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加工实训课程标准手册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32020371 上传时间:2023-08-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控加工实训课程标准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数控加工实训课程标准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数控加工实训课程标准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数控加工实训课程标准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数控加工实训课程标准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控加工实训课程标准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控加工实训课程标准手册(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控加工实训课程标准(GYZB/K1214-2009)0 概述0.1 适用专业本标准适用于数控加工技术专业数控加工实训课程的开发、建设和实施。0.2 学时与学分建议课程实施时量为90100标准学时,建议课程学分为 45学分。1 课程定位1.1 课程性质与作用本课程为数控加工技术专业工学结合核心课程,使学生具备在机械加工行业工作的基本素质,为毕业后从事生产技术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达到岗前培训的目的。1.2 相关课程与本课程相关的课程有:数控铣床零件编程与加工、数控车床零件编程与加工、机械零件常用材料选择及热成型、机械零部件的手工制作与机械普通加工、 机械常用机构制作与零部件装拆、机械产品品质检

2、验、顶岗实习等。2 课程目标2.1 课程总体目标通过本实训的学习,使学生具有数控车床、数控铣床或数控加工中心和电加工等机床的熟练操作能力,能按照零件图纸要求编写加工工艺卡和加工程序清单,并能操作机床加工出合格的零件实物。2.2 知识、能力与素质目标2.1.1 知识目标(1)熟悉掌握数控车床、数控铣床、数控加工中心和电加工的数控加工工艺编制要点及数控加工编程方法;(2)熟练掌握数控车床、数控铣床、数控加工中心和电加工的操作的基本方法;(3)熟练掌握工件的检测及质量保障方法;2.1.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工艺知识制订复杂零件数控车削和数控铣削工艺的能力;(2) 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

3、编程指令编写复杂零件程序的能力;(3) 培养学生熟练地操作数控车床和数控铣床的能力;(4) 培养学生加工过程中优化刀路、简化计算、提高效率、保证精度等有关措施和方法能力;(5) 培养学生工作计划制订和执行能力;(6)具备工艺定制、成本核算、产品加工、产品质量检测能力。2.1.3 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2)培养学生具有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3)加强学生职业道德和质量、安全、环保意识培养;(4)培养学生工作计划制订和执行能力;(5)培养学生工作组织和协调能力;(6)培养学生数控机床安全操作、文明生产和6S管理意识等能力。3 课程内容标准3.1 课程设计思路认

4、真贯彻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等文件精神,依据数控加工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通过企业调研,在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职业教育思想和方法的基础上,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思想,与企业专家共同合作,实施本课程的系统开发与实践。遵循职业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从宏观的培养目标定位、中观的课程体系、微观的教学单元内容三方面进行系统化设计;系统化规范教学环境条件,包括校企合作、实训基地、专兼结合的“双师”团队、教材等教学资源,保障课程的有效实施;实现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系统化培养。3.2 课程内容选择(1)安全教育;(2)工厂管理制度;(3)工艺文件编制;(

5、4)加工程序编制;(5)成本核算;(6)零件加工;(7)产品装配;(8)零件质量检测;(9)产品装配质量检测;(10)产品价值核算。3.3 课程内容标准3教学单元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训练项目教学载体建议学时教学手段、方法建议(一)职业道德1、安全教育2、工厂管理制度1、掌握安全生产知识。2、具备管理意识。1、安全文明生产规范;2、车间管理制度。教材、挂图、视频8学时采用课堂教学法,讲授工厂管理制度及规范。利用多媒体通过PPT、视屏录像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安全文明生产的重要性。(二)工艺编制1、工艺文件编制2、加工程序编制(包括手动及自动编程)3、成本核算1、掌握工艺文件的编写。2、具备编辑数控加工

6、程序并进行校验的能力。1、编写重要的工艺文件;2、编写并校验加工程序;3、全套零件成本核算;4、优化刀路、简化计算;5、制定提高效率、保证精度的措施和方法。全套产品零件图纸、装配图纸、工艺文件表格12学时案例教学法。使用较简单的零件讲授相关知识,再引导学生完成零件的工艺编制、程序编制及成本核算。利用挂图、多媒体等指导学生认识工艺表格结构,并能按要求完成工艺文件的编辑和填写。(三)产品加工1、零件加工(包括3-4件铣加工件,4-5件车加工件,其中有一套车铣配合件)2、产品装配1、熟练掌握数控机床操作.2、培养产品精度意识。1、掌握轮廓铣削、孔加工、平面铣削、型腔铣削编程与加工;2、掌握具有圆柱、

