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门市中考语文一轮基础复习:专题20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32032960 上传时间:2024-01-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荆门市中考语文一轮基础复习:专题20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湖北省荆门市中考语文一轮基础复习:专题20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湖北省荆门市中考语文一轮基础复习:专题20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湖北省荆门市中考语文一轮基础复习:专题20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湖北省荆门市中考语文一轮基础复习:专题20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荆门市中考语文一轮基础复习:专题20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荆门市中考语文一轮基础复习:专题20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北省荆门市中考语文一轮基础复习:专题20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 下列选项中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是( ) A . 宋之丁氏 晓之者曰B . 求闻之若此若屈伸呼吸C . 只使坠得一人之使D . 亦不能有所中伤晓之者亦舍然大喜2. (2分) (2017八上雅安期中) 选出划线词词义相同的一项( ) A . 不以疾也可以调素琴,阅金经B . 相与步于中庭山门圮于河C . 实是欲界之仙都送孟浩然之广陵D .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3. (2分) 与例句中加横线的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2、:日凿一窍A . 未也,犹应响影B . 汝幸而偶我C . 瓜分之日可以死D . 是可谓善学者矣4. (2分) 下列各项中“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 . 前人之述备矣B . 览物之情C .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D . 属予作文以记之5. (2分) “以”字的意思和用法与“不以千里称也”一句相同的一项是( )。A . 策之不以其道B .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C . 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D . 不以善小而不为二、 填空题 (共5题;共25分)6. (4分)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文言字词。苦其心志_越明年,政通人和_骑千余,卒数万人_名之者谁_7. (5分) 辨析面的多义词,分别作解释。 而

3、:家无井而出溉汲_有闻而传之者_而顷刻两毙_于: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_非得一人于井中也_若:求闻之若此_若屈伸呼吸_8. (4分) 解释下列“之”的不同含义。 宋之丁氏_有闻而传之者_国人道之_闻之于宋君_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_得一人之使_9. (6分) 连词“而”一般表示四种关系:A并列;B修饰;C顺承;D转折。下列各句中的“而”各表示什么关系,请将序号填在横线上。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_溪深而鱼肥。_水落而石出者。_临溪而渔。_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_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_10. (6分) 解释下列句中“之”“其”的意思。肉食者谋之(之:_)公与之乘(之:_)

4、公将鼓之(之:_)登轼而望之(之:_)公问其故(其:_)吾视其辙乱(其:_)三、 文言文阅读 (共5题;共52分)11. (11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5、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1) 下列各组加线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妇拍而呜之(口技)B . 此之谓失其本心/其真不知马也(马说)C .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至于负者歌于途(醉翁亭记D .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2) 翻译下面文言语句。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

6、之,万钟于我何加焉!(3)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作者交代这一句的意图是什么?12. (18分) (2017九上江苏月考)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张禹字伯达,赵国襄人也。禹性笃厚节俭。父卒,汲吏人赙送前后数百万,悉无所受。又以田宅推与伯父,身自寄止。永平八年,举孝廉,稍迁;建初中,拜扬州刺史。当过江行部,中土人皆以江有子胥之神,难于济步。禹将度,吏固请不听。禹厉言曰:“子胥如有灵,知吾志在理察枉讼,岂危我哉?”遂鼓楫而过。历行郡邑,深幽之处莫不毕到,亲录囚徒,多所明举。元和二年,转兖州刺史,亦有清平称。三年,迁下邳相。徐县北界有蒲阳坡,傍多良田,而堙废莫修。禹为开水门,通

