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十)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32040040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十)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十)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十)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十)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十)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十)(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十)(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一卷 (30分)一、积累与运用 (15分)1.下列词语中划线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襁褓(qin) 阴晦(hu) 拮据(ji) 吹毛求疵(c) B嗤笑(ch) 汲取(x) 忐忑(tn) 骁勇善战(ro) C妖娆(ro) 愕然() 亵渎(xi) 高屋建瓴(ln) D佝偻(lu) 滞碍(zh) 狡黠(ji) 恪尽职守(k)2.下面语段中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讨论犹如砺石,思想好比锋刃。两相砥砺将使思想更加锐利。 没有一个能对你提出忠告的朋友,人 可以通过语言的交流而增长见识,因此,对一

2、个人来说, 把一种想法紧锁在心头, 哪怕把它倾吐给一座雕像,也比闷在心里好。 A由于 却 与其 倒不如 B由于 却 除非 否则 C即使 也 除非 否则 D即使 也 与其 倒不如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司机张二冒着生命危险解救乘客的事迹,一经新闻媒体报道,就被传得满城风雨,感动了无数市民。B“生命的价值在于厚度而不在于长度,在于奉献而不在于获取”院士的一番话入木三分,让我们深受教育。C近年来,在种种灾害面前,各级政府防患未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力争把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D这些“环保老人”利用晨练的机会,将游客丢弃在景点的垃圾信手拈来,集中到山下,分类处

3、理。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小说描绘了随着城市的扩张许多农民因失地而濒于破产的景象,这对他这个来自农村的作家心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B. 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创新,必须利用语文学科特有的优势和独特的能力结构,加强言语操作,创设大语文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动起来,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C. 在天水举办的韩国电影周以及后来在我国其他城市陆续上映的几部韩国影片,都是近几年韩国电影中具有民族特色的作品。 D. 中方一贯不赞成在国际事务中使用武力,主张通过对话谈判等和平方式,希望国际社会通过政治和外交手段解决当前克里米亚危机,推动乌克兰局势尽快走

4、向缓和。5.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周作人看中国书有一条标准十分独特,就是看作者“对待人的态度”,特别是“对待女人、儿童的态度”。 B徐悲鸿熟练地运用解剖、透视、和记忆形象的非凡能力,捕捉动物最为传神的瞬间,把猫的娇敏、牛的敦厚、鹰的雄健描绘得淋漓尽致。 C记钱钟书与围城给我们详尽地介绍了围城这部脍炙人口的作品是如何创作出来的?D微博上,不同群体表现出来的特征各异:“70后”好为人师,制造深度话题,“80后”从不袖手旁观,参与度较高,“90后”则基本上是娱乐。6. 综合性学习。(5分)进入桃红柳绿、春暖花开的季节,班级举行了“春日节气知多少”的语文学习活动,请你参

5、加并完成相关任务。【辨节气】下面文字描写的节气是( )(2分)你可以遐想:在远方一声初始的雷鸣中,万千沉睡的幽暗生灵被唤醒了,它们睁开惺忪的双眼,不约而同,向圣贤一样的太阳敞开了各自的门户。苇岸一九九八二十四节气A雨水 B惊蛰 C清明 D谷雨【探习俗】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清明”既是节气,也是节日。请阅读下面几首古诗,从中推知古人清明时有哪些传统习俗。(3分)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宋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明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

6、倒。明王磐清江引清明日出游 二、古诗文阅读(共15分)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712题。(一)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7.“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用“ ”、“ ”写出了一种充满活力的动态美,把春天的美写活了。 (分)8.诗中直接抒情的是哪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分) (二)邹忌讽齐王纳谏(11分)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

7、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

8、,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9.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4分)邹忌修八尺有余 明日,徐公来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10. 与“皆以美于徐公”的“以”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A吴广以为然(陈涉世家) B以刀劈狼首(狼)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D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11.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12齐国最终在政治上使别国臣服,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其原因是什么?(2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

9、章,完成1319题。(一)物种灭绝谢小军 现在地球上的物种正处于地质史上又一次大灭绝的时期。世界上11的鸟类已经踪影全无,非洲一些地方的类人猿减少了50,亚洲40的动物和植物将很快消失,到2025年,全球三分之二的海龟也将与我们永别。 这仅仅是本次物种灭绝的冰山一角。科学家估计可能每20分钟就有一个物种灭绝,也就是说一年可能会有27000个物种灭绝,而其中很多物种也许人类还闻所未闻便永远地消失了。 自然灾害是地质史上前五次物种大灭绝的主要原因,但当前的第六次物种大灭绝,却是由人类所驱动的。 过度地垦荒伐木,严重地破坏了生态系统。据统计,目前地球上超过四分之一的土地已被开垦,54个国家90的森林

10、已经消失。南美亚马逊河流域的雨林正在以每年24000平方千米的速度消失,这相当于每小时有六个天安门广场那么大面积的雨林在消失。 大肆地狩猎、捕捞是物种灭绝的又一原因。美洲野牛在欧洲人到来之前有3000万头,由于不断捕猎,到1890年只剩下了750头;蓝鲸最初有30万头,大肆捕杀使其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只剩下了几千头。联合国声称由于过度捕捞,目前海洋中最主要的17种鱼类已有15种数量大幅减少,严重影响了海洋生物的生存。 稀有物种的国际贸易对物种灭绝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种国际贸易一年的净利润能达到100亿美元,它的规模超过了非法军火贸易,仅次于毒品交易。巨大的利益驱使一些盗猎的犯罪分子铤而走险

11、,如象牙贸易虽在1990年就被国际社会明令禁止,但时至今日每年仍有4000头大象遭到猎杀。 环境污染对物种生存而言也是一个严重的威胁。重金属、阻燃剂、合成激素、杀虫剂等到处散播,无处不在;污水、酸雨、放射性废物、油污等正在不断蹂躏着生态系统。 可见,人类在生产生活中的各种不理性行为,严重破坏了生物的多样性。加快了物种灭绝的速度。面对当前的物种大灭绝,人类如果还不能清醒地认识到它的危机,还不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那么,今天的物种灭绝就会拉开明日人类终结的帷幕!13.请分条简述可能导致人类第六次物种灭绝的主要原因。(4分) 14.第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5分)说明方法: 作用: 15.

12、这篇说明文运用了什么顺序?请简述理由。(3分) (二)婆媳微博过招孙道荣小米是个微博控,每天都要发几十条微博,比日记还详细地记录了自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引来粉丝无数。麻烦苦恼也来了。一天吃早饭时,婆婆板着脸对她说现在有的女人,不晓得照顾好自己的老公和孩子,老是在外面和不三不四的人应酬,还常常半夜不归,真是太不像话了。虽然没有点名道姓,小米还是听出来了,婆婆这是在指桑骂槐呢。昨晚,因为来了一个多年未见的外地同学,一帮老同学聚会,聊得比较晚。其间,小米还用手机发了几条微博,描述了同学聚会的情形和自己的感受。婆婆是怎么知道的老公不可能和婆婆讲,晚上回家时,她也是蹑手蹑脚地进了门,连澡都没敢洗,没有吵醒任何人啊。让小米想想都怕的是,一段时间以来,只要自己有一丁点风吹草动,婆婆似乎都了如指掌,并在饭桌上旁敲侧击一番。小米感觉自己总是被一双无形的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