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习作教学设计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31984938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习作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习作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习作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习作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习作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习作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习作教学设计(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习作教学设计 一、题目探究与备课思考习作内容解读写“大自然的启示”综合性学习中的发现、活动经过或心得。“习作”既可写在综合性学习中的发现,又可写活动经过或心得。看完习作内容我们来试着分析一下本次习作内容透露了哪些信息? 写“大自然的启示”综合性学习中的发现, 也可写活动经过或心得。本次习作指导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呢?1让学生关注自然,了解自然,热爱自然。2通过师生共同查找有关人类与自然联系的资料,深入感受人类应按自然规律办事,并从自然中受到启示,更好地为人类服务这一思想。3能按照一定的顺序写下自己在综合性学习中的发现或活动的过程与心得。4引导学生表达自己从大自然受到的启示,为学生

2、今后的探索播下兴趣的种子。课前准备:习作备课准备1. 关于习作知识点的了解: 了解过渡和照应的方法 了解叙述的顺序 理解如何由物及人的感悟2关于口语交际课:本次“口语交际”的训练内容是指导学生运用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交流综合性学习的收获,提高倾听、应对、表达等方面的能力。要求老师指导学生把自己搜集到的有关大自然给人启示的资料,自己了解到的有关发明创造的事例或自己从动植物身上得到的启示,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和同学交流。 “口语交际”教学前,教师可简单地创设情境,如,请擅长书画的同学在黑板上题写活动主题:“大自然的启示综合性学习成果汇报会”,配上简单的背景图画;自荐或推荐学生主持人,准备开场白与串

3、联词等。 “口语交际”交流时,先分小组人人发言,教师要特别注意指导不善于说的同学,并请能说会道的同学当好“小老师”,作好示范。在汇报中,听的人可以向台上的同学请教提问,发言者可以当即回答,也可讲完后解答,还可以请台下的老师、同学解答,形成台上台下的互动交流。3关于习作素材的搜集:学生准备有关“大自然的启示”综合性学习的图文资料、小发明、小创意等。教师准备人类从大自然中受到启示有所发现与发明事例的资料或课件。备课策略思考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开始上课时可通过生动的故事和直观图片资料的导入新课,创设了

4、一种情景,引导学生较快地进入了课程中间,营造“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氛围。指导过程中教师可通过“猜一猜”、“看一看”、采访等环节,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自始至终保持写作的热情。本次习作的教学重点是体会词语在表达语意轻重方面的作用;教学难点是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交流综合性学习的感受,提高倾听、应对、表达等语言能力。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展示自己的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并把这次活动进行了习作指导。 二、指导预设兼方法点拨本次习作指导,我们可以设计以下教学思路前作文:未成曲调先有情(一)话题交流,真情融汇:吹面不寒杨柳风1讲述下列事例,引入新课。我国古代的鲁班,上山砍树时,不小心被带有边齿

5、的叶片划伤了手,受到了启发,发明了锯子。2000多年前埃及人迈克雷在尼罗河边散步时,踢到了干乌龟壳,从中受到启发,发明了木制四弦的乐器世界上最早的小提琴。(课件出示乌龟壳、小提琴、播放小提琴优美的旋律)大自然有着无穷的奥秘,投向大自然的怀抱,拥抱大自然,同学们一定都有收获吧。2展示图片资料,了解美丽的大自然。(有条件的可以制作媒体课件。)3下面,老师给大家我讲述一个关于兔子的故事澳大利亚原本没有兔子,只有袋鼠、鸵鸟等少数动物种类。1859年英国移民带去20多只家兔到达澳大利亚。那里没有虎、豹、狼、狐等食肉动物,兔子没有天敌,只生不死,不到三年时间,就多得挤满了牧场草地。到了19世纪末,兔子经过