7、引灌溉,遂成孰田数百顷。劝率吏民,假与种粮,亲自勉劳,遂大收谷实。邻郡贫者归之千余户,室庐相属,其下成市。后岁至垦千余顷,民用温给。永元十五年,南巡祠园庙,禹以太尉兼卫尉留守。闻车驾当进幸江陵,以为不宜冒险远,驿马上谏。诏报曰:“祠谒既讫 , 当南礼大江,会得君奏,临汉回舆而旋。”及行还,禹特蒙赏赐。延平元年,迁为太傅,录尚书事。邓太后以殇帝初育,欲令重臣居禁内,乃诏禹舍宫中。给帷帐床褥,太官朝夕进食,五日一归府。每朝见,特赞,与三公绝席。及安帝即位,数上疾乞身。永初元年,以定策功封安乡侯。七年,卒于家。后汉书张禹传节选【注】汲:地名。(1) 选出与“禹以太尉兼卫尉留守”中“以”意义和用法相同

8、的一项( ) A .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B . 策之不以其道C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D . 祭以尉首(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张禹为人忠厚,别人送来的为他父亲办丧事的财物,他一概不收;他把田地房屋都给了他的伯父,自己寄居在伯父家里,体现了他的笃厚。B . 张禹当官为民,任扬州刺史时,亲自察验,纠正了许多冤案;担任下邳相时,兴修水利,开垦农田,老百姓能温饱自给。C . 永元十五年,皇上要到江陵去,张禹认为皇上不应该冒险到太远的地方去,于是派驿使送去劝谏的奏章,皇上祭祀完了就回来了。D . 张禹深受邓太后器重,在朝中的地位超过了三公,凭借尊立天子并把它

9、记入史册的功劳被封为安乡侯。(3)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字。室庐相属_祠谒既讫,当南礼大江_乃诏禹舍宫中_数上疾乞身_(4) 翻译下列句子。禹将度,吏固请不听。历行郡邑,深幽之处莫不毕到。13. (6分) (2013菏泽)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甲】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读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袁枚黄生借书说【乙】文之不可绝于天地者

10、,曰明道也,纪政事也,察民隐也,乐道人之善也。若此者,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多一篇,多一篇之益矣。若夫怪力乱神之事,无稽之言,剿袭之说,谀佞之文,若此者有损于己,无益于人,多一篇,多一篇之损矣。顾炎武日知录(1)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若业为吾所有_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_姑俟异日观_文之不可绝于天地者_(2)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之”相当于“的”的一项是( )A . 孔子曰:“何陋之有?”B . 之虚所卖之C . 吾不得而见之矣D . 多一篇,多一篇之益矣(3) 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若此者有损于己,无益于人,多一篇,多一篇之损矣。(4) 【甲】文的论点是_。【

11、乙】文的论点是_。两文共同的论证方法是_。14. (6分) (2017八上包头月考)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东坡志林记承天寺夜游)【乙】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东坡志林记游松风亭)【注】

12、木末:树梢。死敌:死于敌手。死法:死于军法。恁么:如此,这样。(1)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_思欲就亭止息_(2)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3) 甲乙两文分别为苏轼被贬黄州、惠州期间所作,虽然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但所展露的胸怀却有共同之处,请写出来。 15. (11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晋献公欲伐虞,宫之奇存焉,献公为之寝不安席,食不甘味,而不敢加兵焉。晋赂虞君以宝玉骏马,虞君甚喜。宫之奇谏而不听,言而不用,越疆而去。荀息伐之,兵不血刃,抱宝牵马而去。故守不待渠而固,攻不待冲降而成拔 , 得贤之与失贤也。(节选自淮南子,略有增删)【注】宫之奇:春秋时虞国大臣。虞君:虞国国君。荀息:春秋时晋国相国。渠:壕沟。攻不待冲降而成拔:攻城取胜不只凭借冲车的高大。冲降,古时兵车。(1) 下列各项中,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食不甘味 食之不能尽其材B . 越疆而去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C . 故守不待渠而固汝心之固 , 固不可彻D . 得贤之与失贤也 贤哉,回也(2) 下面各句中的“以”与“晋赂虞君以宝玉骏马”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B . 徐以杓酌油沥之C . 以君为长者,故不措意也D . 皆以美于徐公(3) 用现代汉语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