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博物馆教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32540756 上传时间:2022-09-0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13.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故宫博物院博物馆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故宫博物院博物馆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故宫博物院博物馆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故宫博物院博物馆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故宫博物院博物馆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故宫博物院博物馆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故宫博物院博物馆教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目 语文年级 初二文件 chja45.doc 标题 故宫博物院博物馆 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馆 万紫千红的花 活板 关键词 现代文/教案内容一、教法建议【抛砖引玉】从文体上讲,本单元的课文都是说明文。辅导学生学习说明文,一是要抓住说明文的特点,二是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可以讲授代替其主动的学习。为此建议采用设问答疑的方法。现以故宫博物院一文为例,可以提出以下的一些问题,启发他们进行思考。1.文章哪些段落写故宫博院的位置、名称、历史和在古代建筑群中的地位?2.文章哪些段落介绍太和殿为主的主体?3.文章哪些段落介绍以后三宫为主的后宫?4.作者为什么只简单地说了一句话“城墙的四角上,各有一个玲珑奇巧

2、角楼”?5.作者着重介绍了哪些建筑物?为什么?6.通过以上的分析,可看出故宫博物院的建筑群的特点是什么?7.文章的介绍是井井有条的,请你指出文章的介绍顺序。8.如果搞清楚文章是由南向北进行介绍的,那么请你指出为什么不从其他方向介绍?9.文章用了哪些词语介绍交代了参观路线和写出了主要建筑物的位置关系?10.文章进行介绍时立足点有的不断变化,有的却没有变。请你举例加以说明。一般而言,以上的一些问题清楚了,文章的基本内容就搞清楚了。【指点迷津】(一)理解说明文合理地安排说明顺序对阐明事物特点和事理本质的重要性。(二)掌握三种常见的说明顺序的特点,并能注意相关的语言因素。(三)能运用说明顺序的知识读写

3、说明文。(四)了解说明文也应根据说明中心的需要安排好说明材料的详写和略写。(五)练习“默读”和“精读”两种读书方法。(六)学习“祈使句”和“感叹句”。(七)复习巩固本册书第一、二单元所讲的说明文知识:说明事物的特征:用恰当的说明方法。二、学海导航【学法提要】1.说明文一般有哪些说明顺序?条理性是说明文的一大特点,这表现在说明的顺序上。为了把事物特征说清楚,把事理说明白,既需要采用恰当的说明方法,还需要有事理的说明顺序,因为事物、事理本身是有条理性的,人对事物、事理的认识也是有条理的。说明的顺序一般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1)时间顺序:一般用来说明事物的变化发展。说明文运用时间顺

4、序往往突出时间的阶段性,每一阶段一般都有它的特征。(2)空间顺序:一般用于说明实体事物的文章。说明实物的形状和构造时,或由近及远,或从上到下,或由表及里(3)逻辑顺序:一般用于说明事理(非实物)的文章。常见的有由主到次、由现象到本质、由构造到功用、由认识到实践等。2.本单元四篇说明文主要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一般来说,要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确定说明的顺序。故宫博物院的说明对象是我国现存的最大的最完整的古代帝王宫殿建筑群故宫博物院,文章的顺序,也就是作者的参观路线,故宫建筑顺序。故宫的建筑顺序是由南到北,作者的参观路线正是基本上沿着由南到北的中轴线前进,将线路上的建筑物分成几个部分,同时辅以前

5、后左右东西南北等方位词,使人对故宫的各建筑物有清晰的了解。因而文章采用的是空间顺序。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的说明对象是书籍的演变过程。书籍的发展显示出若干个阶段,每一个阶段的书籍,都有它的特点。从书籍的雏形甲骨文,到正式的书籍简或牍,再到帛书、手抄书、雕板印书、活板印书直至近代形形色色的书,无不体现着极强的时间上的阶段性,书籍演变的几个阶段特征,都是从说明的时间顺序中体现出来的。万紫千红的花是一篇探寻花色形成的内部规律和内部联系的说明文。文章由花有各种颜色这一现象提出问题,说明花色产生的内部规律是“花青素”,这是花有各种颜色的本质原因。接着文章又阐释了花的变色是由于养料、水分、温度等条件不断变化而