6、的地方,牧草、麦苗荡然无存,仿佛刮了一场龙卷风,或像洪水刚刚冲过一样,丰美的草场变成了荒漠,确确实实发生了一场“兔灾”,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对兔子的逞凶束手无策。后来,科学家找到一种针对兔子的粘液瘤病毒,它通过蚊子传播给兔子,大批兔子接连死去,这样澳大利亚的农业和畜牧业才得以恢复。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停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启发?(同学们议论纷)师:(简单小结)它告诉我们:自然界动物与动物之间,动物与植物之间都是协调统一的关系,哪个环节上发生失调,就会破坏生态平衡,就会给人类带来灾害。设计意图:通过生动的故事和直观图片资料的导入新课,创设了一种情景,引导学生较快地进入了课程中间,营

7、造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氛围。(二)成语点睛,诗句引趣:嘈嘈切切错杂弹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大自然风、云、雷、电、雨虹,读一读下面的的成语,说一说你最子喜欢哪一个。风流云散 风起云涌 风调雨顺 风雨飘摇 风云变幻乱云飞渡 黑云压城 乌云翻滚 天高云淡 浮云飘悠 云海茫茫 云浪滚滚 乌云密布 阴云密布 彤云密布 密云不雨 千姿万态雷声隆隆 电闪雷鸣 晴天霹雳 闷雷低沉 一声春雷 春雷滚滚 金蛇狂舞 电似金箭 电如火龙 雷霆万钧 平地惊雷 迅雷不及掩耳淅淅沥沥 雨声沙沙 大雨淋漓 大雨倾泻 骤雨大作雨帘悬挂 雨过天晴 雨声滴答 雨声哗啦 哗啦哗啦倾盆大雨 飘泼大雨 雨丝风面 雨花纷扬 大雨倾泻半圆

8、彩弧 长虹贯空 七色彩带 彩虹飞架 空中仙桥2读一读下面的诗句,体验一下诗中的山水,说一说你最喜欢那一句诗。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唐李白望天门山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唐白居易忆江南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敖设计意图:引导了学生了解大自然风、云、雷、电、雨虹的成语,可以使学生丰富自己的词汇;引导学生诵读描述山水的古诗,既可以陶冶情操,又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

9、激发学生的情思。(三)激发情趣,游戏引路:未成曲调先有情小游戏:猜一猜、连一连。老师搜集了一些图片资料,考考大家,看这些设计是从哪里得到的启示,请连线。日光灯 蝴蝶雷达 苍耳籽 迷彩服 萤火虫衣服上拉链 蝙蝠锯子 有齿的叶子设计意图:小游戏以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的兴趣,启迪学生热爱科学,积累写作素材。中作文:奇思妙想我能行(一)奇思妙想,开启心路:一语天然万古新师:大自然魅力无穷,只要我们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乐于观察,善于发现,就一定能得到很多启示。现在,“大自然的启示”综合性学习成果汇报会正式开始。1同学们在头脑中“放放电影”,静静回想一下自己的发现或活动的过程与心得。2“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同

10、学们在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有惊喜吗?说说你的发现、发现的过程或者你的感受,来和大家共享。展示自己搜集的图片、资料进行介绍。比一比,谁的发现最有吸引力,谁的资料最全面,谁的点子最新奇。我国上海一家医院里的一个大夫,偶然发现一个病人在小便之后,很多蚂蚁都来吃,深受启发,经过研究实验,发现他的尿是甜的,后来发明了今天能治疗糖尿病的胰岛素。我觉得拱形桥梁特点很奇怪。上网查找资料,才知道这是一种力学原理。我觉得大自然太神奇了。当我们满世界去寻找,原来我们身边的很多东西都是受大自然的启发。通过这次综合性学习,我的体会是:对世界充满好奇和疑问,去寻找答案,一定会从中获得无穷的乐趣!3你有什么不明白吗?可以向台

11、上的同学请教提问,发言者可以当即回答,也可讲完后解答。4怎样把自己的观察体验大自然的结果汇报得更精彩呢?根据学生回答,启导学生掌握写作技巧。教师小结。(1)说我最感兴趣的,(2)说我观察实验的,(3)说出我的真实体验,(4)说我的思考分析,(5)说我的收获和启发。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先说后写,通过回报交流来打开行文的思路,引导学生理出自己的写作思路,降低了习作的难度。(二)佳作引路,章法导写:要把金针度与人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篇小学生观察大自然的佳作,较好地写出了大自然的启发。请大家读一读,谈一谈自己的收获。(1)展佳作一:蚌的血液是淡蓝色的我和汪强、汪诚都喜欢玩小动物,也喜欢解剖动物。有

