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河特大桥河道内桥墩施工组织方案与对策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31969616 上传时间:2023-10-06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1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龙河特大桥河道内桥墩施工组织方案与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青龙河特大桥河道内桥墩施工组织方案与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青龙河特大桥河道内桥墩施工组织方案与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青龙河特大桥河道内桥墩施工组织方案与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青龙河特大桥河道内桥墩施工组织方案与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龙河特大桥河道内桥墩施工组织方案与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龙河特大桥河道内桥墩施工组织方案与对策(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一、编制依据1二、工程概述12.1工程简介12.2地理坏境2三、施工组织安排33.1组织机构33.2施工部署及现场平面布置:4四、主要临时工程54.1施工便道、便桥54.2河道11*、12*桥墩围堰案9五、主要施工工艺及法115.1根底开挖施工115.2承台施工145.3高墩施工工艺和法165.4墩帽施工23六、工程进度方案246.1总体施工方案246.2分段施工方案24七、资源配置案277.1主要设备配置277.2人员配置27八、防洪、排洪应急预案288.1防洪领导小组及主要职责288.2防洪抢险的具体实施案308.3防洪防汛重点检查监控容318.4应急预案实施终止后的恢复工作32九、

2、施工质量保证技术措施33十、关键工序质量保证技术措施3410.1钢筋施工质量保证技术措施3410.2 模板施工质量保证技术措施3410.3 混凝土施工质量保证技术措施34十一、平安措施35十二、环保措施37. z.-中南部铁路通道ZNTJ-4标青龙河特大桥河道桥墩施工案一、编制依据1. 铁三院新建中南部铁路通道瓦塘至洪洞段?青龙河特大桥初步设计图?,图号:晋中南瓦洪初桥-07;2.?客货共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指南?TZ203-2008; 3.?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4. 中南部铁路通道ZNTJ-4标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二、工程概述2.1工程简介青龙河特大桥为17-32m预应

3、力混凝土简支T梁,桥梁中心里程DK161+786.68,瓦台台尾里程为DK161+501.64,洪台台尾里程屡DK162+.73,桥梁全长570.09m。桥梁下部构造两端桥台及1*、16*墩为钻灌注桩根底,均位于河床外山坡上,桩径为1.25m,桩深最大为26m;215*墩位于河道及河床两岸,其中1114*墩位于河道上。桥墩根底设计为明挖根底,根底平面最大面积线路向10.5m,水流向14.5m,明挖根底深度511m。本桥设计采用圆端形空心墩,T型桥台,河道中桥墩墩高64.566m。 本桥设计为双线,全桥位于0.54坡道及R=1000m的右偏曲线上,左线缓和曲线长140m,曲线全长549.51m。

4、全桥墩位分布情况是: 在山区有9跨; 在村庄有4跨; 在青龙河主河道有4跨;本桥11*、12*、13*、14*墩位于青龙河河道中心。墩身采用圆形空心墩,墩高分别为63.0m、63.0m、62.0m、61.5m。根底采用挖井根底。本桥上部构造17T梁由铺架单位预制架设,按中南公司总体施组安排,2012年12月15日12月24日用9天时间铺架完。2.2地理坏境2.2.1本桥位于省中部西缘,黄河东岸,铁路大桥经过地区属暖温带亚湿润气候区,四季气候特征明显。冬季受极地大陆性气团控制,夏季主要受热带海洋性气团控制,春、秋两季由大陆性气团和海洋性气团交替影响,但以前者为主。年平均气温9.411.6,最冷月

5、平均气温-6.7-5.6,年平均降水量426.99mm。当地极端最高气温40.2,极端最低气温-23.5,最大积雪深度25cm,最大冻土深度91cm。青龙河为黄河上游三川河支流,在铁路桥上500m处有黄河榆茨水文站设的水文监测站,河道中常年流水,主要是上游煤厂洗煤废水排放。青龙河铁路桥桥位处河床宽度122m,铁三院设计流量为百年一遇Q1/100为6000m3/s、流速V1/10O 为5.95m/s、最高洪水位为712.01m,河床最低点局部冲刷线高程699.73m,一般冲刷线高程700.50m。旱季河道水面宽21m,水深平均2m,流量为8m3/s,流速为0.2m/s。本桥1114*墩从河床通过

