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火电机组运行事故处理技能大赛竞赛答辩试题及评分标准64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32024955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5年火电机组运行事故处理技能大赛竞赛答辩试题及评分标准64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05年火电机组运行事故处理技能大赛竞赛答辩试题及评分标准64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05年火电机组运行事故处理技能大赛竞赛答辩试题及评分标准64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05年火电机组运行事故处理技能大赛竞赛答辩试题及评分标准64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05年火电机组运行事故处理技能大赛竞赛答辩试题及评分标准6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5年火电机组运行事故处理技能大赛竞赛答辩试题及评分标准6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大唐集团公司2005年火电机组运行事故处理技能大赛答辩评分标准答辩评分说明:1、根据中国大唐集团公司2005年火电机组运行事故处理技能大赛有关规定编制本答辩题组。2、每组答辩题包含3个考题,由锅炉、汽轮机、电气专业各1题组成。 3、每组答辩题总分为100分,每个考题根据其在本答辩题组中的难易程度分别计分,各题具体分数列在题后。4、答辩前由裁判人员将选手题卡交给选手,可以给予选手12分钟的准备,裁判人员宣布开始并进行计时,每名选手答辩总时间为20分钟(含回答裁判人员提问的时间),计时到时必须停止答辩,各题答辩时间由选手自行掌握。5、每题组答题顺序可由选手自行决定。6、裁判人员在选手回答问题时

2、考察选手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及知识应用能力,可以进行根据情况进行提问,但不得进行提示,裁判人员应按照评分标准予以记分。选手答辩结束后收回选手题卡与此评分标准一同密封。选手编号: 总得分:得分( )答辩开始时间: 2005 年 11 月 日 时 分答辩题组编号:64答辩题目1:需填用电气二种工作票的工作有哪些?(40) 得分( )标准答案评分标准:(1)带电作业和在带电设备外壳上的工作;(8分) 得分( )(2)控制盘和低压配电盘、配电箱、电源干线的工作;(8分) 得分( )(3)二次结线回路上的工作,无需将高压设备停电者;(8分) 得分( ) (4)转动中的调相机、发电机励磁回路或高压电动机转子电

3、阻回路上的工作。(8分)得分( )(5)非当值值班人员用绝缘棒和电压互感器定相或用钳形电流表测量高压回路的电流。(8分) 得分( )答辩题目2:试述为防止汽轮机动静摩擦,运行操作上应注意哪些问题?(35分)得分( )标准答案评分标准:(1)每次启动前必须认真检查大轴晃动度,确认大轴晃度在允许的范围内才可以进行启动。因为当大轴晃度超过规定范围时,说明转子存在一定程度的弯曲,若在这种情况下冲转,就很容易造成动静摩擦,这种低速下的摩擦会引起热膨胀,产生恶性循环,最终引起大轴弯曲。(6分) 得分( )(2)上下缸温差一定要在规定的范围内。如果上下缸温差过大,将使汽缸产生很大的热挠曲。当调节级处上下缸温

4、差变化10时,该处动静部分的径向间隙变化约为0.10.15。实践证明,上下缸温差过大,往往是造成大轴弯曲的初始原因。(6分)得分( )(3)机组热态启动时,状态变化比较复杂,运行人员应特别注意进汽温度、轴封供汽等问题的控制与掌握,大轴弯曲事故大多发生在热态启动过程中。(6分)得分( ) (4)加强对机组振动的监视。大机组启动过程复杂,往往很难避免动静部分的局部摩擦,监视动静摩擦的主要手段还是监督机组振动情况。在第一临界转速下发生动静摩擦时,引起大加弯曲的威胁最大,因此在中速以下汽轮机轴承振动达到规程规定停机值时,必须打闸停机,切忌在振动增大时降速暖机。(6分) 得分( )(5)在遇有异常情况打

5、闸停机时,要注意检查转子的惰走时间,如发现比正常情况下有明显的变化,则应注意查明原因。(6分) 得分( )(6)在汽轮机停机后,注意切断与公用系统相连的各种水源,严防汽缸进水。为了加强停机后对设备的监视,应继续坚持正常的巡回检查制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进行分析处理。(5分) 得分( )答辩题目3:影响水冷壁安全运行的因素有哪些?(25分) 得分( )标准答案评分标准:(1)管屏流量分配偏差;(5分) 得分( )(2)锅炉负荷大幅度变动;(5分) 得分( )(3)炉膛四周水冷壁热负荷不均;(5分) 得分( )(4)锅炉工作压力变化;(5分) 得分( )(5)水冷壁结焦、结垢;(5分) 得分( )答辩结束时间: 2005 年 11 月 日 时 分 裁判员:裁判组组长: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