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坡监测方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32022775 上传时间:2023-04-0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79.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边坡监测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边坡监测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边坡监测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边坡监测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边坡监测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边坡监测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边坡监测方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下花园区鸿翔美域住宅小区二期边坡监测技术方案审 核:技术负责:方案编写:河北天元地理信息科技工程有限公司二零一六年十二月下花园区鸿翔美域住宅小区二期边坡监测技术方案一、监测目的本边坡长约300m,坡高2-22m,该边坡为建筑高边坡。边坡的设 计与施工直接关系到边坡本身、房屋结构及邻近环境的安全。根据建 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02 )的有关要求,要对边坡工 程进行监测,本边坡为一级永久性边坡。由于岩土工程的复杂性 , 边坡支护系统受到许多难以确定因素的 影响,因此在边坡施工过程中及竣工结束后一段时间内对边坡变形等 进行监测, 应用监测所得的信息指导设计、施工,及时、详细的掌握

2、支 护系统的变化和稳定状况 , 以确保支护系统和周围环境的安全。二、监测内容根据下花园区鸿翔美域住宅小区二期边坡施工图及建筑边 坡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30-2002 )中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工程的 具体情况,本工程实施以下四项监测。1. 坡顶沉降、位移监测;2. 桩顶沉降、位移监测;3. 锚杆轴力监测;4. 坡顶地表沉降监测;三、监测技术的依据1、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30-2002);2、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93);边坡监测方案3、建筑变形测量规程 (JGJ/T-8-97) ;4、下花园区鸿翔美域住宅小区二期边坡施工图 。四、监测点布置根据下花园区鸿翔美域住宅

3、小区二期边坡施工图 设计要求,在 坡顶布置 14 个监测点,桩顶布置14 个监测点,锚杆轴力布置3 个监测 点,桩顶地表沉降布置8 个监测点。具体见下花园区鸿翔美域住宅小 区二期边坡观测点分布略图。五、监测原理、方法及监测仪器1、主要监测、检测仪器序号监测项目主要监测仪器1位移监测拓普康GTS-102n型全站仪2沉降监测拓普康GTS-102n型全站仪或DSZ2 水准仪3锚杆轴力监测2、位移测量水平位移观测为平面控制测量,必须先在测区内建立平面控制网。 水平位移监测网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用如下方法:2.1. 采用基准线法时,基准线两端分别建立检核点。观测前先检查 基点是否移动。观测时位于基点的全站

4、仪和位于测点上的标牌均要检 验对点器的可靠性,量取偏距时均移动钢尺读数两次。2.2. 采用三角测量法进行观测,控制网为三角网。三角网由测区内 若干个起控制作用的点(工作基点)和基坑周边按规范要求的间距设置 的位移观测点相互连接而成。观测中使用钢尺或红外测距仪测量控制网 中三角的起始边(基线)长,使用索佳 SET22D 型全站仪观测各三角的 内角,按四等三角精度观测。外业观测成果经内业整理计算即可求得各边坡监测方案点的位移量。测量中的主要误差如下:(经过计算,角度值已经折算成长度值。)对中误差: 1.0mm整平误差: 0.3mm瞄准误差: 0.4mm方法误差: 0.3mm2.3. 根据控制点及水

5、平位移测点的通视情况,用固定的拓普康 GTS-102n 型全站仪、固定的反射棱镜、固定的控制点测出固定方向和 点位。第一次水平角一测回,边长一测回四次读数取中数;其计算成果 作为本工程水平位移点坐标的初始值,以后各次测量水平角一测回,边 长一测回两次读数取中数。水平位移观测作业方法:1)、水平位移观测采用固定基准点、固定定向点、固定仪器的方法。在坡顶及有平台能架设反光棱镜的观测点位上,用拓普康GTS-102n电子全站仪采用极坐标法直接测量观测点的坐标进行比较。水平角观测两 测回,边长采用红外测距一测回(四次读数),垂直角观测一测回,仪器 高、觇标高量至毫米。2)、数据处理a、极坐标法:将测得的

6、坐标变化量投影至垂直边坡走向方向的位移量;b、小角法:按下式计算c=B /p XL式中c 平面位移量p 206265L观测基准点至监测点的距离B观测小角3、沉降测量在坡顶和平台上布置观测点,观测点应通视良好,以利于精密仪器 测量。当位移值超过该建筑物允许值之后,立即会同有关单位共同制定 防止位移发展措施,以控制建筑物的变形。测量方法根据现场实际情况 采用如下方法:3.1.水准仪水准监测按照国家U等水准测量规范的要求进行。水准仪型号为DSZ2+FS1 光 学 平 板 测 微器 ,每 公 里 往 返测 量高 差 标 准 差为 0.7mm 。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等级每千米咼差 全中误差(mm)水准

7、仪的型号水准尺观测 次数往返较差、附和 或环线闭合差(mm)等2DZS2铟瓦尺往返各一次4VL注:L为往返测段、附和或环线的水准路线长度(km)。水准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等级水准仪的型号视线长度(m)刖后 视较 差 (m)刖后 视累 计差(m)视线离地 面最低高 度(m)基辅分划读数较差(mm)基辅分划 高差较差(mm)二等DZS230130.50.50.7注:视线长度小于 20m 时,视线高度不应低于 0.3m。为确保观测精度,水准点设在土质坚硬、便于长期保存和使用方边坡监测方案 便的地点,各等级的水准点均埋设水准标记。运用一座二等水准点和 9个普通水准点组成闭合水准路线,作为 该区沉降观测的