6、,主河道位于铁路桥第1112墩间,靠下流右侧村路边一侧有水。2.2.2该桥位于两山夹一河之间,桥下还有柳林县薛村镇后大成村几十户村民房屋需要迁移。2.2.3本桥的当地气温是当年的10月底开场结冰,到次年3月份开场冰冻融化。冬季施工时间为当年的11月15日次年的3月15日。三、施工组织安排3.1组织机构青龙河特大桥工程由中国洲坝集团中南部铁路通道四标工程部负责施工,工程部下设桥梁分部,本工程由桥梁分部负责施工,工程部及桥梁分部施工负责人是:工程部:常务副经理:田晓明 副经理:左 总工:忠忱平安总监兼安质部长:文建平 工程部长:东 物资部长:春雷中心试验室主任:红全 分部:茂华分部工程经理;现场负

7、责人:金河分部工程部长;技术质量负责人:明月分部总工程师;平安生产负责人:熊 剑分部平安总监3.2施工部署及现场平面布置: 本分项工程由工程部下属桥梁专业施工队负责具体施工。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见图1?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图1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四、主要临时工程4.1施工便道、便桥青龙河为黄河上游三川河支流,在铁路桥上300m处有黄河榆茨水文站设的水文监测站,河道中靠下流右侧村路边一侧有水,主要为上流洗煤厂废水排放,河面目前大后成村村民为给铁路隧道工地供砂料已在青龙河河道上修建一条临时92m圆管涵土便道。当洪水降临时,该圆管涵不能满足排洪需要,该便道会被冲坏,直接中断各种材料进场,影响隧道正常

8、施工。为此,拟在跨青龙河上修建一座3-18m临时贝雷片钢便桥,作为青龙隧道和青龙河特大桥施工便桥。4.1.1青龙河主河道贝雷片钢便桥考虑到桥下排洪形洪需要,设计采用上承式贝雷钢便桥,墩高3m,3,每18m,桥面宽4.2m,按洪峰时流速5.95m/s计算,设计桥下洪峰时通过流量为918m3/s,桥头两端路基用河道中的砂砾填筑,路基边坡用浆砌片防护,桥面高出村路1m,工程完工后钢便桥撤除。详见下页?青龙河便桥平面布置图?和?青龙河便桥侧面图?:4.1.2.青龙河铁路桥施工便道、便桥利用现有后大成村沿河村路和修建的临时涵管土便道,修建青龙河上的临时贝雷钢便桥、便道,T接修建施工便道至各桥墩施工场地,

9、如以下列图所示:修建施工便道标准要求在与原有施工便道T接后,保持原有施工便道的路面标高,修建标准断面如以下列图示:便道填筑标准: 底基层用青龙河河道中的沙砾。 上部面层30cm用黄土泥结砂砾填筑碾压 进场的两条施工便道长度分别为120180m。 11*墩因离沿河村路较近,可直接与施工场地连接。 12*墩因在水中,施工便道直接由场地的施工便道延长至此,进出材料、弃渣可利用13*或14*墩施工便道出入。4.2河道11*、12*桥墩围堰案由于青龙河河水流速小,且水深较浅,桥梁根底设计为明挖根底,河中墩基底为砂岩,抗压强度为0= 500kpa,所以基岩较硬,考虑采用土围堰法施工,1112*围堰采用土砂

10、袋筑岛围堰,筑岛见以下列图?围堰平面图?。围堰平面图土袋围堰应符合以下规定:1堰顶宽度为1 2m,外侧边坡为1:0.51:1,侧边坡为1:0.21:0.5,堰底侧坡脚距基坑顶缘距离不应小于1.0m。2土袋围堰应用黏土填心。袋装入松散黏土后,袋口应缝合,装填量约为袋容量的60%。流速较大处,外侧土袋可装粗砂或小卵。 3堆码时土袋应平放,其上下层很外层应相互错峰,搭接长度为1/21/3。4土袋围堰填筑前,应清理堰底的树根、草皮、块等杂物。5填筑时,应自上游始至下游合拢。五、主要施工工艺及法5.1根底开挖施工5.1.1根底开挖基坑根据设计及现场情况,采用明挖根底施工。开挖采用挖掘机配合人工开挖法,可