7、圆锥、圆弧面及槽的复杂零件数控车削编程与加工;3、掌握零件多次安装定位加工顺序的确定;4、掌握复杂零件数控车削加工技能;5、掌握复杂零件数控铣削加工技能;6、能合理安排数控加工准备工作;7、能控制零件精度及配合精度。图纸、工艺文件、数控机床、刀具、量具、夹具、量具。64学时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并解决加工中遇到的问题。采用任务驱动,积极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并学会团队合作、自我检查和评价,掌握真实车间的一些实际工作过程和工作方法。(四)产品检测1、零件质量检测2、产品装配质量检测3、产品价值核算1、熟练掌握检测工具的使用。2、具备产品质量评定的能力。1、能掌握游标卡尺 0150mm/

8、0.02、外径千分尺025mm/0.01、外径千分尺 2550mm/0.01、钢直尺0200mm、百分表05mm/0.01等常用量具的使用方法;2、能正确填写测量报告, 并且提出改进方案。已完成的产品、检测量具、检验报告12学时重复交叉检测、抽检,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按照工厂实际检测要求,先由学生互检,再由老师抽检,最后整体评价。4 课程资源标准4.1 教学团队(1)团队结构与规模教学团队双师素质教师占教师总数的95%以上;所有教师均要求取得3级或3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以行业企业技术专家为主的兼职教师、专家与专任教师之比达到1:1;40岁以下青年教师占教师总数的75%以上;高级职称和高级技师

9、比例要大于40%。(2)课程负责人要求课程负责人要有技师以上职业资格证,年龄45岁以下;非常熟悉数控编程与加工知识以及高职教育规律;有3年以上的数控专业教学与实训经验;数控领域的理论知识丰富,能够很好地指导数控技能训练。(3)教师专业背景与能力要求专任教师:要求本科或本科以上学历,从事过3年以上的数控专业课程的理论与实训教学,实践经验丰富;数控领域的理论知识丰富,能胜任毕业班的专业工程实践任务;实训老师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是从事过3年以上实训工作的行家、能手,并且要有技师资格证书。兼职教师:至少要有5年以上的企业工作经验;具有工程师或技师以上资格;年龄不得超过55岁;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

10、识。4.2 实习实训条件实施本课程教学,校内、外实习实训硬件环境应具备以下条件:有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等先进教学设备,并配备相应的工装设备、测量仪器等,实训室功能配置合理,具有企业真实工作氛围。序号实训室(基地)名称基本配置要求功能说明1数控加工实训车间数控车床 10台数控铣床 10台机床操作2特种加工实训室线切割 10台机床操作3检测实训室检测设备 10套产品检测4.3 教材及参考资料(1)教材:数控加工实训校本教材。(2)参考资料:机械制造工艺手册和有关专业图书与期刊等图书资源。4.4 其它资源(1)来自企业的生产与管理规范、生产案例等企业生产软资源。(2)多媒体网络课程资源。5

11、课程考核标准5.1 考核方式采取过程考核、答辩、教师评价、学生互评、结果评价等多方式考核。5.2 考核内容教学单元考核内容考核方式权重职业道德安全文明生产过程考核20工艺编制工艺文件编写、数控编程、成本核算答辩20产品加工机床操作、产品精度控制教师评价50产品检测产品综合质量学生互评、结果评价10合计1005.3 考核结论所有单元实施完成后确定课程成绩,并根据成绩确定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6 课程实施建议6.1 教学模式教学做合一,以做为主,在做中学。按照“任务导入工作计划制订工艺方案制订工作实施检测评价”完整的“五步法”方法组织教学,五步骤具体如下:第一步,布置工作任务。第二步

12、,分别收集整理解决方案的资料,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确定工作计划。第三步,分小组制定工件加工工艺,编写工艺表格。第四步,按照既定的工艺实施加工。第五步,组织学生自检和互检,教师评价。6.2 教学方法引导法、讲授法、仿真教学法、实践操作法、讨论法、问题探究法。6.3 教学手段应用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等现代教学手段,结合板书、现场示范等方法提高教学效果。7 其它在进行本课程的实际教学设计时,应根据不同专业、不同班级类型和学校的实际条件,结合本课程的课程教学整体设计要求,具体制订本课程的教学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和明确载体、工作任务、资源条件、教学做合一的形式与成果等内容,规范和指导教学。本课程是一门综合课程,考取单一的职业资格证书或取得单一工种的竞赛名次均无法替代本课程的作用。只有取得本课程所包含的全部工种的等级证书或相应数控比赛名次(入围省级比赛即可),并且通过本课程三位主讲老师的联合答辩后方可免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