6、造成的,最后又探讨了花色与昆虫、花色与人类的关系。这种以反映事物内部规律和内部联系为依据而进行条分缕析的结构方式,即是逻辑顺序。活板介绍了我国古代板印书籍的历史,活字板的创造发明、用法和功效等。课文从刻字排版、印刷、拆版等事物本身的程序来安排说明的顺序,即属于时间顺序。3.什么叫做参照点?如何选好参照点?选参照点,就是以一个或几个已知物为基准,来介绍另一些物体的方位。例如:太和殿后面是中和殿。这是一个亭子形方殿。殿顶把四道垂脊攒在一起,正中安放着一个大圆级金宝顶,轮廓非常优美。举行大典,皇帝先在这里休息。中和殿后面是保和殿,殿前广场是举行最高一级考试殿试的地方。选段中画线的句子介绍了中和殿和保

7、和殿的位置,它们分别以“太和殿”和“中和殿”为参照点来说明的。根据说明的需要,参照点又可以分为两种。以说明对象自身的某个局部做参照点,我们叫它内部参照点。如上例画线的句子。另外一种参照点是指说日月对象以外的物体。这个物体是读者熟悉的,至少是一问便知的物体。如单元作文训练例文一我们的校园中的首段“我们的学校坐落在民族文化宫的后面,国家教委大楼的南面。”这段文字介绍“我们的校园”所处的地理位置,“民族文化宫”“教委大楼”就是两个外部参照点。介绍某一建筑物的整体方位,多数以外部事物为参照点:要说清楚事物的内部布局常使用内部参照点。4.故宫博物院一文。选材与组织材料有什么特点?北京故宫是驰名中外的古代

8、宫殿建筑群,占地七十二万平方米,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间,绝不可能都一一详细介绍,而必须详写重点部分,略写一般才行。这篇说明文正是详略得当地选择了材料,用不长的篇幅,鲜明地介绍出了规模宏大、结构精美的故宫。就介绍故宫的整体而言,重点在“前朝”和“后廷”;就局部看,“前朝”的重点是“太和殿”,“后廷”的重点是养心殿“。所以选择这些作为重点是因为它们最能体现出故宫这一建筑群的特征。举例来说,太和殿是故宫建筑群的中心,最全面、最突出地体现了故宫的本质特征。所以在文章中作了如下介绍:(1)太和殿的位置紫禁城的中心,在北京的中轴线上。(2)规模建在七米多高的启石台基上,高二十八米,面积二千三百多平

9、方米,是故宫最大的宫殿。(3)布局、装饰金黄色琉璃瓦重檐殿顶:殿檐斗拱、青蓝点金、贴金彩画;其正面十二根红色大圆柱、辉煌、鲜明、雄伟、壮丽。(4)殿内朱红台上的金漆雕龙宝座、雕龙围屏。蟠龙金柱盘绕矫健金龙;中央藻井饰巨大雕金蟠龙,龙口里垂下银白色大圆珠,梁枋间彩画有:双龙戏珠、单龙飞舞、行龙、坐龙、升龙、降龙这些内容,说明了这“皇宫”的特征修建要体现以皇帝为中心,“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皇权至上的思想。所以建殿于中轴线的中心,要最高、最大;因皇帝自诩为大龙所以处处饰以龙形。中和殿、保和殿,与太和殿相似,但无论规模还是建筑艺术都逊于太和殿。因此无需一一详细说明。文章略笔带过。

10、在介绍后廷建筑时也是如此,是以“养心殿”为重点详细介绍,其他从略。这是因为养心殿是从雍正到清末近二百年间封建帝王的活动中心。文章对宫殿的结构建筑特色着笔不多;而是较详细地介绍了它的历史“位置”皇帝在此召见群臣、发号施令;对内镇压农民起义;对外勾结投降帝国主义。其中详写了养心殿东间“一前一后摆着两个宝座,当中挂着一个黄色的帘子”,引出慈禧搞垂帘听政的历史沿革。这些历史见证,自然能体现出“故宫”的特征,因此文章作重点说明。5.请列表说明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馆的说明顺序并分析说明方法。书籍名称时间阶段书籍特点说明方法小结优点缺点甲骨文三千多年前雏形阶段书籍的源头记载历史原始不实用书籍和人类的文化进程有