11、垂直开挖、放坡开挖、支撑加固开挖等。13*、14*基坑在河滩上,可直接开挖基坑;11*、12*基坑在河边有水淹没,先开挖11*墩基坑,待根底混凝土完工后,再开挖12*墩基坑,施工通过围堰改河、基坑排水等措施后,再开挖基坑。两个水中墩根底完工后,再进展墩身施工。根底施工工艺见?根底承台施工工艺图?。施工要点如下:1、基坑开挖前应作好以下工作: 1根据提供的设计文件,测定基坑中心线、向和高程,并在基坑旁设定开挖控制桩。 2根据设计文件提供的地质、水文资料以及环保要求等,结合现场情况,确定基坑开挖案,对开挖坡度、支护案、开挖围、弃土位置和防、排水措施等在案中作出具体安排。有水时设集水井抽排水测量基坑

12、平面位置/标高基坑开挖坑壁防护基坑检测基底处理绑扎钢筋安装模板砼浇筑制作砼试件砼拌制/运输与墩身接缝处理砼养护基坑回填根底承台施工工艺框图 2、基坑开挖应确保边坡稳定、施工平安,基坑开挖坡度可根据设计文件及现场地质情况调整,基坑开挖尽量安排在少雨季节施工,开挖中弃土根据要求堆放,不得污染、破坏环境。基坑坑壁坡度根据地质情况选用,砂砾河床适开挖情况选用1:11:1.5 。3、基坑顶有动载时,坑顶缘与动载间应留有大于1m的护道,如地质、水文条件不良,或动载过大,应进展基坑开挖边坡检算,根据检算结果确定采用增宽护道或其他加固措施。 4、基坑弃土弃在盘道岭隧道出口弃碴场,不得弃在河床上堵塞河道,影响行

13、洪。 5、基坑底面按根底设计平面尺寸每边放宽不小于50cm。有水基坑底面,应满足四排水沟与集水井的设置需要,每边放宽不宜小于80cm。6、基底应防止超挖,松动局部应去除。使用机械开挖时,不得破坏基底土的构造,可在设计高程以上保存一定厚度由人工开挖。7、基坑宜在枯水或少雨季节开挖。基坑开挖不宜连续,到达设计高程经检验合格后,应立即砌筑根底。如基底暴露过久,则应重新检验。8、基坑排水1明挖基坑,可采用集水井或井点法排、降水,应保持基坑底不被水淹。2粉、细砂土质的基坑,宜用井点法降低水位。当用集水井排水时,应采取防止带走泥砂的措施。3水下挖基时,抽水能力应为渗水量的1.52倍。4基坑排出的水应以水管

14、或水槽远引。9、基坑护壁青龙河特大桥1114*四个桥墩在河床,其中1112*墩在主河道边有水,基坑设计深度68m,开挖土数量较大,为保证平安施工,基坑坡度需采取加固措施。1基坑开挖前,应在坑口顶缘,采取加固措施,防止土层坍塌。按土质与渗水情况,每次下挖0.51m,应即喷护,其间加少量的水平和竖向钢筋,以增强其整体性能,护壁混凝土厚约5cm。对无水或少水坑壁,喷射顺序应由下而上,但对渗水的坑壁,应由上而下。当一次达不到要求厚度时,可在第一层混凝土终凝后,再喷第二次或第三次直到要求厚度。续喷前应将混凝土外表污渍、泥块清洗干净。 喷射混凝土终凝2h后,应进展湿润养护。2开挖基坑遇有较大渗水时,可采取

15、以下措施:每层开挖深度不大于0.5m,汇水坑应设于基坑中心。开挖进入含水层时,边坡宜扩挖40cm,以料码砌扩挖部位,并在外表喷射一层58cm厚的混凝土。 对流砂、淤泥等夹层,除打入钢板桩、木桩外,并在桩间缠以竹篱等,然后喷射混凝土封闭。10、基坑开挖到设计标高后应尽快进展自检、报检,验收合格后立即进展下道工序施工。基底高程的允偏差和检验法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 基底高程的允偏差和检验法序号地质类别允偏差(mm)检验法1土50测量检查2+50,-200测量检查5.2承台施工混凝土工程数量青龙河特大桥承台采用C30混凝土,1114*混凝土工程数量见表2。表2 承台混凝土工程数量表承台编号构造尺寸cm混凝土量m311*800 *1050*1450121812*60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