12、一次,一位农民老伯伯把几只蚌用砖头戳碎后吃,我看见从敲碎的蚌壳里流出一种淡蓝色液体,就问他:“这是什么东西?”伯伯说:“是蚌的血。”我听了感到,心想,血都是红的呀,蚌的血怎么会是淡蓝的呢?”这天下午,我们到河里去摸蚌, 不一会儿,就摸到了许多。我们选了一只最大的,决定做一次实验。我们把蚌养在脸盆里,等它张开了蚌壳,就把一根木棍插进去,使两片蚌壳之间留有一条缝隙;然后我看到一颗轻轻跳动的浅蓝色的心脏。我们就用锋利的刀,小心地把它剖开,看到从里面流出一种淡蓝色的液体。这时,我们相信了那们农民伯伯的话、蚌的血液的确是淡蓝色的,这说明,动物的血并不都是红色的。(2)师生共评析,找出有点供学习:这篇作文

13、写的都是作者的亲身经历,很真实。先写一次偶然的事件引起“我”对蚌的血液颜色的兴趣;接着写实验的经过和观察到的结果;最后,找出规律性,得出结论:“蚌的血液的确是淡蓝色的”,“动物的血并不都是红色的”。条理清晰,语言简洁,作者把这个过程写清楚了,写得很生动。别人看了一目了然。从这篇文章可以看出,作者很认真做实验,细心观察,值得我们学习。结论来自对事实的分析,科学可靠。作者把自己感兴趣的、印象深刻的内容写下来,引人入胜。读这样的文章,不仅增长了知识,还能体会到作者在活动中的快乐呢。(3)展佳作二:蝉发音的秘密蝉为么会发音,对我来说一直是个谜。为了揭开这个秘密,我常常躲在树下悄悄地观察。我发现蝉鸣时,

14、总是“挺胸”、“翘尾”。这是为什么呢?一天,我捉到了一只蝉,进行了观察研究。我摘掉了蝉的翅膀,把它放在地上,它在地上扑打着小翅膀,叫着;我又折断了它针状式的嘴,可它仍然叫着。蝉究竟靠什么发音呢?经过反复观察,我发现这声音好像是从胸部发出来的。于是,我把它捉起来看,发现它凹部的两侧,各有一片鱼鳞似的硬壳,像钳甲一样,里面有一对透明薄膜。蝉呜时,簿膜地回动,我用手轻轻地一捍这个地方,蝉就叫了。我不停地捏,它就不停地叫。我想:这对簿膜就是它发音器吧!我把簿膜刺破,再怎么捏,它也不叫了。后来妈妈告诉我这是蝉的“响板”,是雄蝉特殊发音器。发音膜的肌肉收缩振动,蝉就会发出声音。雌蝉没有“响板”,所以是哑巴

15、。这时,我才明白,蝉叫的时候,为什么总爱“挺胸”和“翘尾”了。揭开了蝉发音的秘密,我又一次尝到了动脑筋、学科学的甜头。(4)师生共同从写作内容和写作方法两方面评议。设计意图:通过展示佳作,拓扩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读中学写,帮助学生快速打开习作的思路。2自主汇报,确定习作内容用五分钟左右的时间,在小组内互相交流,汇报本次习作想写什么。老师提示:本次习作,是写自己在综合性学习中的发现,或者活动经过,或者心得体会。你哪方面感受最深,最有话可说就写哪些方面,注意不要大量地抄录资料。 、快速行文,一气呵成:轻舟已过万重山1多么有意思的经历啊!根据刚才的学习讨论,同学们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自己拟定一个题目,记录下自己的发现、感受。注意按一定的顺序写。2学生自主写作,独立完成作文。教师巡视,并对习作有困难的学生作个别辅导。后作文:快乐体验更新颖(一)自我欣赏,同伴交流:大珠小珠落玉盘1朗读自己的习作。自己先阅读自己的文章,把文章中认为精彩的字词、句段展示给组内同学。2自查自改。文章写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