11、着密切的关系,书籍演变的特点是由落后到先进,是在不断改进缺点的进程中发展进步的。简或牍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远古阶段正式实用笨重不便举例子列数字帛书春秋末期轻便成本高作比较举例子手抄书东汉阶段轻巧适用成本低、便保存费事作比较雕版书唐代省时,可连续印质量差效率低作比较活版书宋代速度快,质量好,错别字易改,便于保存形式单一作比较形形色色的书近代阶段花样翻新功能有局限作比较各种奇妙的书(例)缩微图书现代阶段功能奇妙,体积小,容量大,易保存,使用方便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国悠久的古代文明和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由古代到今天说明顺序,使书籍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以及其历史演变的进程,都完

12、整清晰地展现在眼前。另外多种说明方法的运用具体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本文是事理说明文,着重说明书籍演变的总特征。从表中以书籍优缺点的分析以及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的反复运用,不难理解书籍演变特点是由落后到先进,是在不断改进缺点的进程中逐渐发展进步的。文中大量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通过 比较,突出不同阶段书籍各自的特点,显示出它们的差异,比较中落后与先进鲜明的呈现在眼前,十分清楚。如:简牍笨重,使用不便,而帛书轻便,在比较中我们看到帛书的优势,但帛书与手抄书比较,昂贵,成本高是它明显的劣势。很显然,手抄书的缺点是费事麻烦,当雕版印刷出现时,这个矛盾自然化解,而活版印刷又是在雕版印刷的基础上,针对它的缺点

13、进行改进的结果。两相比较,贯穿全文,使读者很快把握住书籍演变过程中突出的特点。列数字说明方法的运用,科学准确,说明力强,如在说明缩微图书的体积之小而储藏信息量大这一特点时,以“一般缩到原书大小的四十八分之一”,“3000多页”和“几寸长”,“五吨”和“十五公斤”作比较,真实地突出了缩微图书的特征,十分令人信服。举例子说明方法的运用,使文章具体生动,趣味性强,弥补了说明文平淡的缺陷,通俗易懂,有利于科学知识的普及。如在说明简牍的笨重使用不便时,列举了秦始皇批阅文书和东方朔给汉武帝写文章的两个事例,给人印象深刻,把事物的特征解说得具体,明白。本文思路清晰,结构简明,语言平实简洁,知识性强。全文按时

14、间顺序,由古至今清楚地阐述了书籍演变发展的历史,符合事物本身的逻辑。文章多次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书籍由落后到先进和不断进步发展的特点,阅读时要注意体会。另外,几种说明方法的综合运用,如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同时配合运用,使被说明事物的特征更加准确,应引起同学们的注意。6.具体说明万紫千红总是春一文结构,文章的顺序。这是一篇探寻花色形成的内部规律和内部联系的说明文。课文由花有各种颜色这一现象提出问题,说明花色产生的内部规律是“色素”,它是决定“花色”的关键,含什么“色素”,就有什么颜色。这是要说明的第一步。第二步要说明的是“变色”。花色既然是“色素决定的,那么花色的变化又是怎样造成的呢

15、?是”色素“变了,还是其他原因?这就由探讨第一步现象,进入到探讨第二步现象。它的答案是:“随着养料、水分、温度等条件经常在变化”,花色也不断发生变化。这就由探讨内部规律转入到探讨花和养料、水分、温度等的内部联系。第三步要说明的是花色和昆虫的联系。第四步要说明的是花色和人类的关系。这种以反映事物内部规律和内部联系为依据而进行条分缕析的结构形式,就是一种逻辑顺序。7.活板一文是如何具体说明活板的制作、使用方法和有关事项的?对于上述的问题,文章先指出此技术的发明者和发明时间,然后分为三个层次加以说明。第一层(从“其法”到“字平如砥”)说明活板的制作方法。先介绍刻字:“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说明字印的制作十分简便,制成后不仅大小合度,而且坚固耐用。后介绍布字,有四道工序:先把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匀布在铁板上;然后按铁范把字印整齐划一的排在铁板上;再用火烤铁板,使药熔化,最后用平板按压字面,使版面平整,便于印刷。等到松脂、蜡等物冷却下来,字印就牢牢在被固定在铁板上了。从这一套工序可以看出,发明者对排版设计得相当周密。第二层(从“若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