8、高程控制。对已制作好的观测点进行水准路线设计。 从已知水准点测至另一已知水准点上。根据周边道路观测点点数及设 站数以水准导线长度构成闭合或符合水准路线。 采用双安平单项观测, 水准路线均满足2mmVK (K为测站数)。3.2全站仪建立沉降监测点14个,施工期间每星期监测一次,如变量有异常, 即加密监测。沉降观测点的测量从沉降工作点起。丈量前后视距离,使 同一测站前后视距离基本相等,满足不调焦进行读数的要求。转站时用 钢钉砸入坚固地点,确保稳固可靠。第一次沉降测量两次,取平均值后 作为本工程沉降测量的初始值。以后各次可单程观测,如高差有异常, 即认真复测。观测方法以沉降观测基准点为起算点,测出每

9、点的高程, 然后将本次高程值减去上次高程值,得到沉降变化量.4、锚杆轴力测量本项目基坑的锚杆采用锚索测力计方法进行测量。根据设计要求,开挖施工后在施工断面布置多组锚杆(索)拉力监 测断面,本工程拟在桩顶两边和中间部分位置各布设 3 个监测点,共计 3个监测断面,锚杆内力监测点布设详见“基坑监测点布置示意图”。 4.1 安装技术要求(1)安装前测量锚索测力计的初频,是否与出厂时的初频相符合, 如果不符合应重新标定或者另选用符合要求的锚索测力计;(2)在锚索端部增设钢垫板,增大锚索与土体的受力面积;(3)锚索测力计在安装前按照要求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安装 使用。安装前将钢垫板打磨光滑、平整,并

10、使测力计轴心与锚索中心线边坡监测方案对齐,钢垫板在锚索张拉前要具有足够的抗压强度。测力计与承压台紧 密接触,以确保锚索测力计受力均匀;(4)测力计安装在工作锚具和钢垫板之间,对锚索在各工况下的拉 力变化情况进行监测;(5)在锚索锁定过程中,将测力计锁定在挡板和锚头之间,锁定过 程中观察锁定力变化,达到锁定值稳定后,即完成初始安设;(6)安装过程中,随时进行测力计监测,观测是否有异常情况出现, 如有应立即采取措施处理。锚索安装时必须从中间开始向周围锚索逐步 对称加载,以免锚索测力计偏心受力;(7)在不影响现场施工及确保传输线安全的情况下安设数据传输 线,避免造成数据遗失。根据结构设计要求,锚索计

11、安装在锚杆(索)端部,安装时锚杆(索) 应从锚索计中心穿过,如下图所示。锚杆(索)拉力量测现场安装示意图42锚杆内力观测该项目监测将采用专用测力计、钢筋应力计施测。锚杆施工完成后 进行测试。其量测精度不宜低于05%FS,分辨率不低于0.2%FS。本工程锚杆(索)拉力量测采用JTM-V1800锚索测力计和JTM-V10A 型读数仪进行现场监测,仪器适应于国内外各种振弦式传感 器的数据测读,并可同时测读温度。它是一款多功能高智能型的仪器, 通过设置它能直接显示出所测到的物理量,连接通讯电缆它可把采集到 的实时数据或历史数据上传到计算机,以便对数据进一步进行处理,还 可进行自动化的数据采集。仪器性能

12、指标见下表。仪器名称性能指标精度指标JTM-V1800 型 锚索测力计分辨力小于0.1KN工作温度-25C 60C温度测量范围0.5CJTM-V10A 型 读数仪测频范围5006000 Hz测频精度0.01 Hz测温范围-30 +110C4.3.1 量测方法在开挖施工后,在施工断面布置 3 个锚杆应力监测断面。测试锚杆 (索)的安装要根据具体施工工艺及进度选定测试断面及数量,选定后 需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安装。锚杆(索)的安装孔根据设计中施工 要求进行安装,以此来保证锚杆(索)的受力状态与工程中同地质条件 下的锚杆(索)受力状态一致。当被测载荷作用在锚索测力计上,将引 起弹性圆筒的变形并传递

13、给振弦,转变成振弦应力的变化,从而改变振 弦的振动频率。电磁线圈激振钢弦并测量其振动频率,频率信号经电缆 传输至振弦式度数仪上,即可测读出频率值,从而计算出作用在锚索测 力计的载荷值。为了尽量减少不均匀和偏心受力影响,设计时在锚索测力计的弹性 圆筒周边内平均安装四套振弦系统,测量时与振弦读数仪连接就可直接 测读四根振弦的频率平均值,从而达到精确测量。振弦式锚索测力计432数据整理振弦式锚杆测力的计算:P = KAf2 -式中F被测锚索荷载值(KN)斤仪器标定系数(kN/Hz2)二: 索测力计四弦实时测量频率平方的平均值相对于基准平方 值的平均值的变化量(Hz2)主一 索测力计的温度修正系数(k

14、N/T)二丁一 索测力计的温度实时测量值相对于基准值的变化量(C)-(+二)/3五、预警值的设定序号监测项目累计 控制值/mm累计 预警值/mm1坡顶位移、沉降25202桩顶位移、沉降25203坡顶地表沉降30244锚杆内力(60%70%)f六、监测周期及报告1测点和预埋测试原件埋设随工程进度进行 , 土方开挖之前监 测 2 次,用其平均值作为初始值。监测周期按设计要求,即监测期 限为施工期间及竣工后两年内,监测周期:施工期间7 天观测一次,加固完成并表明稳定后 1个 月一次,半年后2 个月一次,直至稳定,观测总周期为2 年。监测数 据异常、边坡下挖、附近爆破或大雨后加密监测次数,预估观测次数 为 48 次。2每次观测后及时提交监测结果报告,通知边坡监测的最大 值及所在的测点,数据异常时立即发出书面通知单通知有关各方。3监测结束后提交监测竣工报告一式四份。2016 年12 月21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