、桥梁工程、金属结 构安装、机电工程等多个专业领域综合管理,现场交叉施工,高空作业面多,最高 峰时现场拥有1200多名人员,500多辆车辆同时作业,安全风险非常高,而这一 切,少不得的就是张洪国在安全岗位上的兢兢业业。私底下的张洪国常因对安全问题“太啰嗦”而被员工叫做“婆婆嘴”,但正是这位 “婆婆嘴”,让员工们可以在安全的环境下去突破极限,挑战更多的不可能。对此